第六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建安五年十二月初,許昌,丞相府議事廳。
曹邁着沉穩有力的步子從後堂步入議事廳,來在廳中主位坐下。早已在廳中等候的一眾武將文臣連忙站起身形,向曹屈身行禮。
“參見丞相!”
“諸公免禮,都坐下吧!”曹將右手輕輕一擺,昂聲説道,前不久在官渡大敗袁紹軍,讓曹顯加意氣風發。
待到眾人坐定後,曹首先發問道:“文和,近幾河北動向如何?”左側文官列第五位的一名50多歲,相貌平平無奇,惟獨一雙細眼中不時閃過一絲光的儒士站起身形,向曹行了一禮,語氣平和但清晰地回道:“稟丞相,袁紹前幾身體已然康復,恢復理事。現袁紹正命其子袁潭、袁尚,外甥高幹從冀、幽、並三州招募新兵,已得20萬之眾。”此人正是執金吾、參司空軍事賈詡賈文和,曹軍中的情報收集工作便是由他負責。
曹呵呵大笑道:“本初尚未死心啊,哈哈哈…”頓了一頓,曹語帶豪情地説道:“袁本初空有賢才而不能用,我卻能得諸公鼎力相助,縱使袁紹再有大軍百萬,我又有何懼?”廳中文武聽到曹如此豪語,羣情動,在夏侯敦的帶領下站立起來,齊聲喊道:“丞相雄才偉略!掃平河北指可待!”曹大笑頷首,示意眾人坐下後,接着又繼續問賈詡道:“除河北外,江東孫權、西涼馬騰、荊州劉表可有什麼動靜?”
“馬騰、劉表均無異動。江東孫權繼任孫策之位後,如今正廣納賢才,休養生息,看來其志不小。”曹微微點頭,賈詡又接着説道:“比起這三人,另有一人之動向更值得丞相關注!”
“誰?”
“劉備!文和令人多番打探,近終於掌握了劉備動向!一月前,劉備已率軍收服了汝南的黃巾賊寇劉闢,現盤踞汝南,更得到劉闢數萬軍馬。連月來,整軍備戰,似有所圖。”曹聽了賈詡的話,面微變,眉頭緊鎖,沉片刻後説道:“劉備乃人中之龍,其害更勝袁紹。今他得到汝南,如果假以時,必成心腹大患。我親征汝南,不知諸公以為如何?”右側武將列次席的曹仁忽地站起身形,抱拳躬身,朗聲説道:“河北袁紹雖為我軍大敗,但仍虎視眈眈覬覦許都,丞相大駕未可輕動。征伐劉備一事,請丞相與曹仁便可!若得兵萬人,我必破汝南而還。”曹仁是曹親族大將,勇謀兼具,戰功卓著,曹對其極為信任,其在曹軍中名位僅次於夏侯敦,任鎮南將軍一職。
曹見到曹仁請戰,卻沒有輕易答應,舉目向郭嘉看去,目光中帶着一絲詢問。郭嘉見曹向他這裏望來,知道是要徵詢自己的意見。郭嘉沒有説話,只是將頭輕輕搖了搖。
曹會意,正要拒絕曹仁。卻沒有想到曹仁已經來到曹案前,單膝跪地,拱手過頭,昂聲説道:“懇請丞相准許曹仁出戰,仁願立軍令狀,若破不得劉備,平不得汝南,便提頭來見!”曹見曹仁請戰之心如此懇切,拒絕的話語到了口邊又縮了回去。閉目略一沉思後,心中已有計較,猛然抬頭直視曹仁,揚聲説道:“曹仁聽令!”
“末將在!”
“我命你領兵三萬,前往汝南討滅劉備!”
“末將領命!”頓了一頓,曹目光又在武將列中巡視一番,而後眼中光一閃,大聲令道:““于、徐晃!命你二人為曹仁副將,共討劉備!”又是兩名相貌威武異常的將領站起身形出列,跪在曹仁身後,昂聲應道:“于(徐晃)領命!”
“你等三人點齊軍馬糧草,兩後出征。屆時,我將領眾文武為你等餞行。”
“多謝丞相!”
…
汝南,城外校場。
“殺!”整齊的喊殺之聲不時響起。校場中的士兵在各營校尉的帶領下步調一致地進行攻防訓練。雖已是隆冬季節,但士兵們個個練的汗浹背,身上厚重的棉衣已被甩到一旁,僅着單衣。
我和二哥正一起巡視士兵的練情況。看到士兵刻苦的訓練,二哥面上出一絲淡淡的笑意,轉頭對我説道:“三弟,照此情形下去,再有兩三月,這10幾營新軍當與曹軍有一戰之力。”我點了點頭,微笑應道:“是啊!”但是有句話我卻沒有説出口。曹真的還會給我們兩三個月的時間嗎?
正巡視時,一名大哥府中的親兵朝我和二哥這裏飛奔而來,來到我們面前,跪地説道:“關將軍、張將軍,緊急軍情,大人請兩位將軍過府議事。”不出意外恐怕是曹大軍來了。我心中不由得暗暗嘆道,該來的終歸還是要來!
…
。。
汝南郡守府議事廳。看到軍中各將校和孫乾、簡雍等人都已到齊,大哥面自若,不慌不忙地説道:“諸位,適才細作飛馬回報,曹賊已派遣大軍往汝南殺將過來了,兵鋒已過蔡縣,距汝南只有不到100裏!不知各位有何退敵之策?”初一聽到曹大軍將至的消息,廳中眾人頗有些慌亂。畢竟曹軍前不久才在官渡擊敗了50多萬袁紹大軍,可見其戰力之強悍。以我軍新練之軍,且多數士兵未曾經歷過戰陣如何能敵得住這些虎狼之師。但見到大哥自若的神情,眾人慌亂的心情又逐漸平復下來,靜下心來思索退敵之策。
我聽到大哥説“曹已派遣大軍”頓時到疑惑不已,難道不是曹親自領軍前來。帶着這個疑問,我向大哥問道:“大哥,難道此次並非曹賊親自領軍前來?”大哥頷首道:“正是。據探哨回報,此次領軍前來的是曹賊大將曹仁,于和徐晃。兵力不詳,但不會少於兩萬人。”曹竟然沒有親自統軍前來,讓我鬆了一口氣的同時,也有些遺憾。不能與曹這樣的強勁對手鋒不能不説是一件憾事。
但是,曹仁!于!徐晃!這三位都不是泛泛之輩啊,甚至應該説是曹軍中上數的名將。于和徐晃是曹魏“五子良將”中人,而曹仁在原先的歷史軌跡中更是曾被大哥稱為“勇不可擋”的名將。有他們領軍,再加上數萬曹軍兵,不好對付啊。我低下頭去,默默地思索起對策來。
大哥見我陷入沉思之中,也沒有打擾我,只是靜靜地以目光巡視廳中眾人。
突然,一個聲音打破了廳中的沉默,劉闢聲説道:“既然曹軍前來,我軍便也出戰敵不就行了!主公,我願領軍擊退曹軍,望主公恩准!”
“主公,敵情尚未完全明瞭,草率出戰實非良策!尚需多做計較!”下首的趙雲出聲勸阻道。
大哥點了點頭,表示贊同趙雲的話,轉頭對劉闢説道:“子才(劉闢的字),不必着急!有你出戰的機會。”我低頭閉目,腦筋急轉,不住思索對策。曹軍百戰之師,兵力恐怕也勝過我軍。我軍以弱敵強,硬拼只是自取滅亡。以弱勝強、以弱勝強…該怎麼辦呢?
回顧以弱勝強的戰例,大致是這樣幾種情況:其一,敵將無能,連累三軍,如戰國時著名的長平之戰,無能的趙括紙上談兵,葬送大軍40萬。但是曹軍領軍大將曹仁,于和徐晃都是智勇兼備的名將,並非趙括之;其二、敵軍雖多而雜,軍心不穩,這樣的軍隊人數再多也不足為慮,如東晉破前秦的淝水之戰。但是曹軍軍令統一,士兵身經百戰,又是得勝之師…;其三,斷敵糧草,無糧則敵軍必亂而敗,如剛剛結束的官渡之戰。但是劫敵糧草正是曹軍慣用伎倆,又怎會不防備;其四,借用水火之力破敵,如赤壁大戰、讓二哥威震華夏的樊城水淹七軍之戰。但現在正值隆冬,是枯水季節,而且天寒地凍,水攻本就行不通。火攻雖説可行,但以曹仁,于和徐晃這樣的名將,會有那麼容易中火攻之計嗎?
名將!火攻!名將!火攻!
…
忽然,我腦中靈光一現。
有了!既然簡單的火攻很容易被識破,那我就給他們來個連環火攻之計!
“大哥,不必憂煩!我有一計,可敗曹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