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第五十四章上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建安八年五月初三,聯軍主力六萬餘人抵達襄陽。

五月初五,劉琦自荊南返回襄陽。

,在襄陽州牧府中,劉琦接掌鎮南大將軍、荊州牧印綬,通告荊襄九郡,在“正式”意義上成為荊州之主。

儘管此前蒯越已派遣使者前往壽向大哥知會了劉琦將正式接任荊州牧的消息,但襄陽至壽一來一回費時頗多,大哥那邊暫時還未有回信,便由我和二哥代大哥向劉琦表示了恭賀之意。

時隔5個月後,再度恢復安寧的荊州,權力格局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原本在劉表之下,荊州最有權勢的兩大宗族——蔡氏和蒯氏一消一損。以蔡瑁為首的蔡氏宗族幾乎被夷族,勢力全消。儘管劉琦繼位後宣稱不會再追究蔡氏謀逆之罪,但這個在荊州盤錯節近百年的豪族已經算是徹底地沒落了。而蒯氏雖然最終贏得權力鬥爭的勝利,蒯越更成為劉琦麾下的頭號輔臣,但蒯氏宗族的實力卻在蔡瑁和馬超的連番打擊下,損失慘重,更為要命的是蒯氏頭號智者蒯良的病逝。

這本來應該是盡收荊州權柄的最佳機會,但很可惜,劉琦是一個有力無心的上位者,本抓不住這個良機。

若在治世,劉琦或許會成為一個守成之主;但在這亂世中,他卻絕不是一個合格的領導者…

五月初八,孫乾趕到襄陽,向劉琦轉呈了大哥的親筆手書和賀儀,恭賀劉琦正式接任荊州牧,並表達了加固兩家聯盟之意。

劉琦欣然回應,盛讚大哥恩德。

五月初十,李通領軍萬人自上庸趕到襄陽。當擊退漢中軍後。為防張衞失信去而復返,我和二哥留李通統軍萬人繼續駐守上庸。如今我大軍返回揚州在即,上庸的防務自然要接給荊州軍。在初七,升任中郎將的文聘率軍與李通完成了換防。

五月十二。在留下李通掌軍萬人協助荊北防務後。我騎、步軍六萬餘人分兩路返回揚州。孫乾則與諸葛亮一道暫留襄陽,負責與劉琦議定修改兩家盟約、及荊州戰事善後等事宜。

清晨,劉琦與蒯越、劉磐等荊州大小將官逾千人,親為我大軍送行。更有近十萬襄陽郡百姓自發夾道相送。人如長龍,綿延十里有餘。

連續兩月的征戰中,我軍的實際戰損超過了一萬兩千人。但通過收編馬超降軍補回了八千多人,一路零零碎碎收編的荊州散兵也有三、四千人。另外劉琦為彌補我方損失,又調撥了了五千人歸我軍麾下。

如此一來,我軍兵力比之戰前不減反增。但新增的軍士與戰損的軍士,在戰力上卻是有頗大差距…

由於江東平定,短時內也不大可能有戰事發生,六萬大軍中只有兩萬人迴歸丹陽,其餘四萬人開駐壽。今後一段時間,在軍事上我軍的主要任務,就是防範曹的威脅。

迴歸丹陽的那一路人馬。由陳到、郝昭等人負責統領;我則與二哥一併先返回壽來…

大軍途經章陵時,中、西八縣的情況已大有好轉,百姓已安返家園,利用分配到地谷種開始補耕。若不出意外,至九月份應該就可以有所收穫。

在賑濟章陵難民的過程中,馬良的才能得到非常充分的展現。他統籌糧食分配、安定民心,組織百姓迴歸家園復耕,所有的一切都被他調度得井井有條。加上馬族在荊州的強大人脈關係,這樣一個難度極大的“系統工程”就被他信手拈來地解決了。連本是被大哥派來負責賑濟事務的糜竺都被馬良地才能所折服,心甘情願地充當起下手來。

賑濟三十萬百姓的義舉,可謂是將大哥在章陵、乃至整個荊州的名望推到了極點。據孫乾所説,僅四月一月,就有近三萬章陵百姓遷入壽、廬江二郡。而我大軍經章陵返回壽途中,時有百姓懇求入伍…

此次出征荊北.乍一看來似乎於我軍並無多大好處。但實際上卻已為將來大哥入主荊州奠定了最堅實的基礎。無論是民心,還是從軍事上(長江水道盡落錦帆營之手,荊南與荊北的樞紐完全由我軍控制)…

五月二十,大軍回到壽。大哥親率壽文武,出城十里相,以大量酒食問出徵將士。

是夜,壽張燈結綵,鞭炮齊鳴,舉城同慶,賀大軍自荊州告捷歸來。

州牧府中,大哥設盛宴款待出征將校。

深夜亥時,宴散人去之後,州牧府中重歸寂靜。

大哥將我和二哥留了下來,三兄弟在書房中秉燭長談一夜。從戰事詳細經過,到馬超之事,當然也談及了我鹿門拜訪龐德公之事。

從大哥口中,我也得知了法正之事。法正果然成功地説服了大哥,不做追究擅自死馬超之責。據法正自己外調避嫌的要求,大哥將其授為吳郡郡丞,輔助全範打理吳郡政務。

第二清晨,我與二哥各回家中,看望家小。二嫂據聞也已有了五月多的身孕,大約在十月底便可臨盆。在我和大哥皆有子嗣的情形下,二嫂這一胎也承寄着二哥香火延續的重任。

回到家中時,得到消息地蓉兒早帶着苞兒和星彩在前院翹首等待我回來。

為人母后,蓉兒身姿比起尚未成親前並無太大改變,只是一舉手、一投足間的風情無限。偏偏那芙蓉玉面,和説起話來的姿態,仍有小兒女的羞澀。那種風情與羞澀兼具的情態,充滿了驚心動魄地誘惑力。

苞兒和星彩都已能自行走動。個頭大上許多的苞兒甚至已完全不需人攙扶,虎頭虎腦的模樣極為招人喜愛,星彩閨女越長越像她母親。

聽到兩個氣呼喚“爹爹”的聲音,我由內心最深處盪漾出無比温馨的覺。一手抱着大小子。一手抱着閨女。我稍一發力,讓他們坐在了我的兩邊肩上,逗得兩個孩子咯咯笑個不停。

蓉兒悄然而立,含笑看着父子(女)三人戲耍鬨鬧。

回到內堂。兩個孩子被錦兒和母抱走,只剩下我們夫兩人。

看着我熾熱的眼神,蓉兒玉容上迅速浮現出紅雲朵朵,羞怯地低下頭去。拈着衣襟綢帶。但很快,她又重新抬起頭來,面上紅暈仍在,似水明眸卻勇敢地與我對視起來,眉眼間滿含的情意,簡直可以將人融化。

“夫人,辛苦你了…”我心中一陣盪,一一夜未曾閤眼的睏乏在這一刻全然消散,忽地忍不住輕輕抱住蓉兒。將她緊緊摟在懷中,撫着那如雲般柔順地秀髮,輕嗅着沁人心脾的幽蘭體香。

緩緩地,蓉兒將臻首輕輕貼在我的前,一雙柔夷環上了我的背,夢幻地低道:“相公…”再也按捺不住心頭地熱火,我微一發力,將那柔若無骨的嬌軀貼身橫抱了起來,緩緩走向卧房。

“相公。還是白天呢…”懷中佳人頭也不敢抬,輕輕柔柔地低喃道…

後,大哥親在壽城南的陣亡將士陵園,為此次出征荊北陣亡的一萬餘名將士主持祭祀大典。因為路途遙遠和氣温的回升,實在無法將陣亡將士的骸骨帶回壽,大部分陣亡將士的骸骨都被葬在了荊州。

每一名陣亡將士的姓名、籍貫都已被軍中記事登記在冊。此次祭奠,一則是為這些陣亡將士招魂安息,二則是將數十塊刻錄陣亡將士的姓名巨大石碑樹立在陵園之中,以接受四時地祭祀。

這片佔地數十畝的陵園,業已“安葬”(並非所有人的骸骨都葬在裏面)了超過四萬名將士,也不知將來還會增加多少…

與此同時,陣亡將士的撫卹之事,也正由張懿、崔宏二人負責進行中…

完成祭祀大典後,大哥依照軍中功曹記錄的功薄,對此次出征荊北的將士進行封賞大哥以徵南將軍、豫州牧身份,向天子表奏二哥為前將軍,加俸千石,賞絹千匹;表奏我為右將軍,加俸千石,賞絹千匹;李通由橫野將軍晉升平寇將軍,加俸500石,賞絹千匹;趙雲由威北將軍擢升為蕩寇將軍,加俸500石,賞絹千匹;諸葛亮以右司馬身份,兼領右軍師中郎將,加俸500石,賞絹千匹;龐統以左司馬身份,兼領左軍師中郎將,加俸500石,賞絹千匹;甘寧由偏將軍擢升橫江將軍…;蔣欽晉升偏將軍;凌晉升濟水中郎將…;陳到、關平晉升中郎將;呂蒙越級擢升為揚武中郎將;丁奉晉升中郎將;全琮晉升中郎將;徐盛晉升奮威校尉;淩統越級擢升為虎賁校尉;朱桓、潘璋等具有晉升;此外,馬岱被拜為討逆將軍,馬休威西將軍,馬鐵威北將軍,龐德裨將軍。(注:馬岱等人的封賞,並不是看軍功,主要出於安撫人心的需要。如在歷史上,馬超投靠劉備後,就被直接拜為驃騎將軍,當時職位遠在關羽、張飛之上)戰事暫時消歇後,遷移治所之事被擺上了議事程。與此同時,魯肅向大哥提出建議——在會稽南部山越族聚居之地增設一郡,以便更好地令山越族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