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上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綠陰生晝靜,孤花表餘。
時已初夏,晴空萬里,豔陽照拂,令人覺渾身上下暖洋洋。
襄陽東南30裏,鹿門山中樹木林立,鬱鬱葱葱,樹冠枝頭不時傳出鳥兒嬉戲打鬧的嘰喳聲。林間山泉清澈,幽邃寂靜。陣陣帶着泥土氣息的暖風拂過臉龐,令人有心曠神怡的覺。
十餘騎緩緩馳至鹿門山下後,翻身下馬。
“好一座鹿門山!也只有如此寂雅清幽之所,才配得上德公這樣的高士!”我舉目仔細打量着面前的鹿門山,油然而生出一種寧神靜氣的覺。
“叔父當年選在鹿門山開設書院,看重的正是這裏的清靜無擾!”龐統緩緩走到我的身旁,面上頗顯懷念之地看着鹿門山“幸好荊州戰亂沒有波及到鹿門山…”
“一年半了…”一旁的諸葛亮幽然輕嘆説道。
將隨行的親衞留在了山下,我和諸葛亮、龐統三人踏着山路,緩步來到坐落在半山鹿門書院。龐德公喜靜,許多人一起上山拜訪可能會引起他的不快。
山路青蘚隱隱,看得出,這幾月來涉足鹿門山的人並不是很多。
由於眼下幾暫時還無法回師揚州,諸葛亮、龐統二人便向我和二哥提出請求,希望能夠回鹿門山探望龐德公和鹿門同窗。
對於龐德公這位名動荊州的鴻儒,我是慕名已久。單看能教導出諸葛亮、龐統、徐庶、崔宏、孟建、石韜這些個高徒,就可以想像出龐德公本人的才學是何等的深。更為難能可貴的,卻是他那淡泊名利的品行。
淡泊以致遠,寧靜以修身。
趁着這幾難得的清閒,我主動提出隨諸葛亮、龐統二人同往鹿門山一行。一來想拜訪拜訪龐德公,二來也算是充當“龍鳳”的護衞。如今戰事方歇。民潰兵不在少數。
此外,我心中還存了另外一個念頭…
“阿雨,阿月!”還未到達書院,龐統就遠遠地招呼了起來。
守立在書院門口地兩名小童也看清了來人,面上表情乍驚還喜,急匆匆地跑了過來。
“士元大哥、孔明大哥…”兩名小童都在十一、二歲上下,稚的面龐上出無比的喜悦之,來到面前,一人拉住諸葛亮、一人拉住龐統,欣然高呼道。
龐統摸了摸個子稍高些那名小童的髮髻。笑着説道:“阿月,長高了不少麼。再有兩年,快趕上我了…”名叫阿月的小童撅了撅嘴説道:“士元大哥,我都過了十一,不小啦,你不要再摸我的頭了!”
“哈哈…”龐統哈哈大笑起來,但還是將手從阿月的頭上移開“個子是不小了,學問有長進麼?我來考教考教你…”
“我可是跟先生學了很多東西了。士元大哥你考吧,看能不能難倒我…”阿月畢竟是小孩子,很輕易地被龐統了起來。
看着龐統與阿月兩人的戲鬧,諸葛亮輕笑了笑。而後温和地對另一名小童阿雨説道:“先生在書院嗎?”
“在呢!”看起來比較乖巧一些的阿雨連忙點了點頭“水鏡先生和黃老先生也在…”
“恩…”諸葛亮笑着點點頭,隨即轉身對我説道“將軍,這兩位是家師的童兒。一個叫司雨。一個叫明月…”
“士元大哥,他是誰?”明月這才將注意力放到我身上,眨了眨靈巧地眼眸,好奇地向龐統詢問道。
“這位便是以前常跟你們提起的張飛將軍!”龐統停下了對明月的逗趣,笑着回道。
“他就是那位張飛將軍?!”兩個小傢伙上上下下地將我仔細打量了一番,顯得非常好奇,隨後又用鬼靈一樣的眼睛相互着什麼。
“阿月,想讓我們在外面站多久?”龐統輕輕一拍明月的腦袋,笑着問道。
“司雨,你領張將軍和去朋樂草堂。我去跟先生通報!”明月對司雨代兩句話後,轉身進門一路小跑向內堂而去。
“張將軍,士元大哥、孔明大哥,請隨我來!”司雨小童向我施了一禮後,客氣地招呼道。
幾個迴轉後,司雨將我們三人領到了一處別緻閒雅的草堂中,草堂房門梁處有一匾額,上書“朋樂”二字,大概是意取“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字跡古樸飄逸。
坐定後,司雨很快為我們三人奉上了清香茗茶,隨後拱手退出了草堂。
品着茗茶,健談的龐統為我説起了一些往與諸葛亮、徐庶在鹿門求學時的情形…
約摸過了半盞茶的工夫,三位素衣儒士緩步來到草堂。
諸葛亮、龐統二人立刻起身,朝當中一位年近六旬、相貌古樸肅然地儒士躬身行了一個大禮,恭敬地説道:“拜見恩師(叔父)!”這人想必就是龐德公了!
見着諸葛亮、龐統二人,龐德公原本平靜無波的面龐上顯出一絲欣之,上前一人一手,輕輕將兩位愛徒託了起來:“好,好,好!”隨即,諸葛亮和龐統又向另外兩名儒士施禮問安。這兩名儒士中的年長者,我認識,正是諸葛亮的岳父黃承彥。去年年底諸葛亮娶黃月英時,身為岳丈地黃承彥曾到過壽,與我有一面之緣。
另外一人雖然不認識,但從諸葛亮兩人的問候看來,應該是水鏡先生司馬徽。
“叔父,這位我家主公之弟、平南張飛將軍!”龐統向龐德公介紹起我來。
“素聞德公大名,今冒昧來訪,還請見諒!”我也以弟子之禮。躬身向這位飽學鴻儒行了一禮。
“張平南不必如此多禮!”龐德公頷了頷首,淡然笑道。
“壽一別,已有數月,黃公一向安好!”我轉身向黃承彥微施一禮説道。黃承彥這人,也不是個簡單人物。據龐統所説,黃承彥的學識比之龐德公也不遜多少,而黃家更是荊襄名門望族之一,在荊州人脈極廣。
年齡與龐德公相仿的黃承彥生就慈眉善目,望之可親,見我行禮。忙歉身還了一禮,笑着説道:“勞張平南記掛,老朽身康體健!”隨即,龐德公又為我介紹了另一人,果然是司馬徽。
分賓主入座後,司雨和明月又重新換過茗茶。
“此次荊州能於戰禍,皆賴劉皇叔、關君侯、張平南仗義援手!”龐德公客氣地對我説道“老朽雖是出世之人,也要代百萬荊襄子民一表謝意!”鹿門書院在荊州人脈極廣。龐德公即使足不出鹿門,卻也對荊州之事瞭若指掌。
“德公客氣了,我與兄長也是盡一己本分而已,不敢言功!”我搖了搖頭。笑着回道“況且此次所以能速平荊州戰亂,士元、孔明運籌帷幄,居功至偉。説起來,還是應當謝德公啊!”龐德公看看諸葛亮和龐統。笑着微點了點頭。
隨即。由龐統將我軍會同劉琦軍此次征戰荊州的過程,較為詳細地向龐德公三人介紹了一番。當然,涉及到一些機密內容時,龐統還是選擇地加以了迴避。
三位碩儒靜心聆聽,時而頷首,時而擊節稱好…“素聞劉皇叔仁德為懷,愛民如子,章陵之事真可見一斑啊!”聽完龐統地介紹後,司馬徽嘆説道“三十萬章陵百姓。因馬超一念而險死,又因皇叔、君侯一念而還生…若天下諸侯皆能如皇叔一般勤政愛民,蒼生何幸!”
“若德公、德能往壽、廬江一行,恐怕會慨更深!”黃承彥淡笑了笑,接口説道。
龐德公閉目沉思了片刻,忽地睜眼,和聲問道:“張平南此來鹿門,並非只為陪小徒一見老朽吧?”我微微一愕,驚異地看向龐德公。到目前為止,我在言語舉止中並未有半點異常,但他居然能猜出我別有意圖。
此人腹中錦繡,實在讓人驚歎,無怪乎能教導出“龍鳳”、徐庶這樣的超卓人才。
“飛此來鹿門,一者是為拜訪德公…”在聰明人面前也不必説什麼假話了,我點了點頭“此外,確實另有一請…”龐德公並不意外地看着我“張平南請言!”
“飛想代兄長邀德公往揚州一行!”
“哦~~?”龐德公眉頭微揚,凝目注視着我“老朽一介鄉野之人,卻不知張平南此邀何意?”
“德公才識深遠,德行高著!飛冒昧,願請德公至揚州開山設院,授徒濟世!”我立起身形,恭敬地拱手説道。
一聽到我居然是想請龐德公將鹿門書院遷移到揚州去,司馬徽、黃承彥及龐德公本人都顯得有些驚訝。
龐德公此人才學極深,但更為讓人驚歎的卻是他授徒水平之高。若能請到他,便等於獲得一個極為寶貴的人才庫。
但要請動龐德公,難度也是極大的。且不説淡泊於名利這一點,他的鄉土意識恐怕也是很濃的…只從他能夠經年累月不出鹿門山一步,就可見一斑。
但無論難度多大,總是要試上一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