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紀六十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起強圍作噩,盡屠維大淵獻,凡三年。
孝獻皇帝癸◎建安二十二年丁酉,公元二一七年,正月,魏王軍居巢,孫權保濡須,二月,進攻之。初,右護軍蔣欽屯宣城,蕪湖令徐盛收欽屯吏,表斬之。及權在濡須,欽與呂蒙持諸軍節度,欽每稱徐盛之善。權問之,欽曰:“盛忠而勤強,有膽略器用,好萬人督也。今大事未定,臣當助國求才,豈敢挾私恨以蔽賢乎!”權善之。三月,引軍還,留伏波將軍夏侯惇都督曹仁、張遼等二十六軍屯居巢。權令都尉徐詳詣請降,報使修好,誓重結婚。權留平虜將軍周泰督濡須;硃然、徐盛等皆在所部,以泰寒門,不服。權會諸將,大為酣樂,命泰解衣,權手自指其創痕,問以所起,泰輒記昔戰鬥處以對。畢,使復服;權把其臂涕曰:“幼平,卿為孤兄弟,戰如熊虎,不惜軀命,被創數十,膚如刻畫,孤亦何心不待卿以骨之恩,委卿以兵馬之重乎?”坐罷,住駕,使泰以兵馬道從,鳴鼓角作鼓吹而出。於是盛等乃服。
夏,四月,語魏王設天子旌旗,出入稱警蹕。六月,魏以軍師華歆為御史大夫。
冬,十月,命魏王冕十有二旒,乘金車,駕六馬,設五時副車。
魏以五官中郎將丕為太子。
初,魏王娶丁夫人,無子;妾劉氏,生子昂;卞氏生四子:丕、彰、植、熊。王使丁夫人母養昂。昂死於穰,丁夫人哭泣無節,怒而出之,以卞氏為繼室。植機警,多藝能,才藻贍,愛之。以女丁儀,丕以儀目眇,諫止之。儀由是怨丕,與弟黃門侍郎廙及丞相主簿楊修,數稱臨菑侯植之才,勸立以為嗣。修,彪之子也。以函密訪於外,尚書崔琰板答曰:“《秋》之義,立子以長。加五官將仁孝聰明,宜承正統,琰以死守之。”植,琰之兄女婿也。尚書僕玠曰:“近者袁紹以嫡庶不分,覆宗滅國。廢立大事,非所宜聞。”東曹掾邢顒曰:“以庶代宗,先世之戒也,願殿下深察之。”丕使人問太中大夫賈詡以自固之術。詡曰:“願將軍恢崇德度,躬素士之業,朝夕孜孜,不違子道,如此而已。”丕從之,深自砥礪。它,屏人問詡,詡嘿然不對。曰:“與卿言,而不答,何也?”詡曰:“屬有所思,故不即對耳。”曰:“何思?”詡曰:“思袁本初、劉景升父子也。”大笑。嚐出徵,丕、植並送路側,植稱述功德,發言有章,左右屬目,亦悦焉。丕悵然自失,濟陰吳質耳語曰:“王當行,涕可也。”及辭,丕涕泣而拜,及左右鹹歔欷,於是皆以植多華辭而誠心不及也。植既任而行,不自雕飾,五官將御之以術,矯情自飾,宮人左右併為之稱説,故遂定為太子。左右長御賀卞夫人曰:“將軍拜太子,天下莫不喜,夫人當傾府藏以賞賜。”夫人曰:“王自以丕年大,故用為嗣。我但當以免無教導之過為幸耳,亦何為當重賜遺乎?”長御還,具以語,悦,曰:“怒不變容,喜不失節,故最為難。”太子抱議郎辛毘頸而言曰:“辛君知我喜不?”毘以告其女憲英,憲英嘆曰:“太子,代君主宗廟、社稷者也。代君,不可以不戚;主國,不可以不懼。宜戚宜懼,而反以為喜,何以能久!魏其不昌乎!”久之,臨菑侯植乘車行馳道中,開司馬門出。大怒,公車令坐死。由是重諸侯科,而植寵衰。植衣繡,登台見之,以違制命,還家賜死。
法正説劉備曰:“曹一舉而降張魯,定漢中,不因此勢以圖巴、蜀,而留夏侯淵、張郃屯守,身遽北還,此非其智不逮而力不足也,必將內有憂故耳。今策淵、郃才略,不勝國之將帥,舉眾往討,必可克之。克之之,廣農積穀,觀釁伺隙,上可以傾覆寇敵,尊獎王室;中可以蠶食雍、涼,廣拓境土;下可以固守要害,為持久之計。此蓋天以與我,時不可失也。”備善其策,乃率諸將進兵漢中,遣張飛、馬超、吳蘭等屯下辨。魏王遣都護將軍曹洪拒之。
魯肅卒,孫權以從事中郎彭城嚴畯代肅,督兵萬人鎮陸口。眾人皆為畯喜,畯固辭以“樸素書生,不閒軍事”發言懇惻,至於涕。權乃以左護軍虎威將軍呂蒙兼漢昌太守以代之。眾嘉嚴畯能以實讓。
定威校尉吳郡陸遜言於孫權曰:“方今克敵寧亂,非眾不濟;而山寇舊惡,依阻深地。夫腹心未平,難以圖遠,可大部伍,取其鋭。”權從之,以為帳下右都督。會丹楊賊帥費棧作亂,扇動山越。權命遜討棧,破之。遂部伍東三郡,強者為兵,羸者補户,得卒數萬人。宿惡蕩除,所過肅清,還屯蕪湖。會稽太守淳于式表“遜枉取民人,愁擾所在。”遜後詣都,言次,稱式佳吏。權曰:“式白君,而君薦之,何也?”遜對曰:“式意養民,是以白遜。若遜復毀式以亂聖聽,不可長也。”權曰:“此誠長者之事,顧人不能為耳。”魏王使丞相長史王必典兵督許中事。時關羽強盛,京兆金禕睹漢祚將移,乃與少府耿紀、司直韋晃、太醫令吉本、本子邈、邈弟穆等謀殺必,挾天子以攻魏,南引關羽為援。
◎建安二十三年戊戌,公元二一八年,正月,吉邈等率其黨千餘人,夜攻王必,燒其門,必中肩,帳下督扶必奔南城。會天明,邈等眾潰,必與潁川典農中郎將嚴匡共討斬之。
三月,有星孛於東方。
曹洪將擊吳蘭,張飛屯固山,聲言斷軍後,眾議狐疑。騎都尉曹休曰:“賊實斷道者,當伏兵潛行;今乃先張聲勢,此其不能,明矣。宜及其未集,促擊蘭。蘭破,飛自走矣。”洪從之,進,擊破蘭,斬之。三月,張飛、馬超走。休,魏王族子也。
夏,四月,代郡、上谷烏桓無臣氐等反。先是,魏王召代郡太守裴潛為丞相理曹掾,美潛治代之功,潛曰:“潛於百姓雖寬,於諸胡為峻。今繼者必以潛為治過嚴而事加寬惠。彼素驕恣,過寬必弛;既弛,又將攝之以法,此怨叛所由生也。以勢料之,代必復叛。”於是深悔還潛之速。後數十,三單于反問果至。以其子鄢陵侯彰行驍騎將軍,使討之。彰少善御,膂力過人。戒彰曰:“居家為父子,受事為君臣,動以王法從事,爾其戒之!”劉備屯陽平關,夏侯淵、張郃、徐晃等與之相拒。備遣其將陳式等絕馬鳴閣道,徐晃擊破之。張郃屯廣石,備攻之不能克,急書發益州兵。諸葛亮以問從事犍為楊洪,洪曰:“漢中,益州咽喉,存亡之機會,若無漢中,則無蜀矣。此家門之禍也,發兵何疑!”時法正從備北行,亮於是表洪領蜀郡太守;眾事皆辦,遂使即真。初,犍為太守李嚴闢洪為功曹,嚴未去犍為而洪已為蜀郡;洪舉門下書佐何祗有才策,洪尚在蜀郡,而祗已為廣漢太守。是以西土鹹服諸葛亮能盡時人之器用也。
秋,七月,魏王自將擊劉備;九月,至長安。
曹彰擊代郡烏桓,身自搏戰,鎧中數箭,意氣益厲;乘勝逐北,至桑乾之北,大破之,斬首、獲生以千數。時鮮卑大人軻比能將數萬騎觀望強弱,見彰力戰,所向皆破,乃請服,北方悉平。
南陽吏民苦繇役,冬,十月,宛守將侯音反。南陽太守東里袞與功曹應餘迸竄得出;音遣騎追之,飛矢,餘以身蔽袞,被七創而死,音騎執袞以歸。時徵南將軍曹仁屯樊以鎮荊州,魏王命仁還討音。功曹宗子卿説音曰:“足下順民心,舉大事,遠近莫不望風;然執郡將,逆而無益,何不遣之!”音從之。子卿因夜逾城從太守收餘民圍音,會曹仁軍至,共攻之。
◎建安二十四年己亥,公元二一九年,正月,曹仁屠宛,斬侯音,復屯樊。
初,夏侯淵戰雖數勝,魏王常戒之曰:“為將當有怯弱時,不可但恃勇也。將當以勇為本,行之以智計;但知任勇,一匹夫敵耳。”及淵與劉備相拒逾年,備自陽平南渡沔水,緣山稍前,營於定軍山。淵引兵爭之。法正曰:“可擊矣。”備使討虜將軍黃忠乘高鼓譟攻之,淵軍大敗,斬淵及益州刺史趙顒。張郃引兵還陽平。是時新失元帥,軍中擾擾,不知所為。督軍杜襲與淵司馬太原郭淮收斂散卒,號令諸軍曰:“張將軍國家名將,劉備所憚。今事急,非張將軍不能安也。”遂權宜推郃為軍主。郃出,勒兵按陳,諸將皆受郃節度,眾心乃定。明,備渡漢水來攻;諸將以眾寡不敵,依水為陳以拒之。郭淮曰:“此示弱而不足挫敵,非算也。不如遠水為陳,引而致之,半濟而後擊之,備可破也。”既陳,備疑,不渡。淮遂堅守,示無還心。以狀聞於魏王,善之,遣使假郃節,復以淮為司馬。
二月,壬子晦,有食之。
三月,魏王自長安出斜谷,軍遮要以臨漢中。劉備曰:“曹公雖來,無能為也,我必有漢川矣。”乃斂眾拒險,終不鋒。運米北山下,黃忠引兵取之,過期不還。翊軍將軍趙雲將數十騎出營視之,值揚兵大出,雲猝與相遇,遂前突其陳,且鬥且卻。魏兵散而複合,追至營下,雲入營,更大開門,偃旗息鼓。魏兵疑雲有伏,引去;雲雷鼓震天,惟以勁弩於後魏兵。魏兵驚駭,自相蹂踐,墮漢水中死者甚多。備明旦自來,至雲營,視昨戰處,曰:“子龍一身都為膽也!”與備相守積月,魏軍士多亡。夏,五月,悉引出漢中諸軍還長安,劉備遂有漢中。恐劉備北取武都氐以關中,問雍州刺史張既,既曰:“可勸使北出就谷以避賊,前至者厚其寵賞,則先者知利,後必慕之。”從之,使既之武都,徙氐五萬餘落出居扶風、天水界。
武威顏俊、張掖和鸞、酒泉黃華、西平麴演等,各據其郡,自號將軍,更相攻擊。俊遣使送母及子詣魏王為質以求助。問張既,既曰:“俊等外假國威,內生傲悖,計定勢足,後即反耳。今方事定蜀,且宜兩存而鬥之,猶卞莊子之刺虎,坐收其敝也。”王曰:“善!”歲餘,鸞遂殺俊,武威王秘又殺鸞。
劉備遣宜都太守扶風孟達從秭歸北攻房陵,殺房陵太守蒯祺。又遣養子副軍中郎將劉封自漢中乘沔水下,統達軍,與達會攻上庸,上庸太守申耽舉郡降。備加耽徵北將軍,領上庸太守,以耽弟儀為建信將軍、西城太守。
秋,七月,劉備自稱漢中王,設壇場於沔陽,陳兵列眾,羣臣陪位,讀奏訖,乃拜受璽綬,御王冠。因驛拜章,上還所假左將軍、宜城亭侯印綬。立子禪為王太子。拔牙門將軍義陽魏延為鎮遠將軍,領漢中太守,以鎮漢川。備還治成都,以許靖為太傅,法正為尚書令,關羽為前將軍,張飛為右將軍,馬超為左將軍,黃忠為後將軍,餘皆進位有差。遣益州前部司馬犍為費詩即授關羽印授,羽聞黃忠位與己並,怒曰:“大丈夫終不與老兵同列!”不肯受拜。詩謂羽曰:“夫立王業者,所用非一。昔蕭、曹與高祖少小親舊,而陳、韓亡命後至;論其班列,韓最居上,未聞蕭、曹以此為怨。今漢中王以一時之功隆崇漢室;然意之輕重,寧當與君侯齊乎!且王與君侯譬猶一體,同休等戚,禍福共之。愚謂君侯不宜計官號之高下、爵祿之多少為意也。僕一介之使,銜命之人,君侯不受拜,如是便還,但相為惜此舉動,恐有後悔耳。”羽大悟,遽即受拜。
詔以魏王夫人卞氏為王后。
孫權攻合肥。時諸州兵戍淮南。揚州刺史温恢謂兗州刺史裴潛曰:“此間雖有賊,然不足憂。今水潦方生,而子孝縣軍,無有遠備,關羽驍猾,正恐徵南有變耳。”已而關羽果使南郡太守糜芳守江陵,將軍傅士仁守公安,羽自率眾攻曹仁於樊。仁使左將軍于、立義將軍龐德等屯樊北。八月,大霖雨,漢水溢,平地數丈,于等七軍皆沒。與諸將登高避水,羽乘大船就攻之,等窮迫,遂降。龐德在堤上,被甲持弓,箭不虛發,自平旦力戰,至過中,羽攻益急;矢盡,短兵接,德戰益怒,氣愈壯,而水浸盛,吏士盡降。德乘小船還仁營,水盛船覆,失弓矢,獨抱船覆水中,為羽所得,立而不跪。羽謂曰:“卿兄在漢中,我以卿為將,不早降何為!”德罵羽曰:“豎子,何謂降也!魏王帶甲百萬,威振天下。汝劉備庸才耳,豈能敵!我寧為國家鬼,不為賊將也!”羽殺之。魏王聞之涕曰:“吾知于三十年,何意臨危處難,反不及龐德!”封德二子為列侯。羽急攻樊城,城得水,往往崩壞,眾皆恟懼。或謂曹仁曰:“今之危,非力所支,可及羽圍未合,乘輕船夜走。”汝南太守滿龐曰:“山水速疾,冀其不久。聞羽遣別將已在郟下,自許以南,百姓擾擾,羽所以不敢遂進者,恐吾軍掎其後耳。今若遁去,洪河以南,非復國家有也,君宜待之。”仁曰:“善!”乃沉白馬與軍人盟誓,同心固守。城中人馬才數千人,城不沒者數板。羽乘船臨城,立圍數重,外內斷絕。羽又遣別將圍將軍呂常於襄陽。荊州刺史胡修、南鄉太守傅方皆降於羽。
初,沛國魏諷有惑眾才,傾動鄴都,魏相國鍾繇闢以為西曹掾。滎陽任覽,與諷友善。同郡鄭袤,泰之子也,每謂覽曰:“諷雄,終必為亂。”九月,諷潛結徒黨,與長樂衞尉陳禕謀襲鄴;未及期,禕懼而告之。太子丕誅諷,連坐死者數千人,鍾繇坐免官。
初,丞相主簿楊修與丁儀兄弟謀立曹植為魏嗣,五官將丕患之,以車載廢簏內朝歌長吳質,與之謀。修以白魏王,未及推驗。丕懼,告質,質曰:“無害也。”明,復以簏載絹以入,修復白之,推驗,無人;由是疑焉。其後植以驕縱見疏,而植故連綴修不止,修亦不敢自絕。每當就植,慮事有闕,忖度意,豫作答教十餘條,敕門下,“教出,隨所問答之”於是教裁出,答已入;怪其捷,推問,始。亦以修袁術之甥,惡之,乃發修前後漏言教,關諸侯,收殺之。
魏王以杜襲為留府長史,駐關中。關中營帥許攸擁部曲不歸附,而有慢言,大怒,先伐之。羣臣多諫宜招懷攸,共討強敵;橫刀於膝,作不聽。襲入諫,逆謂之曰:“吾計已定,卿勿復言!”襲曰:“若殿下計是,臣方助殿下成之;若殿下計非,雖成,宜改之。殿下逆臣令勿言,何待下之不闡乎!”曰:“許攸慢吾,如何可置!”襲曰:“殿下謂許攸何如人?”曰:“凡人也。”襲曰:“夫惟賢知賢,惟聖知聖,凡人安能知非凡人!方今豺狼當路而狐狸是先,人將謂殿下避強攻弱;進不為勇,退不為仁。臣聞千鈞之弩,不為鼷鼠發機;萬石之鐘,不以莛撞起音。今區區之許攸,何足以勞神武哉!”曰:“善!”遂厚撫攸,攸即歸復。
冬,十月,魏王至洛陽。
陸渾民孫狼等作亂,殺縣主簿,南附關羽。羽授狼印,給兵,還為寇賊,自許以南,往往遙應羽,羽威震華夏。魏王議徙許都以避其鋭,丞相軍司馬司馬懿、西曹屬蔣濟言於曰:“于等為水所沒,非戰攻之失,於國家大計未足有損。劉備、孫權,外親內疏,關羽得志,權必不願也。可遣人勸權躡其後,許割江南以封權,則樊圍自解。”從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