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後周紀五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上在籓,多務韜晦,及即位,破高平之寇,人始服其英武。其御軍,號令嚴明,人莫敢犯,攻城對敵,矢石落其左右,人皆失,而上略不動容。應機決策,出人意表。又勤於為治,百司簿籍,過目無所忘。發擿伏,聰察如神。閒暇則召儒者讀前史,商榷大義。不好絲竹珍玩之物,常言太祖養成王峻、王殷之惡,致君臣之分不終,故羣臣有過則面質責之,服則赦之,有功則厚賞之。文武參用,各盡其能,人無不畏其明而懷其惠,故能破敵廣地,所向無前。然用法太嚴,羣臣職事小有不舉,往往置之極刑,雖素有才幹聲名,無所開宥,尋亦悔之,末年浸寬。登遐之,遠邇哀慕焉。

甲午,宣遺詔,命梁王宗訓即皇帝位,生七年矣。

秋,七月,壬戌,以侍衞親軍都指揮使李重進領淮南節度使,副都指揮使韓通領天平節度使,太祖皇帝領歸德節度使。以山南東道節度使、同平章事向拱為西京留守。庚申,加拱兼侍中。拱,即向訓也,避恭帝名改焉。

丙寅,大赦。

唐主以金陵去周境才隔一水,洪州險固居上游,集羣臣議徙都之。羣臣多不徙,惟樞密副使、給事中唐鎬勸之,乃命經營豫章為都城之制。

唐自淮上用兵及割江北,臣事於周,歲時貢獻,府藏空竭,錢益少,物價騰貴。禮部侍郎鍾謨請鑄大錢,一當五十。中書舍人韓熙載請鑄鐵錢。唐主始皆不從,謨陳請不已,乃從之。是月,始鑄當十大錢,文曰“永通泉貨”又鑄當二錢,文曰“唐國通寶”與開元錢並行。

八月,戊子,蜀主以李昊領武信節度使,右補闕李起上言:“故事,宰相無領方鎮者。”蜀主曰:“昊家多冗費,以厚祿優之耳。”起,邛州人,婞直,李昊嘗語之曰:“以子之才,苟能慎默,當為翰林學士。”起曰:“俟無舌,乃不言耳。”庚寅,立皇弟宗讓為曹王,更名熙讓;熙謹為紀王,熙誨為蘄王。

九月,丙午,唐太子弘冀卒,有司引浙西之功,諡曰武宣。句容尉全椒張洎上言:“太子之德,主於孝敬,今諡以武功,非所以防微而慎德也。”乃更諡曰文獻,擢洎為上元尉。

唐禮部侍郎、知尚書省事鍾謨數奉使入周,傳世宗命於唐主,世宗及唐主皆厚待之,恃此驕橫於其國,三省之事皆預焉。文獻太子總朝政,謨求兼東宮官不得,乃薦其所善閻式為司議郎,掌百司關啓。李德明之死也,唐鎬預其謀,謨聞鎬受賕,嘗面詰之,鎬甚懼。謨與天威都虞候張巒善,數於弘第屏人語至夜分,鎬譖諸唐主曰:“謨與巒氣類不同,而過相親狎,謨屢使上國,巒北人,恐其有異謀。”又言:“永通大錢民多盜鑄,犯法者眾。”及文獻太子卒,唐主方其母弟鄭王從嘉,謨嘗與紀公從善同奉使於周,相厚善,言於唐主曰:“從嘉德輕志懦,又酷信釋氏,非人主才。從善果敢凝重,宜為嗣。”唐主由是怒。尋徙從嘉為吳王、尚書令、知政事,居東宮。冬,十月,謨請令張巒以所部兵巡徼都城。唐主乃下詔暴謨侵官之罪,貶國子司業,饒州,貶張巒為宣州副使,未幾,皆殺之。廢永通錢。

十一月,壬寅朔,葬睿武孝文皇帝於慶陵,廟號世宗。

南漢主以中書舍人鍾允章,籓府舊僚,擢為尚書右丞、參政事,甚委任之。允章請誅亂法者數人以正綱紀,南漢主不能從,宦官聞而惡之。南漢主將祀圜丘,前三,允章帥禮官登壇,四顧指揮設神位,內侍監許彥真望之曰:“此謀反也!”即帶劍登壇,允章叱之。彥真馳入宮,告允章於郊祀作亂。南漢主曰:“朕待允章厚,豈有此!”玉清宮使龔澄樞、內侍監李託等共證之,以彥真言為然,乃收允章,系含章樓下,命宦者與禮部尚書薛用丕雜治之。用丕素與允章善,告以必不免,允章執用丕手泣曰:“老夫今猶機上耳,分為仇人所烹。但恨邕、昌幼,不知吾冤,及其長也,公為我語之。”彥真聞之,罵曰:“反賊使其子報仇!”復白南漢主曰:“允章與二子共登壇,潛有所禱。”俱斬之。自是宦官益橫。李託,封州人也,辛亥,南漢主祀圜丘,大赦。未幾,以龔澄樞為左龍虎觀軍容使、內太師,軍國之事皆取決焉。凡羣臣有才能及進士狀頭或僧道可與談者,皆先下蠶室,然後得進,亦有自宮以求進者,亦有免死而宮者,由是宦者近二萬人。貴顯用事之人,大抵皆宦者也,謂士人為門外人,不得預事,卒以此亡國。

唐更命洪州曰南昌府,建南都,以武清節度使何敬洙為南都留守,以兵部尚書陳繼善為南昌尹。

周人之攻秦、鳳也、蜀中忷懼。都官郎中徐及甫自負才略,仕不得志,陰結黨與,謀奉前蜀高祖之孫少府少監王令儀為主以作亂,會周兵退而止。至是,其黨有告者,收捕之,及甫自殺。十二月,甲午,賜令儀死。

端明殿學士、兵部侍郎竇儀使於唐,天雨雪,唐主受詔於廡下。儀曰:“使者奉詔而來,不敢失舊禮。若雪沾服,請俟它。”唐主乃拜詔於庭。

契丹主遣其舅使於唐,泰州團練使荊罕儒募刺客使殺之。唐人夜宴契丹使者於清風驛,酒酣,起更衣。久不返,視之,失其首矣。自是契丹與唐絕。罕儒,冀州人也。

臣光言:先奉敕編集歷代君臣事蹟,又奉聖旨賜名《資治通鑑》,今已了畢者。伏念臣識愚魯,學術荒疏,凡百事為,皆出人下。獨於前史,嚐盡心,自幼至老,嗜之不厭。每患遷、固以來,文字繁多,自布衣之士,讀之不遍,況於人主,有萬機,何暇周覽!臣常不自揆,刪削冗長,舉撮機要,專取關國家興衰,系生民休慼,善可為法,惡可為戒者,為編年一書。使先後有倫,不雜,私家力薄,無由可成。伏遇英宗皇帝,資睿智之,敷文明之治,思歷覽古事,用恢張大猷,愛詔下臣,俾之編集。臣夙昔所願,一朝獲伸,踴躍奉承,惟懼不稱。先帝仍命自選闢官屬,於崇文院置局,許借龍圖、天章閣、三館、秘閣書籍,賜以御府筆墨繒及御前錢以供果餌,以內臣為承受,眷遇之榮,近臣莫及。不幸書未進御,先帝違棄羣臣。陛下紹膺大統,欽承先志,寵以冠序,錫之嘉名,每開經筵,常令進讀。臣雖頑愚,荷兩朝知待如此其厚,隕身喪元,未足報,苟智力所及,豈敢有遺!會差知永興軍,以衰疾不任治劇,乞就冗官。陛下俯從所,曲賜容養,差判西京留司御史台及提舉嵩山崇福宮,前後六任,仍聽以書局自隨,給之祿秩,不責職業。臣既無他事,得以研極慮,窮竭所有,力不足,繼之以夜。遍閲舊史,旁採小説,簡牘盈積,浩如煙海,抉擿幽隱,校計豪釐。上起戰國,下終五代,凡一千三百六十二年,修成二百九十四卷。又略舉事目,年經國緯,以備檢尋,為目錄三十卷。又參考羣書,評其同異,俾歸一塗,為《考異》三十卷。合三百五十四卷。自治平開局,迨今始成,歲月淹久,其間牴牾,不敢自保,罪負之重,固無所逃。臣光誠惶誠懼,頓首頓首。

重念臣違離闕庭,十有五年,雖身處於外,區區之心,朝夕寤寐,何嘗不在陛下之左右!顧以駑蹇,無施而可,是以專事鉛槧,用酬大恩,庶竭涓塵,少裨海嶽。臣今賅骨癯瘁,目視昏近,齒牙無幾,神識衰耗,目前所為,旋踵遺忘。臣之力,盡於此書。伏望陛下寬其妄作之誅,察其願忠之意,以清閒之燕,時賜有覽,監前世之興衰,考當今之得失,嘉善矜惡,取得舍非,足以懋稽古之盛德,躋無前之至治。俾四海羣生,鹹蒙其福,則臣雖委骨九泉,志願永畢矣!

謹奉表陳進以聞。臣光誠惶誠懼,頓首頓首,謹言。

段譯世宗睿武孝文皇帝下顯德五年(戊午、958)後周紀五後周世宗顯德五年(戊午,公元958年)[1],正月,乙酉,廢匡國軍。

[1]季,正月,乙酉(初三),後周撤銷匡國軍。

[2]唐改元中興。

[2]南唐改年號為中興。

[3]丁亥,右龍武將軍王漢璋奏克海州。

[3]丁亥(初五),後周右龍武將軍王漢璋奏報攻克海州。

[4]己丑,以侍衞馬軍都指揮使韓令坤權揚州軍府事。

[4]己丑(初七),後周世宗任命侍衞馬軍都指揮使韓令坤代理揚州軍府事務。

[5]上引戰艦自淮入江,阻北神堰,不得渡;鑿楚州西北鸛水以通其道,遣使行視,還言地形不便,計功甚多。上自往視之,授以規畫,發楚州民夫浚之,旬而成,用功甚省,鉅艦數百艘皆達於江,唐人大驚,以為神。

[5]後周世宗打算率領戰艦從淮水進入長江,但受到北神堰阻擋,沒法渡過,就打算開鑿楚州西北的鸛水來通淮水、長江的河道。派遣使者巡視,回來説地形條件不便利,預計費工很多。世宗親自前往視察,口授工程規劃,徵發楚州民夫疏通河道,十天便完成,化費工很少,數百艘巨大戰艦都直接到達長江,南唐人大為驚訝,認為神奇。

[6]壬辰,拔靜海軍,始通吳越之路。先是帝遣左諫議大夫長安尹就等使吳越,語之曰:“卿今去雖泛海,比還,淮南已平,當陸歸耳。”已而果然。

[6]壬辰(初十),後周攻取靜海軍,開始打通與吳越的陸路。在這之前世宗派遣左諫議大夫長安人尹就等人出使吳越,跟他們説:“愛卿此去雖然還要泛舟過海,但等到回來,淮南已經平定,必當從陸上返回了。”不久果真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