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周紀五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辛酉夜,錢唐城南火,延及內城,官府廬舍幾盡。壬戌旦,火將及鎮國倉。吳越王弘亻叔久疾,自強出救火。火止,謂左右曰:“吾疾因災而愈。”眾心稍安。
帝之南征也,契丹乘虛入寇。壬申,帝至大梁,命鎮寧節度使張永德將兵備禦北邊。
五月,辛巳朔,有食之。
詔賞勞南征士卒及淮南新附之民。
辛卯,以太祖皇帝領忠武節度使,徙安審琦為平盧節度使。
成德節度使郭崇攻契丹東城,拔之,以報其入寇也。
唐主避周諱,更名景,下令去帝號,稱國主,凡天子儀制皆有降損,去年號,用周正朔,仍告於太廟。左僕、同平章事馮延己罷為太子太傅,門下侍郎、同平章事嚴續罷為少傅、樞密使,兵部侍郎陳覺罷守本官。初,馮延己以取中原之策説唐主,由是有寵。延己嘗笑烈祖戢兵為齷齪,曰:“安陸所喪才數千兵,為之輟食諮嗟者旬
,此田舍翁識量耳,安足與成大事!豈如今上暴師數萬於外,而擊球宴樂無異平
,真英主也!”延己與其黨談論,常以天下為己任,更相唱和。翰林學士常夢錫屢言延己等浮誕,不可信,唐主不聽。夢錫曰:“
言似忠,陛下不悟,國必亡矣!”及臣服於周,延己之黨相與言,有謂周為大朝者,夢錫大笑曰:“諸公常
致君堯、舜,何意今
自為小朝
!”眾默然。
自唐主內附,帝止因其使者賜書,未嘗遣使至其國。己酉,始命太僕卿馮延魯、衞尉少卿鍾謨使於唐,賜以御衣、玉帶等及犒軍十萬,並今年《欽天曆》。
劉承遇之還自金陵也,唐主使陳覺白帝,以江南無滷田,願得海陵鹽監南屬以贍軍。帝曰:“海陵在江北,難以居,當別有處分。”至是,詔歲支鹽三十萬斛以給江南,所俘獲江南士卒,稍稍歸之。
六月,壬子,昭義節度使李筠奏擊北漢石會關,拔其六寨。乙卯,晉州奏都監李謙溥擊北漢,破孝義。
高保融遣使勸蜀主稱籓於周,蜀主報以前歲遣胡立致書於周而不答。
秋,七月,丙戌,初行《大周刑統》。
帝均田租,丁亥,以元稹《均田圖》遍賜諸道。
閏月,唐清源節度使兼中書令留從效遣牙將蔡仲贇衣商人服,以絹表置革帶中,間道來稱籓。唐江西元帥晉王景遂之赴洪州也,以時方用兵,啓求大臣以自副,唐主以樞密副使、工部侍郎李徵古為鎮南節度副使。徵古傲很專恣,景遂雖寬厚,久而不能堪,常斬徵古,自拘於有司,左右諫而止,景遂忽忽不樂。
太子弘冀在東宮多不法,唐主怒,嘗以球杖擊之曰:“吾當復召景遂。”昭慶宮使袁從範從景遂為洪州都押牙,或譖從範之子於景遂,景遂殺之,從範由是怨望。弘冀聞之,密遣從範毒之。八月,庚辰,景遂擊球渴甚,從范進漿,景遂飲之而卒。未殯,體已潰。唐主不之知,贈皇太弟,諡曰文成。
辛巳,南漢中宗殂,長子衞王繼興即帝位,更名鋹,改元大寶。鋹年十六,國事皆決於宦官玉清宮使龔澄樞及女侍中盧瓊仙等,台省官備位而已。
甲申,唐始置進奏院於大梁。
壬辰,命西上閣門使靈壽曹彬使於吳越,賜吳越王弘亻叔騎軍鋼甲二百,步軍甲五千及他兵器。彬事畢亟返,不受饋遺,吳越人以輕舟追與之,至於數四,彬曰:“吾終不受,是竊名也。盡籍其數,歸而獻之。帝曰:“曏之奉使者,乞丐無厭,使四方輕朝命,卿能如是,甚善。然彼以遺卿,卿自取之。”彬始拜受,悉以散於親識,家無留者。
辛丑,馮延魯、鍾謨來自唐,唐主手錶謝恩,其略曰:“天地之恩厚矣,父母之恩深矣,子不謝父,人何報天!惟有赤心,可酬大造。
“又乞比籓方,賜詔書。又稱:“有情事令鍾謨上奏,乞令早還。”唐主復令謨白帝,傳位太子。九月,丁巳,以延魯為刑部侍郎、謨為給事中。己未,先遣謨還,賜書諭以“未可傳位”之意。唐主復遣吏部尚書、知樞密院殷崇義來賀天清節。
帝謀伐蜀,冬,十月,己卯,以户部侍郎高防為西南面水陸制置使,右贊善大夫李玉為判官。甲午,帝歸馮延魯及左監門衞上將軍許文稹、右千牛衞上將軍邊鎬、衞尉卿周廷構於唐。唐主以文稹等皆敗軍之俘,棄不復用。
高保融再遺蜀主書,勸稱臣於周,蜀主集將相議之,李昊曰:“從之則君父之辱,違之則周師必至,諸將能拒周乎?”諸將皆曰:“以陛下聖明,江山險固,豈可望風屈服!秣馬厲兵,正為今。臣等請以死衞社稷!”丁酉,蜀主命昊草書,極言拒絕之。
詔左散騎常侍須城艾潁等三十四人分行諸州,均定田租。庚子,詔諸州並鄉村,率以百户為團,團置耆長三人。帝留心農事,刻木為耕夫、蠶婦,置之殿庭。命武勝節度使宋延渥以水軍巡江。
高保融奏,聞王師將伐蜀,請以水軍趣三峽,詔褒之。
十一月,庚戌,敕竇儼編集《大周通禮》、《大周正樂》。
辛亥,南漢葬文武光明孝皇帝於昭陵,廟號中宗。
乙丑,唐主復遣禮部侍郎鍾謨入見。
李玉至長安,或言“蜀歸安鎮在長安南三百餘裏,可襲取也。”玉信之,牒永興節度使王彥超,索兵二百,彥超以為歸安道阻隘難取,玉曰:“吾自奉密旨。”彥超不得已與之。玉將以往,十二月,蜀歸安鎮遏使李承勳據險邀之,斬玉,其眾皆沒。
乙酉,蜀主以右衞聖步軍都指使趙崇韜為北面招討使,丙戌,以奉鑾肅衞都指揮使、武信節度使兼中書令孟貽業為昭武、文州都招討使,左衞聖馬軍都指揮使趙思進為東面招討使,山南西道節度使韓保貞為北面都招討使,將兵六萬,分屯要害以備周。
丙戌,詔凡諸課户及俸户並勒歸州縣,其幕職、州縣官自今並支俸錢及米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