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後梁紀三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帝長子郴王友裕早卒。次假子博王友文,帝特愛之,常留守東都,兼建昌宮使。次郢王友珪,其母亳州營倡也,為左右控鶴都指揮使,無寵。次均王友貞,為東都馬步都揮指使。

初,元貞張皇后嚴整多智,帝敬憚之。後殂,帝縱意聲,諸子雖在外,常徵其婦入侍,帝往往亂之。友文婦王氏美,帝尤寵之,雖未以友文為太子,帝意常屬之。友珪心不平。友珪嘗有過,帝撻之,友珪益不自安。帝疾甚,命王氏召友文於東都,與之訣,且付以後事。友珪婦張氏亦朝夕侍帝側,知之,密告友珪曰:“大家以傳國寶付王氏,懷往東都,吾屬死無矣!”夫婦相泣。左右或説之曰:“事急計生,何不改圖?時不可失!”六月,丁丑朔,帝使敬翔出友珪為萊州刺史,即令之官。已宣旨,未行敕。時左遷者多追賜死,友珪益恐。戊寅,友珪易服微行入左龍虎軍。見統軍韓珪,以情告之。勍亦見功臣宿將多以小過被誅,懼不自保,遂相與合謀。勍以牙兵五百人從友珪雜控鶴士入,伏于中,中夜斬關入,至寢殿,侍疾者皆散走。帝驚起,問:“反者為誰?”友珪曰:“非他人也!”帝曰:“我固疑此賊,恨不早殺之。汝悖逆如此,天地豈容汝乎!”友珪曰:“老賊萬段!”友珪僕伕馮廷諤刺帝腹,刃出於背。友珪自以敗氈裹之,瘞於寢殿,秘不發喪。遣供奉官丁昭溥馳詣東都,命均王友貞殺友文。

己卯,矯詔稱:“博王友文謀逆,遣兵突入殿中,賴郢王友珪忠孝,將兵誅之,保全朕躬。然疾因震驚,彌致危殆,宜令友珪權主軍國之務。”韓勍為友珪謀,多出府庫金賜諸軍及百官以取悦。

辛巳,丁昭溥還,聞友文已死,乃發喪,宣遺制,友珪即皇帝位。時朝廷新有內難,中外人情忷忷。許州軍士更相告變,匡國節度使韓建皆不之省,亦不為備。丙申,馬步都指揮使張厚作亂,殺建,友珪不敢詰。甲辰,以厚為陳州刺史。

秋,七月,丁未,大赦。

天雄節度使羅周翰幼弱,軍府事皆決於牙內都指揮使潘晏;北面都招討使、宣義節度使楊師厚軍於魏州,久圖之,憚太祖威嚴,不敢發。至是,師厚館於銅台驛,潘晏入謁,執而殺之,引兵入牙城,據位視事。壬子,制以師厚為天雄節度使,徙周翰為宣義節度使。以侍衞諸軍使韓勍領匡國節度使。

甲寅,加吳越王鏐尚父。

甲子,以均王友貞為開封尹、東都留守。

蜀太子元坦更名元膺。

丙寅,廢建昌宮使,以河南尹張宗奭為國計使,凡天下金谷舊隸建昌宮者悉主之。

八月,龍驤軍三千人戍懷州者,潰亂東走,所過剽掠;戊子,遣東京馬步軍都指揮使霍彥威、左耀武指揮使杜晏球討之,庚寅,擊破亂軍,執其都將劉重遇於鄢陵,甲午,斬之。

郢王友珪既篡立,諸宿將多憤怒,雖曲加恩禮,終不悦。告哀使至河中,護國節度使冀王硃友謙泣曰:“先帝數十年開創基業,前變起宮掖,聲聞甚惡,吾備位籓鎮,心竊恥之。”友珪加友謙侍中、中書令,以詔書自辨,且徵之。友謙謂使者曰:“所立者為誰?先帝晏駕不以理,吾且至洛陽問罪,何以徵為!”戊戌,以侍衞諸軍使韓勍為西面行營招討使,督諸軍討之。友謙以河中附於晉以求救,九月,丁未,以化節度使康懷貞為河中都招討使,更以韓勍副之。友珪以兵部尚書知崇政院事敬翔,太祖腹心,恐其不利於己,解其內職,恐失人望,庚午,以翔為中書侍郎、同平章事,壬申,以户部尚書李振充崇政院使。翔多稱疾不預事。

康懷貞等與忠武節度使牛存節合兵五萬屯河中城西,攻之甚急。晉王遣其將李存審、李嗣肱、李嗣恩將兵救之,敗梁兵於胡壁。嗣恩,本駱氏子也。

吳武忠王之疾病也,周隱請召劉威,威由是為帥府所忌。或譖之於徐温,温將討之。威幕客黃訥説威曰:“公受謗雖深,反本無狀,若輕舟入覲,則嫌疑皆亡矣。”威從之。陶雅聞李遇敗,亦懼,與威偕詣廣陵,温待之甚恭,如事武忠王之禮,優加官爵,雅等悦服,由是人皆重温。訥,蘇州人也。温與威、雅帥將吏請於李儼,承製加嗣吳王隆演太師、吳王,以温領鎮海節度使、同平章事,淮南行軍司馬如故。温遣威、雅還鎮。

辛巳,蜀改劍南東川曰武德軍。

硃友謙復告急於晉,冬,十月,晉王自將自澤潞而西,遇康懷貞於解縣,大破之,斬首千級,追至白徑嶺而還。梁兵解圍,退保陝州。友謙身自至猗氏謝晉王,從者數十人,撤武備,詣晉王帳,拜之為舅。晉王夜置酒張樂,友謙大醉。晉王留宿帳中,友謙安寢,鼾息自如。明旦復置酒而罷。

楊師厚既得魏博之眾,又兼都招討使,宿衞勁兵多在麾下,諸鎮兵皆得調發,威勢甚重,心輕郢王友珪,遇事往往專行不顧。友珪患之,發詔召之,雲“有北邊軍機,與卿面議。”師厚將行,其腹心皆諫曰:“往必不測。”師厚曰:“理知其為人,雖往,如我何!”乃帥兵萬人,渡河趣洛陽,友珪大懼。丁亥,至都門,留兵於外,與十餘人入見。友珪喜,甘言遜詞以悦之,賜與鉅萬。癸巳,遣還。

十一月,趙將王德明將兵三萬掠武城,至於臨清,攻宗城,下之。癸丑,楊師厚伏兵唐店,邀擊,大破之,斬首五千餘級。

甲寅,葬神武元聖孝皇帝於宣陵,廟號太祖。

吳淮南節度副使陳璋等將水軍襲楚嶽州,執刺史苑玫;楚王殷遣水軍都指揮使楊定真救嶽州。璋等進攻荊南,高季昌遣其將倪可福拒之。吳恐楚人救荊南,遣撫州刺史劉信帥江、撫、袁、吉、信五州兵屯吉州,為璋聲援。

十二月,戊寅,蜀行營都指揮使王宗汾攻岐文州,拔之,守將李繼夔走。

是歲,隰州都將劉訓殺刺史,以州降晉,晉王以為瀛州刺史。訓,永和人也。

虔州防禦使李彥圖卒,州人奉譚全播知州事,遣使內附,詔以全播為百勝防禦使虔、韶二州節度開通使。

高季昌出兵,聲言助梁代晉,進攻襄州,山南東道節度使孔勍擊敗之。自是朝貢路絕。勍,兗州人也。

◎均王上上◎乾化三年癸酉,公元九一三年,正月,丁巳,晉周德威拔燕順州。

癸亥,郢王友珪朝享太廟;甲子,祀圜丘,大赦,改元鳳歷。

吳陳璋攻荊南,不克而還,荊南兵與楚兵會於江口以邀之;璋知之,舟二百艘駢為一列,夜過,二鎮兵遽出追之,不能及。

晉周德威拔燕安遠軍,薊州將成行言等降於晉。

二月,壬午,蜀大赦。

郢王友珪既得志,遽為荒,內外憤怒,友珪雖啖以金繒,終莫之附。駙馬都尉趙巖,犨之子,太祖之婿也;左龍虎統軍、侍衞親軍都指揮使袁象先,太祖之甥也。巖奉使至大梁,均王友貞密與之謀誅友珪,巖曰:“此事成敗,在招討楊令公耳,得其一言諭軍,吾事立辦。”均王乃遣腹心馬慎之魏州説楊師厚曰:“郢王篡弒,人望屬在大梁,公若因而成之,此不世之功也。”且許事成之賜犒軍錢五十萬緡。師厚與將佐謀之,曰:“方郢王弒逆,吾不能即討;今君臣之分已定,無故改圖,可乎?”或曰:“郢王親弒君父,賊也,均王舉兵復仇,義也。奉義討賊,何君臣之有!彼若一朝破賊,公將何以自處乎?”師厚驚曰:“吾幾誤計。”乃遣其將王舜賢至洛陽,陰與袁象先謀,遣招討馬步都虞候譙人硃漢賓將兵屯滑州為外應。趙巖歸洛陽,亦與象先密定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