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紀八十一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改昭信軍為戎昭軍。仍割均州隸之。
辛卯,硃全忠發襄州。壬辰,至棗陽,遇大雨。自申州抵光州,道險狹塗潦,人馬疲乏,士卒尚未冬服,多逃亡。全忠使人謂光州刺史柴再用曰:“下,我以汝為蔡州刺史;不下,且屠城!”再用嚴設守備,戎服登城,見全忠,拜伏甚恭,曰:“光州城小兵弱,不足以辱王之威怒。王苟先下壽州,敢不從命。”全忠留其城東旬而去。
起居郎蘇楷,禮部尚書循之子也,素無才行,乾寧中登進士第,昭宗覆試黜之,仍永不聽入科場。甲午,楷帥同列上言:“諡號美惡,臣子不得而私,先帝諡號多溢美,乞更詳議。”事下太常,丁酉,張廷範奏改諡恭靈莊愍孝皇帝,廟號襄宗,詔從之。
楊渥至廣陵。辛丑,楊行密承製以渥為淮南留後。
戊申,硃全忠發光州,失道百餘裏,又遇雨,比及壽州,壽人堅壁清野以待之。全忠
圍之,無林木可為柵,乃退屯正陽。
癸丑,更名成德軍曰武順。
十一月,丙辰,硃全忠渡淮而北,柴再用抄其後軍,斬首三千級,獲輜重萬計。全忠悔之,躁忿尤甚。丁卯,至大梁。
先是,全忠急於傳禪,密使蔣玄暉等謀之。玄暉與柳璨等議:以魏、晉以來皆先封大國,加九錫,殊禮,然後受禪,當次第行之。乃先除全忠諸道元帥,以示有漸,仍以刑部尚書裴迪為送宮告使,全忠大怒。宣徽副使王殷、趙殷衡疾玄暉權寵,得其處,因譖之於全忠曰:“玄暉、璨等
延唐祚,故逗遛其事以須變。”玄暉聞之懼,自至壽
,具言其狀。全忠曰:“汝曹巧述閒事以沮我,借使我不受九錫,豈不能作天子
!”玄暉曰:“唐祚已盡,天命歸王,愚智皆知之。玄暉與柳璨等非敢有背德,但以今茲晉、燕、岐、蜀皆吾勍敵,王遽受禪,彼心未服,不可不曲盡義理,然後取之,
為王創萬代之業耳。”全忠叱之曰:“奴果反矣!”玄暉惶遽辭歸,與璨議行九錫。時天子將郊祀,百官既習儀,裴迪自大梁還,言全忠怒曰:“柳璨、蔣玄暉等
延唐祚,乃郊天也。”璨等懼,庚午,敕改用來年正月上辛。殷衡本姓孔名循,為全忠家
母養子,故冒姓趙,後漸貴,復其姓名。
壬申,趙匡明至成都,王建以客禮遇之。
昭宗之喪,朝廷遣告哀使司馬卿宣諭王建,至是始入蜀境。西川掌書記韋莊為建謀,使武定節度使王宗綰諭卿曰:“蜀之將士,世受唐恩,去歲聞乘輿東遷,凡上二十表,皆不報。尋有亡卒自汴來,聞先帝已罹硃全忠弒逆。蜀之將士方夕枕戈,思為先帝報仇。不知今茲使來以何事宣諭?舍人宜自圖進退。”卿乃還。
庚辰,吳武忠王楊行密薨,將佐共請宣諭使李儼承製授楊渥淮南節度使、東南諸道行營都統,兼侍中、弘農郡王。
柳璨、蔣玄暉等議加硃全忠九錫,朝士多竊懷憤邑,禮部尚書蘇循獨揚言曰:“梁王功業顯大,歷數有歸,朝廷速宜揖讓。”朝士無敢違者。辛巳,以全忠為相國,總百揆。以宣武、宣義、天平、護國、天雄、武順、佑國、河陽、義武、昭義、保義、戎昭、武定、泰寧、平廬、忠武、匡國、鎮國、武寧、忠義、荊南等二十一道為魏國,進封魏王,仍加九錫。全忠怒其稽緩,讓不受。十二月,戊子,命樞密使蔣玄暉齎手詔詣全忠諭指。癸巳,玄暉自大梁還,言全忠怒不解。甲午,柳璨奏稱:“人望歸梁王,陛下釋重負,今其時也。”即遣璨詣大梁達傳禪之意,全忠拒之。初,璨陷害朝士過多,全忠亦惡之。璨與蔣玄暉、張廷範朝夕宴聚,深相結,為全忠謀禪代事。何太后泣遣宮人阿秋、阿虔達意玄暉,語以他
傳禪之後,求子母生全。王殷、趙殷衡譖玄暉,雲“與柳璨、張廷範於積善宮夜宴,對太后焚香為誓,期興復唐祚。”全忠信之,乙未,收玄暉及豐德庫使應頊、御廚使硃建武系河南獄;以王殷權知樞密,趙殷衡權判宣徽院事。全忠三表辭魏王、九錫之命。丁酉,詔許之,更以為天下兵馬元帥,然全忠已修大梁府舍為宮闕矣。是
,斬蔣玄暉,杖殺應頊、硃建武。庚子,省樞密使及宣徽南院使,獨置宣徽使一員,以王殷為之,趙殷衡為副使。辛丑,敕罷宮人宣傳詔命及參隨視朝。追削蔣玄暉為凶逆百姓,令河南揭屍于都門外,聚眾焚之。
玄暉既死,王殷、趙殷衡又誣玄暉私侍何太后,令阿秋、阿虔通導往來。己酉,全忠密令殷、殷衡害太后於積善宮,敕追廢太后為庶人,阿秋、阿虔皆於殿前撲殺。庚戌,以皇太后喪,廢朝三。
辛亥,敕以宮內亂,罷來年正月上辛謁郊廟禮。
癸丑,守司空兼門下侍郎、同平章事柳璨貶登州刺史,太常卿張廷範貶萊州司户。甲寅,斬璨於上東門外,車裂廷範于都市。璨臨刑呼曰:“負國賊柳璨,死其宜矣!”西川將王宗朗不能守金州,焚其城邑,奔成都。戎昭節度使馮行襲復取金州,奏稱“金州荒殘,乞徙理均州,”從之。更以行襲領武安軍。
陳詢不能守睦州,奔於廣陵,淮南招討使陶雅入據其城。
楊渥之去宣州也,取其幄幕及親兵以行,觀察使王茂章不與,渥怒。既襲位,遣馬步都指揮使李簡等將兵襲之。
湖南兵寇淮南,淮南牙內指揮使楊彪擊卻之。
◎天祐三年丙寅,公元九零六年,正月,壬戌,靈武節度使韓遜奏吐番七千餘騎營於宗高谷,將擊嗢末及取涼州。
李簡兵奄至宣州,王茂章度不能守,帥眾奔兩浙。親兵上蔡刁彥能辭以母老,不從行,登城諭眾曰:“王府命我招諭汝曹,大兵行至矣。”眾由是定。陶雅畏茂章斷其歸路,引兵還歙州,錢鏐復取睦州。鏐以茂章為鎮東節度副使,更名景仁。
乙丑,加靜海節度使曲承裕同平章事。
初,田承嗣鎮魏博,選募六州驍勇之士五千人為牙軍,厚其給賜以自衞,為腹心。自是父子相繼,親黨膠固,歲久益驕橫,小不如意,輒族舊帥而易之。自史憲誠以來皆立於其手。天雄節度使羅紹威心惡之,力不能制。硃全忠之圍鳳翔也,紹威遣軍將楊利言密以情告全忠,借其兵以誅之。全忠以事方急,未暇如其請,陰許之。及李公佺作亂,紹威益懼,復遣牙將臧延範趣全忠。全忠乃發河南諸鎮兵七萬,遣其將李思安將之,會魏、鎮兵屯深州樂城,聲言擊滄州,討其納李公佺也。會全忠女適紹威子廷規者卒,全忠遣客將馬嗣勳實甲兵於橐中,選長直兵千人為擔夫,帥之入魏,詐雲會葬,全忠自以大軍繼其後,雲赴行營,牙軍皆不之疑。庚午,紹威潛遣人入庫斷弓弦、甲襻。是夕,紹威帥其奴客數百,與嗣勳合擊牙軍。牙軍
戰而弓甲皆不可用,遂闔營殪之,凡八千家,嬰孺無遺。詰旦,全忠引兵入城。
辛未,以權知寧遠留後龐巨昭、嶺南西道留後葉廣略併為節度使。
庚辰,錢鏐如睦州。
西川將王宗阮攻歸州,獲其將韓從實。
陳璋聞陶雅歸歙,自婺州退保衢州。兩浙將方永珍等取婺州,進攻衢州。
楊渥遣先鋒指揮使陳知新攻湖南。三月,乙丑,知新拔嶽州,逐刺史許德勳,渥以知新為嶽州刺史。
戊寅,以硃全忠為鹽鐵、度支、户部三司都制置使。三司之名始於此。全忠辭不受。
夏,四月,癸未朔,有食之。
羅紹威既誅牙軍,魏之諸軍皆懼,紹威雖數撫諭之,而猜怨益甚。硃全忠營於魏州城東數旬,將北巡行營,會天雄牙將史仁遇作亂,聚眾數萬據高唐,自稱留後,天雄巡內州縣多應之。全忠移軍入城,遣使召行營兵還攻高唐,至歷亭,魏兵在行營者作亂,與仁遇相應。元帥府左司馬李周彝、右司馬苻道昭擊之,所殺殆半,進攻高唐,克之,城中兵民無少長皆死。擒史仁遇,鋸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