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紀五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魏宋雲與惠生自洛陽西行四千裏,至赤嶺,乃出魏境,又西行,再期,至乾羅國而還。二月,達洛陽,得佛經一百七十部。
高車王伊匐遣使入貢於魏。夏,四月,庚辰,魏以伊匐為鎮西將軍、西海郡公、高車王。久之,伊匐與柔然戰,敗,其弟越居殺伊匐自立。
五月,壬辰朔,有食之,既。
癸巳,大赦。
冬,十一月,甲午,領軍將軍始興忠武王憺卒。
乙巳,魏主祀圜丘。
初,魏世宗以《玄始歷》浸疏,命更造新曆。至是,著作郎崔光表取蕩寇將軍張龍祥等九家所上歷,候驗得失,合為一歷,以壬子為元,應魏之水德,命曰《正光歷》。丙午,初行《正光歷》,大赦。
十二月,乙酉,魏以車騎大將軍、尚書右僕元欽為儀同三司,太保京兆王繼為太傅,司徒崔光為太保。
初,太子統之未生也,上養臨川王宏之子正德為子。正德少險,上即位,正德意望東宮。及太子統生,正德還本,賜爵西豐侯。正德怏怏不滿意,常蓄異謀。是歲,正德自黃門侍郎為輕車將軍,頃之,亡奔魏,自稱廢太子避禍而來。魏尚書左僕
蕭寶寅上表曰:“豈有伯為天子,父作揚州,棄彼密親,遠投它國!不如殺之。”由是魏人待之甚薄,正德乃殺一小兒,稱為己子,遠營葬地;魏人不疑,明年,復自魏逃歸。上泣而誨之,復其封爵。
柔然阿那瑰求粟為種,魏與之萬石。婆羅門帥部落叛魏,亡歸嚈噠。魏以平西府長史代人費穆兼尚書右丞西北道行台,將兵討之,柔然遁去。穆謂諸將曰:“戎狄之,見敵即走,乘虛復出,若不使之破膽,終恐疲於奔命。”乃簡練
騎,伏于山谷,以步兵之羸者為外營,柔然果至;奮擊,大破之。婆羅門為涼州軍所擒,送洛陽。
◎普通四年癸卯,公元五二三年,正月,辛卯,上祀南郊,大赦。丙午,祀明堂。二月,乙亥,耕藉田。
柔然大飢,阿那瑰帥其眾入魏境,表求賑給。己亥,魏以尚書左丞元孚為行台尚書,持節撫諭柔然。孚,譚之孫也。將行,表陳便宜,以為:“久來強大,昔在代京,常為重備。今天祚大魏,使彼自亂亡,稽首請服。朝廷鳩其散亡,禮送令返,宜因此時善思遠策。昔漢宣之世,呼韓款
,漢遣董忠、韓昌領邊郡士馬送出朔方,因留衞助。又,光武時亦使中郎將段彬置安集掾史,隨單于所在,參察動靜。今宜略依舊事,借其閒地,聽其田牧,
置官屬,示相
撫。嚴戒邊兵,因令防察,使親不至矯詐,疏不容反叛,最策之得者也。”魏人不從。
柔然俟匿伐入朝於魏。
三月,魏司空劉騰卒。宦官為騰義息重服者四十餘人,衰絰送葬者以百數,朝貴送葬者路滿野。
夏,四月,魏元孚持白虎幡勞阿那瑰於柔玄、懷荒二鎮之間。阿那瑰眾號三十萬,陰有異志,遂拘留孚,載以輼車。每集其眾,坐孚東廂,稱為行台,甚加禮敬。引兵而南,所過剽掠,至平城,乃聽孚還。有司奏孚辱命,抵罪。甲申,魏遣尚書令李崇、左僕元纂帥騎十萬擊柔然。阿那瑰聞之,驅良民二千、公私馬牛羊數十萬北遁,崇追之三千餘裏,不及而還。
纂使鎧曹參軍於謹帥騎二千追柔然,至鬱對原,前後十七戰,屢破之。謹,忠之從曾孫也,深沉,有識量,涉獵經史。少時,屏居閭里,不求仕進,或勸之仕,謹曰:“州郡之職,昔人所鄙;台鼎之位,須待時來。”纂聞其名而闢之。後帥輕騎出
覘候,屬鐵勒數千騎奄至,謹以眾寡不敵,退必不免,乃散其眾騎,使匿叢薄之間,又遺人升山指麾,若部分軍眾者。鐵勒望見,雖疑有伏兵,自恃其眾,進軍
謹。謹以常乘駿馬,一紫一騧,鐵勒所識,乃使二人各乘一馬突陣而出,鐵勒以為謹也,爭逐之;謹帥餘軍擊其追騎,鐵勒遂走,謹因得入
。
李崇長史鉅鹿魏蘭説崇曰:“昔緣邊初置諸鎮,地廣人稀,或徵發中原強宗子弟,或國之肺腑,寄以爪牙。中年以來,有司號為‘府户’,役同廝養,官婚班齒,致失清
,而本來族類,各居榮顯,顧瞻彼此,理當憤怨。宜改鎮立州,分置郡縣,凡是府户,悉免為民,入仕次敍,一準其舊,文武兼用,威恩並施。此計若行,國家庶無北顧之慮矣。”崇為之奏聞,事寢,不報。
初,元義既幽胡太后,常入直於魏主所居殿側,曲盡佞媚,帝由是寵信之。義出入中,恆令勇士持兵以自先後。時出休於千秋門外,施木欄楯,使腹心防守以備竊發,士民求見者,遙對之而已。其始執政之時,矯情自飾,以謙勤接物,時事得失,頗以關懷。既得志,遂自驕愎,嗜酒好
,貪吝寶賄,與奪任情,紀綱壞亂。父京兆王繼尤貪縱,與其
子各受賂遺,請屬有司,莫敢違者。乃致郡縣小吏亦不得公選,牧、守、令、長率皆貪污之人。由是百姓困窮,人人思亂。
武衞將軍於景,忠之弟也,謀廢義,義黜為懷荒鎮將。及柔然入寇,鎮民請糧,景不肯給,鎮民不勝忿,遂反,執景,殺之。未幾,沃野鎮民破六韓拔陵聚眾反,殺鎮將,改元真王,諸鎮華、夷之民往往響應。拔陵引兵南侵,遣別帥衞可孤圍武川鎮,又攻懷朔鎮。尖山賀拔度拔及其三子允、勝、嶽皆有材勇,懷朔鎮將楊鈞擢度拔為統軍、三子為軍主以拒之。
魏景明之初,世宗命宦者白整為高祖及文昭高後鑿二佛龕於龍門山,皆高百尺。永平中,劉騰復為世宗鑿一龕,至是二十四年,凡用十八萬二千餘工,而未成。
秋,七月,辛亥,魏詔:“見在朝官,依令七十合解者,可給本官半祿,以終其身。”九月,魏詔侍中、太尉汝南王悦入居門下,與丞相高陽王雍參決尚書奏事。
冬,十月,庚午,以中書監、中衞將軍袁昂為尚書令,即本號開府儀同三司。
魏平恩文宣公崔光疾篤,魏主親撫視之,拜其子勵為齊州刺史,為之撤樂,罷遊眺。丁酉,光卒,帝臨,哭之慟,為減常膳。光寬和樂善,終怡怡,未嘗忿恚。於忠、元義用事,以光舊德,皆尊敬之,事多資決,而不能救裴、郭、清河之死,時人比之張禹、胡廣。光且死,薦都官尚書賈思伯為侍講。帝從思伯受《
秋》,思伯雖貴,傾身下士。或問思伯曰:“公何以能不驕?”思伯曰:“衰至便驕,何常之有!”當時以為雅談。
十一月,癸未朔,有食之。甲辰,尚書左僕
王暕卒。
梁初唯揚、荊、郢、江、湘、梁、益七州用錢,、廣用金銀,餘州雜以谷
易。上乃鑄五銖錢,
好周郭皆備。別鑄無
郭者,謂之“女錢”民間私用古錢
易,
之不能止,乃議盡罷銅錢。十二月,戊午,始鑄鐵錢。
魏以汝南王悦為太保。
段譯高祖武皇帝五天監十八年(己亥、519)梁紀五梁武帝天監十八年(己亥,公元519年)[1],正月,甲申,以尚書左僕
袁昂為尚令,右僕
王為左僕
,太子詹事徐勉為右僕
。
[1]季,正月甲申(初四),梁朝任命尚書左僕
袁昂為尚書令,右僕
王為左僕
,太子詹事徐勉為右僕
。
[2]丁亥,魏主下詔,稱“太后臨朝踐極,歲將半紀,宜稱‘詔’以令宇內。”[2]丁亥(初七),北魏國主頒佈詔令,宣佈:“太后臨朝執政已經將近六年,應當用‘詔書’的名義來向全國發令。”[3]辛卯,上祀南郊。
[3]辛卯(十一),梁武帝在南郊祭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