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第305章仙山老參兩隻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親自接過馬繮遞給身旁的侍從吩咐好生照料馬兒,又壓低了聲音道:“得知兄弟今凱旋歸來,特請屠公公恩准,早早在此等候來接兄弟一回。”趙立已不是兩餘年前的小子,看守的小黃門見了都要稱一聲趙公公。吳徵更不是九品羽林衞,進出皇宮不僅有蟠龍金牌開路,更是天子近臣,隨駕侍奉,想要遞誰的好話壞話每都有大把的機會隨口一句。

這一回跨過午門時兩邊奉之聲不斷。趙立直了桿,比自己高升時還要耀武揚威。

“怎麼樣?”兩人並肩而行,吳徵向天澤宮處一斜眼低聲問道。

“一如平常,小弟片刻不敢放鬆。兄弟今去不去?”趙立還是一副趾高氣昂之,半點破綻不

“不去,過幾得了空提早知會兄弟一聲。總之切切不可放鬆,勞煩趙兄了。”吳徵心中大定。

看來此前對於憂無患去天澤宮自有其目的,而不是因為吳徵的推測沒有出現偏差。玉蘢煙説出他想要的答案之後就失去了價值不再關注,扔在天澤宮裏任她自生自滅,如此一來,局勢依然可以穩定一段時。可玉妃拼了命掩蓋的秘密又是什麼?

“説哪裏話來?”趙立不滿地繃起臉,又低聲道:“燕國來的薛文傑言辭鋒利刁鑽,陛下對他十分不喜。依小弟看,要擺這人十有八九要落到吳兄身上。可得小心在意些。”

“唉…”吳徵攤手搖頭,無奈道:“倒黴,滿朝文武都吵不過他,我能有什麼辦法?陛下真要下了旨意,我就把他晾在驛館裏,等他氣焰沒了再説。”征戰剛回事務頗多,進了御書房等了個把時辰,午休完畢的秦皇才到來,直到掌起燈火,秦皇終於困頓得支持不住,打發近臣們回去休息。其間對戰事的詳細説明不一而足。

吳徵舒了一口氣,臨走時又被秦皇叫住:“吳愛卿,燕國來了使臣在驛館裏等待,朕近無閒暇召見他,你先代朕去見見他,若有要事再來上奏。”

“啊?”吳徵苦着臉道:“微臣遵旨。只是…唉…”

“有什麼直説吧,朕累了。”

“是。薛文傑當世名極善機辯,巧舌如簧,微臣恐辯不過他給秦國上下蒙羞。且微臣要隨侍陛下左右,實在不出功夫去見他。”吳徵撓着頭訥訥道,這事兒能推就推了啊。

“呵呵,極善機辯,巧舌如簧?這説的是你吧?”秦皇調笑兩句,閉目又冷聲道:“你説的也有幾分道理。若是吃了虧朕當然要唯你是問!還有什麼,一起説!”

“辯是辯他不過,逞口舌之利也落了下乘,難顯我大秦威風。微臣有些更好看的方法,只是初期恐有礙觀瞻,還請陛下恩准微臣使些手段。”吳徵低着頭抱拳羞澀道,這一回真是心裏話,耍嘴皮子本是他的特長,現在碰到個大行家估計他不過,只好揚長避短了。

“好啊,朕準了!明起你暫不需隨侍左右,一一奏即可,事了再回。薛文傑在朕的朝堂誇誇其談,頗多巧言令強詞奪理,朕正要給他點顏看看!你自去做。”

“微臣謝陛下天恩。”

“屠衝,吳愛卿處若有疑難,你空幫他一把,回宮吧。這人,連謝恩怎地都説得比人好聽?呵呵…”跪送了秦皇,近臣們才朝着吳徵奚落地笑起來,年輕人思維跳,正好去對付耍嘴皮子的專家,吳徵被笑得有些不好意思。

朝堂辯,大秦吃了虧人人憋了一口火氣。吳徵要出頭,還低調地誇下了海口,近臣們等着看好戲,心中對他十分親善。胡浩不客氣地在他後腦勺一拍,怪聲怪氣道:“吳侍郎這一回又要耍賤,嘿嘿,諸君看他是否還是福星高照,馬到功成啊?”

“劍法不知道怎麼樣,賤法嘛,嘖嘖,本官甘拜下風!”霍永寧哈哈大笑,手指點着吳徵道:“不贏薛文傑,陛下都不准你回宮,你自己小心應付着!老小子嘴皮子是真利落,本官想起就氣不打一處來。”

“本官也是。”胡浩一攤手,招呼吳徵一同離去,嘴上不饒人道:“掙不回這口氣,不僅陛下放不過你,本官還要讓你師姑去執行門規!”

“我…下官遵命!”吳徵不住搖頭。近臣們他的官職不大不小,有些議郎,侍御史官位還不如他。

可是資歷個個比他老得多,一肚子牢騷話還真不敢發作出來…回了仍亮着燈火的吳府,吳徵先大筆一揮手書一封,喚來馮管家道:“明起閉門謝客,任誰來都説本官害了病正在靜養,一律不見。

天明瞭你把信送到驛館給燕國使臣中書侍郎薛文傑,就説本官奉聖命與他接洽,不過近需靜養不便去拜會。言辭恭敬些,幫本官陪些不是,把信送到就成。”

“真落到你頭上了?”祝雅瞳頗有幸災樂禍之意,玩味的笑眼裏又隱含幾分期待。

“可不是嘛,臨走才接了旨意,我還以為躲過去了呢。”吳徵咕咚咕咚灌了兩大杯茶水,才提箸用膳。

“辯才嘛,我看你是難以辨他得過,這回又打的什麼鬼主意?”吳徵見陸菲嫣,冷月玦都看着他,顯然十分期待,趕緊嚥下口中飯菜道:“不能跟他辨那麼多。只能揚長避短,難住他就行。”

“薛文傑可是當世大才,學貫古今,你能難得住?”祝雅瞳蹙着秀眉表示十分不信,不想吳徵選了這麼個笨方法。

“能,別的不好説。但是論所學之雜,當世還真沒有幾人能比得上我!”吳徵起了膛,在心愛的女人面前能大大一把臉,可比朝堂上的百官讚頌還要快多了。

“身心期待!”祝雅瞳展顏一笑,又道:“近又不用去上朝了?正巧,我們去討要錦蘭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