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閲讀166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道休沒休息,“師父説先去看看橋,咱們再休息!”立安港的大雨沒停,雨勢小了許多。
工程師們撐着傘,穿着雨衣走出辦事處,直奔不遠處的跨海大橋。
漆黑的天空,變回來滂沱暴雨後的灰濛濛。
好在台風中心離開了立安港,足夠他們懷着忐忑動的心情,好好檢查超強颱風後的橋樑。
橋面留下了淤積的泥沙,工程作業船的甲板上也滿是泥濘。
清掃工作和檢測工作同時進行。
再大的風,也擋不住一羣焦急的人,扛起儀器設備、穿上安全防護,走上跨海大橋。
翁承先站在跨海大橋前的工地上,等候着前方檢測人員的彙報。
律風站在他身邊,見他拿着對講機,走進了高壓水槍沖刷後的高速公路橋面。
濕褐泥土,仍存留在縫隙裏,他抬手一抹,手掌裏盡是淺淺的海底泥沙。
對講機傳來無數“檢查完畢”
“沒有故障”的聲音。
翁承先愣愣站在原地,與跨海大橋共同矗立。
整整五個小時的緊急檢查,證實了南海隧道跨海大橋、人工島、寶島區域沒有一分一毫移位,更沒有任何的損傷。
正如丁鴻達在新聞直播裏傳來的畫面那樣——南海隧道面對颱風狂,無所畏懼。
檢查完畢之後,所有人站在跨海大橋前端,聆聽翁總工的講話。
他拿着話筒,站在雨中,謝所有建設南海隧道的同事們、朋友們的幫助,也謝全國人民的關注。
新聞電視台的記者,正在將這一幕報平安、壯士氣的講話,記錄在攝像機裏。
“利蘇,是南海隧道建設過程中遭遇的第一個超強颱風,當然,它不會是最後一個。從今以後,我們依然要建好橋、守好橋,完成、完成南海隧道的後續建設……”翁承先説着説着,忽然哽咽起來。
他擦着眼淚,幾乎沒法繼續説下去。
老人家紅了眼眶,就很難平復情緒。
瞿飛趕緊上前一步,接過了師父的話,“接下來,我們要打起神,做好準備,為南海隧道的建設團結一致、開拓進取!”記者的採訪還會繼續,瞿飛留了下來,律風則是陪着翁承先回到室內。
翁承先接過律風遞來的紙巾,難為情地搖了搖頭,説:“年紀大了,多愁善。”
“以前我們沒有這麼好的橋,更沒有這麼好的設備。現在你看,再大的颱風,我們都扛過去了。我心裏啊……”他嘆息一聲,擺擺手,“我心裏高興。”
“剛才我見到橋上留下來的那些泥印子,就覺得好像是他們乘着波濤而來,親自檢驗了跨海大橋,伸手摸下的痕跡。”翁承先仍有淚水過後的哽咽,“橋沒事,橋很好。我啊,高興。”他沒有説他們是誰,只是拿出了工程安排,紅着眼眶仔細謀劃後續的進度。
可是律風心中,隱隱覺得自己知道“他們”是誰。
他們是那位素未謀面,執着了南海隧道一生的上任總工。
是96年大台風吹垮橋樑時,與翁承先同樣年輕,卻犧牲了的橋樑前輩。
還是千千萬萬,為了中國橋樑奉獻了一生,也沒有等到南海隧道建成的人們。
狂嘯而過的颱風,好像“他們”大笑歸來的聲響。
他們的靈魂裹挾在穿橋拍岸的白裏,波濤如山,磅礴宣告:我們見到了,橋,修得很好!
第54章讓他們瞧瞧颱風過去半天,南海隧道宣佈完好無損。
颱風過去一天,受災省市完成了緊急救援。
颱風過去兩天,立安港撥雲見,天氣晴好。
南海隧道建設團隊,終於可以放心輪休,一羣颱風前後連軸轉的工程師、建設者,得到翁承先許可,先行休息。
橋樑沒有受損,他們被颱風驚擾的心情變得輕鬆愉快。
律風滿腦子睡覺,走在洪水泥濘、高壓水槍沖洗的街道,都渾渾噩噩的。
他還是太不能熬了。
律風想起瞿飛活蹦亂跳的樣子,慨這人不愧是一米九的大體型,熬夜的能量都比其他人充足。
臨近中午,殷以喬站在綜合區建設工地,收到了一條消息——回來了,我睡覺。
簡短得透着疲憊,看得殷以喬無奈一笑。
餘工跟殷以喬搭檔幾個月,還沒見過他這麼温柔的表情。
他手上拿着要遞過去的表格一愣,直到殷以喬收好手機,恢復平時一臉冷漠英模樣,才回過神來。
“殷先生,您看看,這是這次颱風受損的部分,我都做好統計了。”綜合旅遊區的建設,並未受到什麼嚴重影響。
主要是因為餘工是本地人,常年台風暴雨折騰出來的老建築,殷以喬做防颱加固,很多東西不清楚,他都能做得極為迅速。
只可惜,移植過來的小樹苗沒法救了。
時間緊迫,也只能來得及把樹苗固定上防風鏈,最後他和餘工檢查現場,樹苗折斷的折斷,只剩下一地狼藉。
幸好,殘枝沒有飛出去砸物傷人,工地也沒有什麼嚴重損害。
殷以喬清點了破損扭曲的鋼管架子,重新核實了採購物品簽了字。
“這兩天辛苦餘工了。颱風過後都不容易,等大家場地清理完畢,該休息就休息,有老家受了災的,可以批假回去救災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