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5章不虧就是大賺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是肯定沒回!
無論是零售行業,還是商業地產,三年之間,想讓資金全部迴的可能不大。
那到了那時候,遠方還有其他債務,可能一次到期的欠款就有三四千億。
這時候,遠方能承受住嗎?
還有,南方這邊哪怕按照李總您説的,300億也夠了,您又説融資3000億,顯然還有別的計劃。
而這些計劃,是能快速回籠資金的業務,還是同樣用於零售和物業方面?
如果是,那我剛剛説的話就成了事實,三年後,幾千億的款子到賬,哪怕遠方成了萬億集團,數千億資金也足以瞬間擊潰我們!”陳説完,袁成道也點頭道:“這一點,李總的確需要考慮。
錢都花出去了,哪有那麼容易迴。
所以,就算要投資,就算要融資,我覺得也要分分期,不能一下子給我們揹負這麼大的壓力和重擔。
以半年為期,逐步進行,這樣才不會對我們造成巨大的壓力。
您説現在不以盈利為主,那就算維持收支平衡,集團每年在投資的情況下,也不會再有盈餘。
三年後,集團拿不出這麼多錢。
而一旦拿不出這麼多錢,在遭受幾千億欠款的衝擊下,哪怕我們的固定資產突破萬億,也有很大可能被衝擊垮塌。”這時候,大家其實討論的不是目前的事了。
而是三年後怎麼辦?
李東有些東西説的沒錯,現在借錢,大筆投資,是可以衝擊垮一些企業,是可以增加遠方的實力和競爭力。
包括貨款的問題,遠方也可以大量增加動用的份額。
關鍵是,三年後呢?
三年後,幾千億的款子到賬,遠方固定資產多又能如何?
同時拍賣出去,還是同時抵押出去?
要是拍賣,那三年的功夫白花了,而且這麼大量的拍賣,肯定會遭受無數質疑和衝擊,這顯然是不行的。
而抵押的話,就如陳説的,就算有機構接盤了。
可這樣一來,也陷入了循環當中,遠方以後每年都得為銀行和金融機構打工。
透支未來的潛力,短暫的做大,在眾人看來,這都不是長遠之道。
陳和袁成道都這麼説,李東卻是不以為然道:“三年後的情況,三年後再説。
何況,三年後,3000億資金真的就多?
商城和零售業務,一旦在三年後,比現在多增加萬億的業績,3000億從這方面挪用出來問題也不大…”
“增加萬億!”所有人失聲,你們家的萬億這麼容易?
就在前不久,7月份,李東給遠方定下了新目標,全年營收達到
*****
,c2c業績達到800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