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借陽壽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胡瑜朝許欣腦門拍了一記説道:“趕緊眯會兒,到家了喊你,九點我們就要到侯斌那兒,你少唧歪了!”到家後,許欣也顧不得洗漱,直接就爬上牀睡沉了,反正他休三天年假,不用去上班。
正是好眠的時候,又被胡瑜給扯了起來,怕他不醒,直接在他頭上紮了一針,於是,雖然他又累又困,卻很神,一點也睡不着!
侯斌在市圖書館門口等着他們,見面時侯斌立即説道:“吳明遠他們家…”胡瑜手勢制止了他的話,説道:“先上車再説!”侯斌坐到了副駕位上,對胡瑜説道:“本來張亦恩也想一起的,但他急肺炎昨天住院了,剛才還發短信來説昨天半夜醫院停了會兒電。”許欣聽到這裏,忍不住問道:“張亦恩住院是在市二醫院嗎?”
“是啊!”侯斌驚奇地轉過頭問道:“你是怎麼知道的啊?”
“呵呵,碰巧知道,那邊的院長是我爺爺的學生。”胡瑜跟侯斌説完這話就狠狠回頭瞪了許欣一眼,得許欣身子一滯,想説的話到嘴邊都給嚇忘了。
侯斌見到了兩人的互動,只作不知。
“我們去哪兒見吳明遠?”胡瑜一邊往前開一邊問道。
“在南門口,您知道嗎?南門口吳家巷65號,他家老宅就在那兒,聽説是明末的房子,老值錢了,今天他就在家裏等我們。”看起來,侯斌雖然長相白淨斯文,實際卻屬於那種健談開朗型的大男孩。
胡瑜説聲知道了,便繼續往前開,侯斌見胡瑜不開腔,就試着問道:“胡師兄,有關明遠家的事,我要不要先告訴你呢?”
“發生事情的時候,你在現場嗎?”胡瑜問道。
“那倒沒有,不過,後面有有幫忙料理了一下。只是事情發生以後看到的現場,估且這麼説吧,象是那種被施咒的一樣!”侯斌咬着拇指的手指甲説道。
“被施咒?”胡瑜皺了皺眉,不是説他不相信詛咒,而是覺得以吳明遠那樣的人,很難結識一些懂得下咒的人吧,他算是一個比較儒雅的大學生。
到了南門口,巷子很窄,本進不了吳家巷,由侯斌引路,停到了吳家祠堂的側門拐角,停好車,關上車門的瞬間,胡瑜覺祠堂裏有道目光向他。
胡瑜鋭地抬頭,祠堂如今是個老年活動中心,裏面有幾桌老年人在打麻將、下象棋、打撲克等等,沒能捕捉到那道目光,胡瑜定了定神,對侯斌説道:“我們過去吧!”侯斌帶着胡瑜三繞兩繞就到了吳明遠家的老宅,此時大宅子裏坐着很多人,每個人的表情都很嚴肅,吳明遠正襟危坐,覺他身上透着濃濃的憂慮。
看來的確是他家出什麼事了。
“明遠,胡師兄來了!”侯斌三步並兩步跑到吳明遠跟前説道。
吳明遠眼睛一亮,站起了身,胡瑜一見他的氣暗沉,眉宇前有青暗之氣,一定是遇到了什麼不乾淨的東西。
“找個清靜的地方,把發生的事情一五一十都告訴我!”胡瑜低聲説出了自己的要求。
吳明遠也顧不得向大家介紹胡瑜,直接把他拉到了自己的房間,他的房子在這座舊宅子裏十分特別,因為是磚砌的,老宅卻是木頭建成。
“這是我小時候住過的地方,離那邊遠,一般不會有人走過來,因為到我這裏,要經過一個佛堂,那裏看起來很幽暗,以前總是拿來做辦喪事的地方。”吳明遠把眾人帶進房間,就合上了門。
胡瑜看着牀上未疊的被子皺了皺眉,吳明遠立即把被子推到牀最裏面,不好意思地説道:“我這兒亂的,胡師兄多多包涵。”許欣則覺得跟他差不多,都是不會收揀的人。
吳明遠示意侯斌自便,他自己拖過一個凳子坐下,對胡瑜説道:“事情要從前兩天我過九十歲生説起。”
“我爺去世得很早,我一個人很辛苦地撫養我四個伯父還有我爸,都知道我不容易,所以我伯父還有我爸他們都很孝順她。”
“也就是她九十歲生那天,我們在家給她辦了宴席,我在席間突然問我伯父和我爸,説是誰肯借她幾年陽壽?當時沒有人回答,我想是因為大家都不明白借陽壽是怎麼個意思,就這樣,我在酒席上大罵兒子們不孝,還説都是兒媳們把兒子拐帶壞了什麼的。”胡瑜接過話頭説道:“你以前有説過借壽之類的話嗎?”吳明遠仔細想了想,説道:“小時候聽説過,她説她最多能活到九十一歲,到那時候,她要問兒子借壽,然後,用陰壽來還給他。”胡瑜表示明白地點了點頭,復又問道:“你是什麼出身?比方説她的祖上是些什麼?”吳明遠笑道:“我是德昌人,一輩子都在德昌,只是前些年身體好的時候,去過北京和西安旅遊過,那也是伯父們讓她去的。”忽然想起什麼似的説道:“某一次,我對我説,她的是位法力高強的巫女,好象還是什麼門的聖女,因為在外頭找了男人,所以逃了出來。”
“聖女?”這次輪到胡瑜吃驚了,應該説,他以前沒有想到過這個詞就這麼出現在他的面前,能被稱為聖女的,應該是一些藏有不傳之秘的門派,聖女是為了繼承一些門派中指定的功法或者其他遺產而存在的職位。
“那有什麼文獻或者秘法留下來過嗎?”胡瑜問道。
吳明遠搖了搖頭,突然睜大眼睛説道:“我想起來了,以前我説,借壽只能是上一代問下一代借,不能隔代借,她有這麼多兒子,隨便借一個人的就好了,聽説要施法,還是個不外傳的功法,具體的,我也不知道。”胡瑜摸了摸下巴,眉頭又習慣皺了起來:“如果你有功法的話,宅院裏的那些人又是來幹嘛的?”吳明遠長嘆口氣,答道:“那是因為我説要讓他們做鑑證,她一定要在五個兒子中間選擇一個借壽,要借十年!被借的那個人,就會短命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