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湘湖異戰錄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第1節橫空冒出來個土財主早在蔡鍔舉旗反袁之際,貴州護軍使劉顯世的外甥、黨人王文華就積極響應,貴州南明學校校長張彭年積極遊説,護國軍戴戡部入貴陽,共商討袁事宜。
在會上戴戡表示,雖然護國軍具有道義資源,但勢力明擺着弱小,蔡鍔去打四川,李烈鈞去打廣西,唐繼堯獨守雲南,處於四面受敵的狀態。按説那李烈鈞乃黨人中的成名英雄,是最能打的,可他老兄不知犯了什麼乎勁,説是在廣南遇到了一個大財主,名叫李文富,李文富率全家老小及佃户,打得李烈鈞藏書網狼狽不堪。
有沒有搞錯?李烈鈞可是名將啊,怎麼會被一個土財主暴打呢?這事兒不會是真的吧?
是真的!
據説那土財主擊敗李烈鈞後,大驚,曰:有沒有搞錯,現在我才清楚,原來我大財主李文富才是天下名將啊。那什麼,我乾脆帶着佃户直接去雲南,把蔡鍔和唐繼堯統統逮起來算了。
有分教:名將遭遇土財主,打仗這事真叫苦。東家佃户入雲南,土匪一股又一股。話説土財主李文富徑入雲南,這廝硬是有一套,不知從什麼地方搞來大批量土匪藏書網,一窩蜂地搗亂,大搞四面開花八面爆炸,得個唐繼堯叫苦不迭,疲於奔命。
戴戡所説的李文富,史上實有其人,但你不會在正經的戰史上查到他的名字,因為他不屬於正規作戰系列,完全是憑空冒出來的,給護國軍添堵。
李文富是廣南縣人,龍潭鄉百姓基本上種的全都是他家的地,都是他家的佃户。當時護國軍兩個梯團,佔據了廣南縣城,這可惹火了李文富,就上前挑釁。事後黨人責怪説,這事兒全都怪唐繼堯,你看看他給護國軍第二軍配備的武器,曼力夏、瑟、九子、銅炮槍,清一單響。這些單響還算好的,唐繼堯還搞了很多上古時代的戈、矛、叉等冷兵器,讓護國軍第二軍扛着上路,你説這仗怎麼打啊,護國軍的戰鬥力跟人家土財主李文富相比,明顯處於劣勢。
正規軍的裝備,還不如一個土財主,這事兒是有點兒懸。
還有更懸的呢,雲南這邊被個土財主李文富折騰得暈頭轉向,導致空門大開,北洋第六鎮馬繼曾部,正取路湘西,直撲雲南。如果讓馬繼曾得了手,這仗大家也不要打了,趕緊投降的投降,跑路的跑路吧。
王文華聽了戴戡的介紹,大喜,就主動請纓道:土財主李文富我管不了,也不想管,讓唐繼堯心去吧。我看你把這個馬繼曾給我吧,我有把握將其斬於馬下。
戴戡嚇了一跳:別,可別,王文華,你只是個書生,不曉得兵兇戰危,更不知道馬繼曾的厲害。你可知馬繼曾何許人也?他是戰場上滾出來的,二次革命時馬繼曾還只是北洋第六鎮李純手下的一個旅長,因為打李烈鈞打得狠,所以升任師長。傳説此人最善於臨陣發明作戰技術,而且任何招數,他只用一次,下一次絕不重樣。總之是其人用兵,羚羊掛角,無跡可尋。他是袁世凱最看重的戰將,不説別的,單説袁世凱的親衞軍唐天喜,都隸於馬繼曾的部下,可知袁世凱對此人的期望有多高。
王文華聽了,頓時動起來:我要打,我要打這個馬繼曾,聽你説這人如此厲害,我更忍不住要打了。
戴戡急了:你想打馬繼曾?如何一個打法?
王文華貼在戴戡耳邊,悄聲説了幾句話。就見戴戡喜形於:妙計,果然是妙計,那湘西的馬繼曾,就給你了!
第2節規則重於輸贏黨人王文華,引黔軍入湘西,取北洋名將馬繼曾之命,時在1916年1月31。
然則,王文華只是一介書生,何以有如此把握?
王文華用了一記狠招:不宣而戰!
戰爭這東西,是政治的極端手段,是在某些極端情況之下發生的,道理實在説不清楚,説不清楚乾脆就不説了,大家拔刀子相互狠戳一氣,你戳死對手,就不用再費舌講道理。對手戳死你,結果也一樣。總之戰爭不是目的,只是萬不得已之下的無奈選擇。
戰場上的軍人,是最明白這個道理的,都知道輸贏並不重要,不見得贏家就有道理,也不見得輸家就肯定沒理。是輸是贏,講求的是軍事戰術,與是非毫無關係。所以軍人追求的不是贏,説過了,你贏了也未必正確,有必要贏嗎?
既然軍人不追求贏,那該追求什麼?難道還能追求輸光光不成?
追求輸也不對,軍人追求的,是榮譽與尊嚴。輸贏是沒得關係的,老天爺才知道道理到底在哪一邊,軍人不為這事兒承擔責任。軍人追求的是一種規範公正的戰爭規則,這個規則要求每個軍人都要做到堂堂正正,光明磊落。結果並不重要,而在向結果推進過程中的規則,才是最重要的。
公開公正的遊戲規則,是一個社會良運行的必要條件。社會越公正,人們的生存成本越低,因為一切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活起來有滋有味,如魚得水。而一個不守規矩的社會,是最讓人痛苦的社會,因為所有人都不守規矩,就意味着這個社會沒有規矩。沒有規矩的社會比地獄還要可怕,它加大了人的生存成本,讓人的幸福指數直線下跌,痛苦指數不斷攀升。
所以,軍人所追求的,是一個有利於未來、公開公正的社會法則。這個目標一旦喪失,軍人就異化為弱強食的暴力工具。暴力工具是沒有尊嚴與榮譽的,沒有榮譽的軍隊已經不再是軍人,他們的目標只是贏,而贏的最好方式是挑選手無寸鐵的百姓作為對手,這時候整個社會就淪陷了,而開端,卻只是一個戰爭規則的改變。
總而言之,軍人若是追求堂堂正正的戰爭,宣戰是必不可少的。不宣而戰,打對手一個冷不防,這就是以贏為目標,而不是以公正的社會規則為目標。結局可能是你贏了,但你卻藏書網贏來了一個連你都覺到恐懼的可怕世界。
再退一步説,戰爭也有一個極端的態勢,那就是體育競技。是規則重要,還是輸贏重要,這個問題在體育競技中體現得最鮮明。如果有哪位運動員認為輸贏比規則更重要,一上場就先一刀子捅了對手,他倒是贏了,可整個運動就都輸了。
正因為體育競技不重輸贏重規則,所以才獲得了較強的生命力。同樣道理,一個重視規則的社會,生命力必然強大,而一個只重結果的社會,發展下去就有點兒不靠譜。
但這個道理,跟王文華是説不通九九藏書網的。他此來就是取馬繼曾之命的,你非跟他掰扯什麼輸贏不重要,怎麼可能不重要?不搞死馬繼曾,洪憲皇帝袁世凱的基,就深蒂固,不可撼動了。
當然,我們也可以再繼續抬槓,説袁世凱做不做皇帝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是否按規矩來,是不是…再掰扯下去,老王的槍口就奔你來了。都這節骨眼上了,你還喋喋不休,豈不是存心找揍?
閉嘴吧,大年除夕之夜,北洋兵正沉浸在歡慶節的喜悦中,王文華部開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