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世相兩張皮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第1節人世間充滿變數1916年1月25,蔡鍔率軍抵貴州,發電報給貴州護軍使劉顯世,命令其立即起兵。
説起這劉顯世來,他本是貴州一個土財主,家資豪富。適逢晚清亂世,就率領家族子弟辦團練,以維護鄉里。同時把子弟中最優秀的,都送出去學習。這一學可就亂了套,劉顯世的外甥王伯羣,把自己學成了君憲派,成為了國會議員。而劉顯世另一個外甥王文華更狠,把自己學成了革命黨。
王文華學成歸來,強烈要求執掌兵權。於劉顯世而言,雖説王文華是革命黨,可終究是自己的外甥,軍權不給外甥還給誰?只能給他。
此後的貴州,就出現了一個奇怪的局面,君憲九九藏書網派是劉顯世家的人,革命黨也是劉顯世家的人,每臨討論國家大事,家裏的飯桌上必然是廝打成一團。劉顯世勸了這個勸那個,把自己累得半死。
再之後辛亥革命,貴州君憲派與革命黨雙方攜手,宣佈了貴州獨立的好消息。剛剛唸完宣言,就聽得炮聲隆隆,原來是雲南地方太小,擱不下蔡鍔和唐繼堯兩個大人物,於是唐繼堯就乾脆來貴州跑馬佔地來了。
唐繼堯入主貴州,搶了大都督之位,隨即大開殺戒。
有關這一段歷史,劉立勤、張明金兩人合編了本《中華民國曆史上的20大派系軍閥》,此書名字超長,在書中這樣寫道:…這時,貴州九九藏書網已響應武昌起義,併成立了軍政府。蔡鍔立即命令唐停止進軍,回兵增援入川滇軍,準備進攻湖北。但唐繼堯在貴州立憲派的挑動下,突襲貴陽,對不為己用的官兵,實行大屠殺,至今民間稱螺絲山麓為萬人坑。唐在血腥鎮壓的基礎上,當上了貴州都督。他在雲南辛亥起義中,確屬有功,但在援黔中實行大屠殺,卻創下了民國史上武力奪取鄰省的惡劣先例。
在這裏,文中所提到的,挑撥唐繼堯突襲貴陽的立憲派,實際上就是劉顯世這一家活寶。但為什麼書中不説他們的名字呢?
這是因為,劉顯世一家稍過一會兒,就要在書中後面冒出來,冒出來時全都是正面形象,讓寫書的人神經短路,不知道該咋個寫法,才能讓自己情緒穩定。
導致史書中躲躲閃閃、閃爍其詞的因由,就在於史觀的錯亂。史觀唯有人的表述,才能夠完整地表述一個活生生的人,而任何非人的指標或定義,都把歷史人物片面化了。這種片面化的描述,不僅表現在劉顯世一家人身上,也表現在唐繼堯身上。
比如説,唐繼堯血塗黔省,造成螺絲山萬人坑之事,唐家後人唐筱蓂就不停地在跟大家解釋:…貴州匪亂,派人來滇求援,先君即奉命將北伐的軍隊帶去先平黔亂。在一次剿匪戰役中,俘獲了千餘名土匪,一齊集九九藏書中在貴陽近郊的螺絲山下。有人主張用機槍一齊殺,但先君認為太過殘忍,而且以力壓制,終非善策。即在千餘名俘匪中,挑選面貌兇惡,情橫暴的幾十人,以殺雞儆猴的意思,把他們正法了。這種不濫施威的作法,深為黔省人士所讚許。故當黔亂平定之後,黔人就一致挽留先君在黔處理善後。(《民國軍閥》)唐家人在這裏解釋説:唐繼堯血塗黔省,製造萬人坑慘案,只是個美麗的傳説。實際情況是這個樣子的。為了證明唐繼堯並非濫殺之人,唐家人還説了這樣一件事:雲南響應辛亥革命後,唐繼堯擔任了攻取制台衙門的任務,衝鋒時衙門裏突藏書網然機關槍狂掃,幸虧有個衞兵一下子將唐繼堯推倒在地,否則必死無疑。事隔多年,唐繼堯忽發懷古之幽思,召集了一幫子辛亥老人,於家中宴席,評説自己生平最險之事,唐繼堯所説的,就是這件事。
當時在座的,有個鄉長徐採臣,他望着唐繼堯,猶豫了再猶豫,終於大聲説:不好意思,我就把實話跟你説了吧,那天在制台衙門裏,用機關槍向你掃的,正是我。
唐繼堯聽了,呆怔半晌,曰:人世間的因緣變幻,竟是如此不可知。
唐繼堯的嘆,道破了人類社會的普遍規律:未來是不可知的,充滿了變數。今天的你,永遠也不知道,會在明天干出些什麼來。
第2節千萬不要得罪校長總之,唐繼堯之為人也,有可能並不像某些書中所描寫的那樣不堪。但無論如何,他搶了貴州大都督之位,這勢必讓貴州當地的政治勢力,大為不滿。
起初,告狀的書信如雪片般,飛往武昌黎元洪處,但黎元洪陷入北洋鐵圍之中,問題無法解決是必然的。
然後,告狀的書信又半道上掉了頭,嘩啦啦飛往南京臨時政府孫文處,但孫文也沒能力解決這個怪問題,於是問題繼續懸而不決。
終於輪到了袁世凱擺佈天下,這廝端的有手段,他將蔡鍔調入北京重用藏書網,讓唐繼堯回去做雲南大都督。再由唐繼堯推薦一個貴州的政治勢力,掌控黔省。
唐繼堯推薦的人,就是劉顯世。
當時袁世凱一看劉顯世這個人,嗯,這個人行不行啊,好像不太行啊,要不咱們把這個劉顯世降級使用吧…袁世凱任命劉顯世為貴州護軍使,這就算和劉家結了仇。
任命劉顯世為護軍使,怎麼還會結仇呢?
這是因為,全國各省執掌兵權的人物,都任命為將軍,比如陳宦就是四川將軍,張作霖是奉天將軍。而劉顯世偏偏比所藏書網有將軍矮一頭,你想他心裏能不憋火嗎?
得罪劉顯世也就算了,偏偏袁世凱犯了糊塗,又得罪了一個絕對不可以得罪的人。
這人是誰呢?他就是貴州南明學校校長張彭年先生。
事實上,正是這個張彭年,他一個人主導了貴州全省的政局,導致了黔省轉入護國軍陣營,從而讓袁世凱吃了一個大虧。
可張彭年只是一個校長,又怎麼會有這麼大本事呢?
實際上,校長只是張彭年身份之一,此前他還有一個身份,貴州省議會議長。這個身份牛氣啊,讓張校九九藏書網長好不風光,忽如一夜噩夢來,一樹梨花壓海棠,那袁世凱為了當皇帝,取消了各省議會,張議長忽悠一下子,由政界顯達人士,淪為教育口清貧人物,這讓張校長如何不怒火攻心?
卻説張校長被解除議長之職,矢志要擺平袁世凱,而此時貴州護軍使劉顯世家飯桌上,正吵成一團。當時飯桌上吃飯的人有:護軍使劉顯世、外甥王文華以及劉顯世的堂兄劉顯潛。
王文華首先拿起飯碗,火速撥拉兩口,説:袁世凱倒行逆施,開帝制的倒車,讓我們的共和革命九九藏書,付之一炬,這豈可容忍?我們應當立即起兵,與蔡鍔聯手,北上徑取兩湖,以定天下。
劉顯潛急忙拿起飯碗,也連吃幾口,説:差矣,你個小外甥又缺心眼了,袁世凱那是何許人也?中國第一人,你我這等人在袁世凱面前,不過是一介草莽,為了劉家命所計,為了黔省百姓安危所計,我們必須立即出兵,擊退蔡鍔,否則北洋大軍一到,咱們劉家就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