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大崩盤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實際上,蔡鍔起兵也是這個道理。蔡鍔可沒指望着雲南槍聲一響,袁世凱的洪憲王朝就崩盤。蔡鍔希望的是,他要讓袁世凱知道,他的帝制之路可不是那麼容易的。而且,兵火既起,列強也會干涉,明確反對袁世凱稱帝,這樣就避免了中國再倒退回帝制時代的可能。
這件事,蔡鍔也曾經和黎元洪商量過。
第3節大肥仔有大氣節蔡鍔在逃離北京之前,曾去拜訪黎元洪,問:老黎啊,你對袁世凱稱帝,到底是個什麼態度啊?
黎元洪道:這還用問嗎?我是堅決反對的。
蔡鍔道:可我沒聽到你吭一聲啊。
黎元洪道:我不吭聲,那是沒得法子啊。你看現在的報紙,如果你説反對帝制,人家本不給你登,就算登出來,也是硬説你支持帝制,讓你更加説不清楚。
蔡鍔道:這麼説,我們就剩下最後一條——武力反對了?
黎元洪道:武力反對,怕更是不成,你和我一樣,都是關在人家籠子裏的鳥,你飛都飛不出去啊。
蔡鍔道:這你放心,我現在已經有辦法了,你等我離開北京40天,保證給你一個驚喜。
蔡鍔走了,黎元洪就憨憨地坐在東廠衚衕的家裏,等着好消息。
好消息果然來了。袁世凱登基,第一道命令,就是冊封黎肥仔為武義親王。
“武義親王”這個封號,是有講究的,暗含了武昌首義之意。袁世凱可能是這樣考慮的,只要你肥仔不否認自己在武昌首義中的歷史作用,這個封號你就沒法子拒絕。
1915年12月15,北京城中,萬人空巷,人民羣眾扶老攜幼,拖兒帶女,浩浩蕩蕩湧向了東廠衚衕。南起東安市場,北至朝陽門大街,東至隆福寺,西至皇城,密密麻麻是不計其數的人頭在湧動。無數花白鬍子的老人,泣不成聲,語音哽咽道:頭上花枝照酒卮,酒卮中有好花枝。身經兩世太平,太平天子再登基。皇上啊,你可算是回來了,自打沒了皇帝,我這心裏啊,總是空落落的。
一隊文武官員,在國務卿陸徵祥的率領下,神肅穆,艱難困苦地穿越人山人海,抵達黎元洪門前:恭喜親王大人,賀喜親王大人。
門開了,肥仔黎元洪笑眯眯地出現在門口,往旁邊一指:小陸,那邊有個糞坑,裏邊的屎正熱乎着,你快點兒一頭扎進去,保證沒人跟你搶。
陸徵祥:…親王大人,何出此言啊?
黎元洪正道:某家乃湖北人氏,出身農耕之家,自幼矢志報國。甲午年更曾與本人決戰於黃海之上,僥倖殘存,仍未失報國之願。轉道湖北,訓練新軍,從未一想到有家,一心只圖報國,辛亥年武昌兵起,某家被革命黨人以刃相迫,迫某家宣誓效忠“中華民國”效忠中國人民。利刃相迫是真,然某家的誓言,也是真的。夫唯有“中華民國”唯有中國人民,才是某家甘效犬馬、死而後已的真正主人。
於眾人目瞪口呆中,黎元洪繼續説:大總統雖明令發表,但鄙人絕不敢接受,斷不敢冒領崇封,致生無以對國民,死無以對先烈。各位致賀,實愧不敢當。(杜和《北洋軍閥史料選輯》)黎元洪這個態度,出乎所有人之意料。雖然許多人心裏並不贊同恢復帝制,可誰也不敢冒掉腦殼之危險,公開表態。黎肥仔獨居東廠衚衕,連衞兵都是袁世凱派來的北洋人馬,這種情況下他公然拒絕,那得需要多麼大的勇氣?
百官怏怏而退,民眾更加詫異莫名,繼續圍着黎元洪的家,平心靜氣,等聖上大怒,派御林軍來把黎元洪抄家殺頭。
等啊等,等啊等,沒等來御林軍,卻等來一個裁縫,來給黎元洪量尺寸定製親王制服。結果是理所當然的,裁縫被攆了出去。
到了這一步,守護黎元洪的護兵衞隊全都看不下去了,蜂擁着衝到黎元洪門前,破口大罵:黎元洪,死胖子,你個不識好歹的王八蛋!皇上是瞧得起你,才御封你為親王的。這是多大的恩德,你他媽的不説快點兒磕頭謝恩,竟然敢拒封,你以為你是個什麼東西?快給老子滾出來,讓老子一刀宰了你。
房門開了,黎肥仔以他歷史的憨笑,獨對門外鼓譟大罵的衞兵們:你砍,你過來砍。我黎元洪既然誓言效忠民國,那就矢志不改。你們呢?你們也誓言效忠過民國吧?怎麼你們自己發過的誓,這才不幾天工夫,就猶如東風過馬耳,被你們自己忘了呢?
衞兵們氣得全都哭了,説:都是被這個民國害的,讓逆賊越發猖狂。皇上啊,你快傳旨滅了逆賊滿門吧,你聽他滿口胡言亂語,不説一句人話…
第4節臉皮留在歷史裏袁世凱首登基,第一道命令冊封黎元洪,就遭到了黎氏的斷然拒絕,這始料未及的事情,讓袁世凱頓時傻了眼。
大家都認為,黎元洪此舉,必然惹來殺身之禍。可在袁世凱的腦子裏,他卻認為自己在搞君憲,君憲體制之下,皇帝是沒什麼實際權力的,更不可能派什麼御林軍,抄誰的家滅誰的門。比如説德國皇帝家門前有個磨坊,德皇想挪一下,可那户人家抵死不移,告到法院,德皇敗訴,這個就是君憲。袁世凱未必知道這個段子,但即使他知道也沒用,因為民眾藏書網不認可。
有分教:黎肥仔獨挑帝制,袁胖子坐困愁城。大家都認為黎元洪極度危險,但唯有袁世凱,知道自己拿肥仔沒轍。
咋個辦呢?
這事兒就這麼僵持在這裏。
當此之時,忽有一人越眾而出,大叫曰:陛下,休要擔驚,少要害怕,待某家提一隊兵馬…兵馬就算了,某家有法子,讓那死肥仔接受陛下的封號。
袁世凱大喜,細看此人,正是前者破獲袁不同怪案的步兵統領、九門提督江朝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