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4章荒誕在十月上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第十四章、荒誕在十月(上)美國,哥倫比亞特區,華盛頓,白宮自從進入十月以來,隨着核爆東京的巨大成功,整個白宮上至總統,下至實習生,人人臉上的微笑都增加了許多。而在白宮外面,美國各大城市自發組織起來的,慶祝勝利的遊行、宴會和舞會更是一場接着一場,人人跳得興高采烈,喝得酩酊大醉,既是為了慶祝國家的輝煌勝利,更是為了從一場漫長的噩夢中得到解。
——真是不容易啊!整整四年的恐怖噩夢,天文數字一般的軍費開銷,數不清的人命和鮮血,海一樣的戰艦、飛機和彈藥,都好像不要錢一樣地撒在太平洋上,可是得到的卻永遠只有一份接一份的敗報。對於美國這個年輕的國家來説,這場屍山血海的殘酷戰爭,已經持續得太久太久了,偏偏又幾乎看不到勝利的曙光…議員和公眾都開始逐漸厭倦了戰爭和死亡,甚至對昔珍珠港遇襲的恥辱,也已經有些麻木了。
整個美國都充分體會到了,當年羅馬人在意大利跟漢尼拔戰鬥之時,那種看不到希望的痛苦和絕望。
幸好,在煎熬了這麼長時間之後,一份勝利的捷報,卻如同聖誕禮物般一瞬間從天而降!
折磨了美利堅人民這麼多時間的本帝國,已經就像《聖經》被上帝降下天火摧毀的罪惡城邦所多瑪和蛾摩拉一樣,在原子彈的蘑菇雲之中灰飛煙滅!那個發動了戰爭的
本天皇,也已經全家都死乾淨了!
華爾街的金融資本家們開始摩拳擦掌,興奮地計劃着如何瓜分本帝國的遺產。而那些家裏有成員服兵役的普通家庭,則是整天期盼着孩子們能夠儘快戴着勳章回家。新聞記者們紛紛動筆謳歌自由世界的偉大勝利,就算是在大西洋對岸,那道瘋狂席捲整個歐洲的紅
鐵幕,看着彷彿也沒有那麼令人
到壓抑了。
——只有極少一部分清醒和理智的人才知道,本帝國確實是受到了致命一擊,但它還沒有完全倒下!
白宮的橢圓辦公室內,杜魯門總統正站在一張攤開的太平洋戰區地圖面前,唾沫橫飛地指指點點:“…鑑於目前的戰局進展狀況,第三次努美阿海戰已經沒有必要再打,對斐濟羣島的登陸戰可以停下來了!那本就是一場多餘的戰鬥!讓陸戰一師放棄灘頭陣地,撤回到船上去,然後以最快速度橫跨太平洋,去增援哈爾西!合眾國贏得這場戰爭的關鍵不在南太平洋,而在
本帝國的本土,那片弧形列島上!”(二戰時期的美國白宮還沒有戰情室,那個防備核爆炸的地下指揮部,是肯尼迪總統搞出來的。)“…英明的決策,總統先生。哈爾西的手裏雖然有着足夠的戰艦和飛機,但地面兵力卻只有一個陸戰二師和一些零星的小部隊。我們必須給哈爾西艦隊送去更多的增援!這樣才能防止勝利從指縫間滑走。”哈里。霍普金斯特別助理伸手鼓了幾下掌,“…現在很多人都有些得意忘形了,以為馬上就能享受勝利果實。但他們都忘記了,我們並不是從正面打敗了對手,而只是用突襲的辦法,砍掉了
本帝國這頭猛獸的腦袋,它的四肢依然強健,它的爪牙也依然鋭利,即使是無意識的反抗,也足以讓我們
血。而若是磨蹭得太久,讓它長出了一個新的腦袋,並且這個新的腦袋跟舊的一樣好戰,那麼我們更是有可能會前功盡棄。”
“…前功盡棄?怎麼可能?!本的臨時政府不是已經公開宣佈向我們無條件投降了嗎?”一名被臨時喊來參加討論的新晉議員,有些不明所以地問道,“…難道他們還會再次改變態度?”
“…臨時政府的態度並不重要,關鍵是本的軍隊還沒有投降!在
本,政府管不住軍隊才是常態!”
“白宮的首席智囊”霍普金斯沉聲説道,“…哈爾西艦隊的海軍航空兵這幾天一直在對本不斷進行試探
襲擊,發現有的地方几乎沒有抵抗,有的地方卻反抗得很
烈。此外還有一大堆莫名其妙的
本人試圖跟哈爾西接觸,打聽和談條件,但卻連他們究竟代表誰都説不清楚,哈爾西也已經不知道該怎麼處理了。”
“…嗯,軍人還是專心打仗為好,這種政治上的事情本來就不該多管,看來得讓國務卿跑一趟了。”杜魯門總統再次低頭審視着本地圖,“…哈爾西艦隊的預定作戰目標完成了嗎?”
“…哈爾西將軍已經順利控制了整個千島羣島,本守島部隊的抵抗十分微弱,基本都撤到了北海道島,或者更遠的地方。但很遺憾,無論是
本海軍還是陸軍,都沒有出現大規模的投降。”一名海軍校官如此介紹説,“…更加麻煩的是,遠東的蘇聯人也有了大規模的行動,其邊防部隊正在從薩哈林島北部越過國境線,迅速南下。而當地
軍的抵抗也跟在千島羣島一樣微弱,基本是望風而逃。”
“…現在的情況已經很明確了,總統先生。我們目前在本面臨的局面,就跟今年
天納粹德國覆滅之後,英國人在歐洲面臨的局面差不多,甚至還要更差一些。
本軍隊雖然暫時癱瘓了,但並沒有真正服輸。
而且,即使本人服輸了,還有蘇聯人會跟我們展開爭奪戰!換句話説,
本人即使真的決心投降,也未必要向我們投降!他們還有投靠蘇聯人這另外一個選項!雖然可能
應該不會太大!”霍普金斯指着地圖、語氣
烈地説道,“…
據最新消息,哈爾西將軍正在剛剛佔領的千島羣島搶修大型空軍基地,預備對
本帝國的本土就近展開戰略轟炸,進一步動搖殘餘
軍頑固派的抵抗意志。但是,軍艦上不了岸!飛機也佔領不了城市!如果我們在最前線沒有數量龐大的陸軍或者海軍陸戰隊,沒有顯示出能夠碾壓整個
本的絕對實力,勝利的果實就是紙上的畫餅,只是看着
好,實際上卻
本吃不到嘴裏!”
“…這些道理我當然明白,剛才不是已經準備把陸戰一師調給他了嗎?珍珠港那邊也在想辦法集結第二波援軍。這些兵力難道還不夠?”杜魯門眨了眨眼睛,“…哈爾西那邊究竟需要多少人?”
“…至少相當於艾森豪威爾麾下駐歐部隊的同等規模,總統先生,我們必須做好最壞的打算。”
“…上帝啊!在本還需要投入五十萬兵力?我們的北太平洋航線運力承受得起這樣的後勤嗎?”杜魯門總統一時間不由得咋舌,“…從太平洋戰區搜刮這麼多人手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目前正在申請援兵的並不是只有哈爾西上將一個人,麥克阿瑟將軍也想要在澳洲發動一場大規模反攻。而且,
本海軍聯合艦隊的戰力也依然完整,即使放棄登陸斐濟羣島,我們也必須在薩摩亞保持一定的留守部隊才行。”
“…總統先生,為了贏得勝利,很多時候我們必須有所取捨!在本帝國即將覆滅的時候,有誰會注意南太平洋上的幾個珊瑚島,究竟是
着星條旗還是旭
旗?這種細節不值得計較!”霍普金斯反駁説。
“…話不能這麼説啊!雖然在南太平洋幾個荒島上的爭奪戰,確實是無關大局,但如果在戰爭勝利前夕易手,那麼對於合眾國的勝利者形象也是一種打擊…”對於咄咄人的霍普金斯,也有看不慣的傢伙站出來説話了,“…合眾國距離勝利只差臨門一腳了,有必要從現在就開始考慮戰後的一些問題…”
“…戰爭還沒有真正的勝利,先生!幾百萬本帝國的海陸軍還沒有放下武器!”正當白宮眾人一時間爭論未定的時候,又有一個新的消息從太平洋對岸傳來:很不幸,是壞消息。
“…一支本
進派的軍隊在昨天攻入了京都,主張和平的
本臨時政府被顛覆了!”——於是,在片刻的驚愕之後,杜魯門總統立刻做出了決斷,“…看來您是對的,霍普金斯先生!戰爭還沒有真正結束!我們不能讓勝利從指縫間溜走!否則我們就都是合眾國的罪人!
從現在開始,合眾國必須立刻動員起全部的力量,一切的裝備、彈藥、補給、兵員,只要是能夠湊出來的,都儘可能給哈爾西送過去!哪怕空整個南太平洋戰區的兵力也在所不惜!不要理會某些無聊小人的唧唧歪歪!丟了薩摩亞又如何?丟掉新西蘭又怎麼樣?甚至丟了整個澳洲又怎麼樣?我們在過去四年裏打的敗仗已經夠多了!只要能夠給垂死的
本帝國壓上最後一
稻草,任何暫時的退讓都是完全值得的!”對此,橢圓辦公室內眾人皆表示認同:都已經走到了這一步,如果還讓
本人死灰復燃的話,那麼他們這些傢伙怕是都要被釘上歷史的恥辱柱,在教科書上以超級傻瓜的身份,承受一代代美國學生的嘲笑了。
不過,目前還有一個麻煩的小尾巴需要解決——“…澳洲的麥克阿瑟將軍那邊該怎麼辦呢?總統閣下?您準備如何對他答覆?”有人對杜魯門總統提醒説。
“…嗯,看來只能讓澳洲方面再忍耐一段時間了。發個電報安一下麥克阿瑟將軍,措辭儘量委婉一些…不,等等,我似乎有一個更好的主意。反正增援給哈爾西的部隊,也需要一員陸軍將領來指揮。索
就讓道格拉斯(麥克阿瑟將軍的名字)不要急着去菲律賓,先去
本帝國的首都東京逛一逛如何?”※※※※※※※※※※※※※※※※※※※※※※※※十月二十六
,西南太平洋,加羅林羣島,特魯克環礁,聯合艦隊司令部後山,海軍神社王秋、馬彤、郭政委、鞠川靜香、南里香和一眾
本聯合艦隊的艦娘們,正跪坐在榻榻米上,圍在一台古
古香的電子管收音機四周,聽着廣播頻道里被宣讀的京都臨時政府《告
本人民書》:“…自昭和十六年突襲珍珠港以來,皇國對美
戰已越四載,雖陸海將兵勇敢善戰,百官有司勵
圖治,一億眾庶克已奉公,於南洋屢屢得勝,拓地萬里,廣佈皇威於異域,但
本畢竟國力單薄,國際大勢之
漸惡化,有目共睹。雖皇國一億軍民奮力抗爭,然歐洲盟國次第陷落,戰敗之命運已難以逆轉。加之,敵方最近使用殘酷之核子炸彈,瞬間將帝都東京化為烏有,先帝、皇子、皇女、皇后及內閣臣僚皆死於非命。此等滅國之兇物,實非我等血氣之勇所能抵禦。如繼續
戰,國家將化為焦土,萬民更受苦難。
鑑於世界大勢及本之現狀,為保全我國億兆赤子,謀求
本民族之康寧,同享萬邦共榮之樂,我等唯有采取非常之措施,方能收拾時局。故而於京都成立臨時政府,茲告爾等臣民,應俯首忍辱,恭
美軍入境,以求儘快實現和平。不管將來如何,此際宜忍其難忍,受其難受,同心協力,以圖將來之復興…”不過,儘管這份京都臨時政府發佈的《告
本人民書》,還在美國電台的無線電波里傳播,但事實上,此時這個曇花一現的所謂京都臨時政府,已經被石原莞爾中將帶着他的“討賊軍”驅逐出京都,一舉摧垮了。
——退役中將石原莞爾在名古屋組織的“討賊軍”實事求是地説,就是一幫烏合之眾。全軍總兵力大概只有一千二百人,約摸相當於一個大隊。其中只有一半是在長官默許下自願報名的正規海陸軍士兵,剩下的則是從退役老兵、軍訓學生、熱心市民之中召集起來的志願者,甚至還有不少女人也跟着去湊熱鬧。全軍上下連步槍都做不到人手一杆,不少人只拿到了兩枚手榴彈,重武器只有一門老掉牙的古董山炮。
雖然名古屋當地的軍政當局,基本是默許了石原莞爾的招兵買馬,甚至給予了一定資助,但並沒有親自加入其中的意思,明顯是還想要繼續觀望形勢。所以,這支討賊軍與其説是什麼政變部隊,倒不如説是石原莞爾這個著名戰略家本人的粉絲團…無奈他的對手更加弱小,真的是就連這樣一幫烏合之眾都頂不住。
——本京都的這個主和派臨時政府手底下,基本沒有什麼像樣的武裝力量,僅僅是勉強控制着為數很少的警察,而且就連這些警察的忠心和戰鬥意志也很可疑,
本不是舊帝國正規軍的對手。此外,作為一座缺乏工業的文化古都,京都也沒有囤積什麼彈藥和武器,連糧食都不多,想要進行防禦戰是不可能的。
更要命的是,面對本軍人的一貫霸道強勢,還有從小到大這麼多年的軍國主義忠君教育,組建臨時政府的這班傢伙自己也是心中打鼓,認為自己是在做一件大逆不道的事情。尤其是當投降電文發出之後,各個府縣當局或者地方駐軍不是沉默,就是反對,甚至痛斥臨時政府上下是勾結美軍核爆東京弒君禍國的兇手,願意承認和支持臨時政府的勢力寥寥無幾,而且皆是遠水解不了近渴。整個臨時政府上下早已慌了神,石原莞爾的“討賊軍”還沒踏進京都地界,“首相”近衞文磨就已經棄職潛逃,剩下的人也是惶惶不可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