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4.第324章崇禎四年的二十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第十五章、崇禎四年的二十七個瞬間(十五)第十五個瞬間:長州宿老的野望公元1631年,大明崇禎四年,本寬永七年十二月,長州藩,馬關,
帆樓馬關的
帆樓,乃是近年來名聲鵲起的
本俊傑、“長州宿老”守隨信吉大人,在馬關海峽附近修築的一座私人別墅,此樓的格局不算大,但勝在負山面海,前有滄海碧波,後有山林藹藹,景
相當秀麗。
今年末,明國名將黃石大帥渡海來長州商討聯兵伐薩摩之事的時候,就是在此處下榻,還興致大發地親自潑墨揮毫,給此樓題名為“
帆樓”似乎是有紀念他於
揚帆來到此地之意。而樓主守隨信吉自然是欣喜地收下了黃大帥的墨寶,並且委託工匠製成一副金匾,懸掛於樓前,從此正式改了樓名。
這一,守隨宿老大人偶爾閒來無事,正在這座
帆樓上,招待幾位客人和同僚飲酒賞雪。
雖然外面正是北風呼嘯、大雪紛飛的寒冬臘月,但帆樓內卻被熊熊燃燒的火盆燻烤得温暖如
。觸目所及,各種金碧輝煌的陳設,充滿了迥異於和風的異國風情——天花板上懸掛着
美的水晶玻璃吊燈;地面上鋪設的不是榻榻米,而是波斯地毯,五顏六
的織着各種圖案;地毯上矗立着兩座擺滿各種琺琅珍玩琉璃器的紫檀木博古架,還有一扇
彩豔麗的描金山水畫屏風;屏風前擺的不是
式的坐墊和矮几,而是中國式樣的雕花木椅和八仙桌,因為是冬季,在座位和靠背上還加了絨氈做的厚墊子,很是舒適。就連牆角取暖的火盆也異常考究,在上好的硬木炭里加入了異國的香料,讓整個屋子變得馥郁芬芳,
意盎然。
而室內最為引人注目的地方,還要數在面向庭院和大海的方向,專門修築的一個封閉式陽台,三面牆壁都是落地玻璃窗,連天花板也用玻璃板鑲嵌,人若是站在其中,當真是猶如身處龍王爺的水晶宮裏一般!
有幾個第一次造訪帆樓的外地武士剛一進門,驟然見到這種幾乎跟後世温室一般的落地玻璃窗和透明屋頂,一下子都被震撼的不輕。甚至忍不住湊到清澈如無物的大幅玻璃板旁邊,愣愣地看着外面隆冬時節的鉛灰
天空,在萬物肅殺之中毅然綻放的寒梅,還有隔着窗户隨風飄落的紛飛雪花,一時間陷入了恍惚,甚至不由自主地伸手想要觸摸窗外飄落的飛雪,直到指尖被玻璃所阻,才駭然驚醒過來。
——站在落地玻璃窗之前,那種不沐風雪,卻似身在室外的新奇覺,實在是他們從未體驗過的。
看到那幾個外地武士如此失神恍惚的樣子,在座的諸位長州藩士紛紛嗤笑起來,渾然忘了自己第一次來到帆樓的時候,似乎也是一般的失態…不過,此地的主人,年僅二十六歲,身材高大魁梧(以
本人的標準)的守隨信吉,只是一臉淡定地微笑着邀請眾人過來落座,讓客人們讚歎不愧是名臣風度。
因為酒菜尚未備好,眾人只是圍着桌子坐成一圈,一邊用緻小巧、晶瑩透明的玻璃茶具,喝着香醇的嶺南烏龍茶,同時品嚐一些“和果子”糕點,一邊胡亂閒聊些話題來解悶。
最初,他們只是説些不打緊的風花雪月,但聊着聊着,就不由自主地把話題引到了時事上。
“…今歲統計領內石高,已有一百五十萬石。水稻這兩年雖然談不上豐收,但產量也還過得去。至於從明國引進的新莊稼,那些番薯和土豆的產量更是驚人。即使今年出兵薩摩,耗費頗多,但在秋糧入庫之後,藩內所存兵糧依然可支一年之用。先主(利輝元)若是泉下有知的話,想必也一定會很欣
吧!”一位鬚髮皆白的老人,一邊啜飲着茶水,一邊嘮嘮叨叨地説道,一副神采奕奕的模樣。可惜他的年紀實在有些太老了,不僅説話漏風,語速緩慢,吐字也是含糊不清,讓眾人聽得頗想要昏昏
睡,只是看在他是藩主師傅的份上,不得不強行忍耐——直到他貌似不經意地漏出了最後一句話為止:“…如今眼看着就要籌辦新年酒宴了,守隨大人,主公這陣子一直在猶豫,到了今年歲末接受眾臣敬酒的時候,是繼續遵循舊例呢?還是應該説些什麼跟往年不同的話呢?”聽到這話,那些外地武士還是一臉的茫然,但幾位反應
鋭的長州藩士,卻霎時間眼神亮了起來。
——凡是利家的武士,都知道上面那句貌似平常的話語之中,藴含着怎樣不得了的意味:倒幕!
説起來,早在上一次“徵長戰爭”還沒爆發之前,長州藩跟江户幕府之間的關係,就已經差不多是“一天二地仇,三江四海恨”了,也難怪在另一個世界的歷史上,長州藩最終會成為倒幕運動的急先鋒。
當然,在這個世界的歷史上,長州藩依然是倒幕運動的急先鋒,以及頂樑柱。
——長州藩利家的先祖,是被譽為“戰國第一智將”的
利元就。
利家在戰國時代最強大的時候,曾經佔了本州島西部百分之八十的土地。
利元就死後,繼承人是他的孫子,叫做
利輝元。歷史上這個人的表現,總的來説可以歸納為一句話,心比蒼天高,手比豆腐軟。因為眼高手低,時不時要各種倒黴。
於是,在慶長五年(1600年)的時候,本國內爆發了一場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戰役——關原合戰,由德川家康對陣石田三成,其中,石田三成率領的西軍,在事實上代表了當時的
本最高統治家族豐臣家。不過,石田三成雖説是豐臣家的代表,但其實也就是個戰場總指揮,西軍的總大將則是
利輝元。
那時候,石田三成請實力雄厚的利輝元來做西軍總大將,一開始他還擺着個架子不肯來,最後石田三成承諾,一旦打敗德川家康,就讓
利家成為
本第二大家族,僅次於豐臣家,這位大爺這才答應參戰。
到了東西兩軍在關原決戰之時,西軍在戰場上的總人數達到了大約十萬人,其中,光是利本家以及
利家分支小早川家和吉川家三家的兵力就有三四萬人,但這三四萬人由於
利輝元老大的常年無能和三家之間的矛盾分裂,以至於
本無法團結一致,在戰場上不是圍觀就是倒戈——猶豫膽怯的
利輝元聽從吉川廣家(當時已被家康收買)的建議,以德川家在戰後保全
利家領地的
換條件,對東軍採取了消極避戰的方針。至於小早川家更是索
臨陣背叛,倒向了德川家,從而直接導致了西軍在關原戰場上的失敗。
但關原戰場的失敗並不意味着整場戰爭的失敗,要知道,當時利輝元自己還帶了萬把人駐留在大阪城內,而大阪城則是被譽為當時“
本第一”的金湯之城,如果率眾據城死守,也未必不能熬死德川軍。
所以,當時同在城內的西國大名立花宗茂,甚至利輝元的養子
利秀元等人,都認為應該守城決一死戰,哪怕最後還是要跟德川家康議和,最起碼也得顯示一番自己的力量,免得被那隻老烏龜給看扁了。可就在這最關鍵的時刻,
利輝元又縮頭了——他決定相信德川家康保全
利家領地的承諾,不戰而降。
誰知戰後的德川家康立馬變臉,面對前來討饒的利輝元,德川家康推翻了先前的承諾,把長州藩的封地從一百二十萬石給削到三十萬石,一下子就窮掉了。對此,
利輝元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説不出,只得
下自己釀造的苦酒,隨即退隱出家來悔罪。而長洲藩上下則從此深恨幕府,都到了恨入骨髓的地步。
在歷史車輪剛剛滾到寬永七年的眼下,距離關原合戰只過去了三十年,長州藩還有很多經歷過當年那場大戰的老人在世,提起在關原大戰之中坐失良機和之後被削藩減封的舊事,一個個都恨得咬牙切齒。雖説當年那番禍事主要還是因為利輝元太傻而引起的,但仇恨就是仇恨,自從江户幕府開幕以來,每一個長州藩武士心中都燃燒着復仇的怒火。以至於在每年的新
團拜會上,長州的
利家藩士都會説“主公,可以(倒幕)了嗎?”作為賀詞之始——當然,藩主的答覆也總是“時機還不成
,請繼續等待”之類。
但是,就連利輝元本人在生前恐怕都沒有想到,這份讓他悔恨至死的悲願,竟然在
利家剛傳到下一代的時候,或許就能實現了——在今年夏天的九州征伐大獲全勝,薩摩藩島津家開城降伏,九州各藩惶恐震怖,紛紛向
利家和大明援軍獻媚討饒之時,看着加藤清正的兒子加藤忠廣(肥後藩主)、黑田官兵衞的孫子黑田忠之(福岡藩主)等戰國名人後代寄來的投誠書信,現任的長州藩主
利秀就大人,便曾經不無
慨地對左右侍從説道:如此看來,在今年的新
團拜會上,我或許就可以回答不一樣的內容了吧。
——以本政客一貫隱晦的“腹藝”説辭,這已經是在很直白地表示,他想要明年就起兵倒幕了。
很顯然,隨着實力的一步一步擴張,利秀就
中那顆喚作野心的種子,也開始飛快的茁壯成長了。
當然,心裏有着這樣的想法,並不等於就一定會付諸於實踐——作為傳承數代的名門世家之後,利秀就並不是織田信長這樣
烈如火的梟雄,他想要決斷什麼大事,都必須事先諮詢一番家臣團的意見,統一了內部思想才行,否則就會導致災難
的後果:當初
利輝元之所以在關原大戰前後表現得進退失據、左右搖擺、優柔寡斷,最後淪為天下笑柄,很大程度上也跟當時
利家臣團內部的分裂和尖鋭對立有關。
而對於新一代的當家人利秀就來説,他首先需要參考的意見,就是守隨信吉這位“宿老”的看法。
※※※※※※※※※※※※※※※※※※※※※※※在聽了藩主託人傳來的話之後,面對着一眾賓客炯炯有神的目光,守隨信吉只是不緊不慢地又喝了一杯茶水,才慢條斯理地答道,“…主公的意思,在下已經知曉了。只是其中有些地方,實在是讓人費解啊!若説是與幕府為敵,本藩目前不是已經在策劃了嗎?而若是要進京上洛,恐怕還為時尚早了一些吧!”
“…守隨大人,難道以我藩如今的軍力和威望,還不能出兵上洛嗎?”一位出身顯貴的年輕武士問道,“…以明國黃石大帥之法打造的我藩新軍,目前已經練成一萬,糧秣彈藥的庫存皆有許多。九州最強的島津家已經降伏,西國其餘諸藩也是盡皆惶恐。縱然還有二三暗中心向幕府之輩,譬如土佐藩山內家、唐津藩寺澤家、島原藩松倉家之,也都與我長州藩相距甚遠,且兵微將寡,
本無力阻擋我藩出兵。如此看來,我軍的東征上洛之路縱然不能説是一呼百應,至少也能讓各藩兩不相幫,又為何不能出兵呢?”——
本中世紀的武家幕府,就是這樣一個不怎麼靠譜的體制,幕府每時每刻都必須要對藩國保持壓倒
的優勢,如此才能維持整個幕藩體系的安泰無事。如果幕府一旦稍微有了衰弱的苗頭,那麼接下來馬上就是眾叛親離、牆倒眾人推的悲催前景;或者至少也是這種坐視叛亂爆發,無人理會幕府安危的局面。
“…事情哪有這麼簡單?你可知道,在戰國年代前後,有多少梟雄成功上洛?大內家、細川家、三好家…可除了最後的信長公之外,又有哪一家得了天下?還不是中道崩殂、由盛轉衰,從此霸業成空?”守隨信吉對此連連搖頭,“…即使是信長公,從上洛成功到制霸天下,也前後花了十多年吧!所以,對於我利家的征途來説,上洛進京只是一個開始,不是結束!跟四年之前相比,德川將軍家確實是衰弱了許多,但也還沒有弱到可以一戰而滅的程度。諸君還須做好征戰沙場數年甚至十餘年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