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289.第289章中世紀全面崩壞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第六十章、中世紀全面崩壞(上)1348年12月31,英格蘭王國,牛津市,“霍格沃茲神術學院”從北冰洋和斯堪的納維亞半島那片無邊無際的永凍冰川吹拂而來的寒風,在每一年的隆冬都會穿過泛着鉛灰泡沫的北海洋麪,厲聲呼嘯着橫掃整個大不列顛島,嚎叫着將無盡的寒霜吐息揮灑到每一個蘇格蘭人和英格蘭人的頭上。由於這座島嶼的地勢大體較為低平,缺乏能夠阻隔寒的險峻山脈,即使在大不列顛島南端的牛津,也同樣避不開風雪與嚴寒的襲擾——更早的時候,跟着寒與風雪一塊兒登陸不列顛海灘的,往往還有維京海盜的龍頭快船。不過,如今這個年代的英格蘭人,倒是不用再擔心維京海盜的出沒了:因為目前統治着他們,並且將要一直統治到二十一世紀的金雀花王朝,就是一夥維京海盜的後代。

耶穌誕生之後第一千三百四十八年,這個大瘟疫席捲歐陸的黑暗年份的冬天,似乎比往年還要格外難熬一些,剛剛進入十一月,就斷斷續續地落下了幾場小雪。即使是不下雪的子,天空中也總是佈滿了黑沉沉的厚重彤雲,遮住了所有的陽光,明明是中午剛過的時分,卻已經黑得彷彿黃昏之後的程度。

聖誕節剛過,一場鋪天蓋地的暴風雪就呼嘯而來,鉛灰天空中紛揚的雪粉幾乎濃密得黏成一團,給原野、森林、山巒和城市都披上了一件厚厚的白衣,城內建築的屋檐下則掛上了密密麻麻的晶瑩冰稜。就連泰晤士河的河面上,也在一夜之間就結上了一層冰。堆在牛津市內街道上的積雪,需要霍格沃茲的全體學員總動員,一起使用火系法術才能完成基本的清理工作。至於野外的道路,則已經完全不能行駛了。

不過,雖然外面的氣候堪稱是寒冷得滴水成冰,但在霍格沃茲學院位於某座古老塔樓的宴會大廳裏,巨大的壁爐之中正燃燒着紅彤彤的炭火,讓每個參加新年宴會的人,都到温暖如

——即使他們正身處於一個瀕臨死亡與毀滅的悲慘世界之中!

由於全部學習內容只有三十條咒語,所以這個山寨版的霍格沃茲學院成了一個學制兩星期的短訓班,才到年末,就已經有第五批正規學員順利畢業——而這一批的學員數目,也迅速膨脹到了四百人之多。

至於那個由原牛津大學殘餘師生開設的掃盲班,更是招到了一口氣近千名學生,從蘿莉正太到老頭老太都應有盡有:在法術大規模出現,世界進入魔幻時代之後,只要是明眼人都能看到,騎士的鎧甲和利劍已經在【炎爆術】和【龍破斬】面前黯然失

“知識就是力量”竟然成了鐵板釘釘的事實…

同樣的道理,在教會了第一批學員之後,諸位穿越者就基本離了繁重了教學工作,直接任命了一部分畢業生,擔任格蘭芬多、拉文克勞、赫奇帕奇和斯萊特林四所分院的院長和導師,由本時空的土著們以“老生帶新生”的形式,向後輩學員們傳授法術咒語,而教學效果也似乎還不錯。

——作為地主和“天使”教授的第一批畢業生,英格蘭女王瓊。金雀花親自擔任了拉文克勞首屆院長。至於格蘭芬多的院長,則由教皇指定了他的御醫喬立克來擔任。那不勒斯女王喬萬娜因為自己也是從赫奇帕奇學院畢業,所以對掌握赫奇帕奇學院很有興趣,可惜她的國度百廢待興、事務繁多,即使有【隨意門】也不能長期滯留英格蘭,於是“聖騎士”李維手下的一位易絲修女,就因為擅長逗貓咪玩耍而得了哆啦a夢的青眼,一步登天地成為了首任赫奇帕奇院長,取得了能夠跟英格蘭女王平起平坐的地位…

最後還有一個斯萊特林院長的位置,威尼斯人原本想要佔了去。但其他人認為威尼斯人已經藉助這次瘟疫危機,大幅度擴張了勢力範圍,佔的便宜太多了,在這件事情上必須謙讓一下…一番爭論到最後,居然便宜了佛羅倫薩的薄伽丘這個蕩子大文豪,讓他成為了意大利男治療師的總教頭!

當然,作為一個靠文筆和口舌混飯吃的傢伙,薄伽丘也確實是掌握“咒語”最好的人之一…

至於地位最最崇高的霍格沃茲校長,在這個時代似乎只有教皇夠資格擔任——當然,教皇陛下理萬機、事務繁忙,沒辦法整天呆在牛津,所以只是掛了個名頭。實際上所有教務還是由四個分院自行其是。

此時此刻,四位院長和他們手下的教師們,正坐在宴會廳高台上的教師席,聽着校長大人發表演講。

“…咳咳,剛剛過去的一年,是黑暗的一年,悲傷的一年。數以百萬,甚至千萬的基督徒,都在大瘟疫的浩劫之中蒙主召喚,離開了塵世。惶恐的人們失魂落魄,甚至誤以為世界末即將來臨。

在過去悲劇的一年裏,無論是歐羅巴的哪一個國度,都遭遇了百年未遇的痛苦和毀滅,從丹麥到西西里,每一個曾經繁榮的地區都是滿目瘡痍。城市化為廢墟,鄉村化為荒野,無論是窮人還是富人,無論是貴族還是農奴,都只能絕望地等待死亡降臨。即使到了現在,這個世界的形勢依然不容樂觀。已經得到拯救的地區,相比於整個歐洲而言,還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在東方的丹麥、匈牙利和波西米亞,可怕的瘟疫還在繼續肆。即使是我們身邊的不列顛和法蘭西,也並非每一座城鎮的瘟疫都得到了及時撲滅。成千上萬的主的信徒,依然在絕望和病痛之中掙扎,等待着萬能上帝的拯救…”站在宴會廳的高台前方,臉略帶憔悴的霍格沃茲學院第一任名譽校長,教皇克雷芒六世陛下微微咳嗽着,繼剛剛在羅馬和阿維尼翁的趕場之後,發表着今天的第三次新年演講——藉助神奇的【隨意門】,諸位中世紀權貴暫時擁有了奇蹟般的快速移動能力,但也在無形之中,讓他們的工作量增加了許多。

“…但是,這同樣也是神奇的一年,榮耀的一年,偉大的一年!當我們的世界陷入黑暗與毀滅的時候,至尊的上帝終於聽到了虔誠信徒們的呼救,派來了聖潔的天使,賜下神恩拯救我們!不僅治癒了我們飽受病痛的身體,更讓我們的靈魂得到了純潔和昇華!作為一項前所未有的極大恩寵,上帝甚至還慷慨地賜予凡人神力,就是你們已經掌握的這些神奇法術!這意味着一個奇蹟的時代即將降臨…

過去的一年是不幸的,也是值得紀念的,無所不能的上帝既用大瘟疫來考驗世人,淘汰那些過於懦弱或品行不端的傢伙,也賦予我們必要的勇氣、智慧還有才華,來戰勝世間的一切災厄!你們要謹慎地使用上帝賜予的力量,將它們儘可能地用在為主服務之上,而不是隻想着謀求私利,用上帝的力量滿足你們的私慾,這樣的行為簡直辜負了神的厚恩,是褻瀆神明的大罪,死後一定要下火獄…”※※※※※※※※※※※※※※※※※※※好不容易等到教皇這一番強調教會和信仰重要的冗長演講結束,早已等得有點不耐煩的霍格沃茲學院第五屆畢業生,才排着隊伍依次上台,從哆啦a夢手裏接過代表畢業證明的貓耳朵髮卡和玩具貓尾巴,高高興興地戴到身上——當然,這貓尾巴是掛在帶上,而不是縫之中的某個部位,否則在夏天還好,一旦到了冬天的話,這些傢伙的股就要因為穿不上褲子而被凍成冰坨了!

接下來,早已準備就緒的樂隊,開始用魯特琴、笛子、小鼓演奏歡快的樂曲。一張張用大條橡木板釘成的餐桌被僕人們抬了進來,桌面上還十分難得地鋪上了亞麻桌布,給宴會提供照明的不是昏暗嗆人的火把或油燈,而是由學員們按照排班輪施展的【光亮術】…映照得金屬餐具和餐盤發出錚亮的反光,看得很是賞心悦目。而被裝在木桶裏的葡萄酒和陶大甕之中的土釀蜂酒,也很有一些鄉野風趣。

但擺在桌上的這些中世紀不列顛料理,卻讓王秋這位“天使”看得兩眼發直,瞬間食慾全消——悉歐洲飲食的現代人都知道,北歐人吃飯靠土豆,南歐人吃飯靠番茄,離了這兩樣他們簡直不能活。而英國更是一個以盛產土豆和基佬而聞名的可悲國度。王秋從小就覺英國人在食物方面的想象力極端匱乏,因為從英劇和英國古典文學名著裏看,他們每天吃的似乎都是:牛煮土豆、羊煮土豆、豬煮土豆、烤牛土豆、烤羊土豆、烤豬土豆、牛土豆湯、羊土豆湯、豬土豆湯…

而英國唯一説得上來的世界級名菜,似乎就只有烤魚配薯條…就是中學英語課本里寫的那玩意兒。

等到年紀大一點兒之後,王秋又從網上看到了傳説中的英國名菜“仰望星空派”(無數死不瞑目的魚頭在餅上仰望星空)、“巧克力燒茄子”、“羊煮橘子”、“果凍煮菠蘿”等等造型沒法看,口沒法説的黑暗料理後,英國料理在王秋心目中的地位,又進一步從“平凡無奇”上升到了“驚悚嚇人”的程度。

那麼,在土豆、菠蘿、巧克力等美洲特產來到歐洲之前,英國人的菜譜是不是稍微正常一點兒呢?

至少,在這場霍格沃茲學生們心準備的新年謝師宴開席之前,王秋同學還是對此有所期待的——但等到這些菜餚被端上來之後,王秋才無限絕望地發現,早在遙遠的中世紀,英國人就已經在廚藝方面點歪了科技樹,變成一個在現代人眼中極為奇葩的黑暗料理之國了!無論蘇格蘭人和英格蘭人都是如此!

那些硬得可以當板磚砸死人的黑麪包暫且不提——事實上,就算是中世紀的白麪包,也同樣跟現代法國子麪包一樣硬邦邦的。就算是擺到宴席上的主菜,也同樣讓王秋深不忍直視。

首先明確一點,中世紀的歐洲人幾乎什麼都吃!後世很多生活優越的歐洲人再也不屑問津甚至覺得殘忍噁心的玩意兒,譬如下水內臟之類,餓紅了眼的中世紀窮苦大眾也照吃不誤。比如此刻被蘇格蘭學生作為重頭戲端上來的“國菜”哈吉斯,就是羊胃囊裏填上羊雜碎做的…更要命的是,行事糙的歐洲人不像中國人一樣願意為烹調內臟花費太多的工夫,洗大腸切花對他們來説太過麻煩,就只知道剁碎了往什麼容器裏一,或者丟進大鍋裏一燉,讓人一眼就能從裏面發現很多髒兮兮的東西,實在是大倒胃口。

於是,看着盤子裏油膩膩騷呼呼的羊胃囊填羊雜碎,還有小鍋中那怪味四溢的雜碎湯,身為食不厭的江南人,王秋拿着勺子愣了半天,硬是沒敢往嘴裏送,最後只得全都便宜了幾個口水直的下等僕役。

中世紀蘇格蘭的菜餚如此不堪入口,英格蘭的菜餚似乎也沒好多少——首先就是那道後世聞名的“仰望星空派”一羣死不瞑目的魚頭戳在餅上跟王秋大眼瞪小眼。而且餅裏面的那些魚還是不是鮮魚,而是臭烘烘的鹹魚,臭得簡直讓王秋以為是從瑞典臭青魚罐頭裏出來的,只得掩着鼻子吩咐僕役立即端下去施捨給窮人…除此之外,富有想象力的中世紀英格蘭廚師,還對“仰望星空派”的創意進行了深入發掘:被他們戳在熱騰騰的餅皮上的不僅有魚頭,還有整個兒的螃蟹和龍蝦!

總之,王秋幾乎是目瞪口呆地看着餅皮上戳出來的那一個個猙獰的螃蟹鉗子和龍蝦鉗子,完全無法理解中世紀英格蘭廚師的思維——中國雖然也有蟹獅子頭之類的小吃,但那好歹也是把螃蟹剝出來之後才做到菜裏,怎麼能把整個兒的螃蟹和龍蝦連殼都不剝,就直接當成餡兒呢?你們到底是跟食客的牙齒有仇,還是盼着他們的嘴皮和臉頰被螃蟹鉗子給戳出一個嗎?

但是,當他驚愕地左顧右盼,想要看看其他人是如何享用這道料理的時候,卻更加驚悚地發現,除了一部分女生之外,大多數男生居然真的捧起這些螃蟹和龍蝦餡餅,啃得咔崩作響,一邊吐出幾塊碎殼,一邊連麪餅帶整個兒蝦蟹一起嚥下去——好吧,中世紀歐洲人那種每天被堪比石頭的黑麪包充分鍛煉出來的金剛鑽牙齒,真是讓我等身嬌貴、牙口脆弱的現代人歎為觀止啊!

而再接下來,英格蘭的廚師們又挖空心思,給諸位“天使”們獻上了一道更大的“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