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田敬仲完世家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田乞派人到魯國,回陽生。陽生回到齊國,藏在田乞家中。田乞邀請大夫們説:“田常的母親有祭祀後留下的酒食,請各位賞光來聚會飲酒。”大夫們都來田氏家飲酒。田乞把陽生裝在口袋裏,放在中央的座位上,飲宴中,田乞打開口袋,放出陽生,他説:“這才是齊國的國君呀。”大夫們都俯身拜見。即將訂盟擁立陽生,田乞編謊話説:“我是與鮑牧合謀一起擁立陽生的。”鮑牧怒衝衝地説:“大夫們忘記景公的遺命了嗎?”大夫們想反悔,陽生就叩頭説:“看我可以就立我,不可以就算了。”鮑牧恐怕災禍落到自己身上,就重新説:“都是景公的兒子,怎麼不可以呢!”終於在田乞家中立陽生為國君,這就是悼公。於是派人把晏孺子遷到駘,並且殺死了孺子荼。悼公即位後,田乞任宰相,獨攬齊國政權。

四年之後,田乞去世,他的兒子田常接替了職位,這就是田成子。

鮑牧和齊悼公不和,殺死了悼公。齊國人共同擁立悼公的兒子壬,這就是簡公。成子田黨與監止一起任左右相,輔佐簡公。田常心中忌妒監止,因為監止受簡公寵信,他的權力不能除去。於是田常就重新使用他父親釐子的措施,用大斗把糧食借出,用小鬥收回。齊國人唱歌頌揚他説:“老太太采芑(qǐ,起)菜呀,送給田成子!”齊國大夫上朝,御鞅向簡公進諫説:“田常、監止不可兩立,請君主來選擇吧!”簡公不聽。

子我是監止的同族,平時與田氏不和。田氏的遠房同族田豹侍奉子我而受寵。子我説:“我想把田氏的直系子孫都殺光,讓你來接續田氏宗族。”田豹説:“我只是田氏的遠房啊。”子我不聽。不久田豹對田氏説:“子我將要誅滅田氏,如果田氏不先下手,災禍就要來了。”子我住在簡公的宮裏,田常兄弟四人也乘車到了宮中,想殺了我。子我閉門。簡公正與寵妃在檀台飲酒作樂,就想攻打田常。太史子餘説:“田常不敢作亂,他是要為國除害。”簡公才停止了。田常出宮後,聽説簡公發努,恐怕自己要被殺,想出外逃亡。田子行説:“遲疑不決,是事業的大敵。”田常於是攻擊了我。子我率領他的部下進攻田氏,不能取勝,只能外出逃亡。田氏的部下追趕並殺死了子我和監止。

簡公出逃,田氏的部下追到徐州把簡公捉住了。簡公説:“早聽御鞅的話,也不會受到這樣的災難。”田氏的部下恐怕簡公恢復君位後會殺他們,就把簡公殺了。簡公即位四年被殺。於是田常讓簡公的弟弟驁即位,這就是平公。平公即位後,任田常為宰相。

田常殺了簡公以後,害怕各國諸侯聯合誅殺自己,就把侵佔魯國、衞國的土地全部歸還。西邊同晉國、韓氏、魏氏、趙氏訂約,南方與吳國、越國互通使臣,建立功德,施行賞賜,親近百姓,因此齊國重又安定。

田常對齊平公説:“施行恩德是人們所希望的,由您來施行;懲罰是人們所厭惡的,請讓臣去執行。”這樣做了五年,齊國的政權都歸田常把持了。於是田常把鮑氏、晏氏、監止和公族中較強盛的全部誅殺了,並分割齊國從安平以東到琅的土地,作為自己的封地。他的封地比齊平公享有的鄰地還要大。

田常挑選身高七尺以上的齊國女子做後宮姬妾,姬妾達一百多人,並且讓賓客侍從隨便出入後宮,不加止。到田常去世的時候,姬妾生下七十多個兒子。

田常去世後,他的兒子襄子田盤接替他的職位,任齊國宰相。田常的諡號是成子。

田襄子做齊宣公宰相後,晉國韓、趙、魏三家殺死知伯,瓜分了他的領地。襄子也讓他的兄弟和本族人都去做齊國大小城邑的大夫,與三晉互通使臣,幾乎已經擁有齊國。

襄子去世後,他的兒子莊子田白繼承父位。田莊子輔佐齊宣公。宣公四十三年(前413),齊國進攻晉國,攻毀黃城,圍困陽狐。第二年,進攻魯城、葛邑和安陵。再一年,奪取魯國一城。

田莊子去世後,他的兒子太公田和繼承父位。田太公輔佐齊宣公。宣公四十八年(前408),齊國奪取魯國的郕(chég,成)城。第二年,齊宣公與鄭國人在西城相會。齊國攻伐衞國,攻佔了(guàn,貫)丘。宣公五十一年(前405),齊宣公去世,田會在廩丘反叛。

齊宣公去世後,他的兒子康公貸即位。貸即位十四年,沉溺於酒,不理政事。太公田和就把他遷到海濱,只給一座城做食邑,以便供給對其祖先的祭祀。第二年,魯軍在平陸打敗齊軍。

再過三年,齊太公田和與魏文侯在濁澤相會,請求成為諸侯。魏文侯就派使臣報告周天子和各國諸侯,請求立齊相田和為諸侯,周天子准許這一請求。齊康公十九年(前386),田和正式成為齊侯,列名於周朝正室,開始紀元年。

齊侯太公田和在位二年去世,他的兒子桓公田午即位。桓公午五年(前380),秦國、魏國進攻韓國,韓國向齊國求救。齊桓公田午召集大臣商議説:“早去救它好,還是晚去救它好?”騶(zōu,鄒)忌説:“不如不救。”段幹朋説:“如果不救,韓國失敗就要併入魏國,不如去救它。”田臣思説:“您的計謀錯了!秦、魏進攻韓國,楚、趙一定去救它,這是上天把燕國送給齊國。”桓公説:“好極了!”於是暗中告訴韓國使者一定去援救,並把它送走。韓國自以為得到了齊國的救兵,因而與秦、魏戰。楚趙兩國知道以後,果然發兵救援。齊國趁機出兵襲擊燕國,佔領了桑丘。

桓公六年,援救衞國。桓公去世,他的兒子威王因齊即位。這一年,原來的齊康公去世,斷絕了後代,封地都歸田氏所有。

齊威王元年(前378),三晉趁齊國有喪事來進攻靈丘。三年,韓、趙、魏滅晉後並瓜分了它的土地。六年,魯國進攻齊國,攻入陽關。晉國進攻齊國,打到博陵。七年,衞國進攻齊國,奪取薛陵。九年,趙國進攻齊國,佔領甄(juàn,倦)城。

威王開始即位以來,不理國事,把政事給卿大夫辦理,九年之間,各國諸侯都來討伐,齊國人不得太平。於是威王召見即墨大夫對他説:“自從您治理即墨,毀謗您的言論每天都有。可是我派人到即墨視察,田野得到開發,百姓生活富足,官府沒有積壓公事,齊國的東方因而得到安。這是由於您不會逢我的左右以求得讚揚啊!”於是,封給他一萬户食邑,又召見阿城大夫對他説:“自從你治理阿城,讚揚你的話每天都能聽到。可是我派人到阿城視察,田野荒廢,百姓貧苦。從前趙軍進攻甄城,你未能援救。衞國奪取薛陵,你也不知道。這是你用財物賄賂我的左右來求得讚揚吧!”當天就烹殺了阿城大夫,並把左右曾經吹捧過他的人也都一起烹殺了。於是發兵往西邊進攻趙、衞,在濁澤打敗魏軍並圍困了魏惠王。魏惠王請求獻出觀城來講和。趙國人歸還了齊國的長城。於是齊國全國震驚,人人都不敢文過飾非,努力表現出他們的忠誠。齊國得到很好的治理。諸侯聽到以後,不敢對齊國用兵有二十多年。

騶忌子由於善彈琴而進見齊威王,威王很喜歡他,並讓他住在宮中的右室。沒多久,威王正在彈琴,騶忌子推門就進來説:“琴彈得好極了!”威王突然不高興,離開琴手按寶劍説:“先生只看到我的樣子,還沒有認真觀察,怎麼能知道彈得好呢?”騶忌子説:“大弦緩慢並且温和,這是象徵國君;小弦高亢明快並且清亮,象徵宰相;手指勾弦用力,放開舒緩,象徵政令;發出的琴聲和諧,大小配合美妙,曲折不正之聲而不相干擾,象徵四時:我由此能知道您彈得好。”威王説:“你很善於談論音樂。”騶忌子説:“何止是談論音樂,治理國家和安撫人民都在其中啊!”威王又突然不高興説:“如果談論五音的調理,我相信沒有比得上您的。如果是治理國家和安撫人民,又怎麼能在琴絃之中呢?”騶忌子説:“大弦緩慢並且温和,象徵國君;小弦高亢明快並且清亮,象徵宰相;勾弦用力但放開舒緩,象徵政令;彈出的琴聲和諧,大小配合美妙,曲折不正之聲不相干擾,象徵四時。迴環往復而不亂,是由於政治昌明;連貫而輕快,是由於保了將亡之國:所以説琴音調諧就能保天下太平。治理國家和安撫人民,沒有比五音的道理更相像的了。”威王説:“好極了。”騶忌子進見威王才三個月就接受了相印。淳于髡見了他説:“您真會説話呀!我有些淺薄的相法,願在您面前陳述。”騶忌子説:“恭敬地接受教誨。”淳于髡説:“侍奉國君能周到無誤,你的身名就都能興盛;如果稍有不周或失誤,身名都要毀滅。”騶忌了説:“恭敬地接受指教,我要把您的話謹記在心。”淳于髡説:“用豬油塗抹棘木車軸,是為了使它潤滑,然而,如果軸孔是方形的就無法轉動。”騶書子説:“謹受指教,我要小心地在國君左右侍奉。”淳于髡説:“拿膠粘用久了的弓幹,是為了粘合在一起,然而膠不可能把縫隙完全合起來。”騶忌子説:“謹受指教,我要使自己依附於萬民。”淳于髡説:“狐皮襖即使破了,也不能用黃狗皮去補。”騶忌子説:“謹受指教,我要小心地挑選君子,不讓小人混雜在其中。”淳于髡説:“大車如果不較正,就不能正常載重;琴瑟不把弦調好,就不能使五音和諧。”騶忌子説:“謹受指教,我要認真制訂法律並監督猾的官吏。”淳于髡説完後,快步走出,到門外對他的僕人説:“這個人,我對他説了五條隱語,他回答我就像回聲的響應一樣,這個人不久必定要受封啊!”過了整一年,威王把下邳封給騶忌子,封號是成侯。

威王二十三年,齊王與趙王在平陸相會。二十四年,齊王與魏王在郊外一起打獵。魏王問道:“大王也有寶物嗎?”威王説:“沒有。”魏王説:“像寡人的國家這樣小,也還有能照亮前後各十二輛車的直徑一寸的夜明珠十顆,齊國這樣的萬乘之國怎麼能沒有寶物呢?”威王説:“寡人當作寶物的與大王不同。我有個大臣叫檀子的,派他鎮南城,楚國人就不敢向東方侵犯掠奪,泗水之濱的十二諸侯都來朝拜。我有個大臣叫盼子的,派他鎮守高唐,趙國人就不敢到東邊的黃河裏捕魚。我有個官吏叫黔夫的,派他鎮守徐州,燕國人就到北門祭祀,趙國人就到西門來祭祀,以求神靈保佑不受攻伐,搬家去追隨他的有七千多家。我有個大臣叫種首的,派他戒備盜賊,結果就道不拾遺。這些都將光照千里,豈只是十二輛車呢!”魏惠王心中慚愧,敗興離去。

威王二十六年,魏惠王包圍邯鄲,趙國向齊國求救。齊威王召集大臣商議説:“救趙好還是不救趙好?”騶忌子説:“不如不救。”段幹朋説:“不救就是不義,並且對我們不利。”威王説:“為什麼呢?”段幹朋回答説:“魏國併邯鄲,這對齊國有什麼好處呢?如果救趙,軍隊駐在趙國郊外,這就使趙國不被攻伐而魏軍也會完好無損。所以不如向南進攻魏國的襄陵使魏軍疲憊,邯鄲即使被攻下,我們也可以利用魏國的疲憊使它受挫。”威王聽了他的計謀。

後來成侯騶忌與田忌關係不好,公孫閲對成侯騶忌説:“您為什麼不考慮伐魏?那樣,田忌一定領兵。如果戰勝有功,那是您的計謀正確;如果打不勝,田忌不是向前死戰就是向後敗北,他的命就在您的手裏了。”於是成侯向威王建議,派田忌南攻襄陵。十月邯鄲被攻克,齊國趁機起兵進攻魏軍,在桂陵大敗魏軍。於是齊國成為諸侯中最強的國家,自稱為王,來號令天下。

威王三十二年,威王殺了他的大夫牟辛。

威王三十五年,公孫閲又對成侯騶忌説:“您為什麼不讓人拿黃金十斤到街上去占卜,説‘我是田忌的人。我們三戰三勝,聲威滿天下。想要做大事,是吉利還是不吉利?’”問卜的人走了以後,就派人逮捕為他占卜的先生,在威王那裏驗證問卜之辭,田忌聽説之後,就率領他的部下襲擊臨淄,捕捉成侯,沒有取勝就逃跑了。

威王三十六年,齊威王去世,他的兒子宣王闢彊即位。

宣王元年(前342),秦國任用商鞅。周天子把霸主的稱號送給秦孝公。

宣王二年,魏國進攻趙國。趙國與韓國友好,一起攻打魏國,趙國不利,在南梁戰敗。宣王召回田忌恢復他原來的職位。韓國向齊國求救。宣王召集大臣商議説:“早去救援好還是晚去救援好?”騶忌子説:“不如不救。”田忌説:“如果不救,韓國就要失敗而併入魏國,不如早去援救它。”孫臏説:“如果韓、魏的軍隊尚未疲憊就去援救,那就是我們代替韓國受魏軍的攻擊,回過頭來反倒聽從韓國的指揮。況且魏國已有攻破韓國的打算,韓國就要亡國,必定要到東邊來向齊國告求救兵。我們趁機與韓國結下親密的關係,又可晚一些去利用魏軍的疲憊,這樣就能有更大的利益並得到受人尊敬的名聲。”宣王説:“很好。”於是暗中告訴韓國使者並把他送走。韓國由於依仗齊國救援,結果五戰都失敗了,只好向東把國家託付給齊國。齊國趁勢出兵,派田忌、田嬰為統帥,孫臏為軍師,進擊魏國以救援韓、趙,並在馬陵大敗魏軍,殺死魏將龐涓,俘虜了魏太子申。此後,三晉的君主都由田嬰引見,在博望朝拜齊王,盟誓之後離去。

宣王七年,齊王與魏王在平阿以南相會。第二年,又在甄城相會。魏惠王去世。再一年,齊宣王與魏襄王在徐州相會,諸侯互相稱王。宣王十年,楚軍包圍齊國的徐州。十一年,齊國與魏國攻伐趙國,趙國決黃河水淹齊國、魏國的軍隊,齊、魏退兵。十八年,秦惠王稱王。

宣王喜愛博學和能言善辯的士人,像騶衍、淳于髡、田駢、接予、慎到、環淵一的七十六人,都賜給府第,封為上大夫,讓他們不處理政事而專門議論學術。因此齊國的稷下學士又多起來了,將近數百以至上千人。

宣王十九年,齊宣王去世,他的兒子湣王田地即位。

湣王元年(前323),秦國派張儀與各國執政大臣在齧(niè,聶)桑相會。三年,湣王把田嬰封在薛。四年,湣王從秦國娶他的夫人。七年,齊國與宋國攻打魏國,在觀澤把魏軍打敗。

湣王十二年,齊國攻打魏國。楚國圍攻韓國的雍氏,秦國打敗楚將屈丐。蘇代對楚國大臣田軫説:“臣有事願拜見您,這件事非常完滿,會使楚國對您有利,成功了是福,不成功也是福。今天我站在門口,有人説到魏王曾對韓馮(píng,平)、張儀説:‘煮棗將要失陷,齊軍又來進犯,您二位來救寡人就可以不敗;不來救寡人,寡人就無能為力了。’這只是婉轉之辭。秦、韓的軍隊不向東救魏,十幾天之後,魏國就要轉變策略,韓國追隨秦國,秦國驅逐張儀,拱手侍奉齊、楚,這樣,您的事就成功了。”田軫説:“怎麼才能使秦、韓軍隊不向東進呢?”蘇代回答説:“韓馮救魏的言辭,一定不會對韓王説‘我是為了魏國’,必定説‘我將用秦、韓的兵力向東打退齊、宋,我趁勢聚合三國的軍隊,利用屈丐戰敗後的疲備,向南要求楚國割地,韓國失去的舊地一定能全部收回。’張儀救魏的言辭,一定不會對秦王説‘我是為了魏國’,必定説‘我將用秦、韓的兵力向東抵擋齊、宋,我將聚合三國的軍隊,趁屈丐戰敗後的疲憊,向南要楚國割地,名義上是為保存將亡的國家,實際上是攻伐三川之後返回來,這是王者的事業。’您讓楚王給韓國土地,讓秦國控制兩國議和,您對秦王説‘請讓楚國給韓國土地,而大王可以在三川一帶施逞威風,韓國的軍隊沒有動用就從楚國得到了土地。’韓馮向東發兵的言辭會怎樣對秦國説呢?他説‘秦國不用兵就得到了三川,進攻楚國、韓國、使魏國受到困窘,魏國便不敢向東聯齊,這樣就孤立了齊國’。張儀向東發兵的言辭會怎樣説呢?他説‘秦國、韓國想得到土地卻按兵不動,聲威震動了魏國,魏國不想失去和齊、楚的關係也就有所憑藉了。’魏國轉就對秦國、韓國的態度,爭着侍奉齊國和楚國,楚國正想得到魏國侍奉而又不想給韓國土地,您讓秦國、韓國不用兵就能得到土地,這是對兩國有大恩德啊。秦韓兩國國王受韓馮、張儀的威脅,向東發兵以便使魏國順服,您可以常常持勝券去責問秦、韓,這樣就使秦、韓兩國喜歡您而厭惡張儀用的本錢太多了。”湣王十三年,秦惠王去世。二十三年,齊軍和秦軍在重丘擊敗楚軍。二十四年,秦國派涇陽君到齊國作人質。二十五年,把涇陽君送回秦國。孟嘗君薛文到秦國,立即任秦國宰相,不久又逃離秦國。二十六年,齊國與韓國、魏國一起進攻秦國,到函谷關駐紮軍隊。二十八年,秦把河外之地給韓國以求和,三國軍隊撤去。二十九年,趙國人殺了他們的主父。齊國幫助趙國滅了中山國。

湣王三十六年,齊湣王自稱東帝,秦昭王自稱西帝。蘇代從燕國來到齊國,在章華東門拜見齊王。齊王説:“嘿,好啊,您來了!秦國派魏冉送來了帝號,您認為怎麼樣?”蘇代回答説:“大王對臣的提問太倉卒了,而禍患的生產常常是不明顯的。希望大王接受帝號,但不要馬上就準備稱帝。秦國稱帝后,如果天下安定,大王再稱帝,也不算晚。況且在爭稱帝名時表示謙讓,也沒什麼關係。如果秦國稱帝后,天下都憎惡他,大王也就不要稱帝,以此收攏天下人心,這是很大的本錢。況且天下並立兩帝,大王認為天下是尊崇齊國呢,還是尊崇秦國呢?”湣王説:“尊崇秦國。”蘇代説:“如果放棄帝號,天下是敬愛齊國呢,還是敬愛秦國呢?”湣王説:“敬愛齊國而憎恨秦國。”蘇代説:“東西兩帝訂立盟約進攻趙國有利,還是討伐宋國的暴君有利?”湣王説:“討伐宋國的暴君有利。”蘇代説:“盟約是均等的,可是與秦國一起稱帝,天下只尊崇秦國而輕視齊國,放棄了帝號,天下就會敬愛齊國而憎恨秦國,進攻趙國不如討伐宋國的暴君有利,所以希望大王明確地放棄帝號以收攏天下人心,背棄盟約,拋開秦國,不與秦國爭高低,大王要利用這個時機攻下宋國。佔有宋國,魏國的陽地也就危急了;佔有濟水以西,趙國的阿地以東一帶就危急了;佔有淮水以北,楚國的東部就危急了;佔有陶、平陸,魏都大梁的城門就被堵了。放棄帝號而用討伐宋國暴君的事代替,這樣,國家地位提高,名聲受人尊崇,燕國、楚國會因形勢所迫而歸服,天下各國都不敢不聽從齊國,這是像商湯和周武王那樣的義舉呀。名義上敬重秦國的稱帝,然後讓天下人都憎恨它,這就是所謂由卑下變為尊貴的辦法。希望大王認真地考慮。”於是齊國放棄帝號,重新稱王,秦國也放棄了帝位。

湣王三十八年,齊國討伐宋國。秦昭王發怒説:“我愛宋國和愛新城、陽晉是一樣的。齊國的韓聶和我是朋友,可是卻進攻我所愛的地方,為什麼呢?”蘇代為齊國對秦王説:“韓聶進攻宋國,就是為了大王。齊國強大,再有宋國的輔助,楚、很必然恐慌,恐慌就一定向西侍奉秦國,這樣,大王不用一兵,不傷一卒,不用費事就會使魏國割讓安邑,這就是韓聶告求於大王的。”秦王説:“我擔心齊國很難看透,一會兒合縱,一會兒連橫,這怎麼解釋呢?”蘇代回答説:“天下各國的情況能讓齊國都知道嗎?齊國進攻宋國,它知道侍奉秦國應該有萬乘之國的力量輔助自己,不向西侍奉秦國,宋國也就不會安定。中原那些白髮的遊説之士都絞盡腦汁想離間齊、秦的聯合,那些駕車紛紛向西奔馳的人們,沒有一個人是去談論和齊國好的;那些駕車紛紛向東奔馳的人們,沒有一個人是去談論同秦國好的。為什麼?因為他們都不想讓齊、秦聯合。為什麼三晉與楚那麼聰明而齊、秦那麼愚蠢呢?三晉與楚聯合一定要商議進攻齊、秦,齊、秦聯合一定要謀劃進攻三晉及楚。請大王據這種情況決定行事吧!”秦王説:“好吧!”於是齊國就去討伐宋國,宋王出逃,死在温城。齊國在南方佔據了楚國的淮水以北土地,在西邊侵入了三晉,還打算併周室,立為天子。泗水一帶的諸侯如鄒、魯等國的國君都向齊國稱臣,各國諸侯都很恐懼。

湣王三十九年,秦國來進攻齊國,攻下城邑九座。

湣王四十年,燕、秦、楚及三晉合謀,各用派出兵來進攻齊國,在濟水以西打敗齊軍。齊王的軍隊潰散退卻。燕將樂毅於是攻入齊都臨淄,全部掠取了齊國收藏的珍寶禮器。湣王出逃到衞國,衞國國君打開王宮讓他居住,向他稱臣並供給他用具。湣王卻很傲慢,衞國人就去侵擾他。湣王只得離開衞國,跑到鄒國、魯國,表現出傲慢的神氣,鄒、魯的國君都不收留他,於是又跑到莒。這時楚國派淖(nào,鬧)齒領兵救援齊國,因而就輔佐齊湣王,結果淖齒竟把湣殺了,並與燕國一起瓜分了侵佔齊國的土地和掠奪的寶器。

湣王遇害之後,他的兒子法章更名改姓去莒太史敫的家中當傭人。太史敫的女兒到法章的相貌不凡,認為他不是平常之人,憐愛他因而時常愉着送他一些衣食,並且和他私通了。淖齒離開莒城之後,莒城裏的人和齊國逃亡的大臣聚在一起尋找湣王的兒子,想要立他為齊王。法章先是害怕他們要殺害自己,過了很久,才敢自己聲言“我就是湣王的兒子”於是莒人共同讓法章即位,這就是襄王。由於擁有莒城而向齊國各地佈告:“新王已經在莒即位了。”襄王即位後,立太史氏的女兒為王后,稱為君王后,生了兒子名建。太史敫説:“女兒不經媒人而私自嫁人,不能算我的後代,她玷污了我們的家風。”他就終身不與君王后見面。君王后賢惠,並不因為父親不見她的緣故就失掉了做子女的禮節。

襄王在莒住了五年,田單依靠即墨軍民打敗了燕軍,到莒接襄王,回到臨淄。齊國原有的土地全部重新歸屬齊國。齊王封田單為安平君。

襄王十四年(前270),秦軍進攻齊國的剛壽。十九年,襄王去世,他的兒子田建即位。

齊王建即位六年,秦國進攻趙國,齊、楚去救它。秦國盤算説:“齊、楚援救趙國,如果他們關係親近,我們就退兵;如果他們不親近,我們就進攻它。”趙國沒有糧食,請求齊國支援粟米,齊國不答應。周子説:“不如答應它以便使秦兵撤退,不答應它秦兵就不會撤退,這樣就使秦國的計謀得逞,而齊、楚的計謀失敗了。況且趙國對於齊、楚來説,就是屏障啊,好像牙齒外面有嘴一樣,嘴沒有了,牙齒就會受寒。今天趙國滅亡,明天禍患就該到齊國、楚國了。而且救趙的事,應該像捧着漏水的甕去澆燒焦的鍋一樣。救趙、是高尚的義舉;使秦兵退卻,可以顯揚威名。仗義解救將亡的國家,揚威退卻強秦的軍隊,不盡力去做這件事而專注於吝惜糧食,為國家出謀劃策的人錯了。”齊王不聽勸諫。秦軍在長平打敗了趙國的四十多軍隊,接着就包圍了邯鄲。

齊王建十六年(前249),秦國滅亡周室。齊國君王后去世。二十三年,秦國設置東郡。二十八年,齊王到秦國朝拜,秦王政在咸陽設酒宴款待。三十五年,秦國滅亡韓國。三十七年,秦國滅亡趙國。三十八年,燕國派荊軻刺殺秦王,秦王發覺了,殺死了荊軻。第二年,秦軍攻破燕都,燕王逃跑到遼東。再一年,秦國滅亡魏國,秦軍駐紮在歷下。四十二年,秦國滅亡楚國。第二年,俘虜了代王嘉,殺死燕王喜,滅亡燕國。

齊王建四十四年(前221),秦國進攻齊國。齊王聽從宰相後勝的計謀,不戰就率軍投降秦國。秦國俘虜了齊王建,把他遷到共城。終於滅亡齊國改為一郡。天下由秦統一,秦王政建立稱號叫做皇帝。起初,君王后有賢德,侍奉秦國比較謹慎,與諸侯相有信用,齊國又處在東部海濱,秦國夜進攻三晉、燕、楚,這五國面對秦國的進攻只有分別謀求自救,因此齊王建在位四十多年沒有遭受戰禍。君王后一去世,後勝做了齊國宰相,他接受了秦國間諜的許多金錢,派很多賓客到秦國,秦國又給他們很多錢,賓客們都回來進行反間活動,勸説齊王放棄合縱而歸向秦國,秦國因此能滅亡五國。五國滅亡後,秦軍終於攻入臨淄,百姓沒人敢反抗。齊王建於是投降,被遷到共城。所以齊國人抱怨王建不早與諸侯合縱攻秦,聽信臣及賓客的話以致亡國,人們編了歌唱道:“松樹呢,還是柏樹呢?讓王建住到共城的不是賓客嗎?”意思是痛恨王建使用賓客不注意審察。

太史公説:大概孔子晚年喜歡讀《易經》。《易經》作為一學問,從有形無形的物象中預知未來,道理很深奧,如果不是博古通今明智達理的人,誰能專注於它呢!所以周太史為田敬仲完卜卦,能占卜到十代以後;到田完逃奔齊國,懿仲為他卜卦也是如此。田乞和田常所以接連殺害兩們國君,獨攬齊國政權,不一定是事情的形勢逐漸發展到了這樣地步,大概像是要遵循或符合占卜的預兆吧!

解析公元前386年,齊國世卿田和取代了姜姓國君,成為齊國的新主,從此齊國就由姜姓國變為田姓國。田氏先祖最早來到齊國的是田完(即陳完),他的諡號是敬仲,因名本篇為《田敬仲完世家》,簡稱《田完世家》。史書又常稱此後的齊國為田齊,所以也稱本篇為《田齊世家》。

齊國在秋時就是個強國,秋後期漸趨衰落,但基並未動搖,所以田氏代齊之後,很快又成了戰國時代的強國。本篇前半主要記述田氏代齊的過程,以簡短記事為主。後半則使用以人物代記事的方法,既突出了人物,又完成了記事任務,一舉兩得。

齊威王是本篇中較為突出的人物,作者選擇了幾個重要事例表現了他的不同尋常。一是嚴明賞罰。對即墨大夫的重賞,對阿大夫的烹殺,一舉震懾了全國,官吏們不敢再文過飾非,使齊國大治。二是重用賢才。文中記述了一段齊威王與梁惠王的談話,梁惠王以有十枚照夜珠自詡,而齊威王卻把自己的賢臣良將視如珍寶,鮮明的對比,突出了齊威王對人才的重視。三是善於聽取臣下意見。威王和鄒忌議論鼓琴與治國,同大臣討論是否救趙等,都表現了他的這個特點。

齊宣王是齊國的又一位重要人物。這裏突出了他的兩件大事,一是任用田忌、孫臏,大敗魏軍於馬陵,使齊國威震一時;二是“喜文學遊説之士”這第二件事是中國文化史上的盛舉。齊宣王對文學遊説之士“皆賜列第,為上大夫”讓他們“不治而議論”使稷下先後集中了學士“數百千人”臨淄成了戰國時期的文化中心,對百家爭鳴起了促進作用。齊宣王對文化史的這一貢獻是應該肯定的。

齊湣王是本篇記述的另一個重點。他曾有過一番作為,放棄東帝的稱號,征討宋國的暴君等,都提高了齊國的威望。但他驕傲輕敵,燕相樂毅率五國軍隊來攻,齊國幾乎滅亡。這次慘敗使齊國一蹶不振,雖有襄王五年時的田單復齊,但齊國的衰亡已無法挽回了。

本篇還涉及到一些有名的歷史人物,鄒忌是着墨較多的一個。他通過鼓琴與齊威王論治國之道,淳于髡(kūn,昆)諷以微言,他能應答如響,都顯示出他具有輔國的大才。但他當權後卻使用不光彩的手段陷害田忌,又表現了他的權勢。其他人物雖着墨不多,也都各具特

篇末,太史公認為,田氏代齊“非必事勢之漸然”而似乎是在遵循着當初占卜的預兆。既否定歷史發展的趨勢,又宣揚信,古今不少學者對此予以批評是完全應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