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龍洞一遊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我見過的河水都是彎了又彎,響水河也不例外。不同的是,響水河是在溶裏,整不見陽光,這就讓響水河顯得格外清幽,船於水上行,身在船中坐,猶如被隔在世外,兩邊看過去,暗暗的燈光映着眼所能見的範圍,頓時便有身輕似絮,心空如仙之了。
響水河所在的溶有很好聽的名字,叫“黃龍”這裏被稱為“中華神奇府,世界溶奇觀”是武陵源風景名勝區的王牌景點之一,被譽為溶景觀的“全能冠軍”有1庫、2河、3潭、4瀑、13個廳、98廊以及上千個白玉池,上萬座鐘石峯。有人説:黃龍是詩的結晶,哲學的凝聚,美學的雕像。
關於詳細的景點,寫出來難免千篇一律,就此略去。
黃龍的形成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據專家研究,大約3。8億年前,黃龍地區是一片汪洋大海,沉積了可溶強的石灰岩和白雲岩地層。經過漫長年代開始孕育成喀斯特地貌,直到6500萬年前地殼抬升出現了幹溶,然後經岩溶和水作用便形成了今天的地下奇觀”這個久遠的時間給了人們豐富聯想和想象的空間,一些有趣的傳説應運而生。而我關心的,只是中所能看到的,然後極盡我的思維產生出能夠讓我心悦的故事。
沿着彎曲高低的路行走着,小心翼翼地,幽暗的燈光給中的所有罩上了五彩繽紛的彩,彷彿從現在的今天走過了千萬年的時間,回到了遙遠的年代,那個年代的地球上沒有人類,地面上生存的是猛獸,地下生活的是龍王和它的家族。
原來世間所有的生命都是喜歡享受的,龍王修建了奢華的龍宮,給自己修造了高度12米,底部直徑10米的龍王寶座,還有氣勢磅礴的龍宮大廳,賞樂歌舞的龍舞廳,後宮佳麗的居住場所。每隔一段時間,龍王還要邀請仙人來小聚,於是專門修建了天仙宮,仙人們三三兩兩的沿天柱街進入,與龍王共享天上地下的美酒佳餚,仙樂繚繞龍宮,經久不散。你聽,走在其中,耳邊似有隱隱樂聲呢。
定海神針是龍王的得意之作,為了防止外來的自然災害侵害到龍宮,它用了龍宮裏最高的一石筍,安放在大廳的南側,這高19。2米的定海神針,若干年後被保西天取經的孫猴子發現,便向龍王討要,狡猾的龍王哪裏肯把自己的定海神針送與別人,但對神通廣大的孫猴子又不能直言相拒,於是謊稱另一豎着的石筍才是真正的定海神針,結果,不明真相的孫猴子就拿到了另一。好在孫猴子沒取走,否則,我哪裏還能看到這柱頂天立地的神針?
龍宮附近的花果山中,有一石鐘和一石筍幾乎相連,它們是龍女和情郎的化身。可憐有情人,望眼穿卻不能相擁,真是咫尺天涯情難歸。我以為只有人間的情愛才有悽苦,卻不曾想天下的情愛都是一樣。千萬年地等待,千萬年的痴情,龍女和她的情郎何時才是相見之?
龍宮也是要種田地的嗎?不然的話,那一片壟埂是做什麼的?一定是龍王的蝦兵蟹將們耕種的天地了,我只是想不出它們會種些什麼,是海草還是什麼?遺憾的是田地裏沒有留下絲毫的痕跡,時間太久了。或者是它們收穫了以後,再也沒來得及種下什麼就化作了密密匝匝的石鐘石。
我一路胡亂想着,耳邊傳來了清亮的歌聲,是土家妹子在唱,圍在四周的遊客鼓掌喊好,一曲又一曲,迴盪在昔的龍宮內,這才是人間了。
現在的龍宮內,被人們據酷似火箭的鐘石造型羣雕稱為“中國火箭基地”其中一冠名為“神舟”五號。不能不驚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不能不讚嘆人們的奇思妙想,景為人“利用”人為景折服。
我是愚笨的,走了黃龍一遭,只看出了美的雕像,而對詩的結晶和哲學的凝聚,我是無論如何也悟不到了。
所幸我能夠在自己製造的虛幻景境里美美的幻想了一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