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搬進新房子已經兩年了,一直為安裝一個什麼材質,什麼款式的門犯愁。看看哪一家的門都是裏外兩層,只有我家至今還是孤單單的一個防盜門。

按説這也沒什麼,誰也沒規定必須要有兩道門,問題是我裝修房子時並沒包門框,幾個房間的門都是摺疊門,自帶的門邊,反而顯得乾淨利落。大門處的門邊在外很是扎眼,怎麼看怎麼象缺點什麼。為這道門,我和老公沒少跑路,門的花樣倒是不少,關鍵是我不想在防盜門裏再豎起一道門,我嫌悶。可是沒有門整個空間極不協調,這和我追求的審美觀起了衝突。

在老家的居民樓,也只有我家沒有兩道門,就是搬進去時就有的防盜門,但那個屋子都是包了門邊的,看起來雖然單調些,卻不顯空乏。我老覺得是自己的心理障礙,到別人家閒坐,打開防盜門,再推開木門,麻煩不説,若是面朝門的方向坐着,我會口堵,嗓子發緊。

我有個習慣,無論夏秋冬,每天早晨起牀後的第一件事就是打開門窗,一為了通風,二覺心裏敞亮。

從心理上,我更願望把門看作一件工藝品,而不是為了阻擋和阻隔。從視覺上,門終究還是門,它在生活中的隔離功能是不可缺少的。在一定程度上,我甚至更衷情於門簾,如若不是為了隔離聲音,我想除了大門,我家的門都可能是門簾。

兩年來,空着的門臉成了困擾我的一個不大不小的事情,無數次的構想,無數次的推翻,還是沒有一個明確的方向。今年節逛商店時,看到貨架上大大的福字掛件,就買了一個回家,掛在了門框的正中,多少彌補了一點視覺的空缺。

想得最多的,是外出旅遊時買一個合適的布門簾,最好是那種蠟染的花布。我想,會好看的。

(二)對門的記憶有足夠長的空白,直到我讀初中。

那個時候家住在縣城的中心地帶,叫“縣委家屬院”最前面是兩棟二層樓,後面是平房。我們家住一樓,和鄰居的叔叔家共用一個院子,沒有院牆,是用木板拼起的一圈,門也是簡單的門板門,記不清是不是有把鎖了,好象是沒有。

防盜門還沒有誕生。

平房住的人家和我們一樣,木板圈起院子,簡單的木板門。

高中後搬到了新的三層樓,依舊住一樓,每户人家的院子仍舊用木板隔開,加上一個簡單的木板門。

後來搬到了河邊,有了圍牆,有了鐵門。

最初的防盜門不復雜,慢慢的有了花樣,有了品牌,到現在,有的人家的大門是兩道防盜門,嚴嚴密密的把家包圍着。

去年給婆婆家選防盜門時,着實費了些功夫,市面上的防盜門看得眼花,最後把錢給婆婆,讓她自己選。

對於門的功能,有關專家有這樣的論述:一是居住的要素。二是風俗的展台。三是安全的保障。現今門承擔的安全保障越來越為人們所重視,同時人們並沒有因為門而到更多的安全,人們離不開重重的門,重重的門將人心隔的越來越遠,每個人都恨不能把自己的心加上最結實最耐磨的門,每個人都不會輕易把自己的心門敞開。

(三)姥姥家的大門我再也沒打開過,已經五年了。

小的時候住在姥姥家,夠不到大門上垂着的鐵環(我不知道它叫什麼),用小手狠勁的敲門,再長大些,可以顛起腳尖抓住鐵環了,但沒有足夠的力量轉動鐵環打開門,便以鐵環的下半部分撞擊大門,家裏人就會聽到,把門打開。而大多時候院門是敞着的,有時是兩扇門都敞着,有時敞着一扇,進進出出的方便。

從來沒聽説過村裏哪家人丟東西。

小夥伴相約出來玩時,隈在大門邊喊一聲名字,不一會,另一個脆生生的聲音就響起:哎,來了!伴着聲音,一個小小的人兒歡蹦亂跳的跨出了家門。接着,大門裏大人的聲音:早點回來啊!兩個小夥伴已經跑的沒了影。孩子們一家一家的喊着,一個個歡躍的身影從家門跑出來,留下一串串毫無顧忌的笑聲。

有時候哪個孩子跑的急了,被門檻絆了腿,就會引起身後大人的埋怨:瞧你,沒頭沒腦的。孩子扭頭做一個鬼臉,跑了。

最開心的,是冬天一覺醒來看到的雪,一推開門,厚厚的,潔白的雪就在眼前鋪開。我扎撒着亂蓬蓬的頭髮,興奮的衝已經開始做早飯的姥姥喊:姥姥,下雪了,多好看!手還在忙活着的姥姥頭也不抬的應着:是啊,一會吃了飯再掃雪吧。於是,我爬上炕整理鋪蓋,梳好小辯,在熱呼呼的炕頭上喝一碗熱氣騰騰的粥,在姥姥還沒來得及清掃的雪上歪歪斜斜的踩上了一串小腳印,到大門外堆雪人,滾雪球。

到了節,早早的在舅舅身後忙活着,看他們貼對聯,紅紅的對聯白白的雪,在童年的子裏分外妖嬈。挨家挨户走進同樣是紅彤彤的大門,給長輩們拜年,和小夥伴們比着誰的衣服漂亮。

那一年,我站在姥姥家的大門外,久久注視着斑駁陳舊的大門,推開,人去屋空,只有那棵蘋果樹頑強的生長着。一一走近留有我童年印跡的屋子,一切都還在,一切都已不在。

關上大門的那一刻,我知道,我將永遠的留在了門外。

(四)我談戀愛的時候,小城還是重視“門當户對”的,所以我的戀愛得不到大多數人的瞭解和理解。

我是倔強的,不管什麼門當户對,只要愛情。

門不當户不對的婚姻給了我很多的快樂和幸福,也帶給我很多始料未及的困難。首先我們都是為人子女,要孝字當先,在經濟不寬裕的情況下,不只要儘量保證自己的正常生活,更要給父母提供一定的經濟保障。老公的家庭是單職工,婆婆沒有固定的收入,老公兄妹四人,我們和二哥同一年結婚,雖説沒花多少錢,但對父母來説畢竟是一場勞神費時的大事,因此從結婚的第一個月起,我們要給家裏一定的錢,這對於工資微薄的我們來説,實在是不小的開支。我不敢把困難告訴我的父母,也不敢説與親戚朋友,女人的虛榮心讓我咬緊牙關,一天天的過着清貧的子,支撐子的,是愛情。

結婚多年,我已經習慣了用心幫助公公婆婆,儘管偶爾我也有牢騷。在我身邊的朋友和同事都能得到父母資助的時候,我羨慕過。我從最初的不滿,到現在的心甘情願,經歷過的心情,一言難盡,自不必細説。

兒子一天天長大,我終於理解了“門當户對”存在的必然。所有的父母都是願意自己的兒女有一門看上去般配的姻緣的,所謂的“門當户對”當我和兒子談論起他以後的婚姻時,我對兒子説,我願意他有一個門當户對的婚姻。兒子反問我,當初為什麼和爸爸結婚。我笑了一笑,告訴兒子,門當户對不是婚姻的唯一選擇,但在考慮婚姻時,一定要仔細想好以後可能出現的問題。

每個母親都有一份自私的愛。我想。

(五)寺廟的山門和三門殿,是我每次去都到肅穆和莊嚴的地方,一踏進門,內心由然而生的寧靜和踏實,讓我忘記所有。

對佛教未產生興趣時,我對“不二法門”很是疑惑,不知道它的意義何在,不懂得它所包含的理念以及對人生的價值,待慢慢的接觸了一些文字和書籍,不知不覺的進入其中,明白了“不二法門”的禪意,並且按照它所引導的意念使自己深入領會,慢慢和自己的生活融為一體。

《無門關》是宋代無門慧開禪師的一部著作,有這樣四句話:“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簡單易懂的四句話,卻是有緣之人才會真正體會到的意境。

每個人都是佛,只看每個人的心門是否向佛敞開。

(六)從張家界返回的火車上,鐵路邊匆匆閃過的一些房子引了我的視線,它們並不和其它的房子在一起,沒有院牆。家門口有坐着的人,敞着的院子裏有晾着的衣服,還看到一隻小狗,很安靜卧在主人的身邊,另有一家的屋脊上,冒起了炊煙。

我趴在火車的車窗玻璃上,照了很多沒有院牆,沒有院門的房子照片。它們和田地在一起,顯得那麼和諧,融洽。

我滿懷憧憬的對老公説,要是我們有這樣一所沒有院門的房子多好。老公説喜歡就等以後讓兒子給買一所這樣的房子。

那些房子裏住着的人,會不會憧憬外面的世界?那些簡陋的木門,是不是他們與外面世界的隔閡?

(七)最近些子,我着實有些痛恨門,門把我的貝貝阻擋在了家門外。

夜深人靜之時,我如賊一般溜出家門,把樓梯的門打開,以便貝貝能在找到門時能夠走進來。然而隨手關門是大多數人嚴格遵守的習慣,白天的時間,門是不可能敞開的。因此很多時候,我都恨不能把那道門給拆了。

比如今晚,我已經來來回回從四樓下去開了五次門。

就連出入小區的幾道鐵門,每晚也都有人按時的鎖上,我想跨出門去尋貝貝,都是不可能的事。

有時候我想,貝貝能不能象我一樣痛恨這些門?或者,他會因為走出了這些門很快樂?

每天,我都遊魂般在門裏門外徘徊,我的貝貝,你是否能夠知我的心焦和心疼?

(八)中國門的起源應在上古時期的有巢氏。《韓非子·五蠹》記載:“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獸眾,人民不勝禽獸大蛇。有聖人作,構木為巢,以避羣害,而民悦之,使王天下,號有巢氏。”上古時期的人們有了遮風擋雨,避獸,比較舒服的居住的場所,應運而生的有了出入的設施——門。可以肯定,遠古時期的門沒有更多的功能。

隨着益發展的文化,睿的智慧,門逐漸形成了一種獨特現象和文化,門的功能越來越複雜,意寓越來越豐富。門的等級觀念在今天已不復存在,但由門面產生出貧富的視覺依舊存在,而門給人們心理上帶來的差異是可觀存在的。門已然是市場的產物,並因市場的需求而變化多端。與古時的門相比,現在的門不重講究身份地位,古時宅門所代表的身份,屏門和隔門講究的緻,以及門上所雕刻的各種飾物似乎只是留在人們心裏的記憶,人們能夠在保留下來的門上探究出歷史和文化的象徵。現在的門,大多是人們依照自己的審美觀選擇,修造,據自己的心理需要選擇門的大小,寬窄和花

古時的門有太多的稱謂,到目前為至,有些門我還是搞不清楚它們的位置和功用,但我知道古時的殿門是最為壯觀宏偉,它是威嚴的意向,不用説平民百姓一輩子進不得殿門,就是文武官員,怕也是有很多一生走不進去的。衙門是替平民百姓説話辦事的地方,可是很多時候它不過是個形式,進去也許容易,講理恐怕很難。

想到徽州的門,石雕,木雕,磚雕,在徽州的門頭上體現出豐厚的內涵,讓見到它們的人讚歎不已。我很多次的在腦海裏重現徽州的門,那一扇扇巧別緻的門裏門外,發生過太多讓人概的故事,由許多個門綿延而就的小巷,盛載了多少人的人生路程啊。透過那些門,我彷彿看到徽州女人的辛酸和甘苦,她們,被一道道門關了起來,缺少自由和自尊,她們的子,就在一道道門裏艱難的走過。

封建社會的一些禮教,是束縛和制約女人的門。

(九)門也是不少文學作品中不可缺少的一筆,單説《紅樓夢》,就有人專門統計過,全書一百二十回,有三十餘種關於門的指稱,比如説大門,二門,旁門,角門等等。關於門的動作詞語,有四十餘種,象進門,敲門,打門等等。還有省去門字進出的詞語,有一百五十餘種,如“進來了”實則應為“進門來了”等等。做這些統計的張世君還統計了《紅樓夢》一百二十回的書裏,有一百一十六回的開端和結尾都是由門和門的進出來連接起來的,只有第七十一回,第七十八回,第七十九回和地八十回例外。另外還有俗界的門和宗教的門,比如寶玉和妙玉。地上的門和天上的門,就是大觀園和太虛幻境。

如此説來,一部《紅樓夢》簡直可以説是門的世界,細細讀來,便能夠從關於門的字眼和詞彙裏體味出別樣的意韻。我不得不佩服寫書和讀書的人。

中國門文化實在是博大深,妙絕倫,它所藴涵的哲學,美學,建築學等,更是我等學習,品味一生也無法企及的學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