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緣來君山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有文字這樣描述君山:“遠望如橫黛,近看似青螺,臨空俯視,又像陰陽合抱的太極圖。”和岳陽樓相距十二公里水路的君山,與岳陽樓相對,若是晴天,登上岳陽樓便可看到君山的秀影。未到君山時,我的腦海裏已經繪製出了一幅圖畫:煙波浩渺的水面上,隱隱出一方小島,時可見亭台樓閣。風起時,小島搖曳生姿,綠茵漫舞。有雨落下,水上點點細碎,或有細線下,於隱約之處呢喃有聲,似情人依隈談情,象女子輕挽羅紗。月光之中,便是銀生輝,照出婀娜曲線,若是側耳細聽,或近或遠,傳來叮咚之樂…

君山實則不能稱之為山,也不能稱之為島,它是“白銀盤裏一青螺,”是“淡掃明湖開玉鏡”

“原是崑崙山的一塊石,海風吹落庭湖”暫且不去理會君山的由來,不去理會它為什麼叫作君山,只要去親近它,在親近它時盡情的擁抱它。

據《巴陵縣誌》記載,君山共有4台、5井、36亭、48廟,更有奇竹名茶,金龜銀魚,在這個周長不過7華里,方圓0。96平方公里的君山,玲瓏秀巧的生出許多優美動人,哀怨生動的傳説和神話,我相信每一位到過君山的遊客,都會衷情於它,並對它念念不忘。

湘妃祠,二妃墓,望湖亭,湘妃竹,都與舜帝和娥皇,女英相關。當年堯將帝位禪讓給舜,並將兩個女兒娥皇,女英許配給舜後,就意味着一個傳千古的神話誕生。二妃尋夫到了君山,卻得到舜帝駕崩的消息,二妃夜啼哭,淚水灑落於竹,竹被染上斑斑點點,從此有了湘妃竹,有了登高遠望的望湖亭,有了二妃墓和湘妃祠。對愛情忠貞不渝的二妃,惹得文人概萬千,留下了詩詞佳句,留下了嘆息,同情,讚歎,而澤東的一句“斑竹一枝千滴淚,紅霞萬朵百重衣。”則讓人對她們的愛情有天動地的震撼。遊人對斑竹是興趣的,路過時頻頻拍照,有女子穿入其中,久不見出來。斑竹上刻滿了到此一遊的印記,是想留下他們的温度,或是因為來過君山而動和興奮的表達方式?

1971年曾從二妃墓挖掘出一條7寸長,重約500克的空心金龍,現存放在湖南省博物館。很奇怪,是什麼人放置了這樣一條小金龍呢,難道真的是神靈所致?

對愛情的種種傳説,我是似信非信的,但親臨發生傳説之地時,仍免不了為之動容,我會想起我的愛情,想起我所知道的愛情。

在君山,另一個傳奇的愛情故事是柳毅傳書。柳毅井和傳書亭是柳毅和小龍女愛情的見證,這對被賦予了神奇彩的男女,離經周折後終成眷屬,皆大歡喜。我蹲在柳毅井前使勁看,企圖看到當年的蛛絲馬跡,看到通向龍宮的神秘通道,直到眼睛發澀,我只看到距井五米處的斜坡甬道兩旁的蝦兵蟹將,井壁上的巡海神,就是它們當年引柳毅到龍宮的嗎?現今龍宮裏都住着誰?我站起身,對着柳毅和龍女的石雕像發問。井是深不可測的,到現在都沒能測出它的深度,奇特的是,柳毅井的水和庭湖的水是“井水不犯湖水”愛情是個美好的話題,無論是怎樣的滋味,都是令人嚮往,眷戀的,也許正緣於此,才會有太多的愛情傳説?

“山名有緣,蓋山靈如妒人遊,每將渡輒以惡風濁拒人回舟,故以得至者為有緣”君山過去又叫有緣山,來君山者必以舟渡之,每每風高急不能登岸,所以説有緣者方可登山。據説現在水高時也會漫過陸路,只能以船為來往的通工具,想來過去庭的水比現在旺,來來往往很不方便的原因。

我等能登君山,也是有緣者了。一個緣字,可道盡人間萬事之源。

自由狂放的呂賓,再一次給君山塗抹上了一層人文的仙氣。朗亭,是人們口中傳説的呂賓飲酒詩之處。這位道家的仙人,本是一個屢考不中的儒生,學道後成仙,便成了人們茶餘飯後的津津樂道,與他同在的八仙,遂成了眾望所歸的求仙之本,人們美好的願望,對美好生活的意念,在他們身上得到了完美的體現。想那呂賓一介書生,苦讀後未果,所有的希望幻滅,以求仙得道為人生的目標,也不失為一種積極向上的心態,只是凡事皆是緣,不是每一個人在願望破滅後都能得道成仙的,這也是仙人為凡人羨慕的真正原因吧。成不了仙,説説仙事仙人,亦算為自己內心對現狀不甚滿意的一份超,但是,超的內在因素在心而不在身,於是夢想始終存在,仙境始終是人們心中最美好的生活狀態。

豈不知,仙人也是人,是人就免不了煩惱和痛苦。

君山的幽靜和秀美在我看來實在是一方修心養的好水土,若是能夠在此住上些時,定能使浮躁的心境得以平靜。

隱士,是古人對意離現實,身居安靜之所人士的雅稱,而隱士選擇的隱退之地往往是山林,君山以僻靜優美的山水引了隱士的到來,先有唐朝詩人張志和,崔櫓,後有清代學者吳樹,他們在君山留下的文字和足跡,使後來人遐想,懷想,卻是不知他們隱退的是心還是身?

有點替古人擔憂的多情了。不過,君山的確能使人心氣平和。

中學學歷史的時候,學過南宋的鐘相,楊幺農民起義,君山正是他們的大本營。《岳飛傳》裏有對楊幺寨的描寫,《巴陵縣誌》有楊幺寨的記載,如今的楊幺寨和飛來鍾雖是後來的重建,仍可從中領略當年起義的壯舉和盛況。

“等貴賤,均貧富”的口號如今想來有些懂得了,可惜,起義失敗了,他們美好的願望打了水漂,忠報國的岳飛在平定起義時,怕是隻有個“忠”字了。對聯《楊幺寨〉》這樣寫道:揭竿抗官兵,楊將軍你真有膽。揮師徵水寇,嶽元帥他本無心。面對對聯,我的思想和意識一片混亂。

歷史就是歷史,不是人為卻是有心,不是有心倒也人為。歷史本是給後人懷想的,往事並不如煙。

如此秀美的君山,有些沉重了。

從楊幺寨出來,深深呼着。已經有不少遊人坐下品茶,我也要了一杯。君山銀針是中國名茶,又有楊毅井的水,不喝是損失,只是我很少在旅遊景點買東西,同行的遊人大都買了些君山銀針,我不買。

告別君山時,下起了雨。

無論君山留下多少傳説,帝王的也好,仙人的也罷,我還是願意把君山看作是愛情山,因此回到長沙後我對老公説一起去就好了,老公問為什麼,我説那是愛情山啊。老公問誰説的,我説我説的呀。他笑嘻嘻的看着我,説搞不懂你們這些和文字打道的,山就是山,還什麼愛情山。我哼了一聲,説真是沒有共同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