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二章錯覺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大清藥丸這個話題,一下子拉近了果興阿和曾國藩的距離,兩人有了點開誠佈公的意思。兩人非常融洽的談了許久,談了關於此次事件善後的問題,也對於國家未來的走向換了意見。果興阿非常佩服曾國藩的學識,曾國藩也覺得果興阿見解非凡,實在是後生可謂。
劍拔弩張的局勢立時得到了緩解,大清最大的兩個軍閥開始談笑風生,甚至還攜手參觀了果興阿當年酒後荒唐的遺蹟——神策門。神策門攜手攬腕的兩人,讓躁動的湘軍和東北軍都平復了下來,而且都對自己的統帥無的敬仰。東北軍認為果興阿舉重若輕,一舉拿下了曾國藩,然後又一頓忽悠,把大名鼎鼎的曾國藩唬的像乖寶寶一樣。湘軍則認為曾大帥氣魄過人,在身陷敵手的時候,還從容不迫的説服了敵軍主將,讓氣勢洶洶的果興阿甘願執晚輩之禮。
當然士兵們怎麼想,並不在兩位統帥的考慮範圍內,他們要商討許多實際的東西。曾國藩是大清的忠臣,他十分不認同果興阿對抗朝廷的行為,同時也納悶果興阿一個旗人是怎麼有造反的覺悟的。一心要當軍閥的果興阿,則完全不能理解曾國藩的理學道義,同時也費解曾國藩為什麼不接受他一南一北同時改造國的論調。
果興阿的構想非常的有創建,他建議把國變成聯邦制政府。果興阿在東北,曾國藩在江南,把朝廷夾在間。大家誰也不要想搞分裂,都尊奉大清皇帝,堅持一個國的原則,然後果興阿在北方搞五年計劃,曾國藩在江南搞洋務運動,走兩種不同的道路,實驗下如何發展更適合國。湘軍的勢力已經非常駭人了,若是再有了果興阿的支持,曾國藩完全可以在江南劃地稱王,也可以放開手腳按照自己的思路來開展洋務運動。沒有了朝廷的掣肘,還有果興阿的工業基礎支持,曾國藩的洋務運動或許會有不一樣的結果。可是大清的忠臣曾國藩,堅決的拒絕了果興阿的提議,誓死不肯背棄朝廷。
果興阿的風格是求同存異,聯邦自治做實驗行不通,果興阿也可以接受區域合作,曾國藩對這個方案也很興趣。曾國藩提出的第一個要求,是要果興阿支援他武器裝備,尤其是果興阿近衞部隊使用的超時代的先進裝備。果興阿毫不猶豫的拒絕了這個提議,他自己都不能全軍裝備的東西怎麼可能賣給別人,而且這種先進武器到了朝廷手裏,用不了三天會密給洋人。
武器的事只能維持現狀,曾國藩研究起了工業設施。曾國藩拿下安慶之後,開始搞修械所等工廠設施,不過不得其要領,雖有效果也不盡如人意。果興阿的北滿州工業爆發式發展,可是羨慕壞了曾國藩,雖然不知道其詳情,但也知道果興阿是非常了不起的。只要給錢,果興阿當然願意向曾國藩出售工業製成品,但是援建工廠,果興阿沒那麼痛快了。教會徒弟餓死師傅,果興阿也是有自己小九九的,而且北滿州現在自己的底子也不厚,實在是援建不起。
曾國藩也知道路要一步一步走,他不具備果興阿那種超時代的思維,只能一點點的發展。所以雙方討價還價之後,商討出了一個折的方案。曾國藩及其門生故吏控制的江南地帶,將低税低價向北滿州出售原料和經濟作物類農產品,北滿州則向江南提供工業製成品和基礎工業設施。這是一個雙方都能接受的方案,果興阿無論是工業還是農業都是偏科發展,急需關內尤其是江南的絲、棉、茶、煙等等原料的補充,同時也急需一個合適的傾銷市場。曾國藩等人則必須出口這些東西,也必須採購工業設備,賣給洋人換設備還有風險,還不如和信用不錯的果興阿做買賣。
事情談的差不多了,果興阿拿出了北滿州的最新科技產品保温壺,而且還送給了曾國藩一個。見隨侍的親兵遞了餐具,曾國藩便猜出果興阿送給他的是一個食盒,可是學着果興阿樣子扭開了食盒之後,曾國藩傻眼了。這個明顯隨果興阿奔波許久的食盒裏,居然是熱氣騰騰的牛羹,簡直像剛出鍋的一樣。
“雲帥,此為何物?”曾國藩對於新鮮事物還是很好的。
“蓮藕山藥清燉牛,先帝宮裏御廚的手藝,前輩你嚐嚐!”已經吃起來的果興阿的意識裏,保温壺是一件很普通的東西,本沒在意過,所以他介紹起了美味的燉品。
“素聞雲帥節儉,前也曾聽貴境馬三先生言説,雲帥每餐僅一菜而已,不想這一菜竟如此豐富!”曾國藩沒有再追問保温壺的事,因為他發現果興阿本不把保温壺當回事,他過後去問馬三等滿洲商人一樣問的出來,沒必要在果興阿面前怯。但是他看了壺裏緻的湯羹之後,忽然對果興阿有些膩歪,果興阿是吃一道菜,但是未免太豐富了。
“蒙古草原的牛,當年新產的山藥,江南應季的蓮藕,長菜地裏的胡蘿蔔,很過分嗎?”果興阿一邊唏哩呼嚕的吃着,一邊納悶曾國藩為什麼會覺得自己奢侈。
“對於裂土封疆一方鎮臣的膳食來説,的確不算什麼!”曾國藩沒再苛責,他吃的這好,他只是覺得果興阿虛偽而已,明明吃的不錯,何必大肆宣揚自己節儉,搞得好像自己與民同甘共苦一樣呢!
“北滿州轄地的每一座城裏的工人,一天的薪水,都足以吃兩碗這樣的湯羹,所差的不過是御廚的手藝而已!”果興阿説的是實話,不過他説的只是城裏的工人,他也不好意思提廣大的農民。因為農民的收入只有工人的十分之一而已,北滿州爆發式增長所需的資金,有很大的一部分是果興阿從農民嘴裏搜刮來的。
曾國藩許久沒有説話,甜美的牛羹,在他的嘴裏也變得有些苦澀。北滿州的工人都可以隨意吃喝這樣的美味,江南小一點的地主怕也是做不到的,沒有節慶喜事,誰會捨得吃呢!而且這樣細的烹調,也是價格不菲的,江南地主沒有進學一類的大喜事,誰捨得去大酒樓裏叫這樣的一道菜。
曾國藩又回頭看了看身邊的士兵,湘軍士兵除了軍服沒有東北軍整齊漂亮之外,體魄也差了許多。湘軍士兵大多面灰敗,臉土黑土黑的,還沒有光澤,身形也略顯單薄。滿洲兵因多是北方人,身材湘軍高大得多,而且他們都十分的健壯,皮膚也很有光澤。
“士兵們常吃吧!”曾國藩無意識的問了一句,説完他自己便後悔了,這些人都是果興阿的親兵,自然吃的用的都是最好的。
“我在各村都辦了養殖場,北滿州人都常吃,尤其是小孩子。人的營養需要均衡,蔬菜和蛋都少不了,吃的好了,人才有力氣,學習幹活才有效率。孩子們正在長身體,一定要讓他們吃的好,他們是未來的希望!”果興阿很珍惜在曾國藩面前得瑟的機會。
“大手筆啊!”果興阿辦學校的事,曾國藩以前聽馬三説過,現在又聽説北滿州人都吃,更是驚駭不已。
兩人又閒聊了一會,被困了一個多月的譚紹光等人,趕到了神策門外。果興阿非常的瀟灑,似乎毫無芥蒂的還了湘軍士兵武器,然後從容的與曾國藩作別,沒有做任何的戒備,跨戰馬揚長而去。曾國藩、曾國荃兄弟全都無恙,而且得了自由,果興阿區區兩千餘人尚未走遠,許多不服氣的湘軍將領便想給果興阿來下狠的,教訓教訓這個狂傲的小子。當然這些提議,都被已經和果興阿取得共識的曾國藩給否決了,曾國藩也開始佩服果興阿的膽略。
“這小子狂的沒邊了,也不知他有什麼倚仗,也是大哥你大度…”曾國荃對於果興阿的狂傲,心裏多少有些不滿。
“休要胡言,雲帥…”曾國藩訓斥起了弟弟,但是卻被隆隆的炮聲打斷了。果興阿登艦之後,艦隊遍拔錨起航準備回家,不過臨走之前,武器系統完備的各艦對八卦洲的空地來了一次齊。
“這便是他的倚仗!”看着瞬間產生的一片焦土,曾國藩服氣了,果興阿不需要有多高的水平,有如此軍力他大可以任胡為。
“真狠啊!”一向好勇鬥狠的曾國荃這次只是嘀咕了一聲。
果興阿走後,曾國藩全盤接受了朝廷的要求,主動離開南京追剿太平軍殘部,並且主動將湘軍裁撤了五萬餘人。當然他還幹了一件事,那是集全力發展工業,學習西方科技,果興阿給他的震撼太大了。
北京的奕欣和肅順得到曾國藩乖乖聽話的消息,大鼻涕泡都快美出來了。他們不知道忠臣曾國藩的心路歷程,還以為這是果興阿武力威脅的效果,所以對果興阿的成見略微降低了那麼一點點。畢竟還是旗人嘛!朝廷有了危難的時候,果興阿的胳膊肘還是不會向外拐的。當然如果他們知道了果興阿聯邦制的那個提議,肯定會想立刻掐死這個旗人裏的第一大叛徒。
果興阿則在海面,用自己的熱臉狂貼兩個冷股,同時他也發現了一件事,電視劇裏很多地方演的不對。電視劇裏和洪秀全一個時代的石達開,並不是一個大鬍子的老將,而是一個英俊的年輕後生,不過三十二歲而已。到是一直在熒屏以英俊小生面目示人的李秀成,實際是一個四十多歲的馬臉大叔。李秀成是後起,但一點也不秀,他足足石達開大十歲,只是沒人家前期混的好而已。
不過他倆有一點到是很一致,是完全不給果興阿這個清妖面子,搞得費力不討好的果興阿,很有點兩面不是人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