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三章準備動手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呵呵,你就不用謙虛了。”康熙對張廷玉笑了笑,又説道:“朕這次之所以叫你來,本就是因為你思慮周密,行事謹慎,可以為朕拾遺補缺。畢竟,這整頓吏治的事情涉及朝廷和天下地安穩,不能輕易動手。要不然,亂了局那可就壞了。”
“皇上考慮地極是!”張廷玉點頭道。他知道康熙確實是明白他的意思了。沒錯,現在的大清國貪污腐敗非常嚴重。雖然他前面説還比不上前明那麼厲害,可是,那只是説給康熙聽地。實際情況恐怕也差不了多少!只不過現在的大清國還有個明君當家,秩序沒有前時的時候那麼混亂罷了。可是…吏!什麼是吏?吏就是官員!負責替皇帝管理國家的人!大清國大了去了,這滿天下得有多少官員?那麼多的人中,清廉的有多少,貪污的又有多少?
…
這麼多的官員,而且絕大多數都是有過貪墨的行徑的,如果任用胤禩那樣地眼裏不沙子的人去負責整頓,後果會是什麼樣子?本就不用問,肯定會人心大亂!
…
官員管理着國家的秩序,雖然目前這些官員很多都不稱職,可是,如果官員們的心亂了,那麼,他們就會不安心做事,而官員們不安心做事,國家的秩序就會產生波動,到時候,吃虧的還不依然是國家,是老百姓?
“衡臣啊,那你覺得此事由誰來主持的好?”康熙又開口問道。
“皇上。臣愚鈍,想不出合適的人選!”張廷玉垂首答道。就像是康熙説的,整頓吏治是一篇大文章,不是那麼好寫地。一旦下筆,就必須堅持下去。一旦中途停下來,就有很大的可能會前功盡棄。而康熙如今已經年近六旬,還不知道能在皇位上再呆多少年。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那就是在康熙駕崩之前。有很大的可能是完不成這一篇大作地。所以,為了使得這件事能繼續下去,這個主持人,也極有可能就會是康熙的繼承人,下一任的皇帝。這麼一個人選,以他張廷玉的聰明,自然是打死也不能説出來的。何況,到目前為止,他真的是想不到哪一個皇子比較合適。而剛才反對老四出面主持此事,則是因為他十分明白康熙的心思。以那位雍郡王的子。雖然是此次整頓吏治地事情的提議者。卻絕無可能獨挑大樑,畢竟,安徽的那次就是前車之鑑。無論是康熙還是誰人。都不會放心放出這麼一個猛人。
“看來,朕這一回要多費一番腦筋了!”康熙自然知道張廷玉的顧慮,所以只是笑了笑,沒有再朝繼續追問。不過,他也有些苦惱。因為,跟張廷玉一樣,自從那三個兒子各自離開北京城之後,他的子雖然過得舒心了許多,卻也陷入了尋找接班人的困局。尋常的家庭找不出一個能繼承門庭的都要為難幾分,何況他還是個皇帝。
“…”沒有誰再説話。
在座的人都知道。自己這一次被康熙叫來,有很大的可能是充做此次整頓吏治地主力地。對此,無論是張廷玉,還是施世綸和尤明堂都沒有什麼特殊的覺。張廷玉是經歷的多了,施世綸和尤明堂也是有過了清理虧空地經驗,所以都是處之泰然。可是,三人之外卻還有一個趙申喬。
“這到底叫什麼事兒?”趙申喬偷眼看着身邊幾個正在沉思的人,暗暗嘀咕道。他被康熙從江蘇布政使的任上調來京城,沒多久就當上都察院的一把手左都御使。本還興奮的。今天又受到康熙召見,更是喜得不知道該當如何是好。還以為是自己從馬德那片烏雲下面衝出來之後,紅當頭,馬上就要再次平步青雲,説不定過幾年連上書房大臣都有機會了…可是現在,他已經沒有了那份心思。他才剛來沒多久呀!可卻被拉過來一起議事,而且議的還是整頓吏治這麼一個的話題——他有這麼受康熙寵信麼?事實上,他跟這位皇帝本就不的呀!自打考上了進士見過一回之後,他就一直在外地做官,幾十年裏,加上近些子跟康熙見過面的次數,恐怕還不夠十指之數!
…
他當然知道,如果能加入進來,並且一起把這件整頓吏治的大事做好,他肯定會得到康熙地讚賞,並且官運亨通,可是,他更加知道,官場險惡!尤其是他自己就不是什麼清廉的人,雖然這些年在馬德的強力監察下,包括他在內的江南三省官員很少敢做出什麼貪贓枉法的事情,可是,很少並不代表沒有。那江南道御使張楷不還察出了三十多個人嗎?只不過他做的那些事情還不至於讓馬德把他給轟下布政使的位子罷了。而且,在馬德擔任江南總督以前呢?
他不照樣有劣跡?他才不信如果那些官員被急了還會放着他的這些劣跡當作沒看見。
“要不要推薦三爺來主持此事?”趙申喬胡思亂想了一陣兒之後,又暗暗想道。雖然現在阿哥們的黨爭隨着老大胤褆,老二胤礽和老八胤禩地紛紛出局已經有些消失的跡象,可是,身為三阿哥禮郡王胤祉的門人,趙申喬卻十分清楚,留在京城的阿哥們依然在暗地裏較着勁兒。胤祉也曾派人去聯絡過他…畢竟“正大光明”匾下面的那個座位是那麼的引人。…“趙愛卿!”
“臣…臣在!”康熙的聲音突然再一次響起,把正在走神的趙申喬給嚇了一跳。
慌亂之中,他急忙站起來朝康熙躬身行了一禮。
“趙愛卿,你剛才在想什麼?怎麼好像有些緊張啊?”康熙的臉上略略帶有一絲不悦的神。
“臣…”趙申喬又是一陣慌張。剛才想的什麼能説嗎?如果説出來,恐怕立即就得滾回老家了吧!
“趙大人,你如果有話,那?*黨隼矗獯位噬險偌褪僑夢頤歉魘慵杭摹2槐賾興寺牽閉磐⒂竇隕暱潛硐植患眩⑽⒅迕嫉耐保部諼淇蚜艘幌隆?br>“是啊!趙愛卿,你有話就説。朕不會怪罪你的。”康熙也開口説道。他喜歡在他面前表現的坦坦蕩蕩的臣子,就像是原先的熊賜履,現在的馬齊,這樣的人,就算有錯,他也願意包容。不能像這兩個人,像高士奇或者張廷玉這樣的也可以。雖然各自有各自的小算盤,可在任何方面上都是以他這個皇帝為重。可趙申喬的表現卻讓他有些不高興。
因為,很顯然,趙申喬剛才在想着什麼事情,而且恐怕不是什麼好事,要不然被他叫了一聲也不應該這麼慌張。
“臣…臣剛才只是在想,皇上您、您怎麼會把臣也叫到這裏來…”趙申喬的額頭上冒出了豆大的汗珠。被康熙幾人一齊注視並不是什麼讓人愉悦的事情,緊張之下,趙申喬也來不及想什麼別的理由,乾脆把自己藏在心裏的疑問給問了出來。
“哈哈哈…原來是這件事情。朕還當你在想什麼呢!真是有意思…”康熙大笑了兩聲,説道。
“趙大人,皇上不叫你來又該叫誰來?你可是左都御使,負責糾察百官的!這整頓吏治的事情,少了誰,也不能少了你呀!”尤明堂也笑道。
“可我才剛剛入京不久…”趙申喬分辯道。
“正因為入京不久,所以趙大人你也就少了許多的關聯。”施世綸接口説道:“少了關聯,自然可以放開手腳,為整頓吏治出一份力!”
“而且,趙大人你在江蘇的時不短。江南三省近些年對吏治抓得很緊,雖然不能那裏已經是一片清明,可比起以前卻是好了許多倍。
這整頓吏治,自然要防着歪風氣死灰復燃,所以,叫你來,也是想讓你傳授一下江蘇的經驗。這,自然也是為了朝廷好!”張廷玉又接着説道。自從見到趙申喬也被召來開始,他就一直在心裏相着康熙這麼做的原因,已經略有所得。
“原來如此…”那你們為什麼不乾脆把馬德或者張伯行那兩個傢伙叫來?比起來,這兩個傢伙恐怕比我更加適合參予這件事吧?再者説了,江南官風有所轉變,還不是因為有那個“馬大刀”鎮着?那傢伙可是誰都不怕,對誰都不會留情的,我哪能跟人家比?趙申喬雖然嘴是應着,可心裏卻是暗暗叫苦。不過,儘管如此,他也知道自己的這個想法是一廂情願。張伯行是清官,而且是有名的清官,可是,這位兄弟是當初康熙簡拔到江蘇任按察使的,論資歷,恐怕還不夠進入中央,至於馬德,那就更加不能動了。如果把那個傢伙調到京城來,那非得炸窩不可!滿天下的官員如果只有一半死在那傢伙的手上,那都能算得上是人家手下留情了。同事這麼多年,他又豈會不瞭解馬德的脾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