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女將英姿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宋縣令的通告毫無用途,杞縣百姓巴不得紅娘子早來,他們早作好了準備,單等紅娘子來到,就要裏應外合,將城獻出去,整個杞縣暗湧動,富户們也惶恐不安,命令家丁夜嚴密巡防。
李信回到牢中,想起宋縣令的一番話,心中也是慌亂,生怕紅娘子真殺到杞縣,破城救他,那時就只有造反一途了,李信父親李白官至山東巡撫加兵部尚書銜,只是在崇禎初年的魏忠賢逆案中被定為“結近侍,又次等論,徒三年,輸贖為民”的處罰,李白並不是客魏集團的主要人物,甚至連外圍人員都不是,當時天下皆巴結討好魏忠賢,李白不能免俗,也為魏忠賢建了生祠,天下官員為魏忠賢建生祠者十有八九,只是魏忠賢倒台後,李白未能及時站起來撇清關係,才倒了黴。
李白在家鄉的名聲並不壞。雖然被削職為民了,但畢竟做過封疆大吏,李家的社會地位、經濟實力在杞縣的官紳富商中都是數一數二的。
李信生長在這樣一個優裕的家庭裏,卻與一般那些走馬鬥雞、不學無術的富家子弟大不相同。他讀書很用功,年紀輕輕就中了舉,李信一心想替父親洗刷污名,他雖然對本縣那些掙扎於死亡線上的饑民同情,又力所能及的幫助他們,還做過一道勸賑歌,拿到各家富户去勸勉賑濟。歌曰:“年來蝗旱苦頻仍。嚼嘖禾苗歲不登。米價升騰增數倍,黎民處處不聊生。…官府徵糧縱虎差,豪家索債如狼豺。…骷髏遍地積如山。業重難過飢餓關。…天地無私佑善人,善人德厚福長臻。助貧救乏功勳大,德厚光裕子孫。”但李信並無造反之意。後來所娶地夫人又是昔年開國功臣湯和的後代。湯氏温文婉約。深得他心,又如何會想到造反,只是他在牢中雖急,卻也無法可想。
第二天夜裏,李信就聽到大街上有人大喊:“紅娘子破城啦!破城啦…”李信心裏茫然,他靜靜的等待着。不久,牢門大開,衙役門早已溜走,一羣饑民湧了進了。
七嘴八舌“李公子,我們救你來了。”
“李公子,我們活不下去了,帶我們反了吧。”
“反了吧,反了吧。”一時之間,李信地身邊全是要造反的聲音,李信知道再也不開身了,他抬了一下腳,腳上的鐵鏈叮鐺作響,饑民們才發現李信全身鐐銬未除,幾人找來了工具,三下二下將李信身上地鐐銬全部砸開,李信才看清楚這些人全是本縣地饑民,本沒有紅娘子地人,不由奇怪,問道:“紅娘子的人呢?”饑民答道:“李公子,紅帥的人可能還沒進城,我們怕那狗官會害了你,就先攻進牢裏了。”李信大吃一驚:“胡鬧,你們如此妄為,官兵殺回來了怎麼辦。”一人回道:“李公子放心,紅帥的人馬上就會來,再説那些狗官兵都躲起來還來不及,哪敢再來。”李信哭笑不得,紅娘子還沒來,城中的饑民就將縣牢拿下,大明即已到了這個地步,真是無可救葯了,他心裏又輕鬆了一點,殺官造反就造反吧,這個世界已經是直道湮沒,我又何必為他陪葬。
幫李信解除了全身的鐐銬,每個饑民都迫切地望着他,要他指示下一步的行動,這些饑民毫無組織,每個人都是於義憤,覺得李公子救了他們,又是為他們才坐得牢,自己必須將李公子救出,只是救出李公子後,如何行事,卻沒了主意。只能定定的看着李信。
李信想了一下,才道:“既已如此,咱們不能讓縣令走了,走,咱們到衙門先將縣令拿了。”聽了李信的話,眾人轟然應了一聲,齊向縣令地衙門行去,李信從牢裏撿了一把鋼刀,心想:“等下衙役們要是反抗,自己一定要衝在前頭,千萬不能讓救自己的饑民傷了。”到了衙門,門口的幾名衙役見到一大羣饑民過來,嘴裏喊道:“殺狗官,殺狗官!”衙役大吃一驚,急忙溜了,連向裏面去報信的人都沒有,李信和一羣饑民毫無阻礙的進了杞縣的縣衙,此時縣令正在訓斥手下的兵丁:“你們是一羣飯桶,飯桶,剛才是誰先喊紅娘子來了的。”眾兵丁面面相覷,剛才大街上有人喊“紅娘子來了,紅娘子來了。”大家都信以為真,都想鞋底抹油,溜之大吉,只是半響之後,見城門處並無動靜,大家都壯着膽子重新回到了衙門。
宋縣令聽到紅娘子來了,也是嚇得要死,拼命想找地方躲藏,只是到處是喊聲,他辨不清東南西北,只能躲在縣衙嗦嗦發抖,等到聲音平靜下來,發現是虛驚一場,紅娘子本沒來時,他又大發脾氣,想起剛才大家都爭着逃命,無人理會他這個縣令,宋縣令恨不得把眼前的衙役都狠狠打一頓,只是現在兵荒馬亂,他也不能將衙役全打了,只能找一兩個不長眼的來責罰,才能消他的氣。
只是此時眾衙役都心知肚明,誰也不敢在此時出頭找罪受,一個個噤若寒蟬,大氣也不出,宋縣令無法,正想找幾個平時看不順眼的人打一頓出氣時,他家的管家跑了過來:“大人,不好了,不好了,紅娘子來了。”眾衙役的目光“唆”的一下望向宋縣令的管家,心裏狂喜:“哈,哈,找死的來了。”宋縣令一口怨氣無從出,一時心頭火起,喝道:“將這個擾亂軍心的人拿下,重打二十大板。”這個管家平時仗着宋縣令的勢力,欺男霸女地事沒少做。連衙役也成了他的僕人,只是他幫着宋縣令做了不少缺德事,是宋縣令的心腹親信。衙役們平時對這個管家也只能退避三舍,此時得機會,哪肯放過。沒等管家反應過來。幾個如虎似狼地衙役惡狠狠的將管家按倒在地。舉起板子就打。
管家是得到牢頭説李信被人救走,才急匆匆趕來報告的,守牢地衙役們遠遠發現一羣人拿着木,菜刀向牢房趕來,且對方人多勢眾就一鬨而散,他們為了罪。當然是説紅娘子帶人劫走了李信,沒想到一進來,就莫名其妙地捱了一頓打,管家剎時殺豬般地叫了起來。要是讓對他恨之入骨的衙役真打上二十大板,這個管家半條命就要沒了。
一個聲音亂遭遭的傳了過來:“殺宋狗官,殺宋狗官。”這聲音聲勢浩大,怕不有數百人之多,大廳的衙役個個雙手發抖,正在打人的衙役也停了下來,一起望着宋縣令。
宋縣令的牙齒格格作響:“來地是什麼人?”管家此時已被打了七八下,股上血模糊,哭道:“大人,紅娘子率兵破了縣大牢,將李信救走,現在又殺到縣衙來了。”宋縣令如遭雷擊,眾衙役一聽,打人的也顧不得了,丟下手中的傢伙就走,邊走還邊將身上的號衣去。
宋縣令哭無小淚,沙啞着聲音喊道:“回來,回來,你們這幫殺千刀地。”卻沒有一個人理他,轉眼間,縣衙大堂就剩下了宋縣令和躺在地上哼哼唧唧的管家,只是那些衙役走得走,回來的也快,一會兒功夫又全回到大堂,宋縣令大喜:“快,護着本縣從北門逃走。”宋縣令話還沒説完,才發現一片黑影過來,燈光全部被擋着,抬眼望去,門外來了黑壓壓的數百人,難怪那些衙役要回來,原來是本出不去。
宋縣令已看清,來的全是饑民,他膽氣頓壯,喝道:“上,他們全是泥腿子。怕什麼?”縣裏的兵丁多半都在城牆上守着,或者是早已逃走,堂中的衙役只有不到三十人,若是在平時,他們倒是敢狐假虎威,只是此時羣情洶湧,殺宋狗官的聲音一高過一,他們如何敢上前抵擋。
李信手一揚,眾人的聲音才停下來:“你們全部放下兵刀,只要不亂動,沒你們的事,我們只找縣令。”衙役們大喜,剛剛拾起來的兵刀又全部丟在了地上,縮成了一團,宋縣令才聽清領頭之人是李信,忙求救道:“伯言兄,救我?”李信看着這個陷害自己的小人,此時拼命向自己屈膝,不由譏道:“你不是説我散盡家財,收買人心,以圖大事嗎,被你説對了,我現在就是要圖大事。”宋縣令作揖打躬:“伯言兄誤會了,伯言兄為了朝庭,拿出家中的糧草賑濟災民,此仍難得的義舉,我一定上奏朝庭,讓朝庭表璋天下,還請伯言兄將各位父老鄉親勸回去,我一定讓城中的富户拿出糧食,賑濟大家。”宋縣令一提此事,眾人更是惱怒,被宋縣令抓進去的幾十個饑民,已是血模糊,還有幾個餓暈了過去,至今未醒,大家喊了起來:“撒謊,撒謊,殺了他,殺了他!”有幾個饑民看到李信還在猶豫,生怕他不肯領着大家造反,使了一個眼,數人上前將宋縣令打翻在地,其他人見有人帶頭,一湧而上,對宋縣令亂踢亂踩,開始宋縣令還能發出一兩聲慘叫,接着就毫無聲息,旁邊趴着的宋府管家照樣沒逃過。
踩死兩人後,眾人又目光不善的盯着一羣衙役,衙役看到剛才一幕已是心驚膽戰,此時見眾人盯着自己,頓時骨悚然,跪地拼命求饒。
李信剛才來不及阻止眾人,心中已是後悔萬分,見衙役求饒,心中不忍,道:“他們平時也無大惡,放了他們吧。”許多人不肯罷休,嚷着要將他們也殺了,李信厲喝道:“各位,如果大家想讓我當這個頭就得聽我的,如果大家不願意聽,那就另請高明。”李信旁邊的人都嚷了起來:“李公子,我們聽你的。”其他人也都道:“聽李公子的。”李信對那幫衙役道:“你們走吧,不過以後不要欺壓良民了,否則被我碰到,絕不輕饒。”一眾衙役如蒙大赫,一個個賭咒紡,以後保證不敢欺壓良善,才從衙門裏溜了出去。
又過了一會兒大街上方才傳來了一個聲音:“杞縣的父老兄弟姐妹聽着!我們是紅娘子的人馬,特來解救李公子,只殺官兵,不傷百姓。大家不要驚慌!要緊閉大門,不許亂跑,不許窩藏官兵!”李信微微一笑,這才是紅娘子的人馬,他想起了紅娘子的颯英姿,突然有種很想見到紅娘子的覺,對身邊的饑民道:“派五十個人守住縣衙,其他人跟我去接紅娘子。”李信先到的卻是他的兄弟李仵和堂弟李俊,李俊威風凜凜的撐着一面白綢大旗,上邊用硃筆寫成一個斗大的“李“字,後面跟着數百人馬,李仵見到李信,大喜過望,跳下馬來,拉着李信的手道:“大哥,沒想到我們還沒有來救,你就出來了。”李信指着大旗:“這是哪來的人馬。”旁邊的李俊忙道:“大哥,這是我們寨裏的人馬,你看,我特意還作了一面旗幟,威風吧,紅帥説了救出大哥後,她願奉你為主,以後這就是我們李家的大旗了。”李信哭笑不道,連反旗都做了出來,不反也是滅族之罪,反倒可能有一條生路,他還是向李俊責道:“胡説,奉我為主這話你也説得説出來,若讓紅帥的人聽到了,豈不要起嫌隙,以後不可如此胡言八道。”李俊小聲的嘀咕:“這可是紅帥自己説得。”李信假裝沒有聽到,對李仵,李俊道:“走,咱們去接紅帥。”李仵突然一指前面:“你看,紅帥來了。”此時天已經矇矇亮,白光下,一身鮮紅的刑紅娘騎着一匹高頭大馬,她的臉寵潔白如玉,五官細緻端正,彷彿是一朵紅火的蓮花,旁邊一杆大旗,一個鮮紅的刑字隨風飄揚,更顯得馬上的人兒英姿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