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四七章明史熱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謝王翼龍大大的打賞!
---------------電視機前的許多人在看到鏡頭裏的中學生大讚陳朗的明朝,並聲稱陳朗是自己偶像的時候神各異。∽↗,許多陳朗的和鐵桿粉絲紛紛大聲高呼“我就説明朝那些事兒很好看,很有趣,連我這個平時最討厭歷史的人都看得津津有味,這本怎麼可能會差,朗朗的永遠都是那麼經典。”其實這些看過明朝的粉絲是最着急的一羣人,因為各大媒體的負面/報道,讓明朝這本如此出有趣的歷史被很多人所放棄,而放棄的人中百分之八十以上都是因為受到了媒體報紙的報道所影響。
可惜的是在這個沒有互聯網的時代,大家無法有力快速的發出自己的聲音,不能告訴那些受到媒體影響的人真相,只能眼睜睜的看着關於陳朗和明朝的負面/消息蔓延香江。
現在好了,無線和亞視兩家電視台做了這個調查,應該能夠讓很多受到矇蔽的人知道明朝是一本難得的歷史類經典之作,終於是為,也為陳朗平反了。
而很多沒有看過明朝的人,此時心裏也不免有了疑惑,難道這本歷史真的很好看?自己真的錯過了一本好書?
這些人很多都因為明朝是一本歷史才放棄的,在他們的眼中,嚴肅而枯燥的歷史只會讓自己打瞌睡,毫無趣味可言。
同時他們也從不少的媒體報紙那裏得到了許多明朝的負面/信息,因此這些人更加堅信了歷史無趣的觀dian,果斷的放棄了明朝這本,甚至連看都沒有看一眼就下了決定。
只不過現在電視機前的這個中學生的話讓這些人產生了一些懷疑。
電視裏的調查依然在進行,結束了第一個中學生的調查之後,很快記者找到了一個穿着十分正式的中年男人。
“您好先生,我們現在正在做一個調查,麻煩您配合一下好嗎?”
“沒問題,想要調查什麼你就問吧。”中年人微笑着説道,顯得很鎮靜,並沒有因為面對着鏡頭而緊張,加上一身正裝,很容易的就讓人聯想到這應該是一個事業成功的男人。
“我們做的調查就是想問您有沒有看過陳朗的最新明朝那些事兒?”
“明朝那些事兒這本我還真看過,現在一直在追。”中年人恍然的dian了dian頭。
“那您對於這本有什麼評價,覺得這本書怎麼樣?”
“其實我是一個私營企業的老闆,別看我這身行頭不錯,但其實我並沒有多少文化,不過平時為了裝面子就在自己的辦公室和書房收藏了很多的書,其中就有不少歷史類的書籍。
有的時候我也真的很想充實充實自己,看看歷史類的書籍,但説實話,這些歷史類的書對於我這樣的人實在是太無趣了,看了一會兒就頭昏腦漲,完全看不下去。
後來我的助理告訴我説朗朗寫了一本歷史類的,非常有趣,任何人都能夠看得下去,極力的推薦給我,於是我也就買了東方報看了起來,還別説,不愧是暢銷作家,水平就是不一樣。
這本明朝那些事兒寫的很有趣,讀起來一dian也不會覺得無聊,很多的段子都十分幽默風趣,讓人耳目一新的同時還能夠讓人記憶深刻,真的很不錯。
都説讀史使人明智,明朝那些兒讓我能夠看得進去歷史,並且從洪武大帝的身上學到了很多東西,這本絕對是難得一見的歷史讀物,對歷史興趣卻又看不進去歷史書籍的朋友,絕對不能錯過。”中年男人説完豎起了自己的兩個大拇指,顯然對於這本書非常推崇。
“好的,謝先生您的配合。”中年男人的採訪結束之後,引起了電視機前觀眾巨大的反響。
看了明朝的們歡欣鼓舞,拍手叫好,而放棄了明朝的人則開始有些後悔了,説不定這本真的是一本經典之作。
朗朗的前五本就給大家帶來了巨大的驚喜,自己因為是歷史就放棄了,似乎有些低估了朗朗的能力,他還是那個驚豔天下的小才子,或許自己真的錯了。
電視機前的觀眾心思各異的時候,採訪依然在繼續,這次記者找到的是一個帶着十幾歲孩子的中年婦女。
“這位女士你好,可以打擾你一下,做一個調查嗎?”中年女士看了看鏡頭,又看了看記者本想躲開的,但是身邊的兒子卻興致的説道“當然可以,是不是,媽媽?”中年婦女看到兒子的興致很高,不忍拒絕,只好dian了dian頭算是答應了。
“我們做的調查就是想請問您有沒有看過陳朗的最新明朝那些事兒?”
“當然看過了,我每天都買東方報看的,真的很好看,很有意思,朗朗不愧是偶像,連歷史都寫的這麼彩。”中年婦女本來有些板着的臉聽到記者的問話,突然出了微笑。
“這本明朝那些事兒真的很不錯,平時我兒子最討厭的就是學習,尤其是歷史這類需要死記硬背的科目,平時本不看,每次都試考不及格,但是在陳朗的這本明朝那些事兒出來之後,我的兒子卻看得津津有味。
對於歷史突然有了很大的興趣,平時還纏着問我和孩子他爸歷史問題,很多我和孩子他爸也不知道,但是為了孩子的學習,我們只好買了不少歷史類書籍,而在回答兒子問題,一起查找答案的同時,我和孩子他爸也產生了興趣,現在我們一家人都十分喜歡明朝那些事兒這本書。
現在我們家對歷史尤其是明史都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只不過其他的明朝歷史書籍太過刻板,不像明朝那些事兒有趣的同時卻又讓人能夠很輕易的就記住。
真希望能夠多一些明朝那些事兒這樣的好書,能夠促進孩子的學習,也希望我們的小才子以後能夠多寫一些這樣的書,那樣的話,我想全香港的媽媽都會謝你的。”這段採訪之後,很多的同學和家長都dian了dian頭,當然這些同學和家長都是看過明朝的家庭。
讀了明朝很輕易的就會對明史產生興趣,無論是為了瞭解後來的歷史事件而猜測接下來的情節,亦或是真的產生了通讀明史的興致,都讓這些家庭或多或少的瞭解了明朝這段歷史。
而很多沒有讀過明朝的現在是真的坐不住了,恨不得立刻就拿起明朝閲讀“爸,我們家訂了東方報了嗎?”
“沒有訂。”
“明天就訂,好不好?”
“好吧。”這樣的對話在很多的家庭響起,不僅僅是孩子們想看明朝,現在就連家長都有了訂閲東方報的心思。
因為明朝能夠發孩子學習歷史的興趣,只要能夠促進孩子的學習,父母顯然是不會在乎多訂閲一份報紙的,可憐天下父母心。
隨後的電視採訪調查依然在進行,被採訪的人也有沒看過明朝的,有的是因為本身就不看東方報,有的則是因為受到媒體影響而放棄了明朝。
不過被採訪的人中很多看過明朝的人都一致的口稱讚,認為明朝是一本經典之作,不容錯過。
此時坐在電視機前的數家報紙的主編臉很難看,顯然這些人都沒想到東方報會來這麼一手,更沒有想到一本歷史居然會引起讀者這麼大共鳴。
這些人顯然都失算了,現在都不用想就知道,明天一定會有更多的人訂閲東方報,大家聯手絞殺東方報的計劃肯定也泡湯了,同時自己的報社也惹上了一身騷。
而此時同樣坐在電視機前的馬成坤以及王主編還有陳朗一家則是喜笑顏開,陳朗一家人是因為陳朗的作品獲得了大家的肯定而高興,馬成坤和王主編顯然是為了明天可能還會再增長的銷量而開懷。
不久之後,這段採訪結束了,接下來播出了無線和亞視的電視劇集,但是電視機前的不少家庭早已將注意力轉移了,開始討論關於明朝的事情。
第二天,東方集團接到了無數的訂單,電話鈴聲響個不停。
“東方報嗎,趕緊給我送300份報紙過來。”
“李經理嗎,我小王啊,我還要再加訂200份你們的報紙,最好快dian送過來,拜託拜託。”
…
第二天各大報亭前再次排起了長龍,本就賣的火爆的東方報再次銷。
香港的大街小巷再次響起了關於明朝的談,只不過這次基本全是正面的稱讚。
香港所有的學校以及圖書館,掀起了一陣借書狂,借出的基本都是明史書籍。
歷史課上,老師第一次發現所有的同學都在認真的聽講,就連平時最頑皮的學生居然也學會了做筆記。
東方報、明報、南國電影紛紛報道了香港突然間掀起的明史熱,沒有參與詆譭明朝的報紙也找了專家開了個專欄,不僅僅是討論明朝這本書,更討論了這陣明史熱。
更加讓人震驚的是,香港的教育部門突然宣佈將明朝列入中學生推薦閲讀歷史書籍之中,一石起千層,本就越來越熱的明史熱被這一消息直接帶上了**。
二十多家媒體報紙的詆譭抹黑此時再也沒有人相信了,但是大家也沒空理會他們,因為所有人都陷入了明朝和明史的討論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