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四六章讀者的反應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陳朗還在為眾多媒體負面/報道自己和明朝那些事兒而皺眉的時候,家裏的電話突然響了起來。
“喂,你好,我是陳朗。”陳朗拿起電話道。
“朗朗嘛,我是東方報的王主編啊,最近有看媒體關於明朝那些事兒的報道嗎?”王主編開口問道。
“最近我一直在忙着自己的新唱片一直沒有注意,今天才看到這些報道,實在是沒想到事情居然會發展到現在這樣的狀況。”陳朗皺眉回道。
“這…還不是因為有人眼紅了,所以才聯合其他人一起針對東方報,順帶着將你這個東方報的大功臣也給抹黑了。”王主編聞言既無奈又氣憤的説道。
“哦?到底是怎麼回事?”陳朗聞言心中一動,問道。
“自從朗朗你的誅仙在東方報上連載以來,我們的報紙就一直佔據着香港報界銷量排行榜的頭名,並且不斷的刷新銷量紀錄,在明朝那些事兒還沒連載之前,東方報的最高銷量已經達到了1905份,平均銷量也保持在了1萬4000份左右,而排名第二的明報至今沒有賣出過1萬份的銷量,其他的報紙就更不用説了。
這次明朝那些事兒的≈∟。。連載更是在第一天就一舉衝破了1萬份的界限,直接賣出了11035份的銷量,震驚了香港報界,對此沒有一家報業能夠保持平靜,因為他們和東方報的距離已經越來越遠。
而一直排在報業銷量第三把椅的星島報為了打開銷量,於是想到了抹黑你的想法,可能這個想法他們早就有了,但是一直沒有抓到好的機會,這次正好明朝那些事兒因為沒能延續你繼續開創新類型的慣例,所以就有了行動,這也才有了江郎才盡這篇文章,這個時候還只是單一的事件。
但是後來成報的那個歷史專欄作家的文章褻瀆引起了廣泛關注,而且造成了成報大賣的現象,於是其他的報業在看到了打擊東方報同時還能增長銷量的辦法之後,便一擁而上,全部報道了你和明朝那些事兒的負面/新聞,後來幾家更是達成了共識,不間斷的炒作,於是就造成了現在的局面。”王主編詳細的為陳朗解釋了一番。
陳朗聽後則是哭笑不得,原來不是因為明朝那些事兒提前了20年而水土不服,而是摻雜了香港報界的烈競爭,當然自己也是造成東方報一枝獨秀的最大原因,所以自己被黑也就很正常了。
“原來是這樣,不過我更想知道東方報的銷量是否受到了影響,是否有急劇下滑的現象。”陳朗其實更擔心的是自己的讀者粉絲對於這部的反應。
“呵呵…説起這個我就想笑,因為他們的陰謀並沒有取得任何的效果,東方報在明朝那些事兒連載首賣出了1萬份的銷量之後,的確是出現了一個不小的下滑趨勢,但是在一個星期之後,銷量又慢慢的增長了上來,並且穩定在了1000份左右,也就是説東方報不僅沒有因為他們的負面/報道而出現銷量下滑的想象,反而穩中有升的增長了近4000份的平均銷量,要知道,這可是平均銷量,而不是單銷量啊,明朝那些事兒顯然非常成功,讀者們顯然很喜歡這部歷史。”王主編高興的哈哈大笑道。
“銷量沒有降低就好。”陳朗聞言也放下心來,看來讀者們還是接受了這部歷史,明朝那些事兒也的確沒有讓自己失望。
“不過被這麼多報紙聯合給陰了,更是害的朗朗你名譽受損,我們東方報不會就此罷休的,我們當然不會用那麼下作的手段,報社將會大肆報道的熱/賣盛況,同時聯合兩家電視台做一個關於明朝那些事兒的專門調查,讓這些媒體和所謂的專家們看看到底讀者們是怎麼評價明朝那些事兒的。”王主編恨恨的説道。
這樣做也更多的是為了討好陳朗,因為陳朗對於東方報來説,真的太重要了,陳朗一個人對於東方報銷量的貢獻絕對佔到了三成,而且這三成是最上層的三成,沒有了陳朗的東方報只能算是一家頗有影響力的報業,而有了陳朗的東方報就是香港報界的霸主。
不是因為陳朗多麼多麼牛,而是因為此時的在大家的娛樂方式中佔據了極為重要的一個部分,金庸一人就辦起了價值數億港幣並具有很大影響力的明報就是有力的證明。
“那我得謝東方報了,正好我現在忙着錄製新唱片的事情,就將這件事情給你們處理了,我也樂得輕鬆。”陳朗聞言笑着説道。
“放心吧,郎朗,我們一定會為你討回一個公道的。”王主編信誓旦旦的説道。
“那好,我就等着看好戲了。”陳朗説完笑着掛掉了電話。
説的好聽,是為了陳朗討回公道,其實還不是自己想要報復和競爭?
不過陳朗知道面子上的事不能較真,不然很容易出矛盾,至少到目前為止與東方報的合作還算愉快。
東方報給了陳朗千字300元港幣的稿費,是現在香港最高的價格,同時東方報還作為陳朗宣傳和辯護的口舌,兩者是合則兩利,這樣的合作值得長久的保持下去。
陳朗在掛完電話之後就不再理會這些事情,繼續專心的準備自己的最新唱片。
而此時的報界關於陳朗是否江郎才盡以及明朝那些事兒是好是壞的爭論依然在繼續。
多數的報紙媒體認為陳朗已經江郎才盡,明朝那些事兒也是一本褻瀆了歷史,完全是為了合大眾口味的圈錢之作。
只有東方報和後來加入的明報以及無線旗下的幾個小報、週刊支持陳朗,認為這是陳朗為了讓大家能夠喜歡上歷史,更多的瞭解自己國家歷史而創作了這部,而且歷史被陳朗寫的的確很好看。
這種爭論也同樣延續到了廣大市民之間,看過和沒看過這部的人得出的結果顯然不同,還有一羣圍觀不嫌事大的不明/真相的羣眾湊熱鬧,爭論的也烈的。
“朗朗看來真的是江郎才盡了,寫不出新類型的了。”
“你怎麼知道朗朗寫不出來,歷史也是朗朗以前沒寫過的題材,不是嗎,只不過不是讀者心中的新類型而已。”
“要是能寫出新類型,朗朗他幹嘛不寫?”
“只要沒寫過的都是新題材,讀者和作者當然不一樣了。”
“哼,那他寫的明朝也不好看。”
“你怎麼知道不好看?”
“歷史能好看嗎?動動腦子好不好?”
“你看都沒看過就敢説不好看,就是因為你這種人太多,才讓報紙這麼黑朗朗和明朝那些事兒的。”
…
這樣的爭論在街頭巷尾隨處可聞,但是在陳朗的間卻沒有任何爭議。
在剛開始知道明朝是歷史之後,的確有很多人有了放棄的想法,但是在看了幾章之後覺得有趣就堅持看了下去,到了後來越陷越深,本停不下來。
但是看到媒體報紙以及許多沒看過明朝的人在那兒詆譭陳朗和明朝,和陳朗的粉絲們都十分生氣,但是現在還沒有互聯網,書和粉絲們想要對外界發出自己的聲音實在是沒有辦法,也只能口口相傳,通過自己的言行影響身邊的人。
就在這種爭論依然持續不休的時候,東方集團委託亞視以及無線共同製作的關於明朝的調查節目也在晚上的黃金檔之前播出了。
香港很多的家庭在無線的電視劇集播出之前就坐在了電視機前,而收看亞視的家庭同樣如此,於是大家都看到了這個關於明朝的調查節目。
“最近由於陳朗的最新明朝那些事兒連載之後,引起了大家的廣泛關注和討論,我們特地為此做了個調查,看看在大家的心目中,到底是怎麼評價這部的。”電視中的主持人説道。
無數電視機前的觀眾看到這裏都是一陣詫異,顯然沒想到這件事情居然還有電視台專門做了調查,看來這件事情還鬧得大的。
不過大家顯然也都聽説過這個討論,不少的人甚至自己也加入了討論因此也來了興致,想要看看別人是怎麼想的,至於陳朗的粉絲和眾多的也集中注意力等待着調查結果。
很快,慢步前進的鏡頭找到了一箇中學生,主持人上前問道“這位同學,請問你看過陳朗的明朝那些事兒這部嗎?你覺得寫得怎麼樣?”中學生抬頭看到了鏡頭似乎有些緊張,緩了緩,説道“我看過朗朗的明朝那些事兒,本來我以為歷史會非常無聊,嚴肅,本想放棄的,但是想到朗朗的前五部寫得那麼好,第六本應該也不會太差,於是就買了東方報,結果讓我大吃一驚,沒想到歷史也可以寫的這麼有趣,我真的是太佩服朗朗了,不愧是我的偶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