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建安七年夏(公元202年6月),華陀和張機聞知河北疫疾免費,本着醫者之心,帶着徒弟,馬上趕到鄴城來了。
袁斌聞知是二位神醫到了,忙出城接。
袁斌見到二位神醫,知道其中一個是華陀,為什麼這麼肯定呢?因為只有華陀長着壽星頭(就是額頭突出,並且前方沒有頭髮)。而張機則是皓髮蒼髯,身穿麻衣,飄然出塵,淡雅若仙。
袁斌對二人作揖道:“久聞二位大夫醫術超凡,就是稱一聲‘神醫’也不為過,我河北不幸,受此大難,還望兩位神醫施以妙手,以解我河北百姓之厄。”華陀看了看張機,張機也看了看華陀,兩人雖神已久,但無緣相見,今同來河北,尚是初次相見。
華陀先道:“敢問大將軍,此疾是何是傳來?得病之人有何症狀?”袁斌對華陀道:“病者自覺發熱發冷、頭痛及全身不適,起初有陣咳、氣促,以後漸有粘濃痰或血絲,腹之內並疼痛,不思飲食,數即死。”華陀道:“是何疾病,如此厲害?老夫行醫近三十年,未曾見此急症。”袁斌聽華陀如此説,心中頓時涼了半截。旁邊張機問道:“此病極易傳染,不知大將軍是如何處理那些病者的?”袁斌答道:“哦,是這樣的。凡有染病者,集中於城外安置,不可隨意走動。病者家屬亦當派人看護,飲食需要分離,飲用之水,需以器皿相盛,用火燒開,不可直接飲用生水,食用冷食。還有,百姓出入需以布縵包住口鼻。百姓居處,皆以石灰拌水灑掃。”張機點了點頭道:“看起來大將軍深知此病之厲害,上述所言之方法,確是防止此病擴散之良法。多虧大將軍提前佈置,指揮得當,不然病情一旦擴散,就難辦了。”袁斌道:“説了半天,這到底是什麼病?”張機道:“此乃傷寒之症也。”(看來大家都上當了,前一章,筆者通過袁斌之口,只説這個傳染病像是sars,袁斌不通醫術,所以給當成sars來治的,可沒説就是sars啊。)張機頓了頓,道:“老夫專門研究此病,著有《傷寒雜病論》一書,對此病多有了解。今聽大將軍所言,此病可能是傷寒的變種,但萬變不離其宗。大將軍暫且放心,容老夫親至幽州,與病者接觸一下,就知詳情。”袁斌大驚,忙阻止道:“不可,不可,此病甚是厲害,一但染上,體質較差者,數之內,即會死亡。這太危險了,不能去,不能去。”張機笑道:“多謝大將軍好意,身為醫者,怎能不去見患者?只有親自見了患者,仔細觀察,問明情況,才好對症下藥。”華陀在一旁點了點頭,道:“正是,老夫雖然不此道,但也願前往,以盡綿薄(之力)。”袁斌見兩人執意要去,只得安排他們去幽州“疫區”並準備了兩套乾淨衣服,還有兩條絲布,權當“口罩”來用。
張機、華陀到了“疫區”穿上“防護服”戴上“口罩”開始進行實地考察。兩人深入疫區百餘里,見了數十名病人,問了上百條問題,並一一記錄在案。兩人就在疫區住下,一邊繼續瞭解病情,一邊展開討論,並着手解決記錄下來的問題。
皇天不負有心人,經過兩位神醫的努力,終於配出了可治此病的藥方。兩人按方採藥,煎成藥劑,給病人服下,半病人就身體清,且思飲食。張機與華陀見藥方有效,馬上推廣,派人大規模採藥,熬成藥湯,分送與眾人服下,有病治病,沒病預防(聽這口氣,怎麼這麼像那些賣假藥的?^_^)經過近三個月的奮鬥,病情終於止住了,不再擴散。又過了三個月,幽州的病人陸續好轉,困擾袁斌近半年的“sars”(袁斌一直這麼説),在大家齊心協力地努力下,終於被消滅了。
袁斌非常二位神醫,在二人治好疾病後,在鄴城三台上,為二位神醫慶功。
袁斌舉杯道:“來,來,來,大家敬二位神醫一杯。二位神醫治好了惡話疾,活人千萬,乃是首功。”眾人紛紛舉杯。
華陀忙推辭道:“不敢,不敢,這是我們醫者的本份,哪有什麼功勞可言。大將軍太客氣了。”袁斌道:“多虧有二位神醫,及時消滅了惡疾,不然,河北生靈必將死傷無數。面對如此大規模的惡疾,二位神醫在治病之時,有何想?”張機嘆了口氣,道:“此疾傳播如此之廣,乃機生平僅見。我與元化(華陀字)兄每雖救治數百名病患,但只要稍有遲緩,即有人喪生。治病之時,只恨手腳太慢,身旁無可用之人。”袁斌雙手互擊,道:“着啊,正是如此。天下間只有華陀與張機兩位神醫,可我大漢每患病的病人多達千萬,兩位神醫不可能全部救治,倘有人求治於庸醫,必會貽誤病情,造成傷亡。因此,斌有個不情之請。想請二位神醫在鄴城開班授徒,多教授出像二位神醫一樣,通醫術的醫者,這樣,有了千千萬萬的醫者,也能為大漢的百姓們治病解憂,這可是功德無量的好事,不知二位神醫意下如何?”華陀與張機互相看了一眼,道:“這事好到是好,可是我們要長駐於此,誰為天下百姓治病呢?”袁斌笑道:“此事易耳。華神醫不是有兩個徒弟嗎?”華陀點了點頭,道:“不錯,確實是有兩個不成器的劣徒。大徒廣陵吳普,二徒彭城樊阿。”袁斌點頭道:“二位神醫但可安心在鄴城講學,只派徒弟四處行醫,每教成一位徒弟,就放於江湖之中,替二位神醫行醫治病。二位神醫教會的徒弟越多,江湖之上為百姓治病的醫者也就越多。豈不是兩全其美?”張機點了點頭,道:“這到是個好辦法。”兩位神醫就在鄴城三台之上,講授醫術,袁斌派許多有天份的士卒去聽講,學成之後,安排至軍中任軍醫。後來,袁斌與別的諸候戰,每戰下來,別的諸候手下的士兵都損傷慘重,只有袁斌隨軍配有大量軍醫,受傷士卒都能及時得到救治,所以能越戰越強,這是後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