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劉備訪諸葛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話説,劉備從黃承彥那兒知曉了卧龍的安身之處,隨即叫上關羽,張飛,隨他趕往襄陽隆中,拜請諸葛亮出山。
此時,已是隆冬時節,天氣嚴寒,冷風呼嘯,劉關張三人剛行了不到十里,忽然彤雲密佈,朔風凜凜,隨後,天空瑞炎飛,使得冰霜大地,更增添了一分寒意。
冰寒刺骨,就連張飛這樣的魁梧壯漢,也不經意間打了個寒顫,想到大哥劉備乃是天子皇叔,竟屈身來見一個山野村夫,不由喃喃自語道。
"天寒地凍,哥哥乃是天子皇叔,身份尊貴,豈宜遠見無益之人乎!不如回襄陽以避風雪,待風雪過後,再去拜會是了!"劉備皺了皺眉頭,隨即對張飛説道:"我正使卧龍先生知我殷勤之意,我心誠來請,倘諾三弟怕冷,可先回去!"張飛一搖那豹子頭,甕聲氣道:"我張翼德死且不懼豈怕冷乎!但恐哥哥空勞神思,請來一個無用的山野村夫。"
"諸葛孔明乃是司馬徽先生推崇之人,豈會是泛泛之輩,三弟勿要多言,只相隨而去便可!"行至中途,忽聞路邊酒店中有人作歌,那歌詞甚是妙,劉關張三兄弟直聽得入了神。
聽罷,劉備以為卧龍就在其內,急往歌聲處望去,隱約中見得店內數人正開懷暢飲,劉備慌忙下馬入店,只見兩人憑案對飲,上首者白麪長鬚,下首者清奇古貌。
劉備執禮拜見,報之名號,又問誰是卧龍,那兩人一聽來者竟是以仁義聞名天下的劉皇叔,忙齊齊起身,回禮相見。
只聽得長鬚者大笑出聲道:"久聞明公大名,如雷貫耳,可惜我等並非卧龍,乃卧龍之友也!我乃穎川石廣元,此位是汝南孟公威。"石廣元手指對面之人,先做一番介紹,劉備聽得此二人名號,心中大喜,此二人亦是天下有名的俊傑,忙作禮説道:"備久聞二位先生大名,幸得邂逅,實乃備之幸也!今有隨行馬匹在此,敢請二位先生往卧龍莊上一敍!"石廣元與孟公威相視而笑,隨後,石廣元又指着遠處一個山崗道:"我等皆山野慵懶之徒,不過問治國安民之事,皇叔請卧龍,恰巧遇到我等,也是與卧龍有緣!"
"那山上至高之處,便是卧龍居處,不過眼下風雪正大,難以上山,且卧龍此時,正應崔州平相約,出外閒遊去了,明公不如稍等數,待風雪小些,再是上山也是不遲!"劉備聞言,略有失望,此時在旁邊的張飛亦是勸道:"風雪甚大,那卧龍又是不在,不如早歸!"
"此位豪傑所説在理,若是皇叔與卧龍有緣,也不急在一時!"孟公威頷首笑道,劉備凝了凝神,思慮一陣,最終還是決定先回襄陽。
劉備遂請石廣元,孟公威到襄陽一聚,設宴款待,聽候教誨,石廣元,孟公威皆婉言拒絕,劉備見狀,知兩人眷戀山水清閒,無心入仕,於是便與關羽,張飛上馬回返襄陽。
數後,劉備見風雪漸小,心裏早些請得卧龍出山,於是又與關羽,張飛冒着風雪,趕往隆中。
劉備一行到了卧龍莊所在山峯的山處,抬眼望去,四周盡是密林叢叢,關羽見四周詭異,勸劉備謹慎向前。
劉備心急,不聽關羽之勸,闖入密林,被密林陣法所困,進出不得,劉關張三兄弟正是躊躇之間,忽聞詠之聲,劉備急急望去,見一風度翩翩的少年踏步而來。
劉備見來者年紀雖小,但面容奇俊,以為是卧龍,忙下馬來拜:"備久慕卧龍先生,無緣拜會,因司馬徽先生相薦,方知先生大才,前番來至山下,偶遇先生之友,石廣元,孟公威二人,得知先生在此處隱居,但奈何當時風雪浩大,難以上山,待今風雪漸小,故又前來拜見,得瞻先生道貌,實為萬幸!"那少年聽言,慌忙答禮:"將軍莫非是劉皇叔,見家兄否?"劉備臉一變,頗為驚訝問道:"難不成先生又非卧龍耶?"少年作揖一拜,便是答道:"某乃卧龍之弟諸葛鈞也,愚兄弟三人,長兄諸葛瑾,現於江東孫權處為幕僚,孔明乃是二家兄,時下不巧,我二哥尚未歸來,不如皇叔先到莊上一敍?"劉備聽言,滿臉皆是失望之,嘆道:"劉備如此緣分淺薄,兩番不遇大賢!"
"皇叔不必如此心灰,我二哥前來信,信中有言,他應會在三後歸來,到時我必與他説明皇叔求賢之意!"
"如此便謝過先生,但請與卧龍帶言,時下亂世,漢室落寞,受佞惡賊欺凌,羣雄亂國,天下百姓苦不堪言,劉備雖不才,竊念備漢朝苗裔,終憂國憂民,雖有匡濟天下之誠,實乏經綸之策,用以平定天下!"
"備仰慕卧龍先生仁慈忠義,請得先生出山相助,慨然展呂望之大才,施子房之鴻略,救漢室於危難,百姓於倒懸,此實乃天下幸甚,社稷幸甚!"劉備説罷,諸葛鈞謹記在心,答言定會隻字不,盡數告知卧龍,張飛不信,出言懷疑,諸葛鈞笑了笑,當即將劉備剛才之話,無一錯漏,盡數背出,劉關張三人皆驚異之。
劉備心兄暗道:"諸葛孔明之弟,已如此了得,其長兄又是江東重臣,看來諸葛一門三豪傑,個個都是不凡的人傑啊!"之後,諸葛鈞遂帶劉備出了密林,劉關張三兄弟再歸襄陽而去,劉備回到襄陽,先是找人卜卦,卜相大吉,劉備心中大喜,三後沐浴更衣,要再往卧龍崗拜訪諸葛亮。
關羽,張飛聞言,齊齊前來勸諫道:"兄長兩次親往拜謁,其禮太過矣,若按禮節,諸葛亮若歸,聞知兄長兩番拜見,應來回禮,但諸葛亮卻遲遲未見人影,想必諸葛亮虛有其名,恐後遭兄長怨恨,故避而不敢見!"關羽平寡言少語,雖然高傲,但也是心開闊之輩,但諸葛亮這般失禮,就連關羽也心不喜。
劉備一聽,遂搖頭答道:"二弟此言差矣,昔齊桓公見東郭野人,五番折返,方得見之一面,況今我見當世治國大賢耶?"
"哼!只怕哥哥期望太高,量此村夫,何足為大賢,今番不需哥哥去,他如不來,我只用一條麻繩將他綁來,看他見是不見!"張飛冷哼一聲,豹子眼圓瞪,滿臉怒火,劉備臉一沉,厲聲呵斥道:"你這匹夫!豈不聞姜子牙垂釣渭水,周文王親自相請,方得西周八百年榮盛!周文王古之人傑,勝我百倍足矣,尚且如此敬賢,今番你不必與我同去,我自與雲長去見!"
"哥哥莫要生氣,小弟不再多言便是了!"張飛見劉備發怒,忙把火氣一熄,堆起笑容説道。
"你若要同往,萬萬不可失禮,若是得罪大賢,我必不饒你!"張飛口中應諾,但心中卻對這諸葛亮懷有幾分怨恨,於是劉關張三人乘馬再往隆中,剛至山中山,諸葛鈞似乎早知三人會來,早在等候。
劉備慌忙下馬施禮,還未執禮問好,便聽諸葛鈞笑而言道:"我家二哥昨晚方歸,早料皇叔會來,特令我在此相,皇叔且隨我來。"諸葛鈞言罷,不等劉備答言,飄然而走,劉關張三人忙策馬跟上,過了密林,直到卧龍莊前,只見門上大書一聯,寫有"淡泊以明志,寧靜而致遠。"劉備看這對聯妙,不覺間入了神,忽有童子開門而出,劉備連忙施禮道:"有勞仙童傳報,劉備前來拜請先生!"書童拱手回禮,答道:"先生早已等候已久,不過在此之前,先生設有一問,若皇叔能答出,方可進門!"
"你!放肆!我大哥何等身份,這村夫竟敢出題刁難,我這就在後院放一把火,看那諸葛亮出不出來!"張飛聽後然大怒,聲若雷霆,震得整座莊園都在搖晃,那書童卻是不驚,淡然道:"若是皇叔不願回答,先生又是有言,他令小童贈予皇叔救世書籍三卷,以作回禮,且由小童引皇叔下山歸去!"
"哇!諸葛孔明匹夫,欺人太甚,我這就進去撕了他!"
"三弟!你若再有半分失禮,壞我救國大業!我與你恩斷義絕!"張飛一聽,頓時大驚失,滿臉盡是屈辱,卻見劉備表情認真,並不像是威脅,張飛雖氣得咬牙切齒,但也只能緊緊地閉住了嘴巴。
"我家三弟,乃是莽夫,雖是口惡,但卻是無心,還望仙童莫怪!"
"張將軍血男兒,名震天下,早前先生已有代!只是不知皇叔是否願意答題?"
"卧龍先生,乃當世大賢!拯救黎民百姓的大任,全且依賴於先生,莫説答題,即使要備赴湯蹈火,上刀山下火海,備也決不推辭,還請仙童出題!"劉表神一凝,作揖拜問,書童回禮後,便是出題道:"題目如下,不知劉皇叔望於天地,所見是何物耶?先生與皇叔八個時辰的時間,皇叔若是答出先生心中答案,先生自會出門來見。"説完,便關上莊門,先行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