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還魂復活上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志神微動,事情還正如丁柔猜測的那般,快近山門時應歷等暗中傳訊請宗門捉拿同來九蓮佛海示威的兇手莫寧,可卻沒有瞞得過莫寧,莫寧好漢不吃眼前虧,自然一走了之。
陶勳從容將事情的前後經歷詳細講過一遍,爾後皺眉道:“莫前輩離開了,可那個重要的證據卻仍在他手上,解釋起來可就有一點麻煩。”這時,外面有人進來通報:“掌門,九蓮宗志徹大師來訪。”志禪師騰地站起來:“肯定是志悟師兄出事了。”果然,不一會兒一位乾瘦的老和尚急匆匆進來,向白眉真人道:“白眉掌門,本門志悟師兄傷重不治,志通掌門遣貧僧前來請白眉掌門主持公道。”志禪師悲從中來潸然淚下,白眉真人連呼可惜。
陶勳卻問道:“請問志徹大師,這是什麼時候的事?”志徹禪師看向陶勳,疑惑地問:“請問這位先生是?”志在旁將陶勳的身份來歷簡單地介紹了一遍。
志徹臉上浮現出憤怒之,不過仍回答道:“就在六個時辰前,志師弟動身之後不久。”
“志悟大師受過天光褪魔仙訣洗魂,元神損耗太劇,本應當時施術救治,可惜錯過了機會。”陶勳侃侃道:“經受過天光褪魔訣洗魂之人不可進温補之藥,不可以外來仙力補益元神,否則有命之憂。看來貴宗沒少用這兩樣救治他呀。”
“既然志悟師兄的傷同你有關係,你為何當時不待清楚這些要節呢?”
“志徹禪師,一則貴門弟子本不聽晚輩的解釋;二則晚輩將這些忌告知莫寧前輩請他代為關照的。”這看上倒像咎由自取一般,志徹一時語。
白眉真人在旁圓場:“那幾個晚輩道行有限,易受魔物蠱惑,否則佛家的弟子當不至於那般浮躁,看來莫寧帶走的戒指裏面的確有古怪呀。”陶勳話鋒一轉:“一般情況下,修仙者身死後元神會立即開始消散,但因天光褪魔訣而死的人在十二個時辰之內元神反而會凝固、緊縮,到了一個極限之後才會瞬間崩潰消散。志悟禪師死去六個多時辰,要放在以前晚輩也無能為力,不過現在卻有個法子或可救活他。”志禪師和志徹禪師一齊驚喜地道:“此話當真?”
“自然是真的,晚輩和內子聯手,可以救活志悟禪師。”白眉真人道:“甚善,事不宜遲,亭淵、丁柔你們和志禪師和志徹禪師先走一步,貧道遣青眉師弟送九蓮宗的其他弟子回九蓮佛海。”平時仙道界十二大門派之間的往來都是直接在三萬丈的高空直飛對方的仙境所在,十分地快捷方便,陶勳的騰雲術飛行速度比仙道界最快的遁術也要快出許多,帶上丁柔、志、志徹三人後速度幾乎沒有損失,一溜雲光如閃電一般,才一個多時辰就從峨嵋山飛到了五台山。
九蓮宗的山門仙境建在五台山上空,穿過界障,只見廣袤的天空背景下橫亙着一個望不到邊際的海洋,九個蓮花狀的巨大島嶼飄浮於波濤洶湧的水面,島嶼之間各有彩虹為橋互相連接,水面、島嶼皆放出熠熠的金光暈,空氣裏到處都是寧靜、祥和的氣氛。
“這就是九蓮佛海麼。這裏的所謂海洋看似無邊,實則才縱橫四、五百里左右,稱為湖泊也不為過,這規模可比仙雲山差遠了。”陶勳暗暗向丁柔傳音。
“那是自然,佛海九蓮境在十二仙境裏排在第四位,比第二位崑崙瑤池仙境和第三位崆峒北戴斗極仙境尚且差遠,又豈能與仙雲山相比。”
“他們山門內部的制也不如仙雲山。”陶勳暗暗比較了一下:“他們以修煉心志見長,這裏的護山制隱藏於波濤和境內的金、靈、佛三光之中,直接衝擊人的元神,奪人心魄,使人空有一身仙力而無法從容調運,傷人於無形吶。”志徹先走一步飛向正中位置的蓮島,志和尚留下來領陶、丁二人徐行。
不多時,中央的島嶼上升起一座虹橋,直接架到三人面前。志禪師領二人登上虹橋,彩虹飛渡,轉眼間越過百里距離出現在一座雄偉的宮殿前。
宮殿的外形規模比仙雲宮稍大一點,所有的東西都金光閃閃,讓人以為它全部都是由黃金鑄就,牌匾上大書“佛海寺”三個大字。
志領二人走進大殿,只見裏面是九層結構,正中間有一個天井,矗立着一座三十三丈高的巨型彩塑人像:一名禿頂的老者合什而立,足下踏三朵並蒂白蓮,雙手合掌捧三朵青蓮,腦後和頭頂呈品字狀現出三朵紅蓮,這便是九蓮宗的創教始祖文殊天君,當年從天界下凡的天仙之一。
塑像的前方香案外站了一羣和尚。為首者雙耳垂肩,一身的皮膚皺得象曬了十幾年的老桔皮,眼皮鬆鬆垮垮地耷拉下來蓋住眼睛。經過志給引見,他就是九蓮宗的掌門志通和尚。
老和尚原地合什彎一禮:“阿彌陀佛,老納已經聽師弟轉述了事情的原委,孰是孰非暫且不提。陶先生伉儷遠來疲憊,先請稍事休息,再施展起死回生的仙術不遲。”陶勳對這老和尚的第一印象不錯,和子一起鄭重地回禮:“老禪師,時間緊迫,還是先救人要緊。”
“如此便有勞二位了。”志通禪師笑着點了點頭,轉身吩咐:“請志若師弟帶陶先生夫婦到仙醫院施術,我們在此靜候佳音。”大凡能起死回生的仙術都有其秘不宣人之處,這種安排是避嫌的一種表示,也是仙道界通行的行事準則。
其實陶勳對此倒無所謂,天光褪魔訣是天界的仙術,它造成的後遺症亦須由天界的仙術來救治,就算將法訣公開,別人也學不去。更何況救治志悟和尚最重要的幾個步驟都需要施展仙靈力,他起過毒誓不能隨便動用,但丁柔身具的重生之力可以起到替代的作用,故而夫二人合力救活志悟和尚不是難事。
當志若和尚領兩人離開後,站立在一旁的一位和尚不無擔憂地問:“掌門,就這樣放他們單獨救治志悟師兄會不會有點不妥當?”另一位和尚也道:“志徹師弟轉述的説法畢竟也只是陶勳一家之辭,若他們和莫寧真是隻為除魔衞道,莫寧又何必在山門之外畏罪而逃。”也有人替兩人説話的:“如若他們和莫寧狼狽為,二人何以坦然來山?而且應歷他們六個平時的脾我是知道的,耽於修煉幾乎不通人情世故,當時分派他們六人為一組的時候我便説過不妥的。”有人駁道:“志藴師弟此言差矣,二人來歷不明,峨嵋替他們遮遮掩掩瞞盡天下所有人,安知這遭是不是在峨嵋授意下借題發揮故意令本宗難堪的?”志通禪師一直保持着微笑的表情,等到眾師兄弟快要起爭執的時候開口道:“好了,他們肯來救人就證明心中坦蕩,待志悟師弟醒轉後實情自可問得。”
“掌門,您似乎對他們頗有信心,志悟師兄身死魂滅這是本宗上下都已經確認過的事,莫非他們還真能逆天而為麼,我是不相信的。”
“兗州魔劫時,本宗半數英出戰,其中二十七名弟子被九個妖魔困於一隅漸漸不支,危急時一人仗劍而至一劍斬盡妖魔救下他們。他們回山後,相繼頓悟妙諦,到禪定崖下閉關十年參悟佛法,大家一致認為他們出關後會從四葉三蓮的境界突破到五蓮境界。”志通禪師目光掃過眾人:“你們還記得這件事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