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第二章山中遇襲下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不過拿袋子裝石頭的卻是一個很笨的辦法,被動挨打不説,如果是對方不斷地將山體推下來,他豈不得將整座青龍嶺全部裝進袋子裏?固然袋子裏的空間足夠,卻不能真那麼辦,還得另想辦法應付眼前的危局。

滑下來山石很快到了他們面前,陶勳掐出一連串手印和仙訣,雙手打出後護身的雷光鏡離他的身體,仙器見風便長,飛出一丈後化成一個寬三十餘丈的巨型的橢圓形光盤,平平地擋在“華月仙台”仙陣前方,從上方滾落下來的泥石一落進盤子裏便沒了蹤影,全被施加於其上的仙術轉移到一個空曠無人的山谷裏,那個山谷是剛才陶勳在空中發現的,空間足夠大,即使對方推掉半個山頭也儘可裝得下。

這便是《天冊》裏一種高深的仙術“移山填海”必須藉助仙器才能使用,這個仙術耗費仙力極少、持續時間長,屬於大神通的一種。有了移山填海和雷光鏡的合力,對方費盡心思用來攻擊他們弱點的計謀便落空,一場危險消彌於無形之中。

對方見原計劃落空,馬上改變戰術,四十九個人每七人一組迅速結成劍陣,七個小劍陣組成一個大劍陣,空氣頓時凝固起來,沉重得連地面上的石頭也被壓得“咯咯”作響,數息功夫後一點點地碎成粉末。

丁柔喝問:“你們是哪個門派的?”

“滅你門的!”對方一個為首模樣的人狂笑道:“小輩,等候你們多時了,這裏就是你們今天的葬身之地,受死吧。”隨着他的一聲號令,他們的劍陣各發出一道壯的紅光柱集中過來,在他們頭頂形成一個巨大的紅光球。

不能呆站等死,陶勳不等他們的大劍陣攻擊力完全凝聚起來,率先搶攻。他和之間丁柔心念相通,兩人的雌雄天心雙劍同時飛出化成兩道壯的白光如虎尾般絞向對方劍陣,劍光相互輝映,象是比賽似地越長越大,可是劍光被紅光球裏發出來的巨力扯住,離原來的目標改為攻向光球。

陶勳和丁柔見控制不住,索順水推舟,運起雙劍形成的巨型剪刀向紅光球絞下去。只聽見喀喇一聲巨響,滿天象是被火燒透了,方面百丈之內的地面騰地一下串起大火,可惜對方的紅光球依然如故,兩人的劍光卻沒有了蹤影,這一下強擊竟是陶勳夫婦吃了大虧。

一見攻擊失手,陶勳立即收劍躲進“華月仙台”裏,他將自己的雷光鏡張開護住“華月仙台”的內部形成更為穩固的防守結構。對方的大劍陣攻擊已經成形,他沒有笨到獨自以身強擋,明智地選擇暫避其鋒芒。

天空中發出一聲霹靂巨響,紅的光球發出極眼的光芒,光芒的中心出現一個一張一縮的黑,每張一下地面便受到萬斤重力的撞擊,每縮一下所有的東西都被起來,一撞一過後地面一寸的所有東西便都被壓得化作灰塵。

“華月仙台”不愧是天界的陣法,威力就是強大,對方不知名劍陣的攻擊力已經非常恐怖,卻無損於“華月仙台”分毫,連他們所處的地面也沒有分毫損壞。不過情形對陶勳一方仍然不利,對方的怪異劍陣威力大得出奇,又沒有絲毫停歇的預兆,照這樣下去,不到半刻,只怕這處山體就要崩塌。

有陶勳頂在前面,丁柔和孫思正則在後面放手發動反擊。兩人同時揮動仙劍,他們各自向對方的小劍陣發動一道紫火正天雷,兩人的運氣不錯,一次成功,九天之上紫的正天雷直撲下來,孫思正的運氣比丁柔更好一點,他引動的正天雷擊中了目標,而丁柔引動的正天雷落到山頂上面。

可惜紫火正天雷非但沒有如願地擊散對方的小劍陣,反在一瞬間化作無比刺眼的光芒,光芒所到之處一切都被熔化,以洶洶之勢壓迫而至。

看到這樣悉的一幕,呆在“華月仙台”裏經歷過藜龍山之役的四人同時驚呼道:“月同輝!”這是一件將正天雷之力化成反噬之光的古怪仙器。這一刻,他們都毫無疑問地清楚了對方的來歷,鐵定是通天教無疑。

通天教人用月同輝剋制住五正天雷的優勢,他們劍陣的威力仍在積聚當中,陶勳估計自己縱有“華月仙台”防守之堅也很難抵擋太長時間,只有主動攻破對方的劍陣才是轉危為安的唯一途徑。月同輝只將正天雷的威力反噬回去,本身倒沒有什麼攻擊力,反噬之光持續兩、三息工夫後也就消失了。

乘對方新力未生之際,陶勳飛出“華月仙台”騰到半空中雙手不斷變換着手印和仙訣,周身很快泛出一片薄薄的白螢光,那黑的攻擊力或者力對他絲毫不起作用。過了五息功夫,陶勳並起右手食指和中指往黑遙遙一點,正在往外脹的黑擴大的範圍放大了一倍還不止,接着縮下去的時候縮小的體積也只有先前的一半,經過三輪伸縮,黑擴張範圍便漲大了兩倍,緊縮的體積只有原先的四分之一。如此一來黑伸的縮節奏大受影響,頻率變得紊亂不堪,合力控制大黑的四十九個通天教劍仙身上壓力驟然加重數倍,再經過三兩次後黑眼看就要爆炸。

陶勳從黑剛才表現出的威力大致猜測對方使用的是靠強勢仙力引發並借用自然之力一類的仙術,要是讓它全力施展開來破壞力絕對可怕,《天冊》裏對付這類攻擊仙術有一條總的原則,要麼強行破掉對方積聚起來的仙力集羣,前提是施術者本身的仙力要強於對方的仙力;要麼破壞它的頻率,引導它失控而自毀,這樣做不一定要強過對方,關鍵是方法和時機把握。他只有一個人,而對方是四十九個,並且他們的實力都不弱,他沒有以一敵眾的絕對把握,在知己不知彼的形勢下更不敢孤注一擲,否則後果難測,只能採取第二種方法一試。

《天冊》裏的仙術奧妙無比,不受凡間仙術樊籬束縛,有不下百十種可以對付類似的情況,施展出來更非眼前這些道劍仙所能想象,一件事難不難解決關鍵在方法正不正確,陶勳找到正確的方法,對方仙術破滅的命運也就不可逆轉。

十息之後,那個黑在猛然的收縮過後消失於空中,緊按着直徑百丈之內的空氣全部消失無蹤,以黑原來的位置為中心生出巨大旋風,已經粉末化的山體表層瀰漫到空中,遮天蔽的塵土將整個半山籠罩成黑夜。

機不可失,失不再來,陶勳馬上施展神通,以雷光鏡為媒介,一個瞬移術連帶“華月仙台”和裏面的人一塊兒移到三十里開外,他們出現的位置恰好在青龍嶺的另一頭。

陶勳向丁柔説:“夫人,你馬上發出向峨嵋求援的信號,帶領大家迅速往池屏去,我去將他們引開。”

“不行,要走一起走。”丁柔不滿地道:“有仙陣、仙器護身,他們奈何不了我們,我們只需固守待援即可,何必累累如犬?”

“夫人,他們有備而來,我們的‘華月仙台’固然厲害,但需要守陣人全力支持,所以我們是個只捱打不還手的局面,這樣做太被動,萬一他們有更厲害的仙術能攻破‘華月仙台’的防護則吾等悔之晚矣。我只要將他們分而擊之,破之必矣,你們有‘華月仙台’必能保無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