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第二章山中遇襲上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同秋垣百姓依依惜別之後,一行人踏上北上的路程。

出秋垣縣境往北要翻越一座山脈,山脈中最險要的地方叫做青龍嶺,山勢高聳入雲,當地人諺語云:青龍嶺,連青雲,天無三刻晴,地無三寸平,人約三後,命掛閻王心。説是的這裏的氣候變化極大,而且山路非常崎嶇,盤山繞嶺,險峻無比,兩座山頭之間可以對話,但是見面卻要走上三天,從青龍嶺經過就象將在閻王爺的手心,留不留得住全看閻王爺的心情而定。

平時往從秋垣往池屏的人都從東邊繞道,雖然多出半個月的路程卻十分安全,陶勳一行人個個都非平常人,又沒有再帶其他凡人隨行,也就沒有把這點困難放在眼裏,一心只想早幾天到池屏悉情況,自然選擇走近道。

三年的時間對凡人來説可以改變很多東西,對一個修仙者的修煉而言很難改變太多,當年藜龍山一役後丁柔道行猛進了一步,上、中、下三丹田中分別凝結出綠豆大小的太元金丹,孫思正也從該役中獲益匪淺,《天青訣》共十二層被他一舉突破到最後一層。道行突破之後,兩人花數個月時間鞏固成果,有一利必有一弊,自此之後丁、孫兩人的道行便停滯不前毫無寸進。

丁柔十分煩躁,常常埋怨陶勳不該將道緣仙府送給玲瓏,如果能在仙府中修的話,以那裏純不弱於修仙大門派修煉府的優越環境應當能進步神速,連續衝破關口、躍升數個台階不是不可能。

孫思正倒是知足長樂,有潘新等人加盟,他漸漸將太平門的事務全盤轉移到他們身上,這幾年大半時間都借住於道緣仙府,雖然道基於苦修後沒有寸進,但他知道自己遇到了瓶頸,一旦突破就可克竟全功,開始正式修煉《天冊》。

陶勳對丁柔的心態十分憂慮,修煉仙道是一樁極漫長的事情,大多數修道者都要經歷千年左右才能修到渡劫飛昇的境界,仙基只有循序漸進才最深厚紮實,急功近利極易導致走火入魔,這種心態是修煉者的大忌,他擔心這便是當初為她強行築基所造成的後遺症。

王遠江的功基還十分淺,但他心態很好,樵隱給他打下的基礎也出奇的紮實,此亦是仙道正道門派的一個特點,他使用的是陶勳特地為他所煉的中品仙劍,威力很大。還有,陶勳為孫思正修復“玄龜寶甲”的時候一併為他煉製的“天蠶軟甲”護身,有了這些上佳仙器,他自保沒多大問題。

陶勳受藜龍山之役的啓發,特地為每個人煉製了一件護身仙器,一件防護力超強的護身仙器加上威力強大的攻擊仙劍,先為己之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

從秋垣到池屏有近兩千里路程,直線距離也不下一千里,按照丁柔的意思各帶一人御劍飛到池屏可節約大量時間,利用這些時間在池屏的深山中找一個隱秘的山再造一個道緣仙府。

這個建議對陶勳來説無可無不可,但他不願附和子的急躁心態,有意用一段時間的旅行消磨掉她心中的魔障戾氣,所以堅決反對用仙術飛到池屏,堅持大家步行趕路,這樣一來自然惹得丁柔老大不高興,他只好зz導她,一行人在小夫的小爭小吵中進入青龍嶺。

青龍嶺果然名不虛傳,山勢非常高拔,直入雲的山頂終年隱藏在雲霧裏,最可怕的是半山以上的氣候變化無定,一會兒大雨,一會兒大風,一會兒又是冰雹,雲開霧散天放晴的時間極少;而過山的山路兇險異常,山道狹窄僅能容一人通過,馬匹經行則有些勉強和困難,且道路濕滑無比,旁邊萬丈深淵,凡人走上面難怪會説將在了閻王爺的手裏。

陶勳走在隊伍最前面,過完半山一陣子後突然停下步。

丁柔問道:“相公,你怎麼不走了?是不是改主意飛過去呢?”

“夫人,聖人説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我們腳踏實地一路走到池屏不是更好麼?我剛才突然覺得心裏很不踏實,好象有什麼事要發生。”孫思正道:“老爺,修仙之輩心血來之時肯定有特別的事要發生,也許是好事,也許是壞事,最好能起一課算算。”陶勳苦笑道:“老孫,你明明知道我用不了占卜術。”丁柔沒好氣地道:“其實御劍飛過去不就是了,還用算什麼卦?”王遠江打圓場道:“要不我來吧,只是我的道行太淺,算不大準。”陶勳突然出警惕的神,目光如利劍般指向上方雲層深處,過了四、五息功夫急喚道:“大家快用仙器護身,上面有四十九個人,都是仙道高手,荒郊野外擋住去路,這些人來者不善。”大家吃了一驚,立即祭出各自的護身法寶。丁柔仍用雷光鏡,上回被毀以後橙眉真人將煉製雷光鏡的方法教給了陶勳,他結合《天冊》裏記載的“廣天滅度寶鏡”的製作方法新制兩件,他和子每人一件,新的雷光鏡無論防護的等級還是攻擊力都高出原來的數倍。

除了新的雷光鏡外,陶勳還特意為她煉製出“剛玉鐲”、“無餘玉帶”、“九鳳釵”、“赤霞雲履”和“五霓霞衣”五件防護仙器,它們穿戴在身上,五件仙器組合在一起便可以組成《天冊》裏的“華月仙台”防護陣。

“華月仙台”防護陣屬於天界的小型護身仙陣,雖然因材質原因幾件仙器的品級遠遠低於原本的要求,但是放在凡間威力也強大到難以想象。

一眾人等在陶勳的指揮下迅速結陣自保,袁道宗、歐野明被護在最中間位置緊挨在丁柔身邊,孫思正和王遠江各祭仙器守住一方,陶勳飛到半空中以雷光鏡護身,喚出仙劍護住全身。

山上埋伏的人發現了他們的動作,一聲長嘯過後,四十九道不同顏的劍光從上方飛下來迅速將他們團團包圍,山的雲霧被強大的氣勁吹得乾乾淨淨,出天上的頭。

陶勳正要開口問對方的來歷和目的,只聽見山頂上發出轟隆巨響,如同萬馬奔騰,一時間上方塵土飛揚,遮天蔽,狂風挾着煙塵疾速飛壓而下。

“滑坡!該死!”陶勳驚呼過後一聲怒罵。

引發山體滑坡對付他們,無論成功與否勢必將青龍嶺的山路全部堵,為一己之利置萬眾利益於不顧,這是典型的道作風,對方的仙力波動也證明了這一點。對方用山體滑坡顯然是看準了他們的隊伍裏有兩個本不能飛行的凡人,給他們以掣肘。

山石夾着泥沙、雪水、樹木等物聲勢浩大地急落下來,將擋在路上的一切都裹脅到裏面,他們腳下的地面不住抖動,越抖越劇烈,到後來如同篩糠一般。

陶勳在心中不停地想着對策,山腳下面有村莊、良田,不能讓這些泥石毫無阻礙地一路滾落下去,可是山體滑坡的大勢已成,要強行阻擋住這自然之力毫無疑問的必須消耗不少力氣,正中對方下懷。

要是擱在以前,這絕對是一個兩難的選擇,而現在對陶勳來説卻不成問題,藜龍山一役代玲瓏強擋的一百零八道天火劫雷令他從中大受裨益,最直接的是功力突飛猛進,隨着道行的迅猛增長,他對身上那件“如意乾坤袋”的運用能力更加深,譬如眼前的情況下他完全可以張開如意乾坤袋將滑坡的山石全數裝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