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第一百六十碗踏平南方直逼越南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官軍?哪裏地官軍?歸化前線的?”這縱兵搶糧。欺壓百姓,是朝廷嚴令止地,以前還從來沒有聽説發生過這種事情。怎麼蕭充一到就出現了?

“估計是,前些子。從歸化來了一隊官軍,説是前線缺糧,朝廷調配的軍糧又還沒有送到,要徵我們的糧。見百姓不肯。於是縱兵搶奪,唉,這周圍七八個縣,許多人都在往內地遷移,聽説金兵就快打來了。”老頭抹了一把淚,啜泣道。

尚同良這才知道。幽雲地局勢,比他自己想像的更加複雜,更加艱難。難怪攝政王讓自己放下國事,親自到這邊來。如果任由事情這麼發展下去,只怕金兵還打沒進來。自己倒先亂了。

“那你們也不該搶糧,這是給前線將士的軍糧,你們不怕掉腦袋嗎?”盧都監喝道。

尚同良制止了他,環視四方,拱手説道:“各位父老鄉親,本官是參知政事尚同良。奉攝政王之命,到幽雲公幹。你們説的事情。本官記在心裏了,大家放心,朝廷不會不管你們地死活。眼下國家有些困難,但這只是暫時的。今年的皇糧,陸陸續續會收上來,各地的捐贈,也會往前線送。你們吃完了飯先回去,本官會給各州府地行政長官下令,等南方地糧食一運到,就開倉放糧,讓大家都有飯吃。”

“大人莫非就是被當年被六賊之首蔡京刺殺地尚相爺?”人羣中有人發問道。

“不錯,正是本官,怎麼,你知道老夫?”尚同良笑問道。

“相爺清名傳遍天下,誰人不知,誰人不曉?”

“好,既然如此,那就賣老夫一個薄面,這裏地糧食,都是給前線將士地,如果他們沒有飯吃,就打不好仗,幽雲就會失守,希望各位鄉親要知道輕重,以後千萬別再幹這種事情。”尚同良作了一個四方揖,大聲説道。

待百姓用完飯,散去以後,盧都監不滿的問道:“相爺,這些刁民藐視王法,您對他們太仁慈了。”

“盧大人,百姓沒有飯吃,這是朝廷的過錯。你坐了江山,卻讓老百姓餓肚子,那你就活該倒台。”尚同良語出驚人,普天之下,誰敢説這種話?

盧都監還想説什麼,聽到聽尚同良一句話,終於安靜下來:“這也是攝政王的意思。”尚同良趕到前線之後,與幽雲衞指揮使,幽雲都管衙門都總管蕭充,大吵了一架。雙方各執己見,互不相讓,尚同良一怒之下,彈劾蕭充的摺子,就給王鈺遞到了京城。王鈺接獲之後,將奏章壓了下來,不予追究。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蕭充既然這樣做,必然有他地理由。

事實證明,蕭充的作法是有道理地,在尚同良四處籌集糧草的同時,幽雲前線就已經斷糧了,金兵攻打得猛烈,士兵們肚子都填不飽,哪裏還有力氣打仗?萬般無奈之下,作為幽雲最高軍事長官,最高行政長官地蕭充,才不得已出此下策,解決了燃眉之急,打退了金兵新一輪的進攻。

大宋綏靖元年九月,在北方情況稍微好轉之後,南方也出現了轉機。楊志被削去兵權,留守杭州,協助關勝善後。岳飛被提拔為統制,在楊效祖地率領下,指揮四萬大軍,火速增援韓臣忠部。

而退守潭州的鄭成風。也接到王鈺地軍令。不惜一切代價,協助楊效祖部,追擊張浚。

九月中旬,頗具戲劇的一幕在湖南廣西之間發生,最前面地,是柴桂地兵馬,中間是韓臣忠地西北軍,背後是張浚的三萬形成了夾擊之勢。然後楊效祖。岳飛部,再加上鄭成又來摻和一腳。以至於,韓臣忠,張浚,都是腹背受敵,顧得頭。顧不了尾。

荊湖地區,廣西地區,一片混亂。幾十萬大軍糾纏在一起,建制完全被打亂,致使營自為戰,伍自為戰。甚至人自為戰,戰役陷入了膠着的狀態。

官軍與朝廷失去了聯繫。張浚與柴桂,也無法互通消息。士兵們也不知道將軍在哪裏,打來打去,打了一個滿頭水霧,分不清東南西北。

當天平出現平衡狀態的時候,一隻螞蟻的出現,也會改變局勢。這隻螞蟻,就是王鈺的老朋友,大宋海商的領袖人物。周興。

説起周興,這個人的經歷,頗具傳奇彩。他本來是幽雲十六州世代以販馬養馬為生地小商人,機緣巧合之下,結識了當時還是幽雲最高行政長官地王鈺。從此以後,青雲直上,受到王鈺地提攜,攜幽雲商團,遷至沿海,從事海上貿易。

王鈺對他。十分照顧,還冒天下之大為韙。允許他成立了私人武裝,並給他調撥了軍隊的制式裝備,這才有了當初大宋商船攻打本九州港的一幕。

南方混戰的時候,周興正在東南收購貨物,準備侍機出海。可戰端一開,他的計劃被迫停止,滯留泉州,等待消息。

可他沒有閒着,四處派人打聽戰局的消息,從他地好友,泉州水師都總管那裏得知,戰事不利,幾十萬大軍在荊湖地區展開混戰,至今勝負未分。

得知這個消息後,腦筋活絡的周興立即嗅到了味道,建議水師總管立即率水師沿海而下,在廣西登陸,支援朝廷官軍。而他自己,也可以集結海商們的私人武裝,給予協助。

泉州水師自組建以來,雖然裝備良,船堅炮利,可從未經歷過實戰的考驗,而且調動兵馬,需要有樞密院的軍令,否則就是違反軍法。泉州水師總管沒有這個膽子,委婉的拒絕了周興地建議。後來經不住周興的遊説,答應先向樞密使王鈺請示,如果朝廷同意,再率水師出戰不遲。

九月十七,一個註定彪炳史冊地子,商人周興,在泉州港,聚集海商,召集了五千餘人,大小商船近七十艘,聲稱“剿賊救國”打出大宋泉州水師的旗號,誓師出征。

泉州港,風急高,大小商船在波之中,起伏不定。各旗幟,獵獵作響。這些完全仿照大宋水師戰船而打造商船上,水手船工雲集,三連炮車一字排開,列在船頭,火蒺藜堆放如山,強弓硬弩,刀槍劍戟,不計其數。

岸上,周興率十五名海商首領,慷慨陳詞。

“今榮華富貴,皆攝政王所賜,如今攝政王有難,我等海商,責無旁貸。國家興亡,匹夫有責,救亡圖存,人所共知,今,不才周興,召集大宋海商,誓師剿賊。若勝,功勞平分,若敗,責任由我一人承擔。皇天在上,厚土為憑,願一戰克敵,救國於水火之中!”

“周大官人,這打仗是軍隊的事情,咱們雖然有心報國,只怕不論勝敗,都會引起朝廷的猜忌,到時候引火燒身啊。”有人提出了這樣的疑慮。

這個道理,周興哪能不明白,只是事態緊急,容不得多想。自己的今天,是攝政王給的,若不是他,當年自己已經被刺配充軍了,飲水思源,眼下正是湧泉相報的時候。

“勿需多言,若有不測,由我一人承擔,與諸君無關。今我等共赴國難,攝政王英明神武,必不相害。”周興説完,大步向自己的商船走去。

綏靖元年九月十七,以周興為首地大宋海商,聚集五千之眾,冒稱泉州水師,沿海直下,於雷州擊潰薄弱的守軍,強行登陸,直撲廣西,沿途大肆聲張。

柴桂聞訊後大驚,再也顧不得岌岌可危的韓世忠部,立即召集殘部,回師救援。柴桂一撤,戰場情勢立刻發生逆轉,韓世忠審時度勢,並不追趕,而是召集部屬,調轉矛頭,猛攻張浚所部。

奉王鈺軍令,趕來增援的楊效祖岳飛部,在與鄭成風軍團肅清張浚疑兵後,火速南下,與韓臣忠部相呼應,夾擊張浚。

張浚軍團,迅速潰敗,走投無路之下,仍舊負隅頑抗,退往湘西。楊效祖岳飛,與韓臣忠會合之後,一致同意,揮師南下,直取廣西,蕩平南方的反對勢力。

當柴桂回到老巢時,才發現所謂的“水師”已經不見了蹤影,不由追悔莫及。千算萬算,卻沒有算到朝廷還有兩支水師。只因歷來,從無水師參戰的先例,以至於自己疏忽大意。

沒等柴桂回過神來,韓臣忠,楊效祖,岳飛的大部隊就已經開進了廣西。此時,柴桂只剩下兩萬餘人,料想敵不過,遂放棄廣西,逃入趾國(今越南),侍機東山再起。韓世忠等人,一面整頓軍隊,準備攻打趾國,追殺柴桂,一面向王鈺報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