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碗踏平南方直逼越南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謠傳歸化城破,幽雲百姓大舉內遷,金兵來勢洶洶州百姓,不明真相,紛紛攜老扶幼,往內地遷移,戰略要地幽雲各州,有陷入混亂的危險。王鈺聞訊後,派遣德高望重的參知政事尚同良為欽差大臣,前往幽雲安撫百姓,並就地督辦糧草,授於他臨機專斷之權。
幽雲幾十萬兵馬,拱衞着大宋半壁江山,自金兵犯邊以來,血戰月餘,女真人未能前進一步,此次傳言,從何而起,有待清查。九月初,幽雲駐軍糧草快盡,而去年長江遭遇百年難見洪災,糧食減產,朝廷減免了多個州府的皇糧,京城糧倉,早就空了。
尚同良有鑑於此,啓用攝政王授予臨機專斷之權,一面傳令,將南方今年剛剛收上來的小麥等糧食,直接送往幽雲前線,而不上京城。一方面,以朝廷的名義,向幽雲富商大賈借糧,白紙黑字,打下借條,允諾今年皇糧徵集以後,如數償還。都説商人惟利是圖,可幽雲許多商人表現出來的愛國情
,讓人
動。尚同良在短短十餘天內,籌集夠了軍糧,直接發往前線。
雲州城外,綿延數里之長的運糧車隊,迤儷而行,車伕們賣力的喊着號子,車軲轆滾滾向前,從江南運來的軍糧已經到達,尚同良親自押運,趕往前線。
“尚相,此去前線,至多十天,這批軍糧,就可以送到將士們手中。”雲州通判打馬到尚同良面前,揮汗如雨。
八月的天,仍舊十分火熱,尚同良以老邁之軀,不畏艱辛,忠心為國,讓人欽佩。擦了擦額頭汗水。尚同良嘆道:“哎呀,國家多事之秋,去年糧食減產,今年偏偏又打了大仗,這南北兩地都鬧了起來,唉…”
“相爺寬心,辦法總比困難多,只要舉國上下,同心同德,沒有過不去的坎。”雲州通判寬道。
尚同良一聽這話。想起臨行時,攝政王還在抱怨,蔡太后要引水修建一座皇家林苑,耗資巨大,伸手向他要錢。連堂堂攝政王都四菜一湯,王妃的首飾都拿出來支援前線了,這趙家人怎麼就不知道體恤?
搖了搖頭。尚同良拍馬前行。一路風塵僕僕,頭頂烈,腳踏熱土,為的就是早些時候把軍糧送到前線將士手中。
這一,送糧車隊來到宣化境內,出了宣化。就到前線了。尚同良不顧年老體邁,堅持不分晝夜趕路。隨行的官軍百姓受到
勵,都不辭勞苦,連夜趕路。
“相爺,前面是鳳凰坡,相傳在唐時,有鳳凰降落在山頂,晝夜啼叫,所以這裏又叫鳳來,取有鳳來儀之意。前面有一個小鎮,大隊可以在此稍事休息。”負責押糧的雲州通判葛大人向尚同良説道。
有鳳來儀?這倒是個吉祥地兆頭,但願大宋也能逢凶化吉,遇難呈祥吧。當即,尚同良下令,加快速度,趕到落之前,到鳳來鎮歇息。
車隊前頭,突然一陣混亂,人吼馬嘶之聲。不絕於耳,還有人沒命似的往後跑。尚同良一見。領着衞隊拍馬過去,只見那車隊最前面,一團混亂,不知道從哪裏冒出一羣人來,正在搶奪車上的糧食。
“反了,居然還搶奪軍糧!”身邊的雲州兵馬都監憤然拔出佩刀“弟兄們,給我上!”衞隊縱馬衝去,驅趕搶糧的人,當兵的人,脾氣都火爆,這強搶軍糧,是殺頭大罪,也用不着跟他們詢問什麼,上前提刀就砍。不料,此舉怒了對方,那些搶糧的人也帶了兵器,以步對騎,混戰開來。
尚同良起初以為遇到了山賊,但轉念一想,幽雲十六州經過遼國統治百年,被視為進攻大宋的跳板,歷來苦心經營,幽雲迴歸後,王鈺對此地也是十分重視,朝廷所有的政策,法令,都對幽雲有很大的優惠,怎麼可能出現山賊?仔細一看,這些搶糧地人,不光是男人,還有婦人和老者。這不像是山賊,倒像是普通百姓吧?
“住手,盧都監,趕緊住手!”拍馬趕去,尚同良放聲大呼。士兵們令行止,退到一旁,將那搶糧的人圍困在中央,地上,已經擺了十幾具老百姓的屍首。多數屍體手裏,還緊緊抓着糧袋,其中有一名老婦,嘴裏的血水還和着一些麥粒,想是餓極了,抓起生糧就往嘴裏
。
“你們是什麼人,為何搶奪朝廷的糧食?”尚同良在馬上問道。
那羣人約有百十來個,有老有小,圍在糧車周圍,緊緊盯着那些人馬上的軍士,全無畏懼之意。
“大人在問你們話,為何不答?”盧都監厲聲喝道。
“本官看你們也不像是綠林賊寇,這搶奪官糧,可是死罪,你們不知道嗎?”尚同良又問道,還是沒有人回答他。四處張望,見離自己最近的,是一個半大地孩子,約有十二三歲,這邊劍拔弩張,他卻像沒事一樣,拼命把生米往嘴裏,嚼得格格直響。
腿雙一夾,拍馬過去,尚同良問道:“小哥,這是生米,你莫非是幾天沒吃飯了麼?”
“哪還有飯吃?全被官兵搶了!”那孩子面之,説話時,手卻沒有停下。
什麼,糧食被官兵搶了?這怎麼可能?哪位將軍這麼大的膽子,敢縱兵搶糧?他是不想要烏紗,還是不要想頂烏紗的腦袋了?尚同良覺到了事態地嚴重,打仗,要爭取民心,否則,將失軍心,軍失民心,這幽雲可就危險了。
看他們有百十來號人,也吃不了多少糧食,尚同良當即下令,將衞隊的行軍大鍋搬過來,一字排開,就地取柴,給這些百姓煮飯吃。盧都監雖然不滿,可相爺有令,又不得不從,只得依令行事。
“來來來,你們都過來。本官有話問你們。”翻身下馬。招過百姓,尚同良説道。盧都監擔心他的安全,命衞士緊緊相隨。
百姓們見這位官員慈眉善目,有長者之風,心想是遇到了好官,紛紛向他聚攏過來。
“老人家,你們到底是什麼人?為什麼強搶官糧?這可是犯王法地事情。”尚同良看一名老丈,年紀跟自己相仿,遂向他問道。
那老頭在他面前。弓着施了個禮,話未出口。眼淚先掉了下來:“大人,不是我們不懂王法,只是實在沒有活路,晌午的時候,聽人説有運糧地車隊從這裏經過。大家一商議,就來…”
“那你們自己的糧食呢?不夠吃麼?”尚同良奇怪的問道。
“哪還有有糧,都被官軍搶走了。我們整個鎮上,一顆糧食也找不出來,大家餓了好幾天。已經有人餓死了。”那老頭身後,一個面黃肌瘦地漢子嘀咕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