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出售秘方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父女倆邊走邊説,不知不覺就走到了東街上。快到慶豐樓門口時,碰巧看到汪掌櫃正站在門口送客。送走的那位客人趙四娘看着覺得有些眼,細想了想,原來是南街恆源布行那位曾經給她打過折的掌櫃。
汪掌櫃送完客,瞥見趙永忠父女倆過來了,忙讓夥計接手趙永忠推着的車,親自把父女倆上了二樓雅間。
果然如同趙四娘所預料的那般,汪掌櫃不僅早就在雅間裏備了好些緻茶點,還親自沏了一壺香氣四溢的新茶,用以盛情款待他們。
趙四娘見她爹一副受寵若驚以至於手腳不知該往哪兒擺的樣子,心中暗暗好笑。不過她也知道她爹這會兒很不好意思,有些緊張。為了能讓她爹早點兒放鬆下來,於是她就顧不上品茶,直接和汪掌櫃切入正題。
關於腐等豆製品,趙四娘願意以七折的優惠價供應給汪掌櫃,另外還免費教授一些簡單的食用方法。
至於菜譜今兒趙四娘並不打算多賣,只打算賣給汪掌櫃腐和大煮乾絲這兩道。
對於趙四娘提供的菜譜,汪掌櫃自然是十分信服的,甚至這兩道菜只是聽趙四娘形容了一下味道,都沒有讓她去後廚試做一番,就當即表示要把它們買下來。
只是“腐”很好理解,就是字面上的意思。但對於何謂“大煮乾絲”汪掌櫃很是好奇。煮就是了,為何叫做“大煮”?求解釋。
“所謂‘大煮’,就是先燙後煮。為什麼要先燙呢?是為了去除豆腐乾裏的豆腥味。您今兒在咱家鋪子裏應該吃過以豆腐乾為原料的菜餚,想來知道咱家的豆腐乾大致分為兩種,一種褐的叫做茶幹,還有一種白的叫做香乾。不過説實話,咱家鋪子裏不管是茶幹還是香乾,都是沒有燙過的。畢竟咱家主要是做碼頭生意,本小利微。不那麼講究。可您做大酒樓生意多年,接待的貴客不知凡幾。不知您是否遇到過極其講究的客人,表示受不了豆腥味,吃不慣豆腐的?”趙四娘問道。
“有。還真碰上過這樣的客人。”汪掌櫃如同遇到知己,連連點頭。
“大煮乾絲裏面的乾絲就是用香乾切成的細絲。絲有多細?當然是越細越好。把乾絲先放入沸水中迅速燙上一遍,出水再燙。這樣就能完全去除豆腥味,能夠讓挑剔的客人無可挑剔。”趙四娘見汪掌櫃出一副受教了的神情,再接再厲細細解釋道:“至於為何不多燙一會兒,使之一次燙完,要麻煩地分成兩次?這是生怕把乾絲燙老了,燙僵了。接着將燙好的乾絲浸入撇清油的雞湯中,先入一道味兒,再加入豬油和蝦米大火煮沸。之後放入細鹽改用小火燴煮一盞茶的功夫,將湯裏的鮮味煨入乾絲。上桌的時候,再配上雞絲、筍絲、木耳絲、香菇絲、蛋皮絲、開洋絲和火腿絲等,然後點綴燙的綠葉菜裝盤,最後在上面撒上少許薑絲即可。”汪掌櫃從未想過簡簡單單的豆腐菜裏會藏着這麼多學問。直佩服得心服口服。原本他打算依照丸子的先例,每道菜譜給二十五兩銀子的價格。經趙四娘這麼一解釋,當即決定漲到每道五十兩的高價。
談完這筆生意,汪掌櫃繼續招呼父女倆喝茶吃點心,半晌,他有些言又止道:“四娘啊,我有個不情之請…”見汪掌櫃一臉為難。趙四娘忙道:“汪爺爺,您有什麼難處只管説,要是能幫上忙的咱們一定幫。”汪掌櫃小心翼翼地問道:“你看除了這兩道菜譜外,能不能把你家紅燒的秘方也賣給我?”坐在一旁的趙永忠很好奇,這紅燒有啥秘方呀?他們老趙家平時捨不得吃,可到了大年三十肯定會燒上一碗紅燒祭祖。這道菜。他娘會,他媳婦兒也會,甚至於村子裏大多數媳婦兒都會,有必要花錢買嗎?
而趙四娘卻暗暗讚道:汪掌櫃果然識貨!不愧是做了二十幾年大酒樓掌櫃的人。
要知道趙四娘手上掌握着的眾多方子中,就屬這道紅燒含金量最高。其他方子或是她從美食愛好者那兒分享得來的。或是她通過上網等途徑蒐羅而來的,即便有小一部分是源自前世的“趙家鋪”但那些也不是什麼了不起的秘方。縱然是在資訊發達的前世,很多酒樓的招牌菜依然是不傳之秘,她自個兒找來的那些方子雖然能把人家的招牌菜仿個七七八八,可真正的髓是無法領悟到的。那些方子能在這個時空頗受歡,不過是佔了個先,討了個巧,勝在於“創新”可真正和人家老字號的秘方相比,還是差了個“”不過這道紅燒的方子卻與眾不同,裏面藴含着真功夫。誠然,看似紅燒的方子人人都懂,紅燒差不多人人會做,可真正能夠做得好的卻少之又少。她前生的外公是一個十足的老饕,愛吃各種美食,其中最愛的就是紅燒。為了能做出最好吃的紅燒,她外公想方設法收集了各種燒製紅燒的方子,通過不斷改進,最後糅合出了“金牌”紅燒。這種紅燒肥而不膩,香甜鬆軟,入口即化,層次極強,使人百吃不厭。外公每週都要吃上兩三回,前前後後享了二十幾年口福。直到晚年由於血糖高,才不得不放棄了這種高糖的美食。不是她自誇,原本就是極佳的方子,再經過二十幾年的細微調整,這張秘方絕對不輸於任何一家以紅燒為招牌的老字號。最妙的是,她對這張秘方放心得很,本不用擔心有心人仿製,她自信即便是深悟此道之人都極難看透其中的奧秘。
看到趙四娘低頭沉不語,汪掌櫃有些沉不住氣,忙道:“我知道這個要求很讓你為難,不過我願意出五百兩的高價。四娘,你再認真考慮一下吧!”汪掌櫃自從今兒上午在趙四孃家的鋪子裏吃過這道紅燒後,就立刻意識到,這道菜絕對能夠超越他家祖傳的“糖醋鯉魚”成為他家鋪子的金字招牌。有了這塊金字招牌,兒子在縣城最繁華街市開設的新店就能站得更穩,即使那兒酒樓林立也不用怕了。
説實話,這個價錢很讓趙四娘心動,可是有心去大城市發展的她打算把這道菜作為壓箱之寶,賣哪張方子都沒打算過要賣它。
“四娘啊,這張方子就和丸子的方子一樣,你把它賣給我家酒樓後,只是三年之內不能再對外出售紅燒。三年之後,你就可以照常做這道菜了。”汪掌櫃繼續苦勸道。
趙四娘心道,不要説三年了,就憑這道菜的王牌口味,三個月之內就可以幫你家鋪子打響名號。三年之後,就算我做的紅燒和你家的口味分毫不差,人家也只會認你家的招牌。
見趙四娘貌似要出言拒絕,趙永忠忍不住喚了一聲她的名字。沒辦法,這麼高的價錢,再老實的人也坐不住了呀!
被趙永忠這麼一打斷,趙四娘轉念想想,如今家裏處處要用錢,與其守着張死方子,倒不如換成活錢。至於將來鋪子的招牌菜,她再慢慢琢磨好了。外公能搗鼓出這麼一張秘方,難道我就不出別的秘方來嗎?
自信過頭的趙四娘最終還是點頭應了。
汪掌櫃見了,大喜過望,生怕趙四娘會反悔,忙立下了契約。緊接着把那張紅燒的方子連同契約珍而重之地收好了。
當場收到六百兩銀票的趙四娘很負責任,主動去樓下的後廚把今兒賣出的三道菜譜一一演示了一番,並把各項注意點細細地講解了一遍。當汪掌櫃表示全部明白了,趙四娘這才同他告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