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第十九章再關禁閉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劉川的在這一次會見中,和劉川談到了保外就醫。

她告訴劉川,在她這次探視之前,託王律師找原來為劉川辯護的那位律師瞭解了一下情況。王律師經過分析,告訴,劉川犯過失罪,罪名還是成立的,判的也不算太重,想通過申訴翻案或者減刑,基本沒有可能。但劉川原來就在監獄工作,對監獄的“縣官”與“現管”都應該很,不如託託關係,讓他們放劉川保外就醫。當然要辦成這事,最好給有關人員點好處。至於多少好處,王律師説他也不價格,答應可以問問,但説就算一萬兩萬吧,錢從哪兒來呢。王律師説這就要你們自己想辦法了。

想不出辦法,她看病的錢,吃飯的錢,已經入不敷出。雖然前些天東照公安局的景科長來北京辦事又來看過她一次,給她講了劉川配合公安局立功破案的故事,並且帶來了東照公安局特批給她的三千元困難補助金,但原來王律師幫她談好租出去的公寓,法院後來決定收回,那家最終沒能入住的租户,還要和打官司呢。為生活和看病的事給她原單位管人事的頭頭打了電話,可她原來的單位早和其他單位合併了,好在人家還算負責,派人到家裏來看了看她,表示可以幫她找個具備一定醫療條件的養老院去住。如果她的退休金不夠支付養老院的費用,是她自己想辦法還是單位另外補貼,回頭再説,反正貼也貼不了多少,到時候再説。單位來人談這事的時候小珂也在場,小珂當即表示,如果搬去療養院,她可以把劉川已經付過的房租退給,補貼養老院的費用。不管怎麼説,肯定拿不出錢再來活動劉川保外就醫的事了。所以她來監獄會見的時候,讓劉川自己想想辦法。説,你們鍾科長現在不是正管你嗎,他不是一直對你不錯嗎,你能不能求他幫幫忙?事前還問過小珂,小珂説,保外就醫法律上都有明文規定,只有長期患病、患傳染病或者患病生活不能自理的,而且放出去對社會不會構成危害的犯人,才能被批准保外就醫。於是讓劉川去問問老鍾,到底病到什麼程度,就可以保外就醫了。

她大概以為劉川和老鍾,還是原先那種上下級的親密關係,可以無話不説,無事不談呢。

劉川當然不可能去找老鍾打聽這事,但這事顯然是他情緒低落的原因。

劉川從超市調回到中隊的那幾天裏,每天無論自學、上課,還是出工出,臉上總是一副若有所思的神情,做事情也總是丟三落四的。有一次他被派去幫獄政科的圖書室搬家,抱着齊高的一摞書下台階時,正碰上他們分監區的龐建東上台階,可能也是書太沉吧,劉川居然沒有停步讓路,兩人擦肩而過之後,龐建東猶豫了一下,還是把劉川叫住了。

這是龐建東第一次正面與劉川單獨對話,他不是劉川的責任民警,平時值班時也儘量避免與劉川單獨接觸,也聽入監教育分監區的幹警説過劉川個孤僻,比較難管,所以他一般情況下不和劉川直接衝突。他不是怕他,可能還是因為季文竹的事情,思想有些顧慮,怕説輕了有損管教人員的威嚴,説重了劉川不好認為他是挾嫌報復。

但這次,台階上只有他們兩人,兩人狹路相逢。龐建東忍不住了,擦肩而過後開口叫住了劉川。劉川處於下,龐建東居於上,隔了四五級台階。他看出劉川張了一下嘴,大概想稱呼他,但又沒説出來,於是龐建東先稱呼了他一聲:“劉川。”

“到。”劉川這才應答出聲。

龐建東儘量把聲音放得緩和,竭力避免半點報復的嫌疑:“劉川,你搬書哪?”劉川抱着那摞頂到下巴頦的書籍,歪着頭吃力地看他:“報告,我們在幫獄政科搬書。”龐建東説:“罪犯改造行為規範…是不是又有點忘了?”劉川語

龐建東提醒道:“行為規範第五十五條説的什麼?”劉川背誦道:“…第五十五條,與管教人員同一方向行進時,不得與管教人員擦肩並行。在較窄的路上相遇時,要自動停步,靠邊讓路,放下手持的工具,待管教人員走過五米後再起步。”龐建東説:“剛才做了嗎?”劉川終於抱不動那摞書了,撅着股放下來,想放到台階上時書倒了,順着台階稀里嘩啦地散落下去。

劉川沒去撿那些書,他立正站在台階上,着氣説:“報告,我剛開始沒看見您。”

“沒看見?”龐建東不高興了,劉川明明看見他了,擦肩而過的一剎那還和他目光相碰。他嚴肅地,甚至,有幾分嚴厲地注視着劉川,幸而劉川趕緊補了一句:“後來看見了又忘了做了。”龐建東這才把臉略略放鬆,彎幫劉川撿起掉在台階下面的書本。説:“學習規範,關鍵是要遵守規範;遵守規範,關鍵是要養成習慣。希望你在習養成這三個字上,好好下下功夫。”劉川説:“是。”龐建東幫劉川把書重新摞好,還幫他扶着,讓他重新抱了起來。然後,龐建東拍了拍手,離開劉川向獄政科圖書室裏走去。他自己覺,剛才對劉川説的這幾句話,説得很好。既是嚴肅的教育,又是以理服人,而且,又特別避免了盛氣凌人的口氣。他沒多觀察劉川的表情,是心悦誠服還是心懷不滿,但他能覺到這回劉川確實是按照《規範》第五十五條的規定,在他離開五米之後…甚至,將近十米了吧,才慢慢起步,走下了台階。

這一天夜裏,大約兩點多鐘吧,三分監區的夜班民警在監控室的電視屏幕上,看到四班的劉川突然起牀,在監號的門邊按鈴求茅。值班民警在監控室打開了四班的電動牢門,通過筒道和衞生間的監控屏幕,他看到劉川身體搖擺,走路緩慢,在夜班雜務的監視下進入衞生間小解。小解後剛走出來便靠牆蹲下。雜務彎向他問着什麼,他搖着頭不知答了什麼。值班民警趕快走出監控室,打開筒道鐵門,走進筒道。他走近劉川時劉川強撐着站起來了,這時民警發現劉川面發紅,眼大無神,呼似也有些急促。民警問:劉川,你怎麼了?劉川聲音沙啞,回答説:有點難受。民警上去摸他額頭,額頭熱得燙手。

民警馬上向監區總值班員作了報告,監區總值班員馬上派了一名備勤的幹警,送劉川去了監獄醫院。劉川到監獄醫院先測試了體温,體温高達三十九度,但又並無冒或腹瀉的症狀,一時也看不出哪裏發了炎症。於是值班醫生當即為劉川開了一張病牀,以便留待明天詳細檢查。

第二天上午醫生給劉川了血,做了心肺檢查,吃了退燒的藥。到中午時體温退了,醫生又讓劉川住了一天院進行觀察,結果什麼也沒有發現,無論透還是血檢還是淋巴檢查,都未見異常。發燒時過高的心率也降下來了,於是醫生只能撓撓頭皮,讓一監區先把劉川接回去再説。

劉川回到監區的當天下午,還去車間摺頁子。摺頁子就是製作信封或手提紙袋,是個看起來不重但幹起來很煩的活兒。劉川下午幹活兒時雖然不發燒了,但體力明顯不濟,乾沒一會兒就大汗淋漓,在車間帶班的馮瑞龍見狀讓他提前回去休息,並且通知食堂晚上給劉川做病號飯。不料傍晚開飯之前,劉川又燒起來了,四班的班長樑棟叫來了衞生員,衞生員看罷又請來巡筒的隊長,巡筒的隊長開了求醫條,然後把劉川又送到醫院去了。

醫院又是一通檢查,又沒查出原因。

第二天,天監醫院派車派民警,押劉川去了監獄局所屬的濱河醫院,在濱河醫院做了一上午的全面檢查,回到天監後就留在天監醫院的病犯監區繼續觀察。病犯監區觀察的一週時間之內,劉川又發了兩次無名高熱,兩次高熱各持續了一天,又都無由而退。

劉川最後一次退燒後,從病犯監區又退回三分監區,鍾天水和三分監區商量了一下,決定:一、暫不安排劉川出工,儘量安排在監舍區內做些清掃衞生之類的輕工作。二、每天早、中、晚由分監區衞生員給劉川測量體温,觀察病情。三、請各班次的值班幹警注意監控。

注意監控什麼,沒説。

大家心照不宣。

一連兩天劉川沒事,每天在筒道內掃掃地,倒倒垃圾,擦擦四箱什麼的。四箱是監獄局統一要求掛在筒道內的,有民警約談箱,心理諮詢約談箱,監區長約談箱和舉報箱。舉報箱除了舉報犯人違紀現象和揭發餘罪外,據監獄局推行的獄務公開的改革措施,還可以舉報民警的違紀行為。以前監獄一直採取定期發放民警評議表,讓犯人和犯人親屬以無記名填寫的方法,監督民警公平執法的情況,現在又給舉報箱加上了這項功能,對民警的監督就由定期變成了隨時,變成了每月每天,每時每刻。

據分監區的民警觀察,劉川從病犯監區回來後,連續兩天沒病,吃睡正常,除了幹一些輕活兒外,還洗了自己的衣裳。第三天中午,吃飯前,四班的班長向筒道值班的雜務報告説劉川又不舒服了,雜務趕緊報告了隊長,隊長讓衞生員去四班測試體温,測試的結果又是三十九度。

結果又是送到醫院。

結果第二天早上醫院一試表,體温又恢復正常。在醫院觀察了一天後,三分監區又派人把他接回來了。

這事,有點蹊蹺了。鍾天水再次找分監區長馮瑞龍商量,要求發揮犯人互監小組的作用,既照顧好劉川的身體,又互相監督,防止自殘詐病。

鍾天水這回把話説得這麼明白,馮瑞龍自是不敢掉以輕心,分別找劉川所在的互監小組裏的幾個犯人談話,但沒能蒐集到有價值的線索。他只好挑了一個犯人,每天留在監號看護劉川。説白了,也是監視劉川。挑的這個犯人就是劉川的班長,名叫樑棟,因犯貪污罪被判十五年有期徒刑,已入獄八年,八年中獲得三次年度監獄表揚,一次監獄嘉獎,一次監獄改造積極分子稱號,去年又榮獲了局改造積極分子榮譽,這些榮譽使他八年中三次減刑,共減掉兩年零三個月的刑期。馮瑞龍專門找了改造表現最好的樑棟來看護劉川,並且親自找他談話佈置了任務。樑棟四十多歲,為人穩重,而且犯經濟罪的犯人,一般智商都高。

樑棟受命看護劉川之後,把這個任務執行得兢兢業業,從早到晚,始終守着劉川,片刻不離左右。連夜裏劉川翻個身,他都坐起來看看,劉川上廁所他都跟着。劉川蹲坑,他就站在旁邊,劉川説你別看着我,你看着我我拉不出來。樑棟説:沒事,你慢慢拉。劉川皺眉沉臉,説:你沒事我有事,我拉不出來!樑棟不急不惱:那我也得把你看好了,萬一你突然發燒摔倒了,我好幫你呀。劉川轟不走這塊膠皮糖式的影子,只好草草拉完屎站了起來。

樑棟“上崗”之後,一連五天,劉川沒再發燒。有好幾次他自稱頭暈,又説身體沒勁,可一試表,體温正常。無論劉川頭暈不暈,有勁沒勁,分監區照舊讓衞生員一天三次,給劉川試表,結果次次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