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母親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收藏就要看書網,防止丢失阅读进度】
55wr和z,在他們早年的形象中,呈混淆狀態。
譬如少年wr他聽見了那個可怕消息但如果他並不聲張,他看見了那個故事的荒謬但如果他知其利害因而對誰也不説,如果少年的警惕壓倒了少年的率真,他把這荒謬悄悄地但是深深地藏進心底,那麼他就不是少年wr他就是少年z了——在我眼前,wr的形象便迅速消散,在其消散之處即刻代之以少年z。反之,要是少年z還未及懂得警惕的必要,少年的率真使他道破了那個故事的荒謬,那樣的話少年z便要消散,在同一個位置上少年wr又回來。
除此之外,他們倆,由於那傳千年的荒謬故事繼續地
傳,在我的印象裏他們的少年境遇便不斷混淆,在寫作之夜有時會合而為一。
我知道這完全是囿於我的主觀困境。譬如説:我只看見那荒謬故事中的一條少年的來路,但我卻同時看見從中走來的兩個人。
56那個冬天的晚上(抑或那個可怕的消息傳來的夏夜),九歲的z或者十歲的wr回到家,母親正在廚房裏忙着晚飯(抑或是到廚房裏去準備明天的早餐),對兒子的情緒變化一z在廚房門口站了一會兒,看見母親做了很多很多饅頭。蒸氣騰騰之中母親的面容模糊而且疲倦,只問了他一句:“你這一下午都到哪兒去了?”z本來想問蒸這麼多饅頭幹嘛,但沒問;厭倦,甚至是絕望,一下子把心裏填滿。這些饅頭,這麼多饅頭,尤其是沒完沒了地做它們蒸它們,蒸出滿屋滿院它們的味兒,心裏胃裏腦子裏都是它們圓鼓呆呆的慘白都是它們庸卑不堪的味兒!z掉頭走開。
wr呢?wr走進卧室,把門關緊,不開燈,趴在牀上。
z回到自己屋裏,到一陣徹骨的心灰意懶。整個下午的情景仍在他心裏糾纏不去,滿院子蒸饅頭的味兒從門窗的縫隙間鑽進來,無望的昏暗中那個美而且冷的聲音一遍遍雕刻着九歲的心。怨恨和憤懣就像圍繞着母親的蒸氣那樣白虛虛地旋轉、翻滾、膨脹、散失着温度、也沒有力量。
很久,wr起來,在黑暗中心緒亂地坐着。夏夜的星空,不與以往有什麼不同,但那廟院裏的消息正改變着這個少年。
z肯定是本能地把目光投向了一架老式留聲機和一摞唱片,那是父親的東西,母親把它從南方帶到了北方。然後,少年獲救般地走向它,急切地出唱片,手甚至抖。音樂響了。樂曲,要麼悠緩,要麼鏗鏘,響起來。前能是《命運》。可能是《悲愴》。可能是《田園》或者《月光》。要麼優雅,是《四季》或是《天鵝》,是一些著名的歌劇。這些高雅莊重的音樂抵擋住了那個美而且冷的聲音,這些飛揚神俊的樂曲使那個女孩兒的父母和哥哥姐姐也不敢驕妄,在這樣的旋律中九歲的z不再膽怯,又能夠向那座美麗得出人意料的房子眺望了。藉助廚房那邊
過來的燈光,他讀着唱片套封上的字——那些偉大作曲家的名字他早已
悉。那是他父親寫的字,清雋,遒勁。z撫摸它們。
這樣的時候wr與z更加混淆難辨:wr把那些唱片端平,藉助夏夜的星光看它們,吹去套封上的灰塵…只是套封上的曲名與z的不同。
比如説,wr手上的唱片很可能是拉姆斯的《安魂曲》,也可能是李斯特的《耶穌基督》,或者是柏遼茲的《幻想
響曲》和德彪西的《大海》。這樣的不同並沒有什麼特別的暗示,只不過因為,這樣的音樂在夏夜的星光裏迴盪,更容易讓人去理解死。在我的印象裏,那個夏夜,從荒殘的廟院裏回來後,少年wr第一次想到了死。
少年z也想到了死。當然那是在冬夜,在天鵝將死的樂曲中。
少年z或者少年wr,想到死,都是先想到了父親。他們都沒有見過父親,這可能是他們在我的印象裏不斷混淆的主要原因。
父親是不是已經死了呢?從來沒有答案。再想到母親,他們朝廚房那邊看了看,要是母親死了呢?我不知道他們是否曾跟我一樣,有過那麼一會兒,由衷地希望他們的出身是搞錯了,現在的父母並不真是他們的父母,他們並沒有過現在這樣的父母,而是…而是什麼呢?但我知道他們至少跟我一樣曾經希望過,有另外一種家,比如一對光榮的父母,一個“紅”的至少不是“黑
”的家。但昏黃的燈光把母親
勞的身影護大在廚房的窗户上,使他們有點兒想哭。無論是我,是少年z還是少年wr,都從那一瞬間的慾念中看見了自己的可卑。因此他們想到自己,想到所有的人都要死的,自己也要死。要是自己死了呢,會是什麼樣兒?那就什麼都沒有了,什麼什麼都沒有了,一切都沒有了。那會是什麼情景呢?黑暗,黑暗,黑暗,黑暗得無邊無涯,只有一種
覺往那無邊無涯的黑暗裏飄,再什麼都沒有…那又會是什麼呢?
wr彷彿就坐在那黑暗中,着淚,
受着無比的孤獨。他乾脆把那音樂停掉,一心一意地聽那夏夜裏的天籟之聲。
z不敢再往下想了,z把那音樂得更響讓它抵擋冬夜的寒冷和漫長,自己倉惶而逃。他跑出黑暗,失魂落魄般地奔向燈光奔向廚房,跑到母親身旁。
母親説:“怎麼了你?”兒子愣着,還沒有從恐怖或孤絕中回來似的。
母親説:“好啦,快吃飯吧。”兒子才長出一口氣,像是從心底裏抖出許多泣和
茫。
母親心事重重的,一雙筷子機械地撿着碗中的飯菜。
饅頭,今天甚至還有,有胡蘿蔔半透明的桔紅
,有豆腐細
顫動的
白
,醬
的
湯上浮着又圓又平的油珠兒,油珠兒閃爍、漂移、匯聚,不可抗拒的
香很快便刺
起一個正在成長的少年旺盛的食慾。死亡
捷地迴避了,躲藏進未來。現在呢,少年大口大口吃起來。平
並不總能吃上這樣的飯菜。
兒子問:“幹嘛蒸這麼多饅頭?”
“這幾天,”母親停下筷子“這幾天可能沒時間再做飯了。”
“怎麼啦?”
“明天咱們要搬家了。”
“明天?”兒子盯着母親看“搬到哪兒去?”母親把目光躲開,再把目光垂下去,低頭吃飯。
這功夫兒子又想了一下那座美麗得出人意料的房子,或者是想了一下那座幽深的廟院。兒子悄悄地去看自己的母親,他一向都認為自己的母親是世界上最美麗的女人,現在他想重新再看一回。少年還不懂,他們是想排開主觀偏見再來看一回。毫無問題,毫無疑問,穿透母親臉上的疲備,剔除母親心中的憔悴,兒子看到的仍是世界上最美麗的女人。甚至當母親老了,那時兒子仍這樣看過母親不知幾回。甚至在她艱難地息着的彌留之際,兒子仍這樣看過她最後一回,排開主觀的偏見兒子的結論沒有絲毫動搖和改變。那個深冬的夜晚,或者仲夏之夜,兒子
到,母親的疲備和憔悴乃是自己的罪衍。
母親説:“你怎麼今天吃得不多?”
“媽。”
“快吃吧。再吃點兒。吃完了我有話對你説。”
“我飽了。真的。媽,您説吧。”母親沉了沉,小臂平放在桌面上,雙手叉在一起:“明天咱們要搬家。”兒子已經把這件事忘了。現在他問:“搬到哪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