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第三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當天下午,將近黃昏時候,盧象升奉到皇上御旨,同意他同高起潛分兵。他明白皇上聽了高起潛和楊嗣昌的活,不再採納他的意見,在皇帝身上所寄託的最後一縷希望登時幻滅了。他覺自己在朝中孤掌難鳴,真是”一木難支大廈之將傾“,深深地陷入絕望和憤慨之中。正當這時候,一個傳事官拿着一個大紅手本走來稟報,説翰林院楊老爺在轅門外等候渴見,盧象升在手本上瞟了一眼,吩咐説:”趕快請進!

“他立刻站起來,一邊向大廳外去接,一邊心裏説:”伯祥兄來得恰是時候!

“三大前皇帝在平台召見盧象升的談話內容,雖然盧本人不曾向外人漏,但是沒有不透風的牆,開始只有幾個與隨駕上朝的太監常來往的大臣知道,隨即就在許多朝臣中傳播開來。知道盧象升果然敢於在皇上面前力排和議,堅決主戰,楊廷麟到滿心的欣和敬佩,然而同時他也明白,盧象升在朝廷上的處境是困難的,楊嗣昌和高起潛會合力對付他,會使他的雄心壯志付諸東。跟着,安定門會議的情形,也在朝臣中互相傳播開來了。他急於要來同盧象升見面談談,幫他謀劃一下,但是為着避免楊嗣昌的注意,他延遲到午後騎馬出京,趕在黃昏時來到昌平。

盧象升把他迸大廳,寒暄幾句,就把他引進內室,屏退左右,鬱慢地望着他,説:”伯祥,弟正彷惶無計,沒想到老兄翩然光臨,不知將何以教我?

“楊廷麟的心中明白,笑了一笑,間道:”為何彷徨無計?

“”弟千里勤王,原想與敵拼死一戰,解京師之危急,挫胡虜之兇焰,誰知…“盧象升説到這裏,深深地嘆一口氣,搖了搖頭。”總督大人進宮陛見情形及安定門會議經過,廷麟已略知一二。莫非因裏邊對和戰大計還在舉棋不定,朝廷上有人掣時,使大人慾戰不能,故如此心懷鬱慢?

“”皇上倒沒有什麼,可嘆的是本兵與監軍畏敵如虎,無意言戰,只想委曲求全,不顧後患無窮,弟名為總督,實際在朝廷上孤掌難鳴,戰不得。你看,這樣下去,如何是好?

“”大人目前處境,確實困難。像這種情形,不要説大人滿腹鬱悒,‘撫幾長嘆’,凡是稍有天良的人,誰能不為之扼腕?滿朝文武以及京中百萬士民誰不盼望總督大人儘速與虜一戰,以解京師之危?半月來畿輔各縣遭受虜騎蹂躪,人民離死傷,慘不忍言,又誰不盼望總督大人與虜一戰,以解好掠焚殺之苦?滿朝文武與京城內外無數百姓都對總督大人如此殷殷盼望,大人為何説自己孤掌難鳴?

“”可是皇上聽了楊文弱和高大監的話,不弟與虜一戰,如之奈何!

“”弟今前來拜渴,正是想借著一籌。

“”願聞明教!只要有利於國,雖肝腦塗地,在所不辭。

“”目前的情形是這樣“楊廷麟把身子向前探探,用光芒人的眼睛注視着盧象升的因軍務疲勞而略顯蒼白的臉孔,壓低聲音説,”皇上和楊文弱、高起潛雖有意與虜議和,但迫於臣民清議,尚不敢公然一意孤行,與虜訂城下之盟。京城中雖三尺童子都知道遼東之地,直到奴兒干①之北,東臨大海,盡歸版圖。蓋承襲金、元兩朝舊疆,由來已久。我中國每值盛世,四海混一,胡漢共主。遼東自古本為東胡各族雜居之地,不惟秦、漢、隋、唐諸代都是中國臣民,至本朝也是如此,何嘗另有一個國家!

“①奴兒干--明初奴兒干都司設在黑龍江入海處。

盧象升言:”滿虜原是女真餘孽,周為肅慎,隋、唐稱為。努爾哈赤在萬曆初年不過一部落酋長,受封為龍虎將軍①,為我朝守邊。後因朝廷撫馭失策,始為叛亂,併諸部,勢力漸強,至萬曆四十四年遂建國號後金。到他的兒子繼位,才改號為清。按之歷史,滿虜實系我國臣民,興兵叛亂,分裂疆土。今朝廷一二執事者不思如何統一祖宗河山,而惟求與虜酋暗中議和,殊為可羞!

“①龍虎將軍--努爾哈赤受封為龍虎將軍是在明萬曆二十三年。

楊廷麟接着説:”大人所言極是。倘和議一旦得逞,喪權辱國,使東虜得寸進尺,禍有不堪言者。尤其皇上畢竟是有為之主,在這件事上頗忌諱受外廷清議指責,他自己也不願步南宋諸帝后塵。如果大人能夠乘敵人屢勝兵驕,率士氣方盛之數萬援軍向敵奇襲,即令不能獲致全勝,只要殺傷相當,稍挫敵焰,就可以堵主和者之口,使皇上確知敵之不可畏,惟有戰方為上策。弟兩天來夜籌思,竊以為只有這一個辦法可以扭轉目前局面,不知大人以為然否?

“盧象升沉説:”我也是這麼打算,可惜如今已經晚了!

“”晚了?為何晚了?

“楊廷麟輕拈着垂在前的美髯,有點懷疑不解地問。”唉,兄台不知,真是一言難盡!各路援兵雖有五萬,可是歸弟指揮的只剩下兩萬人了。

“”何故?

“”關寧鐵騎三萬,分給高太監了。

“”這是皇上的意思?

“盧象升將雙手放在火盆上烤着,把今天分兵的經過對楊廷麟説了一遍,沮喪地嘆息一聲。楊廷麟半天説不出話來,隨後從椅子上站起來,跺跺腳,憤慨地説:”這樣看來,大明江山遲早會送於滿虜!

“盧象升沒有做聲,眼光落在燒得通紅的木炭上,好久沒有抬起頭來。作為一位邊防軍的統帥,他對敵人的野心是十分清楚的。但是處在他的地位,他不願再多説什麼話。他認為做一個忠臣寧可自己飲恨而死,也不應該在別人面前張揚”君父“的不是。另外,李奇的事件給他的心理上震動很大,他覺得自己一舉一動都在受着東廠的暗探監視,隨時會報進宮中。”今天的滿洲自認為是金源①的再起“楊廷麟見盧象升不做聲,接着説,”所以楊文弱、高起潛等就是黃潛善、汪伯彥②一人物!

“①金源--金國的別稱。

②黃潛善、汪伯彥--南宋初年的兩個僅臣,秉承宋高京趙構的心意,主張對金妥階、投降,阻撓和破壞對金抗戰。

盧象升注意到顧顯悄悄地向裏邊張望一下,不敢進來。於是他抬起頭來,對客人笑一笑,打趣地説:”伯祥兄,數載京官,還沒有磨練好你的脾氣,依然書生本,一談起國事,悲歌慷慨,不減當年。好,請吃飯吧。吃過飯以後再聆高教。

“在吃飯時候,因為有一羣幕僚相陪,他們沒有繼續談和戰大計,只是隨便談談近來朝廷上的一些無關緊要的新聞。飯後,盧象升又把楊廷麟讓進裏間,鄭重地問:”伯祥,目前國事一天不如一天,我雖然不敢説祖宗三百年江山①會葬送在我輩一代手中,但情勢確實十分危急。你另外還有何高明之見?

“①祖宗三百年江山--明朝從開國到現在只有二百七十多年,但當時人們習慣,喜歡説”祖宗三百年江山“楊廷麟沉默片刻,從嘴角出來一絲苦笑,説:”我本來還想奉陳一個愚見,可是如今覺得説出來大人也不會採納,採納了也不好去行,還是不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