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第三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郭維一斧將王可兒手中的大槍震飛,黃榮放出套索,將王可兒扯下馬來,兩旁軍卒向上一圍,便將王可兒按在地上,七手八腳捆了個結實。

擒了王可兒,郭、黃二人繼續追趕了三十里,又將長女段秀萍趕上。段秀萍正好這幾天身體不好,發高燒燒得糊里糊塗,本不知道自己在幹什麼,官軍撤退的時候便將她放在車上,偏生這裏山路難走,車在半路就給顛散了,只好讓幾個力氣大的女兵輪揹着她走。

但終究不如馬快,所心郭、黃兩將沒費吹灰之力,便將段秀萍也擒了。東合關的情況也類似,守將王鋒、劉玉莠在關外面遇上五兒媳何仙兒。

何仙兒二十歲,不光生得花容月貌,武藝也的確不凡,王鋒、劉玉莠兩將合戰,也只打了一個平手。王鋒一見,急切難勝,也顧不得什麼兵的規矩,大喊:“來人,與我圍住這賤人,活活累死她。”兩邊的偏副將十餘人一齊加入戰團,何仙兒可就不行了,只有招架之功,再無還手之力,她知道女將落在敵從手中會有什麼結果,本可以一死解,但為了掩護主力撤退,她還是苦苦地支撐着,直到終於失了手,手中刀被敲落,後面劉玉莠搶入來連她的手一起攔抱住擒過馬去。

她很想自盡,但敵將的力量要比她大得多,她除了無奈的低聲啜泣外,已經毫無辦法。兩邊軍卒一擁齊上,從玉莠手中接過何仙兒捆了,二將又繼續追趕。段家這兩路雖同是女將,但與北路不同,北路的段家三女靠得是陣法,陣法一破,單兵作戰能力就不行了。

而這兩路的人馬都是真正的武功高手,本來正經八百的手,都不致敗落,但面臨被切斷歸路的危險,不得不犧牲局部,所以三員女將以一敵眾而致被擒也是無可奈何的事。

由於東合關離東成關很近,因此等北留關的楊州兵馬趕到東成關下,段家的中路人馬已經撤入了關中,但南路的官軍還是被堵在了關外。中北兩路楊州兵馬於關下合兵,王爺立刻命劉芳、王萬敵為正副元帥在關下紮寨,自己則帶東合關的王鋒和劉玉莠向南合擊南路之敵。

楊州兵至東成關的消息已有探馬報給了花錦屏和段秀荷,兩人知道不能繼續前進,便迅速收縮,退入了路上的一座土城之中等待救援。***楊王爺殺至土城,遇到了南橫關追來的郭維和黃榮,兩處合兵,將土城圍了一個水不通。

不過,段家十二女將中,這花錦屏雖是副帥,卻是武藝韜略最好的一個,深黯用兵之道,把個小小的土城守得鐵桶一般,楊州兵馬連續攻城,死傷無數,終不能前進半步。只得放棄攻城的想法。

孫嘉進言到:“這土城乃是絕地,與其猛攻,不如圍困,只要斷絕他同東成關的聯繫,內無糧草,外無救兵,段家女將雖戰,但軍卒的士氣卻不能久盛,只要設法讓他們知道自己的處境,時間長了自然會發生內訌,不出十,其城自破。”果然,未及十,城中士卒便開始起內訌,在花錦屏和段秀荷之間也發生了爭吵。秀荷以為與其困守一隅,不如向東成關突圍,大嫂必定會出關相救,花錦屏則認為出關便是死,守城還可苟延殘

不過,秀荷不明白的是,花錦屏並非無突圍之想,但考慮到敵強我弱,如果突圍,大嫂必定立即派兵接應,那等於把東成關的大嫂也賣在裏面了。

不如暫且困守,等朝廷派援兵才是上策。兩人的爭執最後終於到了無法收拾的程度,秀荷決定獨自突圍。

花錦屏知道她此去不過送死而已,但事已至此,自己也沒有更多的辦法,便派心腹家將兩人左右保護秀荷乘夜突圍。

花錦屏猜得不錯,楊王爺正希望她們突圍呢。見土城的兵馬殺出,王爺命手下戰將暫且忍耐,只讓小股部隊沿路騷擾,放她們北上,然後尾隨其後。

他知道東成關的官軍決不會見死不救,將她們引至關外圍殲要比攻城好得多。秀荷也不是等閒之輩,一路之上未遇有力的攔截,便明白了楊王爺的目的,後悔沒聽三嫂的話。

她不能讓東成關的大嫂因自己一時糊塗而陷入險境,便在快要看到東成關的時候停止北上,反身向楊王爺尾追的人馬殺來,她的目的這次很明確,拚盡全部人馬,儘可能讓楊州遭受損失。

但一支孤軍,三員疲將,力量實在是太弱了。一手,秀荷便直衝王爺的中軍而來,被黃榮和郭維攔住。

秀荷抱定了必死的決心,其勢難擋。一般人戰必先防備對方的攻擊,秀荷卻不顧郭維斬來的巨斧,槍直刺他的心窩。

這種打法令郭維毫無防防備,一時不知是攻好,還是守好,一失措間,便失去了先機,被秀荷一槍挑落馬下而死,黃榮看見,飛馬趕來,又被秀荷一槍刺中左肩,倒撞下馬來,秀荷自己也被黃榮的刀劃開了上身的甲絆。

秀荷見盔甲礙事,便乾脆解了盔甲,只穿着一身單衣往楊王的中軍殺來,又被王鋒、劉玉莠攔住。兩人見了秀荷勇猛,便展開消耗戰術,只管在遠距離不既不離地打了便走,只不讓秀荷靠近。

殺郭維,傷黃榮只不過是一時衝擊的結果,開始時的那股勁兒是無法堅持很長時間的,何況對方的其他戰將也逐次加入戰團,秀荷也就慢慢失去了開始時的一點點優勢。

然後她累了,累得槍都快拿不住了,劉玉莠等人知道她已經不支,便手上加了一把勁,想將她儘快擒獲。但段秀荷知道一切都該結束了,當劉玉莠一刀望頸上劈來的時候,她沒有躲閃,而是扔了大槍,將眼睛一閉等死。

劉玉莠雖是高手,卻無論如何想不到她會用脖子硬接他的刀,收手已經來不及了,便聽大刀切中骨節的一聲嘯響,一顆美麗的人頭飛上了半空,劃出一個完美的弧線落在地上。

無頭的屍體仍然長時間地端坐在馬背之上,一腔熱血噴泉般衝上半空足有四尺多高。秀荷的坐騎並不知道主人已死,還馱着她一直向前跑去,足足跑了四、五十步遠,那二十三歲少女苗條的身軀才年撲通一聲跌落馬下,然後她的兩條美腿開始絕望地蹬踢,使她美妙的部左右扭動着,過了足有一碗飯的功夫才蜷縮着停止了掙扎。

***秀荷走後,花錦屏知道她完了,只希望大嫂不要派兵接應,免至更大損失,第二天一早便知道了結果,因為土城外秀荷的無頭屍體已經被用旗竿穿着挑在了城外。

王爺同時也將秀荷的人頭派人送進了東成關裏。為了給東成關的守軍施加壓力,早在楊州兵馬開至關下的時候,段秀鑰和段秀婷的赤屍體便在關下用旗竿挑着展覽了好幾天,劉玉茹等人便知道至少已有兩個姐妹們遭遇不測,其他幾個還下落不明,現在又加上了一個段秀荷,而且馬上也知道了其他幾個姐妹的音信,因為王爺的信中已經説得十分清楚了。

王爺在信中告訴她們這些有兩個目的,一是動搖對方的軍心,另一個也想誘使劉玉茹等人出關救花錦屏。劉玉茹等人如何不想救人,但現在兵只剩下幾萬,將也不過十幾員,加上糧草接濟不上,實在是有心無力。

再者説,東成關是楊州的咽喉,守住了東成關,便還有機會反攻,如果輕易出擊,只能是變成人家口中的魚而已。

所以,她們強忍住悲痛,暫且安葬了段秀荷的碎屍,一面繼續堅守不出,一面派人回朝搬兵。搬救兵的人去得快,回來得也快,不過一兵一馬未搬來,反而帶來了勤王的聖旨。

原來,楊王爺見搬出段家女將出徵,便知朝廷已經無兵可派,無將可遣,京師必定空虛,便自提部分楊州兵馬戰段家軍,暗中卻派自己的心腹愛將數百員領重兵自北邊的險要小路出擊。

那邊的朝廷守將已是王爺早早聯絡好的,見王爺兵到,便協助安頓,使王爺能夠順利地將數十萬大軍和糧草自小路送出,然後直接奔京城殺來。朝廷現在已經十分空虛,完全到了被動挨打的地步,自顧尚且不暇,哪裏還有力量來救段家軍呢。

到了這步田地,劉玉茹唯有嗟嘆:“唉!勤王,勤王,還勤什麼王。且不論我等無糧無兵,就算有糧有兵,東成關離京師千里之遙,不等我們趕到,京城早就丟了。天亡我朝!天亡段家!姐妹們,我看楊王爺乃是當世之英雄,天下早晚姓楊,我們不如另投明主,出關投降算了,也好救被擒的姐妹們早苦海。”劉玉鳳與劉玉茹是親姐妹,一同嫁到段家為媳,自然也支持投降。但段家兩個女兒秀卿和秀玉卻不同意:“投降楊州?忠臣不事二主,好女不嫁二夫。

我段家食君祿,當以死報君恩,怎麼説出投降的話來。再説,楊老賊殺了我段家三個姐妹,還將她們赤條條地挑在旗竿上讓成千上萬的男人看宮,此仇此恨不共戴天,我們恨不能食其,飲其血,怎麼能向仇人屈膝投降?虧你們還是段家媳婦,這等話也能説得出口?”一頓數落,説得劉玉茹姐妹臉上有些掛不住:“我怎麼願意投降,可事情明擺着,眼看改朝換代在所難免,就只我們四個也無力迴天哪。不投降又能怎樣?難道等死嗎?再説,還有好幾個被擒的姐妹,我們不降,她們就是死路一條。”

“死就死吧!段家人有誰怕過死來?投降仇人,作了不忠不孝兒孫,怎麼去見地下的老爹爹,被擒的幾位姐妹若是知道,也不會願意這樣苟活。

死則死耳,怕怎的?你們若是怕死,就自己去降,休拉着我們姐妹去丟人現眼。”當着一干眾將,劉玉茹姐妹被説得面紅耳赤:“誰説我們怕死,我們不過是想試試你們有無必死之心。

既然大家不願意投降,我們今夜便出關,拼他個魚死網破。”當晚,段家果然出關拼命。求死之人最是難擋,又加上事先沒有料到四個女子窮途沒路還敢一戰,立刻被打了一個措手不及。

關下楊州連營被連挑帶燒,十去其九,偏將、牙將也被瘋虎一般的四員女將一氣兒斬了二十幾員,這是楊州自與段家女將手以來損失最慘重的一仗。

等劉芳和王萬敵明白過來,段家人馬已經帶着搶來的大量輜重糧草退回關裏去了,這一來,東成關便又有了足夠支持半月的力量。劉、王兩人只得派人到楊王爺處請罪。王爺倒沒怪他們,反而對段家女將更為敬重,必招為已用。

不久,外面的兵馬取了京師和中原,回兵楊州,佔據了最初被段家三姐妹奪下的東陽關和東台關,東成關便成了一座孤城。

段家又有幾次派秀卿和秀玉出關劫糧,楊州兵馬汲取了上次的教訓,加倍小心,終使她們無功而返,城中軍心不穩,合戰之爭又起,最後鬧到水火不容的地步。

段家兩姐妹見已經無力阻止事態的發展,便帶了數千死士獨自出關求死,這一戰殺得比前次劫營更加慘烈,兩女將出來時已經抱定了必死的決心,為了讓自己更加靈活,她們乾脆卸了盔甲,只穿單衣便跨馬出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