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好。不過話説回來,文遠這,傢俱,對是叫傢俱,這些傢俱很不錯。”曹坐在椅子上,身體緊貼着椅背,雙手放在扶手上,
覺十分的愜意。
“主公,我這次請各位吃飯,不過是請大家嚐嚐鮮,主要還是要找棗祗大人。”張遼説道。
“找我?”棗祗很奇怪。
“對。”張遼給了他肯定的答覆,緊接着就説:“我的目的是要請棗祗大人推廣豬的養殖。”張遼沒有拐彎抹角,直接就説出了他的目的。
“養豬?!”這下不光是棗祗,連他身邊的曹和其他文士也紛紛驚訝道。當然,這些人裏不包括那羣沒心沒肺的,吃撐了還在相互鬥嘴的武將和早已知情的郭嘉。
“正是。現在我們的食大都以羊、雞、鴨、鵝為主,輔以少量的牛
和野味。而且這些
食多為權貴才能享用,百姓和士兵除了少量的豬
外,很少有其他
食。一個成年士兵,一頓飯若能吃兩斤的話,如果配以一定的
食,他的飯量可以減少最少一半。所以,讓士兵和百姓能有
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減少糧食的消耗。還有吃
的人身體絕對比沒
吃的人要強壯,若我們的士兵和百姓有
吃,無論是打仗也好,種地也罷,就是修路、做工,也能更有力氣。”張遼先就是一同遠景眺望,要讓大家先看到好處。
“文遠,你説的這些我們都知道,不過我還真沒注意過吃的人能減少糧食的消耗。看來文遠平
裏是用心的。”曹
説到。
棗祗有些疑惑的説:“文遠,你是想讓百姓都養豬?”張遼點點頭:“嗯。牛要耕地,馬要作戰和拉車,都不能隨意屠宰。羊只吃草,還有股羶味。豬就不同了,味鮮美剛才大家都嘗過了。重要的是,豬是雜食
的,無論是草還是
,就是剩飯剩菜,它們也都能吃,而且還不喜歡活動。所以,豬相對於其他牲畜是便於飼養的。我也曾經調查過,一般的豬從出生到可以屠宰,大致需要1o到11個月。我改進餵養方式後,只需要6個月,豬仔就可以長成大豬了。”
“只有6個月?”棗祗雖然不是很清楚如何養豬,但一般人家的豬長成所需的時間他還是知道的,1o到11個月,現在張遼説只要6個月,讓他如何不驚奇。
其他人也同樣驚奇,他們有的人奇怪的是張遼竟然會去養豬,有的人則驚訝張遼縮短了4個月的餵養時間。還有的人則是對張遼的這種行為表示動和讚賞。
荀彧就是這種人“文遠為了主公的大業竟然放下身段去餵豬,荀彧佩服啊!”説完站起身來對着張遼就是一禮。張遼忙道不敢當。
“小子,不錯!能從細微處關注民生,很好!”程昱還是那副倚老賣老的架子,不過他滿臉的笑容説明了他對張遼的欣賞。
曹則什麼話都沒説,他靠在椅子上,眯着雙眼似乎在思考着什麼。不過,如果有人仔細觀察,就會現曹
的眼角有些亮晶晶的東西。
“咱們言歸正傳啊。各位一定奇怪我為什麼能讓豬的生長時間提前,其實我只是改進了餵養方法。現在家中養豬的百姓大都是放養,我則採用圈養,減少豬的活動,自然就長得快。同時每天定期清掃豬圈,保持豬圈的環境,也有利於豬的生長,而且,清掃出來的豬糞還是上好的肥料。最關鍵的是我在豬的飼料裏添加了一樣東西,這才是讓豬快生長的秘訣。”説道這裏,張遼覺得有些口渴,就停了下來,正想找杯子喝水,卻現所有的人都在看着他。那目光讓他打消了喝水的**頭,繼續開口説道:“蚯蚓,我在豬的飼料中加入了蚯蚓。”
“蚯蚓?!”有是一陣低聲的驚呼。
“蚯蚓是什麼?”這是不懂農事的人在問。
“就是百姓説的地龍。”旁邊有人給他解釋。
“蚯蚓餵養的豬,豬的生長度就極快,6個月,就成了大家餐桌上的菜了。”張遼可沒辦法給他們解釋什麼蛋白質和維生素,也同樣不會去告訴他們肥多吃了對身體有害。一來解釋不清,二來現在的百姓只會覺得肥
才好吃。
“而且我還對蚯蚓進行了兩種方式的養殖。”張遼有所了一個讓眾人不可思議的事,不過,在一連串的驚訝後,大家也都有了免疫力,對張遼養蚯蚓也沒有表示出太大的動。
只是棗祗因為涉及自身的職責開口問道:“蚯蚓也要養嗎?”
“當然要養。否則,蚯蚓抓光了,我上哪找去?”張遼説。
程昱聽了後很是贊同:“嗯,不竭澤而漁。有遠見。蚯蚓好像是吃土的,文遠倒不用特意為它們準備食物了。”
“對。蚯蚓主要以泥土為食,在土地裏鑽來鑽去,起到了為土地鬆土的效果。它們的糞便同樣也是上好的肥料。”蚯蚓其實是以泥土中的微生物為食,可這也同樣沒法解釋,張遼只能將錯就錯了。
“主公,各位先生。其實,養豬也好,養蚯蚓也罷。不但能為主公治下的百姓和士兵提供了食物,關鍵的是這些事都能夠形成有規模的產業,收大量失去土地的百姓,為他們提供生活來源。如果軍中也開辦這樣的產業,那麼,很多因為年齡或傷殘而無法繼續從軍,同時後沒有家人照顧的士兵也就有了安置的地方。如此一來,百姓和士兵必然爭相傳誦主公的仁德之名,為主公效死命也。”張遼的話就像一雙手推開了眾人眼前緊閉的窗户,讓他們看到了一個完全不同的世界。養殖、形成產業、解決百姓和士兵生計、主公的仁德之名,這些平時完全風馬牛不相及的事情一旦聯結起來,竟然能夠產生這樣的結局,讓這些平時自已為學識淵博,有治國之才的人暗自慚愧。
“文遠大才!彧不如也!”荀彧先出了這樣的慨。
“文遠,你有通農事,還於養殖。這屯田之職你比祗更合適啊!”棗祗
嘆到。可惜,他不知道,張遼在種植、養殖都能利用原來得到的知識作弊,不過也就到此為止了,你要讓他改良或是設計農具,又或是讓他親自下田,他立馬就得抓瞎。
“文遠的確大才!能得文遠,幸甚!”曹
也同樣驚訝張遼的敍述,他更為張遼是他的手下而高興。因為張遼不但是他起兵之初就效力於他的部下,更是經過考驗,完全忠誠於他的部下。
“文遠。這養豬和什麼蚯蚓,就由你和棗祗去做。我不管你們怎麼做,我只看結果。”曹説到。
“主公,我可不去。”張遼連忙退卻。這可不能答應,又髒又累不説,關鍵是太麻煩,不符合張遼及時享樂的主體思想。可老大的命令又不能不聽,怎麼辦?張遼對此也早有準備。
“主公,我在開始試驗養豬之時,就每天對各種情況進行了詳細的記錄,還有那些我招來幫我養豬的百姓。這些,我都準備好了,統統移給棗祗大人。至於我嘛…嘿嘿!我是…”
“是個武將!早就知道你要這麼説!”曹接下了張遼的話,一臉恨鐵不成鋼的表情。
“嘿嘿!”張遼撓撓頭,有點不好意思的訕笑着。
看着張遼的樣子,眾人也覺得好笑,一時間,大家紛紛出了會意的笑聲。
“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