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章更始末路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那朕就把這裏給你了,只要你能將此地再堅守三,然後一切便都由你作主,如果你尚能活着見朕,朕也絕不會虧待你!”劉玄了口氣,沉聲道。
“臣明白!”
“我們走吧。”劉玄向齊萬壽望了一眼,淡淡地道。
“王爺,我看我們還是回漢中吧,此刻軍心不穩,長安已破,我們再守於此地也不是辦法!”宗佻語氣之中透着一絲無奈地道。
劉嘉似乎心也有些亂,擺着桌上的硯台,深深了口氣,反問道:“這是你的想法,還是別人的想法?”
“軍中許多將士都這麼想,赤眉既已攻下長安,以其強勢兵力,又有堅城相守,若我們堅持苦戰,糧草各方面也難以籌備,不如我們先回到漢中,憑地利而守,屯積糧草,再以王爺之名望,南聯巴蜀,西通馬援,聯合各地的封王組勤王之師,必可捲土重來,剿滅赤眉!”宗佻充滿希望地道。
劉嘉不由得暗暗嘆了口氣,宗佻所言確實是極為誘人的想法,他本想回兵救長安,卻沒想到長安竟如此輕易被破。李松、李況兄弟二人居然開門降敵,這使得長安連最後一點希望都沒有了,真是有些悲哀。
“是啊王爺,宗大將軍所言極是,我們與其在此處於被動,倒不如返回漢中找回主動,只要我們能説動蜀中的公孫述,勸其聯兵,再奪回長安也不遲啊!”宋義也附和道。
“可是皇上尚在宮內,難道我們就望着赤眉軍任意屠殺皇上嗎?”劉嘉語氣中透着些許的無奈,反問道。
“如果天意如此,我們又豈能迴天?”孔大也勸道。
“這並非天意,而是事實,如果想更改一個事實,那是不現實的!赤眉屯於長安城之外的大軍便有三十萬,而我們所面對的徐宣大軍八萬,單是想衝破徐宣的封鎖就要付出沉重的代價,如果我們繞過徐宣直取長安,只會陷入背腹受敵的境地。而且,敵方以絕對優勢兵力攻擊我們,想救皇上的可能是微乎其微!”宗佻直言道。
劉嘉眉頭一掀,卻並沒有發作,因為他知道宗佻向以直言不諱著稱,這也是為何難以像張卯之輩一般封侯拜王的原因之一,但宗佻所言確實是事實,這是勿庸置疑的。
宋義瞪了宗佻一眼,宗佻立刻不再説話。宗佻對宋義倒是極為敬服,因為宋義極有頭腦,確實是智計過人,有其為漢中丞相,確使百姓安居樂業。他與宋義之間的關係極好,或許,內心深處更將宋義當成叔、伯長輩一樣看待,因此,他明白宋義向他瞪眼,必是他剛才説話太直了。
“於匡將軍呢?”劉嘉突地轉口問道。
“於將軍尚在巡營!”宋義忙道。
“那劉村呢?”劉嘉又問。
“先鋒正在監督造箭之事,並安撫傷病兄弟。”孔大也道。
劉嘉欣然一笑,在這種時候,部下的將領尚能如此自覺做事,確實讓他極為欣。
“他們都是什麼意見?”劉嘉淡然問道。
“他們與末將的想法差不多。”宗佻又道。
“此回漢中也要繞過赤眉,路途遙遠,想撤回漢中,只怕也並不是一件易事!”劉嘉突地道。
“我們可以安排斷後之兵,若是赤眉軍膽敢強追,必讓其有來無回!”宗佻很自信地道。
“如若他們先堵我們迴歸漢中的路呢?”劉嘉反問。
“這…”宗佻一時不無語,事實上,若是赤眉軍這麼快便奪下長安,必會改變兵力佈署,也極有可能猜到劉嘉之軍會退回漢中。因此,如果其真在回漢中的路上設下伏兵,只怕此回漢中,難逃損兵折將之危了。
“那我們便先派人探明路線,再作行軍決定!”宋義道。
“其實,我們本就回不了漢中!”劉嘉突地長嘆了一聲,神情不無沮喪地道。
“為什麼?”劉嘉此語一出,確實讓眾人大訝。
“因為漢中延岑造反,已經趁我軍退出漢中之時自立為王,即使我們能避過赤眉軍的阻擊,卻要面對延岑的叛軍!”劉嘉忿然道。
“什麼?”宗佻神大變,殿中諸將的臉也都變得極為難看,劉嘉之話是一石驚起千層,這消息來得太過突然,突然得讓他們難以接受。
“怎會這樣?怎麼從未聽王爺説起過?”宋義一向老成持重,但在這時也不住為之變,急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