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金文翔笑道:“就是因為這個才不喜的。現今家中開銷都是出自老太太,珠大守着蘭哥兒過活,只説她的東西都給蘭哥兒留着,手裏吝嗇得緊,一個子兒也不願出,還説將來田莊有了進益,糧食牲畜她供應府裏
常吃用,餘者就免了,所以老太太惱了。”賈赦恍然大悟,怪道賈母從前極喜歡李紈清淨守節,如今卻淡淡的,原來如此。他心中突然一動,旁人覺得李紈的舉動未免有些無情,他卻暗暗稱讚。
依賈赦看來,賈蘭是個有志氣知道上進的,將來打點使費娶生子哪一樣不花錢?李紈守了這麼些年,只有這麼一個兒子,能不為她兒子
後做打算?人不為己天誅地滅。況寶玉往
全賴祖蔭,如今又靠賈母,肩不能挑,手不能提,只會做些風花雪月的文章,聽説如今家裏已經壞到這樣的地步了,他仍有些渾噩,但讀書寫字時非上等筆墨不用,非上等紙硯不用。外面不能再穿上用官用的綾羅,裏面卻依然和往
無異,皆是賈母私房貼補。
後面這些是他在找金文翔問話前,貼身小廝打探出來的消息,得知時自己還諷刺了幾句。賈家只剩幾家下人,除了李紈的陪房外,只有林之孝家、鸚哥一家和鴛鴦家,並幾個素和鴛鴦
好且被她贖回的丫頭,別的就沒有了,打聽消息自然極是容易。
賈赦冷笑不已,依寶玉不事生產的子,賈母有多少梯己供他揮霍?要知道,現在寶玉寶釵身份皆低,無法置辦田莊房舍商鋪等有進項的家業,有出無進,焉能長久?
就是寶釵有些嫁妝,比賈母的梯己尚且遠遠不及,後也無法供應寶玉。
寶釵的這些嫁妝和曾經薛家未敗落時薛姨媽給她預備的嫁妝相比很菲薄,卻是薛蝌和寶琴兄妹竭盡所能置辦的。薛家皇商被革,諸房皆散,許多生意都被別家侵,薛蝌人在京都,金陵的生意虧損大半,京都的生意也不好做,更兼外放進京的梅家突然趾高氣揚地上門退婚,雪上加霜,所以他們給寶釵置辦一份嫁妝,已經極為厚道了。
寶釵的嫁妝較之賈母的梯己遠遠不如,只有幾千兩銀子,多是些頭面鋪蓋傢俱,而且她素來盼着貴夫榮,而非以自己的嫁妝供應丈夫揮霍,任由丈夫不思進取。所以寶釵思來想去,
找寶玉商議往後的打算。
不想才進院子,便聽房內傳來一陣笑聲,細聽,竟是寶玉和湘雲、襲人。
寶釵面頓時一冷,在院中服侍的丫鬟除了襲人外,只有麝月、秋紋二人。襲人素來和鴛鴦
好,故鴛鴦贖了她出來,而麝月秋紋又是她陶冶教育的,一向以她馬首是瞻,所以她求鴛鴦也贖了二人,因此二人對她
恩戴德。
今見寶釵扶着被薛蝌贖出來的鶯兒、文杏二人進來,麝月忙悄悄給秋紋使了個眼,示意她先去通報,然後自己先
上來,脆生生地道:“
回來了,二爺在和史大姑娘説話。”寶釵驀地看向她,靜靜地端祥了片刻,抬腳進屋。
她一進屋,笑聲登止。
寶釵不動聲地瞧了室內一眼,只見湘雲同襲人坐在鼓凳上,伴着斜倚榻上歇息的寶玉説笑,二人手裏各自拿着針線,花紅柳綠地繡了些新鮮花樣,不過寶玉目光清明,神
寧靜,舉止之間秀
奪人,一如往
那般對待姐妹們,並無狎暱。
寶釵神端莊,笑道:“寶玉,你們在説什麼?”襲人放下手裏的針線,連忙起身請安,獨湘雲款款起身,上前挽其手,笑盈盈地道:“寶姐姐你來評評理,咱們家敗落了,偏四妹妹獨善其身,若無私心,豈會如此?偏二哥哥不信。”寶釵卻不肯順着她的意思往下説,而且寶釵覺得方才他們是在説笑,笑聲十分自在且歡然,絕非臉紅耳赤的爭論,再説拿惜
來説事做什麼?怨林家出手救了惜
而對其他人置若罔聞?還是怨恨惜
這麼些
子不來探望?對於這些,寶釵沒有半點怨恨,她知林家對他們已經是仁至義盡,絕不會因為林家只救了一個惜
就恨他們。
所以,寶釵淡淡一笑,道:“四妹妹無事,乃因其孝心所致,何來私心?若有私心,也不會將她所有的積蓄都給東府裏珍大嫂子和蓉兒媳婦做盤纏了。”寶玉撫掌讚道:“姐姐説得極是,本就是男人牽累了女兒,何必怪起女兒來?”説完,問寶釵道:“姐姐有什麼事?怎麼沒在老祖宗房裏陪着老祖宗?”寶釵笑道:“大老爺回到府裏幾,對咱們已經有了安排,叫我來請二爺過去聽聽,若是二爺肯做事,大老爺必有安排。”聽説,眾人方一起到賈母房中。
不過,寶玉雖已恢復了些神智,卻總躲在房中不出來,不願意出門走動,賈母護着他,捨不得他吃苦,賈赦勸解不得後,只給賈蘭和賈環安排了一份抄寫的活兒。
賈蘭和賈環都覺得子不好過,央求賈赦如此。賈蘭覺得可以默默記誦書籍,
能生巧,於功課大有裨益,賈環説自己從前抄寫經書習慣了,字跡十分端正清晰,速度也較他人為快,所以二人都覺得這件差事很好,且也不累不髒。
賈赦把他們安排在竇夫人的陪嫁書肆裏,暗地裏託掌櫃的額外照應些。
之所以如此,乃因賈家敗落後,闔府抄沒,除了賈赦和賈璉離開京城時帶走的那些,其他的都沒了,那幾個悄悄帶走的田莊地契過到了賈璉名下,而他自己幾乎一無所有。
林家也有書肆,且十分有名,賈赦卻不願再讓林家費心。對於林家如何為自己家奔走打點相助等事,林如海一字未提,賈亦不曾細説,賈赦心裏不糊塗,看都能看得出來林家對自己家仁至義盡,如何再讓自家那些人讓林家幫他們謀算一輩子的前程?
賈赦鄭重其事地代賈蘭並賈環道:“咱家失了勢,照料你們幾個仍是綽綽有餘,我已上了摺子,請求調任京都,留在家中侍奉老母,你們有什麼解決不了的事情只管來找我。然,姑老爺姑太太素
忙得不可開
,爾等不可輕易打擾。若無事生非叫我知道,必不輕饒。”比起不通世故的賈政,賈赦極明白人心。遠着,輕易不登門,乃知本分,他們定會照料些,反之,只會心生厭煩,漸行漸遠。
賈蘭賈環等恭敬答應。
看着寶玉和湘雲一左一右地伴隨在賈母身邊,寶釵心裏發苦,不知如何勸他上進,然而她畢竟心思細緻,情知此事唯有徐徐圖之,急不來,遂裝作不曾看到,只在第二在賈母跟前説起
常嚼用很該將就儉省,落敗至今,也不該有許多人服侍,遂想放幾個丫頭出去。
寶玉身邊最得意的丫鬟即襲人、晴雯二人,賈母最喜晴雯模樣標緻言談利,偏生王夫人更重襲人,而襲人又私下投誠了王夫人,按賈母的原意,本就不想讓襲人繼續服侍寶玉的,誰知鴛鴦和她好,竟贖了回來,而晴雯則不知道被賣到哪裏去了。所以賈母聽了寶釵的這番話,立時便做主放了襲人、秋紋,只留了麝月,又將自己身邊的鸚哥給了寶玉。
襲人本不願離去,奈何寶玉素敬賈母,未曾開口求情,只得哭哭啼啼地跟着來接她的兄長花自芳回家,手裏一無所有,唯有賈母賞的二十兩銀子。
對此,賈赦一笑置之,等待自己的摺子上達天聽。
在賈璉所任之地,賈赦原本就是謀了個閒職,半點公務不必做,他也做不得,偶爾才去點卯,人人都知他的無能,既無公務,自然不用和人接,故而摺子送到長慶帝跟前,長慶帝立即准奏,令其留居京城。
此事傳出,世人都道他孝順老母,友愛兄弟。
長慶帝倒覺好笑,賈赦為人糊里糊塗,到老依然一味吃酒享樂,哪有這般好?不管外人如何説,其實很有些人心裏明白賈赦是為了子孫做的面子情兒。
笑完,放下朝事,長慶帝對俞恆道:“聽説已定了大定的子?”俞恆面
平靜,眼裏帶着淺淺的喜悦,點頭道:“已商定了二十六
。”黛玉行過笄禮的第二
,俞老太太就打發媒人登門,得其答允後,請欽天監算了好
子,正是二十六
,此時正忙着將早已預備妥當的許多聘禮一一搬出檢查,又添了許多當初恐其不耐久放今時卻不可或缺的應用之物。
長慶帝問道:“幾時成親?”俞恆也盼着早成親,然則此事急不來,故道:“暫且不知,待大定後方請媒人請期。”長慶帝聽了,點頭不語。
兩家大定時極是熱鬧,俞老太太做主,幾乎是傾闔家之力,往林家下聘,綾羅綢緞、頭面衣裳皮子等皆以數百計,金銀珠寶、古玩字畫、美酒茶餅等等不可勝數,瞧來,雖無百萬之數,數十萬卻是顯而易見。
俞家如此看重黛玉,賈自然歡喜,從早到晚笑得合不攏嘴。
但凡女眷見之,無不欽羨。
回了禮,忙完,賈方看着人收拾聘禮,不能久放的果糖糕餅等物揀出來,其餘的聘禮聘金皆併入給黛玉安放嫁妝的庫房中,大定已放,請期將至,離成親亦不遠矣。
黛玉的嫁妝諸如房舍、田產、商鋪、傢俱、擺設、衣裳、首飾、布匹、皮、藥材、古玩字畫等等皆已齊備,除藥材和字畫書籍外,餘者□□鮮豔,處處奪目,只缺些脂粉頭油香皂等物,到跟前置辦亦不為遲。
其中林如海給黛玉置辦了兩套傢俱,一套全是紫檀,厚重大氣,適合北方恢弘之府邸,一套皆為黃花梨木,緻玲瓏,適合江南秀巧之小築,都是請江南的高手名匠細細雕刻打磨所制。紫檀拔步牀和黃花梨木拔步牀更是被人稱為萬工拔步牀,乃因江南一帶陪嫁女兒做牀時,耗費三年方得,人稱千工拔步牀,然林如海更為用心,竟足足耗費了十年。
不獨如此,到了如今,林如海對於給黛玉尋的壽材板兒仍然耿耿於懷,覺得不好。
賈只覺得好笑,正要勸他不必如此,忽然聽説衞家已和賈母商議衞若蘭與史湘雲的婚事,不覺一怔,衞若蘭此時尚在粵海,未有回京之意,如何成婚?史家不在京城,湘雲並嫁妝皆在賈家,由賈母做主賈
倒不覺為奇。
因憐惜衞若蘭,賈少不得打發人去打聽,不料人還未去,黛玉先至。
黛玉道:“媽不必派人去,我已經得了消息。”賈聞言,忙問端的。
黛玉面上微現嘲諷,道:“清然姐姐給我的消息,説是衞太太親自打發媒人登門和外祖母商議這件婚事,説是想定在史大妹妹及笄之成親。”賈
皺眉道:“蘭哥兒不在,怎能拜堂成親?”話語未完,便聽説文德郡主來了,忙
進房內,尚未落座,便聽文德郡主怒氣衝衝地道:“
兒,你來説,這是什麼事?那衞家,竟真真不將我放在眼裏了不成?讓蘭哥兒的兄弟代為
親,虧他們張得開嘴!”黛玉因先知道了,面
平靜,獨賈
愕然道:“什麼?讓蘭哥兒的兄弟代為
親?”文德郡主怒道:“可不是!”説罷,遂將來龍去脈娓娓道來。
原來史家敗落後,衞太太不怒反喜,深知只要不悔婚的話,衞若蘭勢必為史湘雲和族拖累。史家壞事後,衞將軍被連累連降數級,心裏難免有些怨恨,又知衞若蘭在粵海十分爭氣,便想退婚另娶,衞太太好不容易才給衞若蘭説了這麼一門親事,豈能允許?故她深勸衞將軍道:“別人家逢親家落難,無不落井下石,老爺先前還説他們無情,今
輪到咱們,怎麼就要退親了?叫世人知曉,必定説老爺的不是。老爺降了職,再行背信棄義之事,怕在上面的心裏愈發不好了,倒不如咱們仍按約定娶媳婦進門,老爺的名聲也好聽。”衞將軍想到衞若蘭的秉
,又想到史湘雲確實非佳兒之佳婦,不覺躊躇,衞太太鑑貌辨
,忙道:“聽説史家雖敗了,但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尚有些舊部,若為老爺所用,還怕將來不能高升?咱們到這時候仍對史大姑娘不離不棄,想必她兩個叔叔心裏十分
。”不等衞將軍説話,衞太太又舌燦生花地道:“不説別的,這件婚事畢竟是南安太妃做保山,南安王府如今雖沒了兵權,舊部亦存,權勢依舊。”衞將軍悚然一驚,衞太太的一番話終於佔了上風,拋開對衞若蘭的愧疚,遂點頭説道:“不退婚也使得,只是成婚大可不必如此焦急罷?蘭兒遠在粵海,他不肯進京,如何成親?我幾次三番寫信令其回京,終不得迴音。”見他應允,衞太太心裏歡喜不已,她恐夜長夢多,忙道:“史大姑娘再住在賈家幾年,有什麼好處?史家不帶她回南,咱們又不上門議親,怕世人都説咱們無情,故意如此。依我看,不如讓若菊代為
親。哥哥不在,或是哥哥重病,做兄弟的
娶嫂子進門,代替哥哥拜堂成親,並非沒有舊例,只等蘭哥兒將來回京圓房便是。”於是,衞太太就打發媒人和賈母商議親事。
聽了衞太太的説法,賈母本不同意,恐湘雲受委屈,然寶釵卻説湘雲年紀已大,又非探,能長出賈家,倒不如早些出嫁,討好婆婆,自有將來的好處。
寶釵容不下襲人,自然也容不下常和寶玉説笑且咬舌頭説話的史湘雲。
衞若蘭離京前留下幾個心腹在衞家,得知此消息後,為主子暗不平,忙告知文德郡主,遂有文德郡主找賈
抱怨的一席話。
作者有話要説:補齊,前半章添了一些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