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第三十五章抵達應天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第三十五章、抵達應天對於秦良玉,崇禎是記憶猶新。

此女子有着一米八六的身高,比起眾多男子也要高出放多。身空將軍袍,手執長槍當真是威風凜凜、英風颯

還記得那一年是崇禎三年(1630年),永平四城失守,畿輔震動,詔天下勤王,各方將領自保不暇,逗留不前,獨秦良玉慷慨誓眾,率翼明捐資濟餉、裹糧率師,晝夜兼程,再次馳援京師。

這份忠心與毅力實在是令天下男兒羞愧!

那時的崇禎皇帝優詔褒美,晉封都督同知,掛鎮東將軍印。召見平台,賜彩羊酒,並賦四詩旌其功。

正是因為有着這段記憶,所以在派人送聖旨給秦良玉的時候,崇禎便多寫了一封密詔給她。崇禎不想秦良玉指揮作戰時有過多制肘。歷史上記載,崇禎十七年(1644年),張獻忠、羅汝才聯軍再犯四川,殺老將張令,秦良玉馳援夔州,然不敵聯軍,因川撫邵捷不用其計,以致全川淪陷,秦良玉退回石柱。

當然,崇禎並沒有把太多心思放在四川,現在應天府已經在望,再過半天便會抵達。到達應天並不意味着安心,恐怕此中風險比在江湖中的子猶有過之。一個應對失策,便會萬劫不復。

此時,離應天府數十里外,崇禎的馬車隊正在小樹林內休憩。

王承恩來到馬車前躬身道:“主公,侯洵派來的賓之隊就在前面。另外還有楚王派來的密使。不知主公是否接見?”崇禎沉道:“賓之隊先讓他們侯着。讓王叔的密使過來。”很快一名青衣士子袍地中年文士快步過來。一來到馬車旁邊立即跪倒在地:“楚王門士李青叩見皇上。願皇上聖安!”崇禎淡淡地道:“起來説話。王叔現在可好?”李青又叩了一個頭才站起來垂手道:“回皇上。楚王甚好。只是甚為擔憂皇上地安危。此次得知皇上無事。更是高興。特地派小地前來接皇上。”説話間。李青眼角餘光看到一名中年文士跳下馬車。面容枯瘦卻威勢人。

李青飽讀詩書。學貫百家。才智過人。乃是楚王門下地首要謀士。前年。崇禎壽辰曾經代表楚王前去祝壽。也見過崇禎一面。只覺容貌並沒有多大改變。但是神卻比前年更加有神。難道失去京師反而更開心?李青心裏腹誹。

卻是不知此崇禎非彼崇禎。

王承恩道:“主公,你怎麼下來了!?”

“在馬車當中也是熱得難受,不如出來呼一下新鮮空氣。”崇禎果真做了幾下深呼轉而對李青道:“天氣炎熱,倒是難為你來接於我。”李青恭聲道:“能見到皇上乃是草民的幸運。”崇禎呵呵一笑:“你這人真會説話。王叔可有什麼吩咐?”李青道:“楚王並無吩咐,只是叮囑草民帶幾句給皇上。”

“説吧。”李青環顧四周猶豫了一下。

王承恩道:“這裏甚為安全。有什麼話儘管説來。”李青這才恭身道:“皇上,楚王説,左良玉心懷不軌須多加留意。”崇禎愣了一下,就這些?滿眼的疑惑。卻是不知,以前的崇禎剛愎自用,對其他人的意見只是聽聽而已,若是指手劃腳便會龍顏大怒。

自明成祖之後的在位者便對各地的封王都有着深深的忌憚,害怕他們擁兵自重,從而再度上演燕王朱棣的事件。所以在位者對各地的封王進行嚴密的監視。而各地的封王也知道在位者的忌憚,為了自保,從不敢有過大的舉動,也不敢對在位者有過多的建議。怕的就是在位者生疑,從而帶來殺身之禍。

隨即崇禎也想明白此點,便道:“王叔有心了。你回去告訴王叔,我已知應對。那些賓人都是些什麼人?”李青回答道:“大部分是侯侍郞招集而來的江湖俠士,還有一部分是應天府內的各大家族的代表。”

“嗯,也是夠雜的。老王,你便代我去應付他們,便説我旅途勞累,不便見客。還有,記住鎊大家族的名字,以待有用。”王承恩點頭應命而去。

崇禎對李青道:“你先回應天,告訴王叔,讓他監視左良玉。若有矣詔,隨時通知。若是可以,讓他安細作到將軍府,以作策應。”李青道:“草民遵命。”崇禎擺擺手,李青便退了下去。崇禎也不顧身分,坐在一塊早就給擦得乾乾淨淨的大石頭,只覺一陣清涼。

程青竹來到崇禎身邊道:“主公,經過許樂的施救,兩位高僧已無大礙。”崇禎點點頭並不答話,他在想如何才能搞掂左良玉。如果不能儘快搞掂他,只怕到時雲集而來的殺手與刺客會帶來極來的麻煩,一個不好便會身死當場。還有,不知李自成是否已經改變主意不再繼續再打吳三桂的主意,若是他是外甥打燈籠—照舅(舊),那就慘了。按照歷史,還有兩天也就是四月一十三,李自成將會親率十萬大軍奔赴山海關征討吳三桂。而吳三桂在無糧支持的情況下,戰至四月二十二,才顯不支。嗯,也許還有時間做些動作,把李自成給引過來。

程青竹看到緊皺眉頭的崇禎,知道他在為到達應天后的事情擔憂,奈何自己卻是不悉官場辨則,想幫也無從幫起。當下便道:“主公,莫憂。不管如何,老竹必定不離主公身邊!”崇禎站起身來微笑道:“老竹,有你這份心意,我便安定多了。時間不早了,是時候上路了。”這時,王承恩走過來道:“主公,已經安排好那些賓之人,我讓他們分成兩批,一前一後,以作護衞。”崇禎道:“也罷,他們皆是烏合之眾。老王,收拾一下,該上路了!”賓之人足有四百多人,即便是分成兩隊也有二百多人,而且皆是勁衣怒馬,趕起路來也不慢。

崇禎站在馬車車轅上,搭手在額前,極目遠瞭,應天府高大的城牆已經隱約可見。

很快,城牆上的彩旗也漸漸清晰起來。再行一段路,便遠遠看到城門外大堆人馬正在烈下等待。

程青竹眼力鋭利,一下子看到隊列最前面之人,其中一名紅臉大漢最為引人注目,一身明晃晃的盔甲,座下一匹烏黑高頭大馬,乍一看上去,當真是威風凜凜。心中忖道:這便是統領數十萬大軍的平賊大將軍左良玉麼?

---還有一更,儘量早更。

碼字辛苦,請投票收藏支持。

小魔拜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