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連中三元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過了皇帝的萬壽,撫遠大將軍胤禎回任了。仍如當初接那樣,朝陽門外,冠蓋雲集,恭送如儀。
愛子回京,將近半年,而德妃卻只見過十來面。尤其是行期已定的那幾天,胤禎的公務極繁,德妃想找個機會説幾句母子之間的私話,都找不到機會,因而不免抑鬱不歡。虧得弘曆善解人意,看到祖母面無笑容,若有所思時,總是沒話找話地為祖母解悶,必得等德妃開顏一笑才罷。這天是宜妃來串門子,弘曆很懂規矩,替這位庶祖母行了禮,回明德妃,帶着哈哈珠子到“乾東五所”未成年皇子所住之處,去找“二十一叔”胤禧習。
望着他的背影,宜妃忽然嘆口氣説:“這孩子倒是真不壞!”
“不壞就不壞,你可嘆什麼氣啊?”德妃問説。
宜妃不做聲,深沉地搖搖頭。這使得德妃越困惑,怕她是有什麼不足為外人道的話,便吩咐宮女迴避,好讓她開口。
“十四阿哥要有寶寶這麼一個兒子就好了。”一聽這話,德妃自然關切,趕緊問道:“莫非有什麼道理?”
“如果十四阿哥有這麼一個兒子,皇上就更放心了!”宜妃輕輕説道“將來兩代都有好皇帝。”
“啊!”德妃頓時覺得有些煩躁,卻説不出是何道理。
她只覺得這件事有點兒不大對勁,但一時卻想不透,不對勁在什麼地方。宜妃很厲害,看出這可能是雍親王謀奪大位的先聲,但此事關係極大,再説,畢竟也無確據,話只能説到這裏,不能再多一個字了。
於是,她自己把話題扯了開去“又快上熱河了!”她説“去是真想去,可又太累,真不知道去好還是不去好。”
“是啊!”德妃關切地説“從開以來,老説你鬧病,可得自己保養。”
“大概,”宜妃苦笑道“也快了!”
“別説這樣的話!你比我小得多,着實還有幾年舒服子過呢。”
“自己的病自己知道。”宜妃搖搖頭“一動就氣,有時候上氣不接下氣就彷彿大限到了,心裏害怕得不得了!常受這種刑罰,活着也沒有意思。倒是你,將來還有當太后的
子。”
“別説這話!我可從不敢想有那麼一天!”
“事情明擺在那裏。”宜妃忽然説道“姊,我求你件事,行不行?”
“説什麼求不求?你説就是。”
“到你當了太后,我還不死的話,你放我出去,行不行?”
“怎麼叫放你出去?”德妃笑道“我也沒有那個權。”
“我是真心求你!”宜妃很認真地“九阿哥人很聰明,就是不大安分,我實在不放心,我得看着他!”
“原來是疼小兒子!”
“你不也疼小兒子嗎?”宜妃又問“德妃,你答應我吧!”看她這樣鄭重其事,德妃不忍推辭,可也不便真個以未來的太后自居,只説:“誰知道是怎麼回事?果然十四阿哥有那份造化,你知道的,他為人厚道,很敬重長輩的!”
“這就是了!”宜妃笑嘻嘻地“有你這句話,我才能放心。”德妃始終在困惑,不知道她為什麼把未來的事,看得那麼急?而況這是本不必預先要求的事,果真自己當了太后,他説要九阿哥奉
母妃到府怡養,自己還能不許嗎?
這一回隨駕到熱河的妃嬪、皇子、王妃,人數特多,弘曆是少數准許隨行的皇孫之一。到了避暑山莊,皇帝指定萬壑松風為幾個皇孫讀書之處。
這萬壑松風是讀書的好地方,尤其宜於年輕人住。因為據岡背湖,一面是數百株枝葉茂盛的黑皮鬆,一面是險峻的巖壁。下面臨湖有個亭子,名為晴碧亭,皇帝常常泊舟於此,步行百餘步石級,來看孩兒的功課。
這天黃昏,弘曆正在岡上閒眺,忽然發現御舟已近晴碧亭,他心裏正在默憶皇帝親自講授的一篇《愛蓮説》,自覺隻字不誤,如果能有機會在祖父面前背誦一遍,必蒙嘉獎,恰好御駕到達,自然迫不及待地要去駕。
於是舍正路不由,自險峻的巖壁,攀緣而下,看得準,踏得穩,像猿猴似的連蹦帶跳,速度極快。
在晴碧亭畔的皇帝,看得大為驚心,急急喊道:“別跳,別跳!當心摔着!”到底只有十二歲,衝勁有,要收住卻很難,弘曆還是順着勢子到了岡下,着氣笑,很吃力地喊一聲:“爺爺!”往地下一跪。
“你這孩子!”皇帝呵斥“怎麼不知道輕重!”
“急於見爺爺。這麼走,快一點兒。”弘曆又説“下次不敢了。”既然自己知錯,皇帝亦就不再責備,説一句:“跟我來!”皇帝就在晴碧亭中小憩。隨扈的太監擺上茶果,皇帝抓了一把糖蓮子在手裏,還有話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