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1.謁見祖父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京城的勝地在西北,得力於玉泉山的泉水,順着山勢下,成為一條小河,名為玉河。由西直門、德勝門南入城,經三海再出城直到通州。如果沒有這條玉河,就不會有西苑的太池、後門的什剎海,更不會有海淀附近的許多離宮別苑。

離宮最大的一座,名為陽園,本是前明武清侯李偉的別墅——李偉在明初萬曆年間,貴盛無比。這座暢園原名為“清華園”方圓十餘里,有密如蛛網的河道。亭台樓閣,因勢起造,一舟所至,處處可通。裏面奇花異卉,四時不斷,各種牡丹、芍藥,以上千論萬計。湖邊假山,山上飛橋,遙望真如仙境。

這座水木清華,當時有“京國第一名園”之稱的清華園,經過李闖的寇糟蹋,除了湖中還有繫着放生銀牌、幾尺長的金鯉魚以外,荒涼不堪。直到三藩之亂平定後,皇帝方命一個江蘇青浦籍的畫家葉兆,設計修復了一部分,作為避喧聽政之地,命名為“暢園”特置總管大臣,管理一切。

在暢園之北,有一座雍親王胤的賜園,名為“圓明園”因為清華園的廢址,規模甚大,所以凡是已封王的皇子,環繞着暢園,都有賜園。圓明園在暢園之北,更得地理之勝。北面有座大湖,名為後湖;東面有個極大的池塘,雍親王命名為“福海”中有一個方形的小島,便叫做“蓬島”所築的高台,自然就是“瑤台”了。

園中第一勝處,名為“鏤月開雲”來前植牡丹,後列古松,中間是一座楠木廳。花秋月,無時不宜。

自從圓明園落成以來,胤每年總要奉皇帝臨幸,賞花飲酒,樂敍天倫。這年——康熙六十一年的三月十五,也就是皇帝萬壽的前三天,胤在鏤月開云為皇帝預祝壽辰,兼賞牡丹。

這一天還有非常重要的一件事,便是在馬廄中降生的弘曆,將謁見祖父。發生在康熙五十年八月十三的那個“笑話”久已為人淡忘,宮中亦從沒有人在皇帝面前提起過他有這樣一個孫子。皇帝的孫子有五六十,沒有見過,或者在襁褓中見過一次,面貌名字記不起,也多的是。何況是德妃叮囑,故意不提,所以皇帝亦幾乎忘記了有這樣一個出身微賤的孫子。

但是,雍親王胤與撫養弘曆的鈕祜祿格格,都覺得應該讓皇帝知道有這樣一個孫子,在他們看,皇帝所有的孫子中,若説要選一個第一名,非弘曆莫屬。

弘曆長得一貌堂堂——長龍臉,直的一條鼻子,天圓地方,兩耳貼,一雙眼睛澄澈如水。當然,個子決不會小,但可以斷定長大成人,只是魁梧,決不會是臃腫的胖子。

外表如此,智慧、膽氣,更覺可貴。他在六歲就啓蒙了,老師名叫福,出身滿洲八大貴族的富察氏,隸屬鑲白旗。乾隆三十六年的庶吉士,散館卻很不得意,以知都候補。胤覺得他的耐很好,宜於為蒙童授讀,所以延為王府的西席,教三個學生,一個是比弘曆大七歲的弘時,一個是比弘曆小三個月的弘畫。弘時是大學生了,不能相比,但與同年的弘畫相較,弘曆可是聰明得太多了。

這樣一個兒子,自然是值得驕傲的,可是祖父如何,卻很難説。因為當初那件“醜聞”曾鬧出極大風波,皇帝的惡是否早已消失,實在難説得很。萬一見了面記起舊事,説一兩句責備的話,豈非求榮反辱。

終於,胤作了一個決定。原因有二:第一是弘曆自己常常向父母問説,何以不能見一見做皇帝的祖父?他的父母常要很費勁地編造一些理由,而這些理由不但已無法編造,並且也快要騙不過弘曆了。

第二是胤為他自己,覺得很值得冒一冒險。如果皇帝一見鍾愛,對於他以後謀大事,將有很重要的關係。

於是由德妃進言,問皇帝還記得有這樣一個孫子否?

“記得啊!”皇帝問道“不是叫弘畫嗎?”

“可見得皇上記不得?”德妃笑道“弘畫是弟弟,他叫弘曆。今年都是十二歲。”

“十二歲了,好快!”皇帝問道“長得怎麼樣?”這表示皇帝不但已不念“舊惡”而且對這個孫子頗為關懷。雍親王胤真是一則以喜,一則以懼。喜的是自己預期中的大作用,已有實現的可能;懼的是擔心弘曆到時候會失常態,禮節疏失,應對錯誤,讓皇帝大失所望。

因此,在皇帝臨幸的前一天,胤特為關照鈕祜祿格格,對弘曆找來有所叮囑。

“寶寶!”這是弘曆的小名,鈕祜祿氏問道“明天是你第一次見皇上,你心裏是不是害怕?”

“皇上不是我的爺爺嗎?”

“是啊!”

“天下哪有孫兒見了爺爺怕的?”鈕祜祿格格啞口無言,反被他逗得笑了“你在我面前説話,沒規沒矩地不要緊。”她正告誡“見了爺爺,可決不准你這麼説話!”

“娘放心好了!爺爺既是皇上,孫兒也就是臣子,自然要守臣子的規矩。”十二歲的孩子能説出這樣的話來,確是可以放心。反倒是弘曆另有顧慮。

“弟弟是不是跟我一起見爺爺?”

“當然。”

“弟弟也是頭一回見皇上?”鈕祜祿格格心想,弘畫是見過皇帝的,只是弘曆不知道而已。如果説了實話,他追問一句:“為什麼弟弟倒先見了皇上呢?”未免難以回答,因而答説:“對了,也是頭一回。”

“那可得告訴弟弟,別怕。弟弟怕生,見了生人會説不出話。”弘曆又説“他説不出話,索就別説,免得結結巴巴地,讓人笑話!”

“你這個主意不好!皇上問話,怎麼能不回奏?”

“有我啊!”弘曆將頭一揚“我替他代奏就是了。”

“你要照顧弟弟,是對的。”鈕祜祿格格語重心長地説“可也別太逞能!你把弟弟比下去了,人家會不高興。”弘曆很懂事了,知道所指的是弘畫的生母耿格格,便重重地點着頭,表示領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