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9章舊情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劉非風光大葬,諡曰烈。
有功安民曰烈。對劉非來説,諡曰烈,就代表朝廷承認他的戰功。
天子的心思太深邃,梁嘯不敢亂猜。在他看來,天子承認劉非的戰功可能還有另外一層意思。
對程不識、韓安國的封侯,有很多人不認同。按照軍功制,他們的斬首級數都不太夠,特別是程不識,他的損失較大,淨斬首數嚴重不足。
可是天子接受了梁嘯的部分建議,認定程不識的堅守對整個戰局有決定的影響,所以封千户侯以示安。為了避免有人非議,褒獎劉非的戰功就顯得非常重要。按照軍功制,劉非戰敗,自己都戰死了,哪有什麼戰功可言?但是他的悍然反擊拖住了左賢王部,為韓安國、衞青的增援贏取了時間,所以有功。
這只是梁嘯自己的猜測,天子是不是這樣想,他並不能確定。
梁嘯自己對劉非非常,所以他全程參與了劉非的喪事,一直到將他送入大雲山的墓室。
正事辦完,梁嘯和劉建的撕也再次上演。
劉非入土為安了,劉建卻更加魂不守舍。到目前為止,天子還沒有下詔準他繼位。按常理來説,得知劉非戰死的那一刻,朝廷應該決定王位歸屬。可詭異的是,到目前為止,朝廷一直沒給詔書到。劉建只能以太子的身份送葬。
劉建認定這件事是梁嘯從中作梗。他記恨當年事,死了馮疾還不罷休,非要整死他。
果不其然,喪事剛剛結束不久,梁嘯就當着天子使者朱買臣、江都國相董仲舒的面提出一個建議:收回當年孝景文帝賜給烈王的天子旌旗,或者將天子旌旗收入江都國宗廟。總之一句話,不能留給劉建。
朱買臣和董仲舒都沒敢隨便表態。
這個問題很,天子旌旗是孝景帝賞賜劉非破吳之功。給劉非本人,而不是給江都國的。如今劉非已經入土。梁嘯建議收回天子旌旗合情合理。況且他們也清楚,劉建雖然沒有劉非的武功,論膽大妄為,卻是青出於藍勝於藍。如果把天子旌旗留給劉建繼承,難保這貨哪天會因此闖出禍來。
天子旌旗看似榮耀,其實是一個非常棘手的事。但凡得賜天子旌旗的,最後都沒什麼好下場。劉非戰死,還算是善終。同樣因破吳楚之功受賜天子旌旗的劉武才是大寫的悲摧呢。平心而論,梁嘯建議朝廷收回天子旌旗,不僅算不上報復,反而是一個保護。
至少表面上看起來是這樣。
可是劉建顯然不這麼認為,他認為這是梁嘯在攻擊他,收回天子旌旗,不僅是對劉非戰功的無視,更是打他的臉。如果連先父用命換來的榮譽都守不住,他還有什麼臉繼位?
劉建派出親信,極力遊説朱買臣和董仲舒。請他們反對梁嘯的提議。與此同時,他也派人與梁嘯聯繫,試探和解的可能。
這個人是他的岳丈胡應。
胡應費了好大功夫。找到了青雲裏的里正王奉世,請他出面調停。王奉世收了胡應的重禮之後,先找到了荼牛兒,然後又找到了梁嘯。
梁嘯勉強同意給王奉世一個面子,接受胡應的邀請,到胡府赴宴。
胡應大喜,張羅了一番之後,親自登門來請。梁嘯帶上隨從,來到胡家。一路威風。他原本只帶了十幾個騎士,這次為了到胡家赴宴。他讓荼牛兒臨時招募了上百遊俠兒,都是當年一起玩耍的西南幫。
幾年時間便以軍功封侯。當年並不出的梁嘯現在是廣陵城中游俠兒當之無愧的偶像。他不忘舊情,遊俠兒們當然也要給面子。一聲令下,百餘人蜂擁而來,護着梁嘯趕往胡家赴宴。
看到上百凶神惡煞,如臨大敵的遊俠兒,胡應哭笑不得,卻也只能捏着鼻子忍了。今非昔比,梁嘯能來就是給面子,哪裏還能講究那麼多。花錢買平安吧。
胡應一邊安排人抓緊時間補充酒食,一邊親自出。
梁嘯下了馬,有些無奈的指了指身邊的遊俠兒。
“都是當年的好朋友,難得回來一趟,聚少離多,沒辦法,只好一起帶到貴府來了。”
“歡,歡。”胡應一臉假笑。
“久仰諸位大名,只是無緣得見。若非君侯,我哪裏有這樣的榮幸。請,請!”梁嘯也不客氣,率先進了門。以前他想進胡家的大門很難,現在他身份不同了,到哪兒都是貴客。
荼牛兒等人一起跟了進去,將胡家的人擠在一邊,擺明了就是不信任胡家,彷彿胡家是龍潭虎一般。胡應也不敢吱聲,他將梁嘯請到堂上,讓家人出來拜見。
看着羅拜在堂下的胡家老少,特別是一頭白髮的胡應夫,梁嘯面稍緩。胡來雖説死在李蓉清刀下,卻是他一手設計的局,況且李蓉清現在也是他的妾,胡來等於死在他的手下。白髮人送黑髮人的大仇未報,胡應還能低頭,也是不容易。他不能做得太過份,至少表現上要表現出一點肚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