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對弈説法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覺慧大師將棋子拿在手中,沉思了很久,卻始終找不出好的棋招,於是微笑着説道:“看來這次秦簫小友是你贏了,老衲這次認輸了。説實話,如果你這次沒有發現孟凡與我的關係,沒有帶他來見我的話,我倒是也不會如此,不過人生如棋局,有些事情就是這樣,分不清是生活還是對弈。但是我這次但是十分謝你,要不我也見不到我的孫子孟凡。”孟凡此時卻已經明白了個大概,於是説道:“爺爺,你為什麼最後出家了,秦簫的案子既然需要你出來,你為什麼部出庭作證?況且也是你當初拿走了人家的秘方呀!”如果説自己的兒子以前也這麼勸他,覺慧大師,也就是孟海昌頂多會覺得後輩們不知道當時的情形但是作為自己的孫子的孟凡如此説,覺慧大師卻有些動容因為他實在不願意再給自己的孫子留下一個不好的形象,況且,這種形象已經沒有多少機會去改變了,畢竟自己已經行將就木,而且已經出家。
正在覺慧大師猶豫之際,秦簫卻説道:“孟凡,不要亂説了,你不知道你爺爺當時的具體情況,現在他也把秘方還了回來,你就不要強求了。”孟凡卻不依不饒道:“秦簫,你不用管我,我知道你説的肯定沒錯,我爹能給你出庭作證我就能看得出。但是我就想搞明白,拋開張家人之前對你的暗算打壓不説,我被張家得走投無路,遠走他鄉。我爺爺到底放不放在心上!”這句話一出,只見孟海昌的蒼老的臉上竟然有些羞愧的面容。他嘴角微顫,言又止。秦簫急忙拉住孟凡,説道:“孟凡,你先出去,我跟你有話説。”孟凡正在動處,但是看到秦簫這句話不也是心中一領,明白了秦簫的意思,於是就跟着出去了,而謝雲海依舊在屋裏陪着覺慧大師。
到了屋外,兩人多走了幾步。來到南北寺北山上的一處高台上,這裏當年就是他們學校廣播喇叭掛的地方,如今卻已經被修成石板的平台,約有五六米見方。周圍也修上觀景護欄,由於是個高台,所以底下的樹木便覆蓋不到了,在山間儼然成為一出俯瞰整個山谷,無死角,無遮攔的絕佳地方。
兩人來到此處。秦簫説道:“孟凡,你的心情我理解,你想以此來讓你爺爺出面作證打垮張家,但是。有些事情不是你想象的那樣,你也不用怪你爺爺,以後我會慢慢跟你説以前事情的細節。千萬不要覺得你爺爺不對!”孟凡不屑道:“那是不是還應該為他貓在這個地方不敢出來歌功頌德嗎?”秦簫知道,他最擔心的結果就是如此。——他們祖孫二人互不瞭解對方。現在秦簫覺得只能也先跟孟凡説清楚再説,於是他説道:“現在我已經沒有時間。本來我想去縣城參加開庭的,但是現在我得告訴你,你爺爺當年是在獄中遇見了我的曾祖父。”孟凡不再動,而是仔細地聽着,秦簫繼續説道:“當時的時候,我的曾祖父秦瑞明因為沒有把秦家的秘方給本人,而且還使詐,結果惹怒本人,於是就把他抓了起來,關在縣城的大獄裏面,就是想問我們秦家的秘方到底在什麼地方。當你你爺爺十幾歲的年紀,卻已經是軍統的特工人員,於是就暗中跟我曾祖父説道,本人拿着那本《青囊遺錄》,雖然內方被取走了,但是整本書也不能給本人,如果你爺爺從本人手中拿到了原書,那麼我的曾祖父就自願把內方給他,讓他把原書和內方湊成完整的秘方保存下來。説白了,這不是什麼易,而是為了保住國寶強人達成的共識,如果説最後你爺爺在我曾祖父被救後沒有出秘方,也是可以理解的,如果按照兩人商量的,我的曾祖父本來就沒打算活着出去,可是最後卻被八路軍救了,但是你爺爺也沒有説求偶曾祖父出來了,就必須把方子出來。——按照現在話説,但是兩個人本沒有商量這方面的條款!”孟凡不釋然,情緒也緩和了不少,説道:“你的意思是説,我爺爺不給你們家秘方是對的,起碼是沒有錯的。秦簫,我怎麼覺得咱倆的説話是不是角串了,我應該説你説的話給我爺爺開拓,你應該説我的話,為你們家要回方子啊!”秦簫也笑了,説道:“所以咱們是好朋友嘛,但是你要明白,你爺爺可不是為了獨,他這一輩子就從來沒有拿出方子自己發達,他的目的可還是給政府,只不過是當時的國民政府罷了,從這點上講,他是沒有私心的,你是不能怪罪他的。”孟凡此時完全明白了,於是説道:“我知道了,你放心吧,我不會難為他了。”秦簫接着狡黠地説道:“難為還是要難為的,因為你的問題還沒有解決啊。”孟凡不一樂,説道:“秦簫,我發現你可真是隻狐狸,你説吧,怎麼辦?”秦簫説道:“你當然不能再説你爺爺的過錯,但是你得跟他説明你的處境,就是張家的張豪健一直惦記着你的何靜,而你的父親又因為張家的緣故,始終不接受何靜,你得讓你爺爺出面,把這件事給你擺平了,起碼得讓你老爹認識到,何靜就是你們老孟家媳婦兒的不二人選啊!”孟凡笑道:“那你説,現在我怎麼跟他説?”秦簫説道:“你什麼也不用説,我去跟他説,估計這次開庭,我們是趕不上了,但是好在還有機會,如果説動了你爺爺,那麼你到時候就可以讓你爺爺跟你父親説這件事情了,其實你父親不是覺得何靜怎麼怎麼不好,歸結底還是因為他不瞭解情況。覺得你們孟家欠我的人情而已,如果這個結老爺子解開。到時候什麼都好辦了。”孟凡説道:“秦簫,我發現。其實不是你多麼機靈,其實是你通人,能看出別人內心關注的問題,人們都喜歡什麼讀心術,其實真正的讀心術就是能夠設身處地地站在別人,哪怕是對手的角度去考量,然後無論做什麼事情,就不單單是自己的一廂情願了,而是能據雙方的需求找到最佳的方案。這才是真正的讀心術。”秦簫哈哈大笑,他被朋友恭維的時候都是這麼個憨厚可掬的樣子,他笑道:“你這話我記得好像有人跟我説過,哦,對了,想起來了,是當年我還在醫學院的時候,我跟許少卿去過蘇小曼的學校,當時我幫她出了點鬼點子拜託了他的老師的糾纏。她就這麼對我説的。”孟凡笑了笑,説道:“哈哈,我這次也對你的處事方式深有體會,不過你這句按照我的理解就是。你其實喜歡蘇小曼,甚至無時無刻不再惦記着他,有的時候罷不能。但是因為身處在漩渦之中,即便偶爾能風平靜。你也知道只不過是一場風暴的風眼位置,所以。你始終在內心壓抑着。”秦簫知道孟凡這小子不同於洛川不善揣度人心,也不想許少卿那樣即便看到了,也不會説出來,耳聽着孟凡戳中自己的心事,於是立刻説道:“行了行了,這都什麼時候,你爺爺在屋裏等半天了,我們還是進去吧。”孟凡笑了一笑,説道:“好吧,等你幫我辦成這件事情,我也得一定主動地去幫助你地終身大事。”秦簫打了孟凡一拳,説道:“用得着你!”兩人出去了一趟,回到屋中,都是心平氣和,甚至面喜,覺慧大師見到了之後不也是莞爾,心想,這個秦簫,看來是這幫人中十分找人喜愛的人物,不過也難怪他能夠有這些本事,其實,在旁人看來,他在處理每一件事情,從隱忍,道暗中查訪,最後一巧妙的方式取得優勢,最後翻盤勝利,無不盡其巧妙,可謂是個人傑了。
不過覺慧大師也是歷經人世間的諸多變故,對剛才的事情雖説當時有些心緒不穩,但是現在來説,也是好了許多了。
秦簫進來後,對覺慧大師説道:“大師,這次來南北寺多有打擾,甚至還拿以前的一些小事來叨擾,實在過意不去,這次見您和謝大爺在此相見了,一定有很多話要説,我就不打擾了,我跟孟凡就先行告辭了,以後有機會再來拜訪您。”孟凡知道秦簫這是在故意賣關子,也就沒有作聲,只聽秦簫對謝雲海説道:“大爺,你這回也算是找到了自己的老哥們,我就回去了,這會兒估計法院正在開庭審理着呢,等我處理完了,再來看您!”謝雲海也不説話,只是十分不捨地看着秦簫和孟凡走道門口,突然秦簫讓孟凡去把車從停車場開到大路上,讓後自己轉身回到覺慧大師的身邊,説道:“大師,這盤棋,小子我也是利用你心緒不穩之際,佔得先機,等我處理好了再來跟您好好地下一盤。”覺慧言又止,秦簫豈能看不出覺慧的這些變化,但是該説的都説了,自己已經不能再嘴,覺慧願不願意幫自己,只能看他自己判斷了。但是秦簫還是開口了,説道:“大師,其實小子我還有一句話要説。”覺慧大師笑道:“你説吧,我聽着呢!”秦簫聽這口氣完全跟以前的覺慧大師悠然物外的情狀不同,顯然,秦簫知道他在猶豫,於是説道:“大師,你既然這次不願出庭作證,我就不再多説,本來當我下贏了棋的時候就想説,只是當時覺得這麼説會被人認為是另有目的,也就沒有開口,不過如今已經塵埃落定,我也就只説了,單就佛法而言,修行的要旨不是那些條條框框,道濟和尚瘋瘋癲癲,全無規矩,最後也是成佛,水滸中的魯智深,大學者李贄讚了十五個字——仁人、聖人、勇人、神人、羅漢、菩薩、佛,——他也是個酒無,殺人如麻的人。我雖不是什麼佛學愛好者,但是天下的修行無外乎是出去內心那些不合時宜的東西,這不合時宜雖為一物,但是卻千差萬別,我是行醫之人,知道病萬變藥亦萬變,這修行也是如此,每個人總有自己解不開的心結,此時,不是做淡化處理,而是要追本溯源。”覺慧大師若有所思,説道:“小友,你的話真是震耳發聵,可惜我早年讀書甚少,即便受過教育,也是寫打打殺殺的課程,所以學問上倒是不如你很多了,你的話讓我很受啓發。”秦簫説道:“我記得以前我爺爺讓我讀過《儒林外史》,他老人家非常喜歡這本書,後來我才發現,不是他喜歡,而是他要我去喜歡這本書,其實我讀了幾遍之後就很煩了,但是那些故事每每看起來卻十分深刻,其實無外乎就死人困於物,不能自拔,最後形成了一種巨大的反差。我記得裏面有一節説一個老和尚,被一個員外施捨了一個梨子,最後這個老和尚為了是全寺院的僧眾都能嚐到這個梨子,竟然將梨搗碎,放入水缸之中,讓全寺僧眾一人一瓢去喝。”覺慧笑道:“這個故事很有意思,後來呢?”秦簫説道:“沒有後來,恕小子冒昧,我覺得這個老和尚雖説佛法湛,但是心思卻困在一隻梨子身上,確切地説,卻困在自己研的佛法身上,他的處理就是在把這個梨子做最淡化的處理。在我看來,即便這個梨子最後在水缸中消於無形,但是在唉那個和尚的心中,他仍舊是個完整而且無法搗碎的梨子,正因如此,他才做了如此淡化的處理,希望能夠與全寺眾生一同分享,可是天下之大,芸芸眾生,有多少享受不到這個梨子呢?——這就是他無法按照佛法做到成佛的本原因!其實,如果他真正地會意佛法,就應該自己吃了,不比顧忌周圍的身外之物和身外之人。”覺慧大師有些動容,説道:“秦簫小友,我在這裏倒是覺得佛法一事,自愧不如了,佛法講究悟,沒想到你的悟竟有如此之高,這倒讓我自愧不如了,謝謝施主你的點化了。你稍等片刻,我出安排一下,即刻隨你下山。”説畢,覺慧大師心中豁然開朗,也對秦簫深深地施了一禮。(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