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第五章再次開學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第二天,秦簫決定回去,因為他知道,此時如果不會馬口村的話,村民一定以為自己也被鬼魂攝去,必定會人心惶惶,於是秦簫就起身對那老人説道:“老人家,您是以前的g軍事兵,現在早就不打仗了,你可以跟我一起出去,怎麼樣?”那老人與秦簫相處十分融洽,知道秦簫也不會騙他,但是自己在一個地方生活了這麼多年,哪怕十分艱苦,但是也是不願改變,而且自己不諳世事多年,忽然一下子走進社會,不免也會出醜賣乖,所以他雖然還不能完全説清楚話,但是猶豫不決的神情,秦簫卻看得一清二楚。

秦簫也不耽擱,於是回頭對老人説道:“您如果還沒想好,我先回去,我幾天我再來看你,那個時候您再告訴我不遲。你放心,不會有人害您的,這都是新社會了。還有,老人家,不要再到莊上偷盜東西了,下次來我給您帶點好東西來就行了。”説着秦簫就一路下了山坡,沿着來路返回了馬口村。

一天不見人影,而且鍋中祭祀的魚也沒了不少,加上老馬把秦簫當天晚上告訴他的行動方案,村裏的村民都覺得秦簫這小夥子雖然有些道行,但是還是鬥不過這厲鬼,估計已經沒了命。

村支書也害怕起來,他也不敢怠慢,極忙趕往鎮上如實報告了情況,鎮上派出所的同志馬上趕來,可恰巧這個時候,秦簫卻下山趕了回來。

秦簫見鎮上有警察過來。心想正好可以藉此機會跟上面彙報下情況,於是再村委會的屋裏。鎮上派出所的一箇中年同志就問起了具體情況。

秦簫就把當晚如何跟蹤“野人”最後如何發現了野人隱居的地點。並與他一道過了一了朋友,並如何得知他是一個前g軍士兵,兵敗之後在此藏匿幾十年的經過一一向鎮上的同志説了。

鎮上的同志聽了之後,説也表示立刻回去查閲檔案,甚至請軍方幫忙核實此地是否曾有過解放戰役發生。但是秦簫問起怎麼處理這個人的安置工作的時候,鎮上同志説道:“你放心,我們會盡快派人來接他下山的,至於善後工作。我們會把他送進當地最好的養老機構,讓他安度晚年。”這也是秦簫最為不安的,於是説道:“實不相瞞,我跟這老人相處的時候,也是問起她是否願意下山,但是他不置可否。看來他還是心存顧慮,我想我們政府工作也不能不考慮老人的意見,如今他已經是跟大山融為一體,一下子讓他進入我們人的社會。他也會心生畏懼之心。所以在這個問題上我們不應該強求,我還會回去繼續勸他,況且老人現在還沒有恢復人與人基本溝通的能力。您看這樣好不好,我再去跟他説。如果他願意,我先把他接到我這裏來住,畢竟他跟我還是比較信任的。等過段時間之後,他能説話。我們在仔細聽聽他什麼意見怎麼樣?”那位同志聽了秦簫的話,也覺得這建議不錯。於是就應允了,並讓磨口村委會協助秦簫處理,而自己也不耽擱回去彙報去了。

鎮上同志走後,這個消息也不脛而走,大家都知道了這裏一直鬧鬼的原因是因為山林之中有前g軍士兵藏匿的緣故,於是大家也都主動出來,田間地頭,河邊小路也都恢復了往常的生活,大家也議論紛紛,整個消息也就迅速傳播開來。

既然真相已經清楚,秦簫就找劉支書趕緊發佈廣播,讓孩子們回來上學,而且還要村民遇到老g軍士兵不要傷害他。

沒多久,山村學校就熱鬧起來,孩子們也都逐漸返回學校,甚至很多外村比如何集的孩子也都回來上學來了。

其實整個小學校學生不過五十幾個人,加上偶爾家中有事的,平裏能保證四十多個人在讀就已經不錯了,秦簫見到孩子們的時候,第一覺就是一個詞——老實。

秦簫記得小的時候也有人説過他“老實”其實那個時候還覺得自己是個好孩子,但是後來一想也就明白,是不諳世事,或者可以作為“傻”的代名詞。

秦簫已經發覺,這些山裏的孩子平時跟着老馬慣了,而且老馬也是村裏為數不多的上過學的人,所以也就十分了解;而見到秦簫,孩子們的覺就是好奇而又帶着恐懼,秦簫不覺得自己好笑,心想,自己剛剛驅走了一個鬼魂,而孩子們現在又把自己當做“鬼魂”了。

而一切的源頭在孩子在山中長大,對外界知之甚少,見到秦簫之後,一切的未知,就會心生忌憚。孩子的這個心理障礙或者自己與之的這個障礙是首要解決的。

所以當天,秦簫就加以老馬把全體的學生召集起來舉行升旗儀式,也算是個開學典禮。

整個學校一共兩間教室,孩子們大致分為兩個班,也沒有具體的年級之分,而是把年齡稍大的孩子聚在一起,算作是高年級,年齡較小的十幾個孩子一個班,算作是低年級的孩子。升旗儀式結束之後,老馬和秦簫就把所有的孩子領導高年級的教室,大家擠在一起,準備開一個班會。

首先是老馬給大家介紹秦簫的到來:“各位同學,歡大家再次回到學校上學,這次上面也給我們派來了一位年輕的大學生老師,就是你們的這位秦老師。”同學們都是鼓掌歡,秦簫有些侷促不安,自己從來都是當學生,沒想到這次突然站到講台上,不免有些緊張。但是這種緊張立刻在秦簫的身上化作動力,他平復了下心情,説道:“同學們,以後我就跟你們的馬老師一起帶你們。你們都是從小沒出過大山的孩子,你們知道為什麼要來這裏上學來嗎?”秦簫見沒人回答。於是接着説道:“沒關係,你們可以自由發言。誰先來?”但是此時還是沒有孩子主動發言,於是老馬就開口説道:“王文珂,你先説説。”老馬知道,王文珂是自己任命的班上的班長,所以讓他帶頭髮言,只聽王文珂起身説道:“我們來上學的目的就是學習知識,將來不至於一輩子在深山中沒出息。”這是一個標準的答案,秦簫笑着説道:“沒錯,不過這個答案也對也不對。其實你們來上學的目的不是完全為了學習知識,本的還是要是自己能否看得更遠。你看看我們這個村莊,這所學校算是最高處了,可是你倒校門口四處看看,即便是晴朗的天氣,舉目所及也不過方圓幾里,目光遇到大山,則被擋至於山,就很難看到外面的世界了。”秦簫接着説道:“但是世界之大。大到出乎我們的想象,即便是遊遍整個世界的人也未必敢説知道世間所有的一切,而想要看清楚這個世界,就需要一個能與世界貼近的心靈。你們來這就是要陶冶貼近世界的心靈。”説着秦簫用粉筆在簡陋的黑板上寫上一個成語,叫相濡以沫,接着説道:“你們誰知道這個成語是什麼意思?”突然一個膽大的男孩子站起來説道:“就是兩條魚兒互相吐着泡沫濕潤對方。關心對方的意思。”秦簫很滿意,於是問那個男生的名字。他答道自己叫馬雲鐸,秦簫示意他坐下。於是接着説道:“這位同學説的非常正確,其實這個成語出自《莊子。大宗師》,其中有云‘泉涸,魚相與處於陸,相呴以濕,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與其譽堯而非桀也,不如兩忘而化其道’。意思是説,泉水枯竭了,魚兒們就互相吐着泡沫濕潤對方,其實不如在大江大河中各自不想見,自由自在地生活,莊子還説,無論好人還是壞人,我們不必去褒貶他們或者給他們註上標籤,只不過是把他們都忘了,走自己的平凡生活的好。”這個時候整個教室寂靜無聲,秦簫知道大家都在思考,於是自己頓了頓,接着道:“我想跟大家説的是,我們就是在深山之中這眼即將枯竭的泉水裏面的魚兒,我們在一起互相學習,互相幫助,一起生活,為的就是到時候大家在江河湖海中,天各一方,劈波斬的。相濡以沫雖然是個好的詞語,但是卻略顯悲觀,而且也不是我們最終的目的,我們在這準備的就是要走出大山,去看看大千世界。所以,這才是你們來上學的真正目的。”突然一個小女生站起來,怯懦地問道:“那麼我們不來上學,直接出去不行嗎?”秦簫知道學生會有如此譯疑問,於是説道:“這是個好問題,我想問一下,你們在山林見過甲蟲嗎?”同學們異口同聲地回答“見過”秦簫接着笑着道:“其實甲蟲在我的家鄉有個十分親切而形象的名字,叫‘瞎撞’,就是他飛起來的時候,從來不看要飛到哪,最後累了,停在哪裏就是哪裏,有時夜晚人從山林裏過的時候,會被他無意撞到身上,你們有過這樣的經歷嗎?”同學們毫不猶豫地紛紛答道“當然有過”秦簫繼續解釋道:“可是你看看,樹上鳴叫的知了,即便夜晚,他們也不會出現這種情況,那就是因為他們又眼睛可以觀察,有觸鬚可以知氣味和風,也有聽覺器官可以聽到人的腳步聲,並辨別出人的位置。所以你説在林間穿行,是知了好還是甲蟲好啊?”答案不言而喻,秦簫接着總結道:“所以,你們如果不上學就走出去,就像是一隻甲蟲飛到林間,不知道下一步是什麼,也看不清前路的方向,而在學校要做的就是把這些能力學會,然後再到外面去闖蕩,那樣才會得心應手。”這節班會,連馬老師都十分佩服秦簫隨手拈來的學識和旁徵博引的教學方法,此時學生們已經不再對他到陌生和害怕。而且孩子們也都是十分懂事的山裏人家,有的甚至從小就幫着父母做農活照顧弟弟妹妹,所以,正如老馬老師對秦笑説的,這節班會過後,秦老師算是真正被孩子們接受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