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第400章敲詐勒索利益至上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宋彪皇帝顯然不願意同温斯頓。丘吉爾首相會晤,但在這個世界上,也有很多事情是他都無法選擇的。レsiluke♠思♥路♣客レ在他飛回běi之時,丘吉爾首相已經同顧維鈞首相、蔣方震總參謀長陸續舉行過會晤。

討價還價的部分,那是他們三人之間的工作,宋彪皇帝最終的職權只是拍板三人的談判結果。

所以在回到zhōngyāng宮的這天晚上,宋彪皇帝在同家人用過晚膳,特別出時間同自己的長子裕華皇儲就中英目前的局勢談一番後,立刻就讓顧維鈞和蔣方震兩個人到他的御書房覲見,聽取首相和總參謀長的彙報。

顧維鈞和蔣方震準備的都很充分,兩人很快陸續抵達zhōngyāng宮,在御書房覲見皇帝。

宋彪皇帝這一次還是很特別的,將裕華皇儲留在身邊一起參與此事的討論,在顧維鈞的記憶中,這應該是第一次,但他並不覺得有任何可驚訝之處,畢竟隨着皇帝年老體衰,裕華皇儲在zhōngyāng內閣、軍部、國會長期工作所積累的經驗漸豐富,這是遲早都會到來的時刻。。。

也許在他顧維鈞任上不會見到,但總有一天,皇帝會退居幕後,讓裕華皇儲更多的作為華皇繼承人的身份代替父皇聽證,甚至有一天,皇帝會成為真正的太上皇。

顧維鈞和蔣方震其實很高興看見這一天的到來,在裕華皇儲從zhōngyāng帝大政法系碩士畢業後,進入zhōngyāng機構開始長達十五年的學習之路上,他們都陸續擔任過導師這樣的職責,看着裕華皇儲漸成穩健,以及那種公認的“厚德載物”之評價,顧蔣二人此時心中確實都是一樣的為皇統的這種順利的逐步承繼而高興。

這是真正的好事。

他們這兩位在皇帝身邊效力三十餘載之重臣,多年培養了很深厚的默契。此時相互看一眼,都頗覺得咱們老哥倆今天晚上要喝一杯慶祝一番啊。

宋彪皇帝對這個事情的覺倒是很一般,不以為然。因為他一直是按部就班的處理此事,其他人倒是不敢説話,只能看他每一步的安排。

裕華皇儲同樣不是很動,實際上還很緊張。也特別的謹慎,站在一旁低首不語,他所面臨的競爭不像前朝滿清皇子之間那麼烈。從他一出生,他作為皇儲的這個身份就已經定下來一大半,他之所以緊張,那是因為他身邊這位父皇確實是一個很可怕的人。

縱觀中國三千年的帝統傳承,像他父皇這樣的皇帝屈指可數,除了秦皇漢武和唐太宗,其他真的很難比擬。像明太祖沒有開疆闢土之功,還是要差一截。

帝國之皇帝,中華之皇帝,評價高低還是要看開疆闢土之功,不管你在其他方面做的怎麼樣。只要你丟了領土,那就只能算是二,甚至是三之列啊。

漢高祖立國之初,固然是受制於匈奴,可他忍辱負重,能讓曾孫找到機會擊敗匈奴,收復失地,那也算是有遠見的皇帝,有幾位太祖真的就不行了。

裕華皇儲站在這樣的父皇身邊聽政,其心情也確實是能用如履薄冰來形容。

御書房裏的這四個人,每個人的心情都不一樣,宋彪皇帝最關注的當然是丘吉爾同顧維鈞的談判結果,因為他明天必須接見丘吉爾首相,要給對方一個明確的答覆。

當然,宋彪皇帝在回到běi之前已經知道了英國方面的要求,英國人的要求也非常簡單,就是要求中國立刻參展,因為英國已經撐不住了。

至於英國是否真的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這也不是丘吉爾首相嘴一張,中國就會相信,這還需要中國自己的情報機構去推測。

在顧維鈞和蔣方震坐下來之後,宋彪皇帝就同顧維鈞問道:“你認為丘吉爾的話有多大的可信度?”顧維鈞稍加思量,答道:“回稟陛下,我以為他的話可信度不大,但是英國確實撐不住太久,他有一句話是正確的,那就是英國並不是為了英國自己再和德國作戰,英國是為了其他所有國家,如果中美不參戰,也不能給予更多的無償援助,英國寧可丟失尊嚴,也會和德國談妥停戰協議,正如他自己所説,大英帝國已經不是曾經的不落帝國了,面對一個已經佔據了蘇法和整個東歐的德國,英國是扛不住的。”宋彪皇帝也承認,道:“殖民地危機和英鎊危機在過去兩年間對英國的損傷是很厲害的,如果英國要繼續打下去,它還是能從加拿大和澳大利亞獲得很多支援,中美也會繼續給予更多的支援,關鍵是它自己會放棄這種戰鬥。如果英國和德國達成協議,雙方暫時停戰,德國不會繼續進攻英國和英國殖民地,特別是英國在非洲還保留的那些殖民地,四五年後,德國正式消化了法國及法國的殖民地,加上原有蘇佔區和東歐的資源、工業體系,德國還是會繼續對英國發動更大規模的戰爭,直到將整個英國的非洲殖民地都控制在德國之下,我想,丘吉爾首相是很明白這個道理的,所以,英國會單方面同德國停戰的可能極低。當今世界除了德國之外還有三個最強大的國家,分別是中美英,在這三個國家,德國和美國的衝突是最低的,和美國打海軍大戰,那絕非德國所擅長的。如果德國想要和中國開戰,佔領整個中西亞,奪走中國的蘇佔區和北方地區,那它還需要準備很多年,所以,對德國的擴張主義來説,它最佳的開拓方面就是曾經輝煌,但是在整體實力上已經大不如前,也是世界三強中最弱一環的大英帝國。以德國現在的工業資源,只要它在所有的造船廠一起生產航空母艦和其他艦船,三年時間就能擁有和英國進行海洋決戰的實力,五年時間就足以讓它輕鬆擁有消滅英國海軍的實力。”説到這裏,宋彪皇帝稍微停頓了一段時間,最後總結道:“所以,英國一定會打到底。這麼簡單的道理,英國還是懂的,丘吉爾首相更是非常懂的人。關起門來説。我們是肯定要參戰的,因為美國會算這個帳,現在德國威脅最大的對手是英國,其次是中國。最後才是他們美國。我們有一句俗語説的好,皇didū不急,太監急什麼?美國是犯不着參戰的。天塌下來也有我們中國頂着。”蔣方震點頭同意,這也是他們zhōngyāng國防委員會幾個高層之間的共識,中德之戰是遲早要打,現在唯一的問題就是什麼時候開戰,以哪個合適的理由開戰。

他同宋彪皇帝説道:“我倒以為這場戰是晚打不如早打,雖然最終還是要靠特殊的手段結束戰爭,但在此之前。我們完全可以通過合適的戰爭手段,乘機擴大在非洲和東歐的控制力。”宋彪皇帝默默點頭,同顧維鈞、蔣方震問道:“你們目前是什麼態度?”顧維鈞沉默不語。

蔣方震則道:“徹底解決巴布亞和緬甸問題,以及印度洋上的部分島嶼出售給我國,特別是緬甸問題。如果沒有緬甸,我軍海軍要繞很遠才能取得充裕的補給。一旦解決緬甸問題,我們在緬甸建立海軍基地,即可直接從昆緬鐵路進行大規模的海軍補給。”宋彪問道:“談過了嗎?”蔣方震道:“暫時還沒有談,我們目前的公開態度還是否決參戰,維持原有的約定條件,除非德國進攻西班牙和瑞典,以及嚴重威脅我國的海洋通行權利,否則我國不會考慮對德宣戰。”宋彪點頭認可了這個談判原則,還是要將價碼抬高,迫英國接受更高的條件,寧可在國際政治中顯得短視和蠢一點,也要實際的拿到更多利益。

在慎重的權衡一番後,宋彪皇帝同蔣方震道:“我會謹慎的繼續表達帝國維護在世界利益的決心,但不會輕易鬆口答應英國宣戰。退一萬步説,即使英國退出戰爭,我們也還是有辦法解決問題的,這意味着我們有足夠的談判資本。當然,如果我們最終沒有同英國達成一致滿意的新協議,我們還是應該給予英國更多的實際資源,國會可以推動新的租借法案,允許我們將剩餘的軍事物資租借給英國,支持英國作戰。”蔣方震同顧維鈞一起答應下來。

三個人的觀點基本一致,參戰是遲早的事,關鍵是要利益最大化,從財政上考慮呢,顧維鈞相對希望晚宣戰,而蔣方震則擔心德國的核武器計劃成功,希望早參戰,早點解決問題。

蔣方震考慮的因素更多一些,因為德國和美國都在進行核武器的研製工作,德國推進的速度更快,拿出來的國家資源也更多,德國現在有蘇佔區這麼龐大支撐,再加上法國、捷克、挪威、丹麥、比利時、荷蘭這些歐洲佔領國,它要搞出核武器很可能就是這麼兩三年的事情。

三人就這個問題前後討論了近兩個小時,將可能遇到的各種問題都分析一番,最終覺得最佳的宣戰時期應該是明年的9月份之前,再晚的話,德國的陸軍規模和整體實力會通過整個歐洲的整合而達到一個非常恐怖的級別。

總的來説,越早宣戰越好。

道理是這個道理,但是明天同丘吉爾首相的談判則是另外一回事。

這天晚上的秘談之後,顧維鈞深夜返回首相府,對皇帝明下午接見丘吉爾首相的事情做了一些新的安排。

下午,宋彪皇帝就在zhōngyāng宮的國賓廳接見丘吉爾首相,為了不讓德國生疑,此次的會晤安排在禮節上並不是很隆重,基本和正常的首相來訪也差不多,甚至連會談時間都只安排了一個小時,原則上,雙方也不會發表任何聯合聲明或公告。

就像顧維鈞首相拜見英國國王一樣,看起來只是一個禮節的問題。